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通--客运班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音乐台 文档编号:1112343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开通--客运班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开通--客运班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开通--客运班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开通--客运班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通--客运班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范文最新推荐- 关于开通*客运班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关于开通英德至佛冈客运班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英德现有人口105万,国土面积5671平方公里,是广东省国土面积最大的县级行政区;佛冈现有人口约33万,国土面积105平方公里。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英佛一级公路的通车,两地往来、务工、经商的群众越来越多,人民群众的出行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市英德-佛冈的客运班线没有开通,许多乘客更是无直通车可坐,要通过青塘或其它地方转车,费用高时间又长,群众热切要求开通英德至佛冈客运班线,以方便群众搭乘。 班线客流概况 英德与佛冈两地均为劳务输出大县,且两地毗邻,来往打工、探亲、经商的人数增长率十分之高,近几年

2、业,众多商家纷纷在英德、佛冈开办工厂,设立公司。随着两地经济、文化、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及英佛一级公路(全程约45公里)的开通,两地旅客纷纷诉求开通英德至佛冈客运班车。据此我公司已初步统计调查每天往来两地旅客不低于300人以上,实载率可达60%,开通该班线路已迫在眉睫。 运营方案 为适应时势,方便两地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方便两地往来旅客提供安全、快捷、舒适的运输服务,拟购置两辆23+1+1座少林SLQ6792CE中型高级客车运营,以经营承包方式,承包者全额购置车辆运行英德至佛冈。每天约(7:30、9:00、10:30、13:00、15:00)时发车,(10:30、12:00、13:30、16:00

3、、17:30)时返回,途经大站、下石太等地。 效益分析 1、拟投入两辆20万元/辆左右25座/辆中型高级客车按公司6年承包期限计算,每辆每月成本支出为:上缴规费4538元,车辆全保险1100元,燃油费5400元,折旧费2780元,维修费1500元,路桥通行费6750元,司乘薪酬2300元,共七项合计共款24368元。 2、营业收入按中型高级座席客运班车计算,基准运价0.16元/人公里,最高上浮0.208元/人公里,公路客运附加费0.03元/人公里,车辆通行费45元/(45公里X45%)=0.067元/人公里,计算得全票价13元,上限票价15元,预计平均实载率60%,执行票价为13元则每车每月总

4、营收29250元,扣减客运站劳务费6%后,平均每车每月营收27495元,则平均盈利3127元,每年盈利37524元。按经营6年期限每车盈利225144元。同时开通英德至佛冈班线对促进两地的经济建设、文化交流、旅游业将起至推动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其它相关经营者产生的影响: 英佛一级公路属新开通公路,与英德、佛冈县城相连,全程及途经乡镇没有开通客运班车。因此,开通英德至佛冈线路是与其它经营者是没有影响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新开通英德至佛冈的客运班线无论是市场潜力还是满足英佛两地群众出行都是必要的可行的。开通英德至佛冈客运班线势必会进一步促进两地经济的发展。 二00五年八月十日 新形势下加

5、强党建的方法与途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根据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内容,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使基层党组织都紧密联系群众、充分发挥作用”。“机关党组织要严格组织生活,加强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教育和监督”。这是新形势下机关党的组织建设的根本性、战略性任务,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结合工作实际,就机关党的组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探索如下:一、健全机构,理顺关系行政机关,

6、顾名思意是政府或部门指挥枢纽,是以行使政务为主体的行政组织。而机关党的组织机构设置,只能在政务的框架内建立健全党的组织。市(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党的组织关系按行政区划,属块块管理,机关党委与基层分局(所)党支部(总支)没用隶属关系,出现党的组织建设断层,不利于统筹安排和统一指挥。我们认为:一是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党员组织关系应与干部职工的工作关系同步,实现党、政一体。二是调整党的组织设置。按照“便于组织管理、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合理设置党支部。市局机关党委除市场专业分局党支部、个私协会党支部、夕阳红党支部外,机关党支部40多人,由于人数多,不利于开展组织生活,应调整机关党支部机构,分别成立红

7、盾维权党支部、登记注册党支部、机关党支部,利于组织党员学习和过组织生活。二、公开身份,强化监督中国共产党章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要公开每一个党员的身份,但工商部门作为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部门,与市场主体、服务对象接触直接、平凡。因此,一方面公开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身份,便于接受群众的广泛监督,使之修养人格、净化心灵、升华思想、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员身份公开了,促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约束自己,使之做到在人格上自重、心灵上自省、思想上自警、精神上自励。三、教育培训,提升素质党的先进性建设,关键在人,基础在教育。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培训,党

8、员有所触动、有所启迪、有所收获,探索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途径,达到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的,必须做到党员教育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健全党内生活。要从过去学习和活动算时间、摆样子、搞形式的框架中跳出来,注重质量和效果,严格按照“三会一课”制度的要求,党支部每季度要组织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议,给党员上一次党课;二是注重工作实际,丰富教育内容。要结合各自工作和机关党建特点,在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将党员教育培训融入干部整体教育培训之中,把党员教育培训与干部教育培训结合在一起。三是实行“三个同步”,提高党员素质。要将党员教育管理融入目标责任考核之中,实行同步规划

9、、同步施行、同步考核,力求提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两个素质。四、载体活动,凝聚人心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创新活动载体,营造良好的工商人文环境,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典型示范引导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引导党员、干部跟着学、学着做,形成“争当先进、勇创一流”的良好氛围。20xx年底,市工商局党委会结合学习经盾卫士徐锐的活动,在全市系统开展学习徐锐的活动,用系统内先进个人的动人事迹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全局上下形成抢前争先的良好态势。二是警示教育规范人。要以党支部为单位,以党员电教为阵地经常开展警示教育

10、,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清正廉洁的政治风范,自觉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实现慎欲克服占有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慎权克服吃亏心理,发扬奉献精神;慎独克服侥幸心理,增强法制观念;慎微克服宽容心理,加强道德修养。三是健康活动陶冶人。要根据新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要求,适时举办既反映时代特色,又体现工商文化的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主题活动。20xx年以来,市工商局举办了庆“七一”演讲比赛、革命传统教育,庆“十一”蓝球比赛、歌咏比赛,重阳节老干部座谈会,迎新春茶话会、书法比赛,工作思路调研会、“一帮一”送温暖、献爱心等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品

11、位修养,促进了系统各项工作。四是创造条件留住人。“无情未必真豪杰”。党员干部也是人,是有感情的。要在构建节约型工商的前提下,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解决党员、干部职工家庭实际困难,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大家庭的温温馨,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20xx年、20xx年,市工商局筹助资金380余万元,通过大力实施拴心留人工程,改善了党员、干部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开展献爱心捐款等活动,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激发了活力,推进了工商事业可持续发展。 市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已经三年多了,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哪些重大进展,还剩下不到两年的时间如何全面完

12、成既定的目标任务?最近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进行了专题研究分析,现将情况整理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 一、“十五”经济发展目标及前三年实施情况 2000 年 11 月 29 日,市委八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市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到 2005 年的奋斗目标:全市生产总值 183 亿元,年均增长 10% 左右,人均生产总值 1.2 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27 : 31 : 4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180 亿元左右;财政收入 16 亿元,年均增长 10% 左右;外贸进出口累计 11.59 亿美元,年均增长 13%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 5.07 亿美元

13、,年均增长 15%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8780 元和 3500 元。 三年多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抓住有利机遇,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和壮大旅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海洋产业和现代农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北海经济呈现出多年来没有过快速增长势头,为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奠定坚实基础。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2001 、 2002 和 2003 年全市生产总值分别为 124.72 亿元、 138 亿元和 149.6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9.6% 、 12% 和 12.1% 。三次产业比重由 2000 年的 31.8

14、5:27.96:40.19 调整为 2003 年的 27.9 : 29.8 : 42.3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二)农业经济持续增长,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全市农村经济按照“四增四减”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北海自然资源优势,通过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种植、畜牧养殖、水产、林业等产业及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水稻、蔬菜、水果、畜禽、水产、花卉、种子种苗等特色产业,农业经济持续发展。 2001 、 2002 和 2003 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分别为 68.59 亿元、 73.18 亿元和 75.44 亿元,同比增长 5.42% 、 4.5% 、 2.54% 。

15、(三)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崛起。由于整合工业园区和建立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逐步形成银河科技、北生药业、恒基伟业、国发海洋生物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群,有效带动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2001 、 2002 和 2003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为 47.65 亿元, 51.4 亿元, 56.81 亿元,同比增长 19.95% 、 16.25% 、 25.12%79 亿元,同比增长 9.41% , 16.59% 、 9.45% ;各项贷款余额分别为 113.21 亿元, 104.3 亿元, 104.27 亿元,同比增长 6.53% 、 11.95% 、

16、 26.66% 。 (八)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稳步提高。 2001 、 2002 和 2003 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7013 元, 7692 元, 8015 元,同比增长 13.72% , 9.68% 和 4.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2265 元, 2454 元, 2587 元,同比增长 4.86% 、 8.34% 、 5.4% 。劳动保障工作继续得到巩固和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二、完成“十五”后两年目标任务及对策建议 通过回顾“十五”计划前三年实施情况,按照目前发展态势预测,大部分经济指标是可以实现的,比如到 2005 年全市生产总值 183 亿元,

17、人均生产总值 1.2 万元,财政收入 16 亿元,只要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 11% 以上就能够达到预定目标,三次产业结构将会按照 27 : 31 : 42 计划比例顺利调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8780 元也是能够实现的;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 180 亿元,前 3 年合计只完成 89 亿元,后两年必须再完成 91 亿元。目前完成情况与预期目标相差较大的主要是:到 2005 年外贸进出口累计 11.59 亿美元,前 3 年只完成 3.19 亿美元,占计划 27.5%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 5.07 亿美元,前 3 年只完成 0.71 亿美元,占计划 14% ;农民人均纯收入 3500 元, 2003 年达到 2587 元,前 3 年年均只增收 142 元,后两年每年需增收 457 元。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圆满完成“十五”计划各项目标任务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