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语文公开课的反思.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27168 上传时间:2021-07-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节语文公开课的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节语文公开课的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节语文公开课的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节语文公开课的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节语文公开课的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节语文公开课的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节语文公开课的反思.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 一节语文公开课的反思灵武市第一小学 赵云霞只有一个地球是我到五小支教上的第一节公开课,从教二十多年的我,这篇课文少说也上过五遍了,按理说,上一节公开课,根本不是问题,更何况我还用心备课,精心安排。于是,我很自信的走上了讲台。激趣、导入、板书,一切进展是那么顺利。可是,当我问到:“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我本来设想,让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人类能不能到其他星球上生活?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用意,感悟文章的中心思想,教育学生保护地球,爱惜我们这个唯一的家园。可是,一个问题把学生问蒙了,教室里安静的叫人紧张,全班没有

2、一个举手的同学。这还能成为问题吗?我心想,一时慌了手脚,我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凭着多年的教学经历,我静下心来,稳定情绪,从文章的题目入手,“地球”“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启发、引导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 “人类能不能到其他星球上生活?”学生总算是上道了。个小小问题,一个不起眼的环节,让我足足用了七、八分钟难道我的教学方式,真的无法适应这里的学生吗?我开始反思自己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质疑是学生深入思考探究的一种积极表现。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一环。所以,学生质疑不能忽

3、视。学贵有疑,小疑则小发展,大疑则大发展。课堂上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学生来自农村,胆小、怕事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不会质疑,我们的教学,无形中忽视了这一环节。于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一、教给质疑方法,让学生“善问”学问学问,边学边问。让学生质疑,目的是让学生的内因发挥作用,产生思维的兴奋点和认知矛盾冲突,培养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应在“问什么”和“如何问”上下功夫,具体来说,可分为三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掌握提问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提问的三种形式,为了让学生掌握这几种形式,我在教小猫钓鱼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程序:先让学生掌握“钓”的

4、音和义,然后在“钓”后板书“鱼”,再在“钓鱼”前板书“小猫”。让学生读后问:“你读了这个课题,有些什么疑问“学生纷纷发言:”鱼是怎么钓的?“”小猫为什么要钓鱼?“”它是怎么钓鱼的?“我把几个主要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理清每个问句的疑问词,然后告诉学生:”读书就是要像今天这样多动脑筋,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你们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指板书)请看课文。“这个新课导入,像磁石一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了提问的形式。第二步,学生质疑过程中 “不理解”的地方是千差万别的。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疑惑点呢?我在引导学生“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时是这样做的:先让

5、学生读读生字新词,想想有无不明白的。如果认为明白了,就自己试着说说词语的意思,想想是否正确,有不明白的就画出来。再读读课后要求掌握的词语,找出不理解的,再听听同学提出什么不理解的,想想自己是否明白,从而准确地找到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寻找句子和课文内容方面的疑点,可先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后习题,看看自己哪些答不出,以问题的形式向老师提出来。再让学生细读课文,提出与书上不同的问题。第三步,让学生掌握质疑的途径。质疑的途径很多,文题、文章内容、关键词句及设问、反复、过渡、照应甚至插图、关键标点等,都可以用来质疑。如果文章的题目提供了课文内容的指向和要点,我们就可以从审题入手,引导质疑。如我爱故乡的杨柳、

6、诚实的孩子等,如果文章的脉络清晰,段落结构相同,我们就可抓住例段引路,揭示学法,让学生抓住要害,自读质疑。如狐狸和乌鸦一文,写乌鸦和狐狸的两个段落,设计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说狐狸真狡猾?(2)乌鸦是怎样上当的?从哪儿看出来?引导学生讨论,理清乌鸦和狐狸两者之间的关系。再让学生回忆老师在教这一部分的过程中,提了几个问题,先问什么,再问什么。思考应先清楚两个什么样问题,并用幻灯片提示:(1)为什么说_?(2)_怎么样上当的?从哪看出?结果表明,这样引导二年级的学生进行提问迁移,效果很好。由于受认识能力的限制,小学生提问往往出现多而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众多的问题中归纳出主要问题,要

7、求提问围绕中心,抓住要点,有思考价值。到中高年级,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各种不同类型文章的特点,找出它们各自的质疑途径,以便学生在课外阅读思考时有章可循,从而提高阅读效益。 二、想方设法营造氛围,使学生“敢问”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心情舒畅,就能迅速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质疑。因此,我们教师要与学生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师生互动。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学困生更应该倾注以爱心和耐心,使其深刻地感受到教师的厚爱和关注,真正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从而

8、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要允许学生质疑“出错”。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我们教师善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善待问”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可能。三、抓住质疑时机,让学生“好问”我们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使质疑训练落到实处。学生质疑,可安排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外。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一般地,课前的引发型质疑,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求知欲望;疏导型质疑,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课中的深究型质疑,便于学生对课文重点进行深究探索,进一步挖掘文章的中心;而课后质疑,可以是总结型的,也可以是辨别鉴赏型的;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

9、进行及时反馈,也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心,领悟写作方法。一般来说,简单的问题,应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等资料自己解答;有争议的问题,大家讨论回答;难度大的问题,教师讲解说明。在指导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允许前后左右互相交流,大声争辩,允许师生互相提问,大家各抒己见。鼓励互相倾听,提倡求异思维。开展质疑比赛,给同一文章,让学生读后质疑。在相同的时间里,比比谁提的问题多,谁的问题切中了要害,并要求学生自问自答,说出思考过程。教师要及时进行评议,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养成好问多思的习惯。几种常见的文体,其阅读步骤和质疑途径大致如下:记叙文,初读时了解大意,理清六要素;细

10、读时理清层次和记叙顺序;精读时赏析好词好句,体会中心。写景的文章,要明确写的是什么景,此景有什么特点。说明文,要理清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有什么特点,文章按什么顺序,运用了什么样方法进行说明。借物喻人的文章,要明确借何物喻何人,再抓重点,找特点,理清写作的目的,最后理清思路,了解写作方法。教师问只是为学生树立了“问”的榜样,而“好问”才为学生的质疑提供了可能。因此,我们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质疑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质疑就是放弃进步,学生一旦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地勇于质疑。 总之,让学生、“善问”“想问”、“敢问” 、“好问”,是我们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方法和追求的目标。学生动脑、爱思考的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