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最终版.doc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1046238 上传时间:2021-06-21 格式:DOC 页数:135 大小:9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最终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最终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最终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最终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最终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最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最终版.doc(1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油压机模具移送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油压机模具移送机构专业班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类2011级1班 设 计 者: 。指导教师: 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3 年 7 月 12 日目录第一章 设计需求及采用方案选择31.1设计需求31.2设计方案及机构简图3第二章 机构尺寸综合、运动分析及动力分析52.1原始数据52.2尺寸综合62.3速度分析82.4运动分析及动力分析102.5编程计算12第三章 虚拟样机实体建模与仿真14第四章 设计总结16附 : 小组成员个人总结第一章 设计需求及采用方案选择一 设计任务为500吨油压机设计一模车移送机构。油压机用来压制砂轮,要求模车能运载模

2、具,模具装在模车上,加压前,模具在油压机外装料,装料完毕,模具送往油压机中心,压制完成后,模具移出机外,退出成品,重新装料,进行第二次循环。已知数据:模车、模具、砂轮总重量G=21560N,模具运行所受阻力Pr=1200N,从装料位置到加压位置,模车行程S=1500mm。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机内加压同时进行,与单车相比,生产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短,移送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在装料和加压位置,模车应有一定时间的停歇,停歇时间不确定。模车速度不大于0.25m/s。二 设计方案及机构简图根据设计任务,模

3、车在装料位置和压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往复运动用往复运动机构来实现比较简单。由于要求的往复运动是具有间歇的,即模车装料送入油压机中心需要停歇实现压制。压制完成后模车返回原位停歇,退出压成的砂轮,再重新装料。为了较好地实现这些要求,应进行方案选择。 (1).如图1所示机构,虽然能实现往复运动,但是行程难以得到保证,难以保证水平运动为匀速运动(2).图2所示的推杆机构,如图2所示机构,行程足够,一般情况下能近似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但是机构往复运动的惯性力难以平衡,高速运动时容易引起震动.(3)如图3所示滑块摇杆机构,可以在保证行程的情况下实现往复运动,但其速度变化快,难以实现匀速运输. (

4、图4)(4)图4为剪叉式伸缩机构。液压缸行程经剪叉式伸缩机构放大,总行程可达到设计要求。该机构中都是低副传动,与高副相比,不仅便于力的传递而且能传递较大的力。滑块上固结模具并附模车使之移动方便,当模车推到油压机中心后,通过限位开关控制其停歇,改变进油方向,可控制模车往复移动。此机构与凸轮机构相比,其优越性表现在: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制造成本低,都是低副,能传递较大的力。第二章 机构尺寸综合、运动分析及动力分析2.1原始数据为了满足模车行程的要求。及考虑到油缸活塞的加工能够保证,给定有关参数如下:油缸行程: =187.5mm ,模车在始点(装料)位置=15 ,活塞相对油缸的位移为零。 =90.5

5、9mm , 模车距O点的距离为724.72mm。模车在终点(压制)位置 =52.61,此时=2224.72mm。始点与终点的距离(即模车行程)S=1500mm。为保证在初始位置传力良好及结构的紧凑,取滑块(模车)机构的最大压力角,最小压力角。设油压缸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块(模车)的速度为250mm/s。2.2 尺寸综合为了使机构紧凑,设计的机构由八节组成(如图),取每节杆长L=300mm , 机构的起始角为 由此可以得出:最大压力角75=350Sin =90.59mm =338.07mm该机构由8个全等三角形组成,行程S=1500mm,所以每一节分行程为=187.5mm模车在终点位置时点C到

6、点O的距离为187.5+90.59=278.09mm 所以终止点的位置夹角,最小压力角37.39 =212.53mm即A 、B两点的距离(滑块滑动的距离)=338.07-212.53=125.54mm在油压缸开始工作到模车达到规定位置(终点)时 点C、D、E、F、G到点O的距离分别为=278.09mm 3278.09=834.27mm5278.09=1390.45 mm 278.09=1946.63mm8278.09=2224.72mm模车的总位移为 1500综上所述:每根杆长l=2L=700mm 起始位置夹角 终止位置夹角,机构的最大压力角,最小压力角,模车的行程S=1500mm。2.3 速

7、度分析设定油压缸的运动规律为匀速直线运动,油压缸的速度为,模车速速度为V模车总位移为 对S求导,得 模车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设1点速度为,2点速度为,3点速度为,4点速度为,模车速度为V,A点速度为,由图可知 , 1点到1点距离为S , A点到A点距离为2S, 2点到2点距离为3S , 2S=t , 3S=t.所以 =2,同理 =5 =7 V=8因为模车速度不能大于250mm/s所以V=250mm/s,取V=250mm/s,则=31.25mm/s62.5mm/s93.75mm/s156.25mm/s218.75mm/s250mm/s综合以上:油压缸做速度为m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模车做

8、速度为V=250mm/s的匀速直线运动。2.4受力分析及动力分析对A点进行受力分析,A点受到杆AB的拉力和导杆的约束反力,所以他们的合力为。滑块沿x轴方向运动,则有: 对C点进行受力分析,C点收到油压缸的推动力F,将F 沿两杆分解成和。因为油压缸做匀速直线运动,则C点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则C点受力平衡。由此解: = =因为与和与悬同一杆点和铰链两端。则有= , = 对B点进行受力分析与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 F1 = =对整个机构受力分析:F= =1200N综合以上,在各时刻(06s)内A、B、C点的受力方程为:=(90.59+31.25t)/350所以 =F=1200N= = = = =2

9、.5编程计算(1)程序设计:#include#include/#define Q 0.261799#define Q1 1.08367#define L 350#define V 250void main()double t,F,F1,F2,F3,sinQ;for(t=0;t6;t=t+0.6)sinQ=(90.59+31.25*t)/350);/Q=asinQ;F=1200;F1=2/(0.09059+0.03125*t);F2=(F*sqrt(0.35*0.35+(0.09059+0.03125*t)*(0.09059+0.03125*t)/(2*(0.09059+0.03125*t);F

10、3=F/2;coutt=t sinQ=sinQ F1=F1 F2=F2 F3=F3 endl;(2)运行结果为:第三章 虚拟样机实体建模与仿真1、机构模型如图(1)图(1)2、仿真结果为图(2)中V1为模车速度,V2为油压缸速度图(2)图(3)为驱动力变化规律 图(3)3、应力分析材料强度达到要求。第四章 设计总结工作总结第一次体会课程设计,感觉很新鲜也很无头绪,无从下手的时候,到处找资料,后来才发现老师给的这份指导书已经很详细了,所以我们基本进行得很顺利。不管是课程设计的要求,是设计方案的选择,还是设计时间及进度安排到任务的分配,我们最注重的是合作精神。小组共有7个人,我们根据各自所长,分工

11、合作。所以顺利完成了这次任务。我们的主要工作分配分为4大块:1. 绘制机械系统运动简图,机械运动方案设计2. 机构运动、动力分析及速度分析,编程计算3. 基于inventor的机构建模与仿真4. 设计说明书的编制 这些工作大家都是一起参与的,但是也有专门的负责人,这样既能保证准确率,也能保证我们的速度进展,同时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大家一起研究,一起进步设计过程总结根据设计任务,模车在装料位置和压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而且行程比较大。因而设计的机构要有较大的行程控制,停歇时间也比较容易控制。由于要传动较大的动力,应选用低副机构。设计一个机构不仅仅只考虑它的工作性能需要,我们更需要考虑制造机

12、构的成本,以及工人操作是否方便,还有维修的方便性,还有工作的可靠性等。在这个油压机模具移送机构设计过程中,我们深刻的理解了机械原理知识,并查阅了相关资料,不过水平有限这句话,让我们在这个设计中深刻体会到了,还有时间紧了点,如果不是考试时间就开始做,我相信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设计展望设计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机内加压同时进行,与单车相比,生产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缩短,使移动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我们从设计要求出发,同时还考虑产品的成本问题,以及工人操作的方便性等,我们期待着我们的设计是符合生产需要的,

13、同时它的优点是看得到的,是符合现代化生产,符合现代化“节能增效”这一主题的。 从延时、返回、停止、下行、加压五个方面,我们更多的了解了油压机中滑块的工作原理,但同时也发现了在滑块运作是容易发生故障,且系统不稳定,在操作技术上解决此问题是非常艰难的。 我们将在今后继续对油压机进行了解,并对油压机的平衡装置进行设计,滑块的平衡装置有一定的作用:1消隐滑块质量,改善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特性。2将曲柄滑块内所有连接点的间隙设为单边。尽管在工作中运动方向发生交替变换,由于平衡缸的力使各连接节点单边接触,避免了换向带来的冲击并减少了噪音,提高了运行精度和平衡性。3防止滑块出现滑车现象,在工作中,避免由于制动

14、器失灵或连杆断裂而产生滑车。谢谢老师的指导!参考文献:(一)油压机滑块改进后的平衡装置 2012-09-17(二)油压机滑块改进后的平衡装置 2012-09-17附表:黄思期个人设计总结一、作业背景为500吨油压机设计一模车移送机构。油压机用来压制砂轮,要求模车能运载模具,模具装在模车上,加压前,模具在油压机外装料,装料完毕,模具送往油压机中心,压制完成后,模具移出机外,退出成品,重新装料,进行第二次循环。已知数据:模车、模具、砂轮总重量G=21560N,模具运行所受阻力Pr=1200N,从装料位置到加压位置,模车行程S=1500mm。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

15、机内加压同时进行,与单车相比,生产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短,移送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在装料和加压位置,模车应有一定时间的停歇,停歇时间不确定。模车速度不大于0.25m/s。二、选题说明1、基本思路: 根据设计任务,模车在装料位置和压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而且行程比较大。因而设计的机构要有较大的行程控制,停歇时间也比较容易控制。由于要传动较大的动力,应选用低副机构。2、作业目标: 设计出结构简单,行程和停歇时间容易控制且是采用低副的机构,从而使得制造和维修更加方便,工作可靠。三、工作业绩1、个人主要工作 (1)召集队员开会,安排工作,

16、跟进进度 (2)说明书的编写和最后整理修改2、主要收获 第一次接触课程设计,刚开始的时候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后来经过查挺多的资料后才慢慢了解课程设计的方法。虽然在设计过程中偶尔遇到点小困难,但是大家团结合作,很快就把问题解决了。作为一个组长,我深刻体会到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对事情进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只要团队够团结,上下齐心,就能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组长不仅要尽职尽责做好本分工作,更要懂得充分调动组员的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共同奋斗。总之,这次课程设计组内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进来了并且为之付出了努力,他们表现优秀。3、小组自我评定:优岑克伦个人设计总结一 作业背景为500吨油压机设计一模车移送机

17、构。油压机用来压制砂轮,要求模车能运载模具,模具装在模车上,加压前,模具在油压机外装料,装料完毕,模具送往油压机中心,压制完成后,模具移出机外,退出成品,重新装料,进行第二次循环。已知数据:模车、模具、砂轮总重量G=21560N,模具运行所受阻力Pr=1200N,从装料位置到加压位置,模车行程S=1500mm。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机内加压同时进行,与单车相比,生产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短,移送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在装料和加压位置,模车应有一定时间的停歇,停歇时间不确定。模车速度不大于0.25m/s

18、。二、选题说明1、基本思路:根据设计任务,模车在装料位置和压制位置直径王府运动,而且形成比较大。因而设计的记过要有较大的行程控制,停歇时间也比较容易控制。由于要传动较大的动力,应选用低副机构。2、作业目标: 设计出结果简单,形成和停歇时间容易控制而且是采用低副的机构,从而使得制造和维修更加方便,工作可靠。三、工作业绩1、个人主要工作提供三套机构方案,学习巩固CAD,并用之做出机构简图,参与小组讨论分析,统筹整理。2、主要收获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本人对以前学过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巩固。课程设计是培养综合能力的课程,需要烤炉各个方面的知识。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

19、性。在设计的过程中,培养了我综合运用机械原理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和利用生产时间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我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没有各个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紧密配合,这次的课程设计想必是无法完成。但是我们各个小组成员团结合作,认真负责,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了各自的任务,为我们能完成课程设计奠定了基础。潘如旺设计总结一、作业背景为500吨油压机设计一模车移送机构。油压机用来压制砂轮,要求模车能运载模具,模具装在模车上,加压前,模具在油压机外装料,装料完毕,模具送往油压机中心,压制完成后,模具移出机外,退出成品,重新装料,进行第二次循环。已知数据:模车、模具、砂轮总重

20、量G=21560N,模具运行所受阻力Pr=1200N,从装料位置到加压位置,模车行程S=1500mm。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机内加压同时进行,与单车相比,生产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短,移送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在装料和加压位置,模车应有一定时间的停歇,停歇时间不确定。模车速度不大于0.25m/s。二、选题说明1、基本思路: 根据设计任务,模车在装料位置和压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而且行程比较大。因而设计的机构要有较大的行程控制,停歇时间也比较容易控制。由于要传动较大的动力,应选用低副机构。2、作业目标:

21、设计出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制造成本低,都是低副,能传递较大的力的机构,而且工作可靠。三、工作业绩1、个人主要工作刚开始我们小组一起讨论,然后制作了初步的设计说明,决定用这个机构。我们对小组进行分工,我主要负责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大家都让负责说明书的组员更新自己的进度,并作出更改,不懂的地方开小组会议一起讨论,这样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2、主要收获主要收获:第一次接触课程设计,开始的时候感觉很难,什么都不懂,感觉学的东西还不够多根本没办法设计出什么东西,但经过进一步的了解,才知道其实并不是我想像的那样设计什么复杂的机器或零件,根据我们这学期所学的知识,杨富强个人设计总结一、作业背景为500吨油压机

22、设计一模车移送机构。油压机用来压制砂轮,要求模车能运载模具,模具装在模车上,加压前,模具在油压机外装料,装料完毕,模具送往油压机中心,压制完成后,模具移出机外,退出成品,重新装料,进行第二次循环。已知数据:模车、模具、砂轮总重量G=21560N,模具运行所受阻力Pr=1200N,从装料位置到加压位置,模车行程S=1500mm。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机内加压同时进行,与单车相比,生产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短,移送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在装料和加压位置,模车应有一定时间的停歇,停歇时间不确定。模车速度不大

23、于0.25m/s。二、选题说明1、基本思路: 根据设计任务,模车在装料位置和压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而且行程比较大。因而设计的机构要有较大的行程控制,停歇时间也比较容易控制。由于要传动较大的动力,应选用低副机构。2、作业目标: 设计出结构简单,行程和停歇时间容易控制且是采用低副的机构,从而使得制造和维修更加方便,工作可靠。三、工作业绩1、个人主要工作 (1)负责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 (2)进行尺寸综合计算2、主要收获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掌握了最基础的知识,而且通过它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中,这真的很有意义,也正是通过课程设计这个平台,使我们对机械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加深了我们对未来所从事

24、的行业有了认识。最重要的是,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什么是吃苦耐劳,什么是刻苦钻研,而且自己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同学之间应该更加地互相学习,学习彼此的优点,改掉自己的缺点,激发了我们认真思考和努力学习,深刻地意识团队的作用!3、小组自我评定:优覃祖科个人设计总结一、作业背景为500吨油压机设计一模车移送机构。油压机用来压制砂轮,要求模车能运载模具,模具装在模车上,加压前,模具在油压机外装料,装料完毕,模具送往油压机中心,压制完成后,模具移出机外,退出成品,重新装料,进行第二次循环。已知数据:模车、模具、砂轮总重量G=21560N,模具运行所受阻力Pr=1200N,从装料

25、位置到加压位置,模车行程S=1500mm。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机内加压同时进行,与单车相比,生产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短,移送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在装料和加压位置,模车应有一定时间的停歇,停歇时间不确定。模车速度不大于0.25m/s。二、选题说明1、基本思路: 根据设计任务,模车在装料位置和压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而且行程比较大。因而设计的机构要有较大的行程控制,停歇时间也比较容易控制。由于要传动较大的动力,应选用低副机构。2、作业目标: 设计出结构简单,行程和停歇时间容易控制且是采用低副的机构,从

26、而使得制造和维修更加方便,工作可靠。三、工作业绩1、个人主要工作主要负责油压机各铰接点的速度分析和受力分析2、主要收获课程设计其实是把我们所学的只是进行一次综合运用,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基本知识的运用,在对速度分析和受力分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得到了很大的启示作用。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内容,我最主要的感受是自己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让我对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起到了认真思考和努力学习的的作用,更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精神作用,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部分效率才会提高,团体就是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3、小组自我评定:优王满扬个人设计总结一 作业背景为500吨油压机设计一模车移送机构。油压机用来

27、压制砂轮,要求模车能运载模具,模具装在模车上,加压前,模具在油压机外装料,装料完毕,模具送往油压机中心,压制完成后,模具移出机外,退出成品,重新装料,进行第二次循环。已知数据:模车、模具、砂轮总重量G=21560N,模具运行所受阻力Pr=1200N,从装料位置到加压位置,模车行程H=1500mm。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机内加压同时进行,与单车相比,生产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短,移送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在装料和加压位置,模车应有一定时间的停歇,停歇时间不确定。模车速度不大于0.25m/s。二 选题说明

28、1、基本思路:利用机械原理课程学到的各种机构进行组合,设计出能提供稳定动力的机构2、作业目标:设计一模车移送机构,力求简单、经济,并具有可行性三 工作业绩1、主要工作:积极参加小组会议的讨论,机构方案选择,还有机构优缺点分析。2、主要收获:由于是第一次做设计,再加上一些基本理论知识不足,所以在开始时笨手笨脚的,不知从何下手,只能从基本出发,查阅大量资料,并且经常进行小组讨论,与组员们交流经验,解决难题。付出总有回报,一个星期的积累让大家理清了头绪,如何实现往复间歇运动,如何克服移动距离过大和阻力过大的问题。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我们相继排除了凸轮机构,四杆机构和齿轮机构,最终选择了液压装置并

29、最终设计了自己的机构装置。随后我们又进行了速度分析和受力分析,顺利的完成了本次的设计。通过了这次设计我不仅把平时所学的知识重新温习了一遍,更加明白了如何运用课本上的知识来解决时间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进行团队合作,严格完成自己所分配到的任务,要虚心向大家学习和请教,明白了团队的力量确实是强大的,总之收获良多。3、小组自我评定:优黄政个人设计总结一 作业要求为500吨油压机设计一模车移送机构。油压机用来压制砂轮,要求模车能运载模具,模具装在模车上,加压前,模具在油压机外装料,装料完毕,模具送往油压机中心,压制完成后,模具移出机外,退出成品,重新装料,进行第二次循环。已知数据:模车、模具

30、、砂轮总重量G=21560N,模具运行所受阻力Pr=1200N,从装料位置到加压位置,模车行程S=1500mm。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机内加压同时进行,与单车相比,生产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短,移送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在装料和加压位置,模车应有一定时间的停歇,停歇时间不确定。模车速度不大于0.25m/s。二 选题说明1、基本思路: 根据设计任务,模车在装料位置和压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而且行程要求比较大。所以设计的机构是有较大行程控制往复运动机构,停歇时间要足够使其容易控制。而由于要传动较大的动力,所

31、以应选用低副机构。2、作业目标: 设计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行程和停歇时间容易控制、制造成本低廉的低副机构,从而使得制造和维修更加方便,工作稳定可靠。三 工作内容1、个人主要工作:参与小组会议讨论,设计方案的汇总和各机构的优缺点分析,部分CAD图纸的绘制。2、主要收获:(1)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使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增强了学以自用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讨论交流能力以及把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2)团队精神在工作中十分重要。完成一项项目,个人的力量显得很渺小,往往需要的是一个团队,只有团队之间合理的分配好工作,同心协力,才能迅速顺利

32、的完成工作。(3)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在做课程设计的工程中,要善于观察,努力学习、思考。放低自己姿态虚心请教也可以在组员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3、小组自我评定:优李烊阳个人设计总结一、作业背景课程作业要求如下:为500吨油压机设计一模车机构。油压机用来压制砂轮,要求模车能运载模具,模具装在模车上,加压前,模具在油压机外装料,装料完毕,模具送往油压机中心,压制完成后,模具移出机外,退出成品,重新装料。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机内加压同时运行,与单车相比,生产效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短,

33、移送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在装料和加压位置,模车应有一定时间的间歇,停歇时间不确定。模车速度不大于0.25m/s。二、选题说明1、基本思路:根据设计任务,模车在装料位置和压制位置直径王府运动,而且形成比较大。因而设计的记过要有较大的行程控制,停歇时间也比较容易控制。由于要传动较大的动力,应选用低副机构。2、作业目标: 设计出结果简单,形成和停歇时间容易控制而且是采用低副的机构,从而使得制造和维修更加方便,工作可靠。1. 个人工作总结1、 个人业绩1)、工作前期初步设计构件图,并加以改进2)、收集构件图的数据,整合,并绘制构件图3)、后期核对数据,检查构件图2、个人感想在这

34、一次的课程设计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魅力,每个组员心往一处使,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学所能为这次作业增光添彩,以致这次的作业能在短期内完成,每一个人都功不可没。而我在这一次的学习当中,更加体会到了机械原理的魅力,一个小小的构件图能够承载那么多的作用,且其作用不可小觑,很开心能够接触到这么神奇的事情,这是我在平常的生活中所不能体会得到的,谢谢我的队友和老师在作业中的帮助,以后自己将更加努力学习,充实自己。3、小组自我评定 优 吴孟红个人总结一、作业背景为500吨油压机设计一模车移送机构。油压机用来压制砂轮,要求模车能运载模具,模具装在模车上,加压前,模具在油压机外装料,装料完毕,模具送往油压机中

35、心,压制完成后,模具移出机外,退出成品,重新装料,进行第二次循环。已知数据:模车、模具、砂轮总重量G=21560N,模具运行所受阻力Pr=1200N,从装料位置到加压位置,模车行程S=1500mm。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机内加压同时进行,与单车相比,生产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短,移送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在装料和加压位置,模车应有一定时间的停歇,停歇时间不确定。模车速度不大于0.25m/s。二、选题说明1、基本思路: 根据设计任务,模车在装料位置和压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而且行程比较大。因而设计的机构要

36、有较大的行程控制,停歇时间也比较容易控制。由于要传动较大的动力,应选用低副机构。2、作业目标: 设计出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制造成本低,都是低副,能传递较大的力的机构,而且工作可靠。三、工作业绩1、个人主要工作在这次的小组课程设计里面,我主要负责的是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间的分析.2、主要收获在处理数据的时候深切感受到了平时学习的课程的过程中学习到的内容到了真正要进行应用到实际的时候就开始感觉到了理论和实际间的差距,课程上面学会了,并不代表着自己也能够运用到实际中去.这个应用的过程还包含着一股分层次的吸收过程,体现出了我们在日常学习中的局限性.在这一次的小组合作中,我们各司其职,并且在遇

37、到问题的时候进行了团队成员间的面对面的讨论,集思广益,把每个同学的点子和想法汇总起来,再融合挑选出一个最好的方案或者方法.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优越性,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如果和别人进香了讨论,成员之间的想法就能进行交换,可以产生更多的新的点子,而这个过程也就是团队合作成功的关键所在.这次的课程设计给我的收获是非常大的,是一次非常有异议的经历.3.小组自我评定:优王晗个人设计总结一、作业背景为500吨油压机设计一模车移送机构。油压机用来压制砂轮,要求模车能运载模具,模具装在模车上,加压前,模具在油压机外装料,装料完毕,模具送往油压机中心,压制完成后,模具移出机外,退出成品,重

38、新装料,进行第二次循环。已知数据:模车、模具、砂轮总重量G=21560N,模具运行所受阻力Pr=1200N,从装料位置到加压位置,模车行程S=1500mm。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机内加压同时进行,与单车相比,生产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短,移送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在装料和加压位置,模车应有一定时间的停歇,停歇时间不确定。模车速度不大于0.25m/s。二、选题说明1、基本思路: 根据设计任务,模车在装料位置和压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而且行程比较大。因而设计的机构要有较大的行程控制,停歇时间也比较容易控制。

39、由于要传动较大的动力,应选用低副机构。2、作业目标: 设计出结构简单,行程和停歇时间容易控制且是采用低副的机构,从而使得制造和维修更加方便,工作可靠。三、工作业绩1、个人主要工作 初步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及计算,虚拟仿真运动,说明书整理。2、主要收获 本次课设通过上网查阅和图书馆查询方式确定方案,实施方案。其中,当然遇到了不少困难,凭着坚持不懈和团队合作解决了问题。同时使我对机械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加深了我们对未来所从事的行业有了认识。最重要的是,在整个设计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吃苦耐劳,刻苦钻研,而且自己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同学之间应该更加地互相学习,学习彼此的优点,改掉自己

40、的缺点,激发了我们认真思考和努力学习,深刻地意识团队的作用!。同时使我对机械行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加深了我们对未来所从事的行业有了认识。3、小组自我评定:优肖梦琪设计总结一、作业背景为500吨油压机设计一模车移送机构。油压机用来压制砂轮,要求模车能运载模具,模具装在模车上,加压前,模具在油压机外装料,装料完毕,模具送往油压机中心,压制完成后,模具移出机外,退出成品,重新装料,进行第二次循环。已知数据:模车、模具、砂轮总重量G=21560N,模具运行所受阻力Pr=1200N,从装料位置到加压位置,模车行程S=1500mm。要求左、右两模车交替工作,单机分别驱动,可实现外装料和机内加压同时进行,与

41、单车相比,生产率高。这种驱动方式增加了原动机数目和对控制系统的要求,但运动链短,移送机构简单,工艺性、可靠性和机械效率均可提高。在装料和加压位置,模车应有一定时间的停歇,停歇时间不确定。模车速度不大于0.25m/s。二、选题说明1、基本思路: 根据设计任务,模车在装料位置和压制位置之间往复运动,而且行程比较大。因而设计的机构要有较大的行程控制,停歇时间也比较容易控制。由于要传动较大的动力,应选用低副机构。2、作业目标: 设计出结构简单,便于维修,制造成本低,都是低副,能传递较大的力的机构,而且工作可靠。三、工作业绩1、个人主要工作方案选择,机构运动计算及整理输入,程序编写及运行,说明书整理排版

42、。2、主要收获主要收获:根据我们这学期所学的知识,图书馆或上网查找课外资料,小组讨论进行。刚接触课程设计,开始的时候感觉很难,什么都不懂,感觉学的东西还不够多根本没办法设计出什么东西,但经过进一步的了解,才知道其实并不是我想像的那样设计什么复杂的机器或零件。在实际设计中遇到困难,积极解决,收获了知识的同时,体会到了机械行业的辛苦。但是我不怕,做好准备迎接挑战。3、小组自我评定:优135(英文版 ) easily blame, to prevent the broken window effect. Supervise the leading cadres to play an exemplar

43、y role, take the lead in the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the and , lead to safeguard the solemnity and authority of the party discipline, ensure that the party discipline a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implementation in place. Throughout the discipline in the dail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trengt

44、hen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from the thorough investigation of violations of discipline behavior. Strengthen to key areas, key departments and key projects as well as the masses reflect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units and departments for supervision. -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f cadres to set an example for compliance with the a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