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筑材料-含答案汇总.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137223 上传时间:2021-07-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1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建筑材料-含答案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道路建筑材料-含答案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道路建筑材料-含答案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道路建筑材料-含答案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道路建筑材料-含答案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建筑材料-含答案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建筑材料-含答案汇总.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岩 石一、填空题1、岩石的物理常数有密度、毛体积密度、孔隙率。 2、岩石的吸水率与饱和水率的主要区别是试验条件不同,前者是在 常温常压 条件下测得的,后者是在 煮沸 或 真空抽气 条件下测定的。3、我国现行标准中采用的岩石抗冻性试验方法是 直接冻融法 ,并以 质量损失百分率 或 耐冻系数 两项指标表示。4、岩石经若干次冻融试验后的试件饱水抗压强度与未经冻融试验的试件饱水抗压强度之比为岩石的 软化系数 ,它是用以评价岩石 抗冻性 的指标。5、岩石的等级由 单轴抗压强度 及 磨耗率 两项指标来确定。6、测定岩石的密度,须先将岩粉在温度为 105-110 的烘箱中烘至恒重。7、我国现行公路工

2、程岩石试验规程规定,岩石毛体积密度的测定方法有 量积法 、 水中称量法 和 蜡封法 。8、我国现行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规定,采用 吸水率 和 饱和吸水率 两项指标来表征岩石的吸水性。9、岩石吸水率采用 自由吸水 法测定,而饱和吸水率采用 煮沸 和 真空抽气 法测定。10、岩石按照SiO2含量多少划分为 酸性 、 碱性 和 中性 。11、采用蜡封法测定岩石的毛体积密度时,检查蜡封试件浸水后的质量与浸水前相比,如超过 0.05g ,说明试件封蜡不好。二、选择题1、划分岩石等级的单轴抗压强度一般是在( C )状态下测定的。 A、干燥 B、潮湿 C、吸水饱和 D、冻结2、岩石的吸水率、含水率、饱和吸水

3、率三者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 D )。 A、吸水率含水率饱和吸水率 B、吸水率含水率饱和吸水率 C、含水率吸水率饱和吸水率 D、饱和吸水率吸水率含水率3、岩石的饱和吸水率较吸水率 ,而两者的计算方法 。( A ) A、大,相似 B、小,相似 C、大,不同 D、小,不同4、岩石密度试验时,密度精确至 g/cm3,两次平行试验误差为 g/cm3。( B ) A、0.001 0.02 B、0.01 0.02 C、0.01 0.05 C、0.001 0.015、路用石料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标准试件的边长为( D )mm。A、200 B、150 C、100 D、50 三、判断题1、()桥梁用岩石抗压强度的标准

4、试件是边长为3cm的立方体试件。2、()岩石的抗压强度是以标准试件在吸水饱和状态下单轴受压时的极限抗压强度表示的。3、()岩石的孔隙率愈大,吸水率也愈大,抗冻性亦愈差。4、()岩石的密度是指岩石在规定条件下单位实体体积的质量。5、()岩石吸水率和饱水率之比可表征耐冻性,比值愈接近1,其耐冻性愈好。6、()岩石的吸水率指在规定条件下,岩石试样的最大吸水质量与吸水饱和岩石质量之比。7、()岩石耐候性的两项指标为抗冻性和坚固性。8、()确定岩石等级的两项性质为抗压强度和吸水率。9、()岩石饱水系数愈大,抗冻性愈差。10、()岩石软化系数愈大,耐水性愈差。第二章 石灰与水泥一、简答题1、气硬性胶凝材料

5、与水硬性胶凝材料有何区别?答: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强度与继续硬化。水硬性胶能材料不但能在空气中,而且可以在水中硬化,保持强度或继续增长强度。2、简述石灰的消化与硬化原理。答:消化:氧化钙遇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硬化:(1)结晶作用:石灰浆中水分逐渐蒸发或被周围的砌体所吸收,氢氧化钙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结晶并逐渐紧密起来并具有一定的胶结性 (2)碳化作用: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结晶作用于碳化作用同时进行,内部以结晶为主,外部以碳化作用为主3、生石灰与熟石灰有什么不同?在使用运输和贮存时要注意什么?答:生石灰主要成份是CaO;熟石灰主要成份是Ca(OH)2。 石灰在贮存、运

6、输使用中注意:(1)新鲜块灰应设法防潮防水,工地上最好贮存在密闭的仓库中,存期不宜太长,一般以一个月为限。(2)若需长期贮存,应将生石灰先在消化池内消化成石灰浆,再用砂子、草席等覆盖,并时常加水,使灰浆表面有水与空气隔绝,这样能长期贮存而不变质。(3)块灰在运输时,必须防雨防潮。(4)石灰能侵蚀呼吸器及皮肤,在进行施工和装卸石灰时,应注意安全防护,配带必要的防护用品。4、为什么“陈伏”在池中的石灰浆,只能熟化而不能硬化?答:(1)结晶作用是石灰浆中水分蒸发后,氢氧化钙才能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并结晶。(2)碳化作用需与空气中二氧化碳接触才能碳化,而“陈伏”在池中的石灰浆,表面因有一层水,与空气隔绝,

7、浆体内的水分也蒸发不了,所以“陈伏”的石灰浆,既不能结晶也不能碳化,只能熟化。5、硅酸盐水泥熟料进行磨细时,为什么要加入石膏?掺入过多的石膏会引起什么结果?答:加入石膏,是为了调整水泥凝结时间,使水泥不至于过快凝结,便于使用。过量的石膏会与水化铝酸钙反应,生成水化硫铝酸钙时体积发生膨胀,产生膨胀应力,可引起水泥石开裂。6、影响硅酸盐水泥硬化速度的因素有哪些?答:(1)水泥的矿物组成; (2)水泥颗粒粗细,愈细则凝结速度愈快; (3)硬化时温度、湿度越高,凝结速度越快 (4)加水的数量 (5)外加剂7、矿渣水泥与普通水泥相比有哪些特点? 答:矿渣水泥的特点:抗硫酸盐侵蚀的能力较普通水泥强;水化热

8、低;早期强度低,晚期强度较高;保水性较差,泌水性较大;耐热性强。由于矿渣水泥中的熟料少,其硅酸三钙的含量也就较少而它是决定水泥早期强度的主要成分,所以矿渣水泥的早期强度较低。8、何谓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影响水泥安定性的原因是什么?答: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影响水泥体积安定性的原因:水泥中存在过量的游离氧化钙、氧化镁,以及三氧化硫,她们的反应迟缓,致使水泥在形成一定形状和强度后,再次引起体积变化,而使水泥石出现裂缝、弯曲等破坏现象。9、什么是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它有何用途?答: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在标准稠度仪上,试杆下沉深度为距底板6mm1mm时

9、水泥净浆的含水量。测定水泥净浆标准稠度是为了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体积安定性时必须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10、何谓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规定水泥凝结时间对施工有何意义?答:初凝时间是从加水开始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从加水开始到水泥浆万万失去可塑性的时间。规定水泥的初凝时间是为了保证足够的施工时间;规定终凝时间是为了尽快的进行下一步施工,从而保证了施工进度。11、某混凝土结构危桥,轻轻敲击便会有混凝土碎成渣状或块状落下,试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答:这是因为该桥的水泥混凝土发生了腐蚀。水泥的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水花铝酸钙等,都是容易被腐蚀的物质

10、,在遇到淡水、硫酸盐等有腐蚀性的介质时,便会发生物理或化学作用,从而在水泥石中或形成空洞,或产生膨胀应力,造成水泥石的破坏。12、活性混合材料与非活性混合材料掺入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各起什么作用?答:活性混合材料掺入水泥中,可以与水泥中的矿物成分起化学反应,能改善水泥的某些性质。非活性混合材料掺入水泥中,基本不会发生化学反应,起到调节水泥强度等级,降低成本,提高产量的作用。13、掺活性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答:(1)水化热较低;(2)早期强度较低,后期强度较高;(3)耐腐蚀性较好;(4)抗磨和抗冻性较差;(5)抗碳化能力较差等。14、一条受硫酸盐污染的河流两岸,需修建水泥混凝土泊

11、岸,为减少河水腐蚀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答: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提高水泥石密实度,敷设耐蚀保护层二、计算题1、R折 = 7.4MPa,R压= 54.0MPa,符合52.5号水泥的要求。故该水泥的强度等级为52.5。2、R= 46.0 MPa3、细度 7/50 = 14%10%,故细度不合格。4、R折 = 6.52MPa,R压= 46.9MPa,实际强度等级为42.5。1. 已测得普通硅酸盐水泥的7d的抗折、抗压强度均达到52.5水泥的指标,现有经试验测得28d的破坏荷重如下表所示。试件编号-1-2-1-2-1-2抗折破坏荷重(N)626580抗压破坏荷重(kN)13113313213913

12、8136试评定该水泥强度等级(规范要求:28d的R折=1.5F折L/b3,为7.0MPa,R压= F压/A,为52.5MPa)。2. 某早强型硅酸盐水泥的28d胶砂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如下:R1=44.4Mpa,R2=45.3Mpa,R3=46.8Mpa,R4=45.6Mpa,R5=32.5Mpa,R6=47.8Mpa,试确定该水泥28d抗压强度测定值。3. 用50g普通水泥作细度试验,负压筛法筛余量为7g,问该水泥的细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4. 某单位购买一批42.5普通水泥,因存放期超过了三个月,需试验室重新检验强度等级。已测得该水泥试件7d的抗折、抗压强度,均符合42.5规定的指标,又测得

13、28d的抗折、抗压破坏荷载如下表,求该水泥实际强度等级是多少? 编号抗折破坏荷载(kN)抗压破坏荷载(kN)编号抗折破坏荷载(kN)抗压破坏荷载(kN)编号抗折破坏荷载(kN)抗压破坏荷载(kN)2.8075792.7872732.767664(规范要求:普通水泥42.5,28d的R折=1.5F折L/b3,为6.5MPa,R压= F压/A,为42.5MPa)。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一、简答题1. 在混凝土工程中,根据什么选用水泥的品种与强度等级?答: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条件、气候与所处环境、混凝土强度等因素正确选用水泥的品种与强度等级2. 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述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办法

14、。答:影响因素:(1)水泥强度等级和水灰比; (2)集料表面特征及其级; (3)养护条件; (4)龄期。提高水泥混凝土强度的方法:(1)根据工程性质,环境条件采用适当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较高强度水泥与特种水泥);(2)增加水泥混凝土的密实度;(3)采用蒸汽养护或蒸压养护;(4)掺用外加剂。3. 拟采用下述几个方案提高水泥混凝土混合物的流动性(不改变水泥混凝土其他技术性质),试问哪几个方案可行?哪几个不可行?并说明理由。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增加单位用水量;加入减水剂;答:可行方案:、,方案符合强度发展的规律,增加水泥用量而水灰比不变,强度不降低,流动性可以改善:方案增加了减水剂,不

15、改变水灰比就可以使混凝土流动性大大增加。不可行方案:,方案增加单位用水量,改变了水灰比,混凝土强度降低。4. 影响水泥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1)单位用水量;(2)集料形状、颗粒级配;(3)砂率;(4)水泥品种;(5)水泥浆数量与水灰比;(6)外加剂;(7)温度与搅拌时间。5. 水泥混凝土用于建筑工程上有何优缺点?答:其优点:(1)抗压强度较高,耐久性,耐火性较好,养护费用少; (2)在凝结前有良好的塑性,能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构件和结构物; (3)整体性强,有较好的抗震能力; (4)便于就地取材,施工、制造比较容易,不需要特别熟练的工人。 其缺点: (1)与抗压强度相比,抗拉强度

16、较低; (2)由于干缩,容易发生裂缝; (3)施工日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硬化; (4)自重较大;(5)结构无物拆除比较困难。6. 水泥混凝土应具有哪些主要性能?答:(1)为了满足设计、施工、使用等方面的要求,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2)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3)此外,砼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形,这种变形性能也是比较重要的性能。7. 对水泥混凝土为什么要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答:为了使混凝土均匀密实,质地优良,就要求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以便在运输时不易分层离析,灌注时容易捣实,成型后容易修整、抹平,硬化后均匀密实,强度较高,耐久性好,因

17、此要求混凝土混合料要具有良好的和易性。8. 水泥混凝土和易性如何判断?答:和易性是混凝土混合料的一种综合性的技术性质,是由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性质组成的一个总的概念。一般评定方法以测定流动性为主,通过测定坍落度或维勃稠度评定其流动性,同时通过目测对粘聚性和保水性进行观察,综合判断它的和易性是否达到要求。9. 混凝土为什么以抗压强度划分强度等级?答:混凝土的各种强度中,以抗压强度为最大,因而在混凝土结构中主要利用它来承受压力,此外,混凝土的其他性能都与抗压强度有一定的关系,因而就以抗压强度来划分强度等级。10简述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计算步骤。答:(1)确定试配强度;(2)确定水灰比;A:按

18、强度要求确定水灰比;B:按耐久性复核水灰比;(3)确定用水量;(4)确计算水泥用量,并按耐久性复核水泥用量;(5)定砂率;(6)计算砂、石用量;11. 存在于水泥混凝土中的非荷载变形有哪些?答:化学收缩、干湿变形、温度变形二、计算题1. 某水泥砼中水泥密度为c = 3.1/L,砂的表观密度 s = 2.7g/ cm3,碎石的表观密度g = 2.8 g/ cm3,其单位用水量W =180 / m3,水灰比W/C = 0.5,砂率s = 32%。分别用质量法及体积法计算出初步配合比。(砼假定湿表观密度为2400/ m3)。若试验中需成型抗折、立方体抗压及劈裂抗拉试件各一组,计算试验中各材料用量。(

19、材料富裕系数取1.2,用体积法结果计算)(1)质量法: C:S:G:W = 360:595:1265:180 体积法: C:S:G:W = 360:615:1306:180(2)V = (0.152*0.55 + 0.153*2)*3 = 0.057 m3 C: 20.52kg S:35.06kg G:74.44kg W:10.26kg2. 按强度等级为20号混凝土配合比制成一组15cm15cm15cm的试块,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天,做抗压强度试验:其破坏荷载分别为550kN,520kN,480kN,问该混凝土实测强度为多少?R1 = 24.4 MPa R2 = 23.1 MPa R3 = 2

20、1.3 MPa R = 22.9 MPa3. 现在实验室求得一立方米混凝土的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360kg,砂612 kg,石子1241kg,水187kg,如工地上所用砂含水率3,石子含水率2,求该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C:S:G:W = 360:612(1+3%):1241(1+2%):(187-612*3%-1241*2%) = 360:630:1266:1444.经初步计算,某混凝土每立方米各种材料用量为水泥360kg,砂612kg,石子1241kg,水187kg,现实验室测得混凝土密度2350kg/m3,试求修正后该混凝土配合比? 360 + 612 + 1241 + 187 = 2400

21、 kg/m3(2400-2350)/2400 = 2.08%2% 2350/2400 = 0.98C:S:G:W = 360*0.98:612*0.98:1241*0.98:187*0.98 = 353:600:1216:1835. 已知某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11.763.410.50,用水量W=180kg/m3。求:(1)一次拌制25L水泥混凝土,各材料各取多少千克? (2)配制出来水泥混凝土密度应是多少?配制强度多少?采用42.5普通水泥,碎石A=0.46,B=0.07,c=1.13。W/C=A*fce/(fcu,o+A*B*fce)(1)C:S:G:W = = 360:634:1228

22、:183 水泥:9kg 砂:15.85kg 石子:30.7kg 水:4.5kg (2)密度:360 + 634 + 1228 + 183 = 2405 kg/m3 0.5 = 0.46*42.5*1.13/(R配+0.46*0.07*42.5*1.13) R配 = 42.6MPa6. 已知某水泥混凝土施工配合比12.304.300.54,工地上每拌和一盘混凝土需水泥三包,试计算每拌一盘应备各材料数量多少公斤?水泥:150kg 砂:345k 石子:645kg 水:81kg7. 已确定水灰比为0.5,每立方米水泥混凝土用水量为180kg,砂率为33,水泥混凝土密度假定为2400kg/m3,试求该水

23、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C:S:G:W = = 360:614:1246:1808. 今有一组普通水泥混凝土试件(150mm150mm150mm)测得28d的破坏荷载分别为625、800、692kN,试确定其抗压强度。R1 = 27.8 MPa R2 = 35.5 MPa R3 = 30.8 MPa R = 30.8 MPa9. 某施工单位浇注C30混凝土,在某一统计期间连续取30组试件,测得其抗压强度后计得出平均强度为33.2MPa,均方差为2.44MPa,强度的最小值为29.3MPa,试判断该混凝土的质量是否合格(1 = 1.60,2 = 0.85)33.2 1.60*2.44 =29.3

24、30*0.9=27 29.3 30*0.85=25.5该混凝土质量合格10、某水泥砼,单位用水量W =180 / m3,水灰比W/C = 0.5,砂率s = 32%。(1)用质量法计算出初步配合比。(假定湿表观密度为2400/ m3)。(2)经测定,在初步配合比基础上增加3%水泥浆可使和易性满足要求,请计算基准配合比。(3)按基准配合比拌制混凝土,实测密度为2470/ m3,请按密度校核基准配合比。 C = 180/0.5 = 360/ m3质量法: 初步配合比:C:S:G:W =360:595:1265:180=1:1.65:3.51:0.5 基准配合比:C:S:G:W =360(1+3%)

25、:595:1265:180(1+3%)=371:595:1265:185=1:1.60:3.41:0.5 校核基准配合比计 = 371+595+1265+185 = 2416/ m3测 = 2460 / m3 = 2470/2416 = 1.02C:S:G:W = 371:595:1265:18511. 某水泥砼的细集料筛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1)判断本次试验是否成功。 (2)计算分计算筛余、累计筛余及通过百分率。 (3)计算细度模数。(4)绘制级配曲线。筛孔(mm)52.51.250.630.3150.16底盘存留量(g)16.963.236.855.6168.190.765.1分计筛余(%

26、)累计筛余(%)通过率(%)(1)16.9+63.2+36.8+55.6+168.1+90.7+65.1 = 496.4 g (500-496.4)/500 = 0.72%1% 成功 (2)筛孔(mm)52.51.250.630.3150.16底盘存留量(g)16.963.236.855.6168.190.765.1分计筛余(%)3.412.77.411.233.918.313.1累计筛余(%)3.416.123.534.768.686.9100通过率(%)96.683.976.565.331.413.10 (3)Mx = (16.1+23.5+34.7+68.6+86.9-5*3.4)/(1

27、00-3.4) = 2.20 (4)略 12. 某水泥混凝土拌和物试拌12L时,水泥用量为4.2kg,水用量为2.1kg,砂用量为7.8kg,石子用量为14.6kg。求:(1)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C:S:G:W = 4.2/0.012:7.8/0.012:14.6/0.012:2.1/0.012 = 350:650:1217:175(2)若实测混凝土密度为2450 kg/m3,计算密度校核后的配合比。350+650+1217+172 = 2392 kg/m3 (2450-2392)/2392 = 2.4%2% 2450/2392 = 1.02 C:S:G:W = 350*1.02:650*1

28、.02:1217*1.02:175*1.02 = 357:663:1241:179(3)若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2%,石子含水率为3%。请换算工地配合比。C:S:G:W = 357:663(1+2%):1241(1+3%):(179-663*2%-1241*3%) = 357:676:1278:129 = 1:1.89:3.58:0.36(4)若工地上拌和每盘混凝土需水泥三包,计算每盘砼其他材料用量。水泥:150kg 砂:284kg 石:537kg 水:54kg13. 某水泥砼的细集料筛分数据如下表所示。(1)试补全下列表格。(2)计算该砂的细度模数。 (3)绘出级配曲线图。筛孔尺寸(mm)分计筛

29、余(%)累计筛余(%)通过率(%) 55 2.5131.25800.63180.315630.168底盘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率(%) 55595 2.5813871.25720800.631838620.3152563370.1617928底盘81000 (2)Mx = (13+20+38+63+92-5*5)/(100-5)= 2.12 (3)略14.“网篮法”测得某碎石的密度数据如下:水中质量为967.5kg,表干质量为1506.5kg,烘干质量为1500.0kg。试计算该碎石的表观、表干、毛体积相对密度。表观相对密度:1500/(1500-967.5)= 2.

30、816表干相对密度:1506.5/(1506.5-967.5)= 2.794毛体积相对密度:1500/(1506.5-967.5)= 2.783第四章 土的工程性质一、简答题1、“累积曲线”法在工程上有何用途?2、孔隙度与孔隙比有何区别?3、土的工程分类的原则是什么?公路土工将土质分为哪几类?二、计算题1、某原状土经测试得:= 1.80g/cm3,w=30%,G=2.65,试用三相图法求解e,Sr和d。若该土样在完全饱和状态下,其含水量和饱和密度值又是多少?2、某饱和土体积为97 cm3,土的质量为198g,烘干后的质量为164g,试求该土的w,G,e及d。3、已知一粘性土液限WL = 42.

31、3%,塑限WP = 23.4%,天然含水量W = 23.4%,求该土的液性指数。第五章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一、简答题、何谓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它是如何分类的?答: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是指通过无机胶结材料将松散的集料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整体材料。分类:按结合料中集料分类:稳定土类和稳定粒料类按结合料中稳定材料分类:水泥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综合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稳定类、稳定土材料就有什么特点?答:特点:稳定土材料稳定性好、抗冻性能强、结构本身自成板体,但耐磨性差,广泛用于路面结构的基层或底基层、无机结合料有哪些类型?答:无机结合料有:水泥、石灰、工业废渣(粉煤灰、煤渣)、简述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

32、土的强度形成原理?答:石灰稳定土强度形成原理:离子交换作用、结晶作用、火山灰作用、碳酸化作用水泥稳定土强度形成原理:硬凝反应、离子交换作用、化学激发作用、碳酸化作、试述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的收缩性答:无机结合料稳定类材料为半刚性材料,由固相、液相和气相组成,其外观胀缩性是三相在不同温度下收缩性的综合效应的结果。半刚性材料一般在高温季节修建,成型初期基层内部含水量较大,尚未被沥青面层封闭,基层内部的水分必然要蒸发,从而发生由表及里的干燥收缩。、如何预防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开裂?答:裂缝防治措施:改善土质,采用粘性较小的土,或在粘性土中掺入砂土、粉煤灰等,降低土的塑性指数;控制含水量和压实度;掺加

33、粗粒料,使混合料满足最佳组成要求,可以提高其强度和稳定性,减少裂缝产生,同时可以节约结合料和改善碾压时的拥挤现象。、简述石灰稳定土组成设计的步骤。答:步骤:)、选定不同的石灰剂量,制备同一种土样的混合料试件若干;)、确定各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压实)密度,至少应做三个不同剂量混合料的击实试验,即最小剂量、中间剂量和最大剂量;)、按规定压实度分别计算不同石灰剂量的试件应有的干密度;)、按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的干密度制备试件;)、试件在规定温度下保温养生d,浸水h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计算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和偏差系数;)、选定石灰的剂量第六章 沥青材料一、简答题:1、 石油沥青有哪些技术性

34、质。答: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有:粘滞性、塑性、温度稳定性、加热稳定性、安全性、溶解度、含水量等。2、 什么叫沥青的“老化”,说明“老化”的过程。答:沥青在自然因素(空气、阳光、温度等)作用下,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化学变化,导致路用性能劣化的现象称为“老化”。“老化”会使沥青中的组分发生转化,转化过程大致如下:油分树脂沥青质沥青碳、似碳物。3、 简述道路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与路用性能的关系。答:道路石油沥青的化学组分如路用性能的关系如下: 油分:使沥青具有流动性,便于施工,并具有柔软性和抗裂性,油分增加,沥青稠度减小,粘滞性能和软化点降低。在氧气、温度、紫外线等作用下可转化为树脂,使沥青性质发生变

35、化。树脂:使沥青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粘接性,它直接决定着沥青的延伸度和粘结力,树脂含量增加,其延伸度和粘结力增大。沥青酸和酸酐是沥青中活性最大的组分,它改善了沥青与矿质材料的侵润性,特别是提高了对碳酸盐类岩石的粘附强度,增加了沥青的可乳化性。沥青质:沥青质决定着沥青的塑性状态界限和由固体变为液体的速度,还决定着沥青的粘滞度和温度稳定性以及沥青的硬度等。沥青质含量增加时,沥青的粘度和粘结力增加,硬度和温度稳定性提高。4、 为什么煤沥青与石料的粘附力较石油沥青的好。答:因为煤沥青中的酸、碱物均属表面活性物质,相当于石油沥青中的沥青酸与酸酐;且含量较。5、简述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的差异。答:煤沥青的温度稳

36、定性差。 煤沥青的塑性比较差。 煤沥青的气候稳定性差。煤沥青有毒,有臭味。 煤沥青与矿质材料的表面粘附性能较好。6、什么叫乳化沥青,它有什么特点。答:乳化沥青是沥青(石油沥青、煤沥青),经机械作用分裂为细微颗粒,分散在含有表面活性物质的水介质中,形成水包油型的乳浊液。特点:稠度小,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在常温下冷态施工,操作简便,节省热能。可在潮湿基层上使用,能直接与湿集料拌和,粘结力不减低。无毒、无嗅、不燃、减少环境污染、安全生产。降低成本。稳定性差,贮存期一般不宜超过六个月,过长宜分层,凝聚。成型期较长,最初要控制车辆行驶速度。7、道路石油沥青A级、B级、C级分别适用范围是什么?答:A级:各

37、个等级的公路,适用于任何场合和层次。B级: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下面层及以下的层次,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 2、用做改性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稀释沥青的基质沥青。C级: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第七章 沥青混合料一、简答题1、沥青混合料作为高等级公路最主要的路面材料,具有哪些优缺点?答:优点:(1) 是一种弹塑性粘性材料,具有一定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不需设置施工缝和伸缩缝,路面平整且有弹性,行车比较舒适。(2) 路面具有一定粗糙度,雨天具良好的抗滑性。路面无强烈反光,行车比较安全。(3) 施工方便,速度快,养护期短,能及时开放交通。(4) 沥青混合料路面可分期改造和

38、再生利用。缺点:(1) 因老化现象会使路面表层产生松散,引起路面破坏。温度稳定性差,夏季施工高温时易软化,路面易产生车辙、波浪等现象。冬季低温时易脆裂,在车辆重复荷载作用下易产生裂缝。2、什么叫集料的最大粒径?什么是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答:集料的最大粒径是指通过百分率为10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集料的公称最大粒径是指全部通过或允许少量不通过(一般允许筛余不超过10%)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通常公称最大粒径比最大粒径小一粒级。3、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有哪些?答:(1)、高温稳定性;(2)、低温抗裂性;(3)、耐久性;(4)、抗滑性;(5)、施工和易性。4、沥青混合料的抗剪

39、强度取决于哪两个值?这两个值与哪些因素有关?答: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取决于:沥青与矿料物理化学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粘聚力C,以及矿料在沥青混合料中分散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内摩阻角。与粘聚力C有关的因素是:沥青本身的性质(化学性质,粘滞性);矿粉性质(矿物成分,比表面积);沥青与矿料吸附作用;沥青与矿粉的用量比例。与内摩阻角有关的因素是:矿料组成和性质(级配类型、尺寸、形状、表面粗度);沥青用量。5、简述马歇尔试验的五项技术指标随沥青用量变化的趋势。答:(1)马歇尔稳定度随沥青含量的增大而增大,但到达最大值后,又渐趋降低。 (2)流值随沥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3)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随沥青含量的增加而减

40、少,直至接近最小值。 (4)混合料的密度曲线与稳定度曲线相似,但其最大密度时的沥青含量一般略高于最大稳定度时的沥青用量。 (5)饱和度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增加。6、简述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步骤。答: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包括两个步骤:选择矿料配合比,按照规范推荐的最佳级配范围,将已知级配的石子、砂和矿粉用“试算法”或“图解法”配制成具有足够密实度和较高内摩擦力的矿质混合料。确定沥青最佳用量:用“试验法”测定不同沥青用量的试验数据,确定沥青最佳用量。7、沥青混合料粘聚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答:沥青本身性质、矿粉性质、沥青与矿粉用量比例、矿质材料与沥青胶结作用。8、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包括哪些方面?答:高

41、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施工和易性。9、简述矩形图解法设计矿料配合比的步骤。答:(1)作矩形,连接对角线。(2)根据级配中值确定横坐标筛孔位置。(3)绘制级配曲线图。(4)根据曲线间的位置关系确定各材料用量比。(5)计算合成级配,调整配合比。1、现有碎石、砂和矿粉三种集料,筛析试验结构如下:材料名称筛孔尺寸(mm)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过百分率()碎石100956328821000砂100100100100100906035101矿粉1001001001001001001001009788要求用图解法(需画图)将上述三种集料组成

42、配成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细粒式沥青混合料(AC13)级配要求(下表)的矿质混合料,试确定各种集料的用量比例。混合料类型和级配筛孔尺寸(mm)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过百分率()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级配范围10090100688538 6824 5015 3810 287 2051548级配中值1009576.5533726.51913.5106答案:碎石:砂:矿粉=68%:24%:8%2、下表为某沥青混合料各矿料筛分结果及各材料的取量;计算出该混合料矿料合成级配填在空格中(需在表下列出计算公式),并判断级配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材料筛孔尺寸(mm)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通过率(%)原材料级配碎石100%100956328821000砂100%100100100100100906035101矿粉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9788各种集料在混合料中的级配碎石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