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1075198 上传时间:2021-06-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叶圣陶先生曾言:“教学生读书,为的是让学生从所读书中求得真道理”。语文教学,就老师而言,既是教学生语言文字功夫,又是教学生做人;就学生而言,不仅是学语言文字这个工具,而且更是学做人的道理。这就是说语文学科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一、 在具体的情境中渗透德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多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教育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创设情境,因为只有当学生的心弦和文章作者的感情和谐统一,产生强烈共鸣的时候,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来说才能成为一种自觉接受。而一种特定情景

2、、特定氛围的出现,需要老师刻意创设。俗话说:“好的导语就像打开知识大门的第一把钥匙,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教学关怀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如下导语:“同学们,你们希望怎样地度过一生?(生答:幸福、快乐等)那你知道怎样才能得到快乐吗?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就知道怎样才能得到快乐?”这样的导语贴近生活,不仅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生活要快乐、幸福的度过的信心。接着我就引导学生一起学习课文,寻找快乐的源泉。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时,我设计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想当国王吗?(想)那你认为怎样的人才能有资格当国王呢?(生自由回答)的确如你们所说的当国王要有聪明的智慧和才干,

3、要有广阔的胸襟,可除了这些他还要诚实,诚实是做国王的作基本条件。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中的宋金就是因为诚实才成为国王的。”这样使学生认识到诚实的可贵,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 二、在品词析句中渗透德育语文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内容都寓于具体的语言文字所表现的人物、事物、景物之中。因此,教师可引导孩子从语言文字入手,采取富有变化的阅读方式,品析词、句、段、篇,使课文描写的人、事、物在学生的头脑中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发挥课文内在的思想性,使学生在理解人物的精神,事件的意义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和潜移默化教育。在教学关怀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领悟到:小女孩的善良和她的那

4、颗助人为乐的心是她快乐地度过一生真正原因。本文最能启迪学生心灵的事结尾一句:“你想得到快乐,就去关心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吧。”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个中心句,让学生体会到帮助人的快乐。同时,我又结合学生实际,让他们体会到父母、老师每天是多么的辛苦,教育他们要从关心父母、老师、同学开始做起,学会关心身边每一个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可以打扫一下班级,可以帮助父母做家务,可以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上完这节课后,还真有效果:原来我认为学生们小不会做,班级卫生基本都有我来打扫,学生们也不注意保持,经常垃圾乱扔,可这节课后,他们变了,下课后有5、6个孩子没有出去玩,他们留下来,有的拖地,有的擦黑板,有的打水,有

5、的排桌椅,有的洒水等我再来上课时看到班级焕然一新,我既惊讶又高兴,惊讶得是孩子们原来这么能干,高兴得是他们懂得关心人了,我的课没有白上。于是,我在课上对他们的劳动表示感谢和赞扬,同时号召同学们向他们学习,一起去感受关心的快乐。从这以后,我们班的卫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学生们争着抢着为班级做贡献,感受快乐,走廊里再也看不到我拖地的身影,班级里也再也不用我来洒水,排桌椅,是孩子们做了这一切工作,即使在练运动会节目期间,我们班只剩两名学生,可他们依然打来水拖地、擦窗台、排桌椅、拖走廊,看着他们天真的笑脸,我问他们累吗?他们开心的笑了:“不,老师我们很快乐。” 这件事给我很大的触动:以前苦口婆心的对学

6、生说教收效甚微,可现在结合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德育和语文教学密不可分,脱离了语文教学谈品德,德育是空洞的说教;反之,没有德育的语文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通过教学实践使我明白了:学生是一块泥,你想把它捏成什么他就是什么。这句话的含义。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的引导,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样,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下,将他们塑造成一个个精美的艺术品。 三、加强气氛渲染渗透德育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教具、图画、音乐等艺术手段渲染课堂气氛,从动情入手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学听声一课时,在“想意境,悟诗情”这教学环节之中,我一边吟诵

7、诗句,一边放缓慢的音乐高山流水,让学生闭上眼睛伏在桌上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这样使学生入情入境,容易把学生带到那松涛,瀑布之中,尽情领略山川之美,体会到大自然这美好的天籁之音,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花名歌一文时,我采用欣赏图片的形式创设情景,我事先将书中所列出的花的图片按照一定的顺序制作成课件,并配上音乐展示给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受到要爱护花草树木的教育。在教学小猫钓鱼一课时,我播放动画片,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深地理解小猫的三心二意,受到做事要认真,不要三心二意。在教学司马光砸缸一课时,我也采取了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在看动画片的同时,体会到当时情况的危急,小朋友们遇事慌张,但司马光却十分冷静、机智,教育学生遇事要冷静不慌张,积极动脑想办法。总之,在语文教学实践和探索中,我体会到,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以语文知识为基础,选准文与“道”的结合点,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