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九年级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李医生 文档编号:11051786 上传时间:2021-06-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70.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九年级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学物理九年级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学物理九年级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学物理九年级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学物理九年级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九年级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九年级全册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中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第一章主备教师:星期使用教师声现象复习目标 :1、知道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4、知道声音的利用。个 性 修 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基础知识回顾,规律方法小结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 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是需要_的,一切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_。3、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介质中是以的形式传播的。4、_不能传声,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 (完成课本 P39 作业“ 2”)5、有规律、好听悦耳的声音叫乐音。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 、_、

2、 _。6、声音的称为响度。响度一般与声源振动的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7 、 声 音 的称 为 音 调 。 音 调 的 高 低 与 发 声 物 体 振 动 的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8、我们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不同。9、无规律的、难听刺耳或污染环境的声音叫做。通常人们从噪声的 _、噪声的 _、噪声的 _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噪声。10、正常人的耳朵只能听到频率为20HZ 20000HZ 的声音。 通常把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音称为 _,把频率低于 20HZ的声音称为 _。超 声 有 很 强 的 _ 能 力 和 _ 能力 。 能 量 大 的次 声 具 有 极 大 的_力。

3、三、基础练评1、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这个现象表明发声体在;声的利用非常广泛,例如:人们利用声能传递等精密机械。2、通常说月球上一片“死寂”,它的意思是无声,其原因是月球上来清洗钟表_, _中声音是不能 播的。3、以下几个 象,能 明声音 生原因的是()A、放在玻璃 罩内的 正在 声,把玻璃 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 声明 减弱B、把正在 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 仍能听到收音机 出的声音C、拉小提琴 ,琴弦的松 程度不同, 出的声音不相同D、 吉他的琴弦 出声音 ,放在弦上的小 片会被琴弦 开4、“棒打衣服无声,棒 空中何其响”。是描述一位 女在河 洗衣的句歌

4、。从物理知 的角度解 :在空气中,由于光 播的速度声音 播的速度, 棒打衣服振 生的声音通 入 人耳 ,看到棒已 到空中了。5、一 大雪 后, 人 会感到外面万 俱静。究其原因, 你 正确的是()A、可能是大雪后,行 的 少,噪声减小B、可能是大雪后,大地 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 噪声有吸收作用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低,噪声 播速度 慢6、下列司机的行 ,体 “减弱噪声,保 境”理念的是()A、 消声器已 坏的汽 B、超 , 按响高音喇叭C、 入市区减速慢行,不 笛D 、深夜,开着重型卡 在居民小区内行 7、某人 着山崖喊 , 经 1.2 s 听到回声, 喊 人距山崖 _m

5、。8、水牛“ ”的叫声和蚊子“ ”的叫声相比 ,_的叫声音 高, _的叫声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 演奏二泉映月,能分辨出琴声,是因 二者的_不同。9、成 “掩耳盗 ”是在哪个 程中减弱噪声()A、声源 B、 播 程中C 、接收 D 、无法判断10、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 射一种超声波, 种超声波可以穿 牙 周 的液体引起 烈的振 ,从而将牙 上的 垢清除下来而不会 坏牙 ,使用超声波是因 它 生的振 比可 声_。11、声 探 就是人 向待 工件 射一种超声波, 工件反射后接收, 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 ,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 痕在什么位置, 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极 的_ 能力。12、有人注意到,蝙蝠

6、即使在黑暗中 翔,也不会碰到任何 西。 了揭开 个迷,外科医生路易斯朱林做了一个 :用蜡封住蝙蝠的耳 , 它在明亮的屋里 翔, 果蝙蝠到 碰壁。1938 年前后,哈佛大学的物理学教授皮 斯把一个“声波探知器”放在蝙蝠前面, 器能把超声波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果 器里 来了“ ,喀 ” 的声音。以上 明蝙蝠是利用(填“眼睛”或“耳 ” )来“看” 西的。除了蝙蝠, 有( 出一种)也是利用超声波来探 目 的位置的。我 知道人耳是听不 超声波的,除了超声波, 有人耳也听不到。13 、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 播速度 0.1m/s , 你 合所学的知 ,写出三种合理的情景。例:上 ,看 老 觜 后,后排的同

7、学1min 才能听 内容。(1)_ ;(2)_。四、重点、考点分析例 1:如图,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 频率【思路分析】 本题以童话故事为素材,考查学生对乐音三要素的理解,寓教于乐, 形式活泼。 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音色的影响因素与发声体本身有关。音色是我们分辨各种声音的重要特征,故选项正确。B【解后反思】正确理解声音的三要素,明确决定音调、响度、音色的因素是解题的关键。例 2: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1500m/s,从海面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 4s,海深是多少?【思路分析】从发出声音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4s,这实际是从水

8、面到达海底时间的2 倍。解:设海深为S,S=1/2 vt=1/2 1500m/s 4s=3000m。五、中考演练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卫星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波传递到全国各地。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 ,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 ,说明声波具有能量3、共和国六十华诞献礼剧共和国摇篮在革命老区龙岩拍摄,剧中扮演老一辈革命家的特型演员除了要模仿扮演对

9、象的动作形态,还得模仿他说话的。4、长途汽车经过长时间行驶后,驾驶员常常会下车,拿根铁棒敲打车轮,凭借声音可以判断轮胎内的空气是否充足, 这主要是因为敲击轮胎内空气不足时发出声音的 ( )A、响度较大B、响度较小C、音调较高D、音调较低5、古诗 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中传播。6、如图 19 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1m长的线的蹭,把线的两端分 在双手的食指上, 多圈,插入耳 ,然后 叉子撞到 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 拉直 ,你就可以听到敲 似的响声,通 撞 ,金属叉子 声,声音主

10、要通 到人耳。7、通 “声 象”的学 ,你 下列 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 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震耳欲 ” 明声音的音 高C、在校园内植 可减弱校外 来的噪声D 、超声波的 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8、李明同学 ,硬 片在木梳上划得快 音 高,划得慢 音 低, 表明。9、下列四个句子: 首歌 子高,我唱不上去;引吭高歌;她是唱高音的; 勿高声喧 。其中“高”字指音 的是()ABCD10、某 量 站在两平行峭壁 某一位置 , 1.00 s第一次听到回 声 , 又 经 过0.5s再 一 次 听 到 回 声 。 回 声 测 距 离 是 利 用 了 声 波 的_ ,两峭壁 的距离 _m(声速 34

11、0m/s)。11、当喇叭里响起“ 是心的呼 , 是 的奉献” ,小 和小明 声 :“是 唯在演唱。 ”他 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 ( )A、音 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 率不同12、深夜 ,正在播放的 机屏幕上通常会出 “夜深了, 你把音量关小!”的字幕,从 境保 的角度分析, 是从减弱噪声;从 音的角度分析, 是减小声音的。13、一部科幻 影中有 的 面:一艘 船在太空中遇 ,另一艘 船在前去 救的途中突然听到 船的爆炸声,接着看到了爆炸的火光, 你指出 个 面中两个科学性 :( 1) _ ;( 2) _ 。板书设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回声二、音调响度 音色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反思

12、人教版中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第二章主备教师 杜云强备课时间2014 年 2 月 日星期使用教师: 祁志会 汪海光现象复习目标 :1、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3、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识出光的反射现象。4、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5、能在实际中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和平面镜成像特点。个 性 修 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基础知识回顾,规律方法小结1、光在 _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演示课本P49 的实验探究)2、举出三个日常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 1);( 2);( 3);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_m/s ,合 _km/s

13、。4、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 ,反射角 _ 入射角。(演示课本 P52 的实验探究)5、光的反射有两种,一种是_ 反射,另一种是 _ 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_ 。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发生了。6、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填“虚”或“实”像) ,这个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 ,像和物体大小_。像和物体相对于平面镜 _ 。(演示课本P54的实验探究)三、基础练评1、太阳、月亮、电灯、反光的镜子等,能称为光源的是。2、打靶时要求三点一线,即缺口、准星、靶心在同一直线上,这样子弹才容易命中目标,这是利用了光在均匀介质中的原理。3、发生雷

14、电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 。4、入射光线跟反射光线成100角,则入射角是_。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光射到任何表面都会发生反射D、在光的反射中,光的反射是可逆的6、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立竿见影B、凿壁偷光C、镜花水月D、井底之蛙7、利用平面镜可以制成()A、放大镜B 、望远镜C 、眼镜D 、潜望镜图 721、【 2009?莆田市】 紫金山天文台 2009 年 6 月 13 日通报: 2009 年 7 月 22 日,我国将出现 500 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 能够解释日食现象的是光的 _传播

15、理论。如图7 所示,位于地球上A 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_ 食,位于 B 区域的人看到的是日_ 食。9、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看不到自己的全身像,如果此人想看到自己的全身像()A 、应向前移动;B 、应向后移动;C、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不到;D 、向前移动或向后移动都看得到。四、重点、难点分析例 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图中的入射光线,并注明入射角的大小。【思路分析】光的反射特点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画出的是反射光线,第一步先作出垂直镜面的法线,在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如图。例 2、一束平行光与水平面成 30角斜向下传播,欲用一平面镜

16、使光反射后竖直向上传播,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思路分析】反射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找法线,此题找到法线后即可找到镜面位置,从而算出角度。此题实为已知入射、反射光线求反射面位置的题,利用法线是入射、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且法线与反射面垂直,找到法线则此题可解。如图。五、中考演练1【2009?重庆市】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看到下面的情形:研究光的反射时,测得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o,则反射角是 _度。?河南省】说起光速,人们总是感觉快得无法想象其实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内将其降得很慢。 请你设想一下, 假如光速只有 3m s,我们的世界会发生什么变化 ?写出一个场景:。2、【 2009?临沂 】

17、2009 年 7 月 22 日上午 8 时左右,将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如果天气晴好,中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的_ 道理解释。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 _ 。3、【2009?河北省】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4.图 2 中 AO 是一条与平面镜成60o 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度数。;5、通过门缝往外看,眼睛离

18、门缝越近,观察到的范围越 _,这可以用光的_来解释。图 26、请各举一实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利: _ ;弊: _ 。7、【 2009?广州市】图 15 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像的大小与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有关B 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D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在玻璃板图 15后成一实像8、【 2009?威海市】 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25 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 、

19、蜡烛的正立像B 、蜡烛的倒立像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9、放映电影、 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 一是利用 _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黑板“反光”,这是由于产生_反射。10、图中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发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图 25确定光源S 的位置。NS1MS211、如图所示, 发光点 S 在平面镜 MN中的像为 S1,当平面镜转过一定角度后,它的像为 S2,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转动后平面镜的大致位置。12、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的一种重要方式。光纤的内壁具有使光发生反射的特性, 使从一

20、端射入的光能传播到光纤的另一端。请在图中作出光路图, 表示光纤传输光信号的原理。板书设计:一、光的直线传播条件 实例二、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原理应用教学反思人教版中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第二章主备教师: 杜云强备课时间 2014 年 2 月日星期 使用教师: 祁志会 汪海光现象复习目标 :1、探究光的折射规律。2、能从众多的光现象中辨识出光的折射现象。3、知道白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的。4、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教学过程个 性 修 改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基础知识回顾,规律方法总结1、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的两侧。折射角随入射角的改变而改变

21、: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入射角减小时, 折射角。(演示课本P58实验探究)2、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里时,_角小于 _角,光从水里斜射入空气中时,_角小于 _角。如果光沿着法线方向入射时,通过界面后,光的传播方向将_。3、太阳光可以分解成_、 _、_、_、 _、_、_七种颜色的光。 (演示课本P60 实验探究)4、光的“三基色”是:_、 _、 _。颜料的“三原色”是:_、_、 _。三、基础练评1、画出图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2、2005 年 5 月 23 日,蓬莱阁附近海滩上空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海市蜃楼” 奇观,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漫反射、景物经水面成像

22、、光经过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产生折射3、【 2009?宜昌市】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CA. 小孔成像B.水中月亮C.雨后彩虹D.海市蜃楼4、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是300,在界面上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A 、等于0、等于000之间 D00120 B150 C、在 60 120、在 120 150之间四、重点、难点分析例 1、如图所示, 有一条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 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_是入射光线,_是反射光线,_ 是折射光线,界面的 _ 侧是空气。【思路分析】解答本题的根据是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利用法线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23、夹角的平分线,所以图中 MM是法线, NN是空气与介质的分界面; 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应单独在法线的一侧,可知 BO 为入射光线。这样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才是合理的。所以分别填: BO; OC; OA;右侧。【解后反思】本题考查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规律,能正确地分析图形并找出法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五、中考演练1、【 2009?齐齐哈尔市】下列叙述与图中情景相符的是【】ABCDA. 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这是光的反射 B. 水兵们站在地面上,他们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 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通过放大镜看邮票的细微

24、之处,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2、放映电影、 幻灯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 一是利用 _反射使剧场中各处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二是白布能反射_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3、戴蓝色眼镜在只有红色灯光的房间内看白纸,则白纸呈()A、黄色B、红色C、黑色D、白色4 、下列物理事实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 、霓虹灯的灯光五颜六色B 、彩色画面的五 彩 缤 纷C 、 色 彩 丰 富 的 水 彩 画D 、雨过天晴,天空出现彩虹5、【 2009?玉林市】为了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小李进行如图12 所示的实验。(1) 小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人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将如何操作 ?_(2) 如

25、果让光线逆着 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F方向射出,这表明: _ 。板书设计:一、光的反射应用作图二、光的折射应用三、光的色散看不见得光教学反思人教版中学物理九年级全一册教案第三章主备教师: 祁志会备课时间 2014 年 2 月 日星期 使用教师: 杜云强汪海透镜及其应用复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2、认识凸透镜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发散作用。3、知道凸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4、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应用。5、了解眼睛的简单构造和眼睛视物的基本原理;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6、了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用途。教学过程个 性 修 改第一课时(

26、授课时间:年月 日)基础知识回顾,规律方法总结1、凸透镜是利用原理制成的光学透镜,其形状是中央边缘。常见的以凸透镜为基本元件的光学仪器有、等。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凸透镜的。凸透镜有 _个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叫。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应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成像情况应用离 2 2 24、近视眼戴的是 _ _,老花眼戴的是 _。前者是利用它对光线有 _作用,后者是利用它对光线有_作用。三、基础练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某同学做 “凸透镜成像” 实验前, 先把凸透镜正对阳光,镜后 15cm处的纸片上看到一个光点,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 ,得到的结论是 _ 。( 2)实验时,为

27、了使蜡烛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间,应调整光屏、蜡烛、凸透镜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 。( 3)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左侧30cm以外,在凸透镜右侧光屏上能成 _ 、_ 的 _像。( 4)要想成放大的实像, 蜡烛到凸透镜距离应该 _ ;要想成放大的虚像, 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该 _ 。四、重点、难点分析例 1、一支蜡烛的烛焰与凸透镜的距离20cm,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与烛焰等大的像,移动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则()A 、当 u=22 cm 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B、当 u=11 cm 时,凸透镜成放大虚像C 、当 u=15 cm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D、当u=8 cm时,凸透镜成放大实像【思路分析】

28、 由于光屏上得到与烛焰等大的像,可知 u=2f ,即 20 cm =2f ,所以 f=10 cm 。当 u=22 cm 时,满足u 2f ,能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u=11 cm和 u=15 cm时,满足f u 2f ,能成倒正放大实像;当u=8 cm时,满足uf ,能成正立放大虚像。答案A。【解后反思】本题考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能正确地分析出f=10 cm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五、中考演练1. 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种“傻瓜”照相机的镜头应选用()A. 焦距较大的凸透镜;B. 焦距较小

29、 cmv(cm)的凸透镜;60C. 焦距较大的凹透镜;D. 焦距较小的凹透镜。402. 图 1-6-2 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凸20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记录并绘制的物体离透镜的距离 u 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 之0204060 u(cm)间的关系,则凸透镜的焦距为()u cm图1-6-2A.60cm ;B.40cm ;C.20cm ;D.10cm。3、【 2009?湛江市】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由图 13可知 , 凸透镜的焦距是_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 如图 14 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

30、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 b、 c、 d 四点中的 _ 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 机上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 4、【2009?贵阳市】在探究“近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时,冰蓉同学选择了如下器材:蜡烛(模拟所视物)、水凸透镜(模拟人眼晶状体,并与注射器相连)、光屏(模拟人眼视网膜)、光具座等。图 40(注: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可以通过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来调节。)( 1) 她安装并调整好实验装置,如图 40 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置于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当向水凸透镜内注入水,使透镜更凸后,发现光屏上已无烛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块_透镜;若撤去放置的透镜,应将光屏 _(选填:“靠近”或“远离” )水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 _ 。板书设计:一、透镜:凸透镜凹透镜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照相机 投影仪放大镜原理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