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19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00441 上传时间:2021-06-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19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案】【19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案】【19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案】【19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案】【19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19章-动物的生殖和发育】.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 19章第2节 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1课时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教师: 铜仁市第九中学 曹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2、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主要类型;3、举例说出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所学概念,分析一些常见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哪种发育类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不同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认同生物的多样性这一学科重要观点。教学重点昆虫的变态发育及两种类型。教学难点变态发育中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方面的差异。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1、提出问题: 脑筋急转弯:有一条毛毛虫要

2、过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没有桥也没有船,怎么过去呢?2、展示图片设问:这条虫子和蝴蝶能够画上等号吗?为解答这个问题,引入课题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根据已有经验作答产生疑问明确学习内容自主学习1、齐读学习目标;2、进入自主学习(5分钟)3、完成预习测试。学生进入自学昆虫的生殖过程和特点1、通过问题过渡到昆虫的生殖: 我们已经了解了人是如何繁殖后代的。人发育的起点-受精卵。昆虫的发育起点也一样吗?蝴蝶的是如何出生的?让我们一起通过图片来了解蝴蝶的生殖过程!引导学生回答问题,生殖过程:求偶-交配-产卵 (提醒学生观察时注意记录)补充说明其他一些有趣的生殖行为,丰富学生的认识。2、总结提问提问:这些昆虫交配过

3、程有何共同点?与人相比,有何共同点? 追问:受精过程发生的部位在哪儿?总结昆虫生殖的一般特点:体内受精追问:雌虫受精后,会经历什么过程?简单介绍昆虫产卵的过程,卵的数目和形态差异。思考,回答通过图片分析得出结论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回答昆虫的发育1、通过提问过渡: 雌虫产卵后,卵又会经历怎样的发育过程?虫子是如何变成蝴蝶的呢?设问:先以一种蝴蝶为例,观看其发育过程的视频,你觉得其发育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并观察发育过程中,生物体的形态、习性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提醒学生观察时注意记录)播放视频大桦斑碟的发育过程(3分钟)。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归纳出黄裳凤蝶发育过程的四个时期:卵、幼虫

4、、蛹、成虫,对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颜色、食性等方面的差异追问:结合自己的经历,想一想,有没有其他昆虫的发育过程也要经历这些过程? 展示图片,请学生简要介绍养蚕时观察到的幼虫和成虫的差异。(形态、生理、习性等) 引出变态发育,展示变态发育的概念。 通过预习,同学们了解到,变态发育的类型有两种,一种是完全变态,一种是不完全变态。 展示蝴蝶的完全变态过程!补充蚕的发育过程。提问:是不是所有昆虫的发育都与蝴蝶、蚕一样要经历这些阶段呢?追问:我们常见的蝗虫是如何发育的?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蝗虫在发育过程中有哪些结构上的变化?展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归纳蝗虫发育过程的三个时期:卵,幼虫,成虫。

5、属于不完全变态。补充蜻蜓的发育过程。3、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区别)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教师适当进行引导和补充。思考,回答带着问题看视频观看视频并记录思考,回答思考并回答回忆并描述聆听产生疑问带着疑问观察蝗虫生活史标本思考、回答思考,比较异同思考、回答瞧一瞧判一判昆虫与人类展示图片和信息,请学生判断一些常见昆虫的发育属于哪种发育的类型?展示图片和文字信息辅助学生来判断。追问:判断的主要依据。学生阅读小资料: 外骨骼和蜕皮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思考,回答请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利弊两方面进行总结,并说明了解昆虫的意义联系生活思考我会总结课堂测试课外拓展 从学习目标着手,让学生自己完成总结的内容,教师进行适当点播。 完成课堂测试 课外拓展。思考、总结归纳,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板书设计:第2节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1、生殖过程2、生殖特点3、昆虫的发育类型:4、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谈话式教学,通过师生对话、学生讨论,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形形色色的生物,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老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帮助学生认识、掌握两种方法的基本要点,应该向学生灌输科学研究的态度,为提供科学研究的氛围。课堂上鼓励学生谈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逐渐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