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土场设置原则与方法[建筑土木].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38130 上传时间:2021-07-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弃土场设置原则与方法[建筑土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弃土场设置原则与方法[建筑土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弃土场设置原则与方法[建筑土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弃土场设置原则与方法[建筑土木].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弃土场位置选择和设计原则弃土弃渣产生的原因:1、经调配平衡后产生的弃方。2、不能作为填方材料利用的挖方。3、部分路段路基挖方受地理位置,运距较远和运费较高等因素的限制,就近处理的土方。弃土弃渣场地的选择应考虑以下要求:(1)避免选择在雨水汇流量大,冲刷严重的地方;(2)不占或少占耕地,选择在荒山或荒地;(3)选择在肚大口小,有利于布设拦渣工程的地型位置。除以上3点外,还应考虑景观路,生态路建设要求,弃土弃渣场地应尽量布置在高速公路视野范围之外。弃土场位置选择和设计是土方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弃土场如选择在陡坡上,甚至在滑坡体上,极易产生工程滑坡,或者诱使古滑坡复活。而由于施工不慎造成的整治工程将

2、得不到业主的认可,费用也将得不到业主的支付,另外,废方随意堆放于挖方坡顶,会给边坡施加不小的超载,并可能造成坡顶积水,在荷载作用和雨水下渗的影响下,很容易造成边坡滑塌失稳。因此,应慎重选择弃土场位置,并应进行详细的弃土、防护、排水设计。弃土场应尽量选择在洼地或谷地的底部,以达到自身稳定的状态,避免出现单坡场地。特殊情况下弃土场可以与高速堤或陡坡路堤结合设置,可达到路堤稳定和弃土场稳定的双重效果。弃土场设计投地形一般可分为沟头弃土、沟岔弃土、顺沟弃土、填沟弃土、和弃土填坑5种设计类型。(1) 沟头弃土场 一般位于主沟的最上游,但临空面坡脚位置较高,远在主沟道水位以上。由于此处是洪水形成区,故支档

3、防护工程和引排水工程规模较小。(2) 沟岔弃土场 具有上游汇水面积不大,坡面来水量较小的特点。(3) 顺沟弃土场顺沟弃土一般都不同程度地缩窄沟道行洪断面,影响沟道安全泄洪,在采取防护措施时必须同时考虑防洪与水土流失防治的要求。(4) 填沟弃土场。弃土填沟是利用弃土充填沟道,抬高沟底。(5) 弃土填沟弃土填沟,填河滩洼地及自然凹坑。2.3弃土场设置要求目前,各标段土方工程施工已陆续开展,如果对取,弃土场位置的选择及取、弃土方式不够重视,随意取土和弃土,将可能导致自然边坡滑塌失稳,不仅会对当地社会、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也会给工程治理带来困难,甚至导致工程造价的额外增加。为避免由于取土乱掘乱挖、弃

4、土乱堆乱放以及取、弃土场边坡过高、过陡等引发新的地质危害(滑坡、泥石流),消除边坡稳定性及工程隐患,规范施工,对取、弃土场位置的选择、取(弃)土方式以及坡面防护、排水等作如下要求。(1)取、弃土场位置的选择,应由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共同配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定,由设计单位就每处取、弃土场进行取、弃土临时设计和提出相关要求。(2)取、弃土场位置应远离路基范围以外,不致影响路基稳定,不能只片面考虑取、弃土方便,运距短。(3)弃土场应尽量选择在地址条件相对较好的低洼路段,无水流或水流较小的支沟、山间沟谷。避免在水源地、水库上游设置弃土场,当必须设置时,应征得当地环保部门的同意,切实

5、做好弃土场防护、排水设施,以免造成对水体的污染。(4)取、弃土前应清除表层腐质土、种植土,并堆放在旁边以备坡面绿化和复垦时用。(5)当弃土场自然地面横坡大于15%时,应在原地面开挖宽为23m、内倾坡度为3%4%的台阶。(6)当自然地面横坡较陡,弃土难以堆放时,应设置必要的支挡防护工程。弃土堆放时应自下而上分层填筑,并摊平碾压,最大层厚不超过1m,横坡至少为6%,并按照GTR所规定的条件进行中等强度压实处理,但顶面层可不进行压实。(7)当弃土高度大于8m时,应在8m处设边坡平台,平台宽度4m,上级边坡坡率采用1:1.5,下级边坡坡率采用1:2.0,顶面层设置不小于6%的排水坡。(8)取、弃土场周

6、围应设置完善的截、排水设施,将地表水引排至取、弃土场外。(9)取、弃土完成后,应对场地进行绿化或复垦,并对场地形状进行修整,尽量与周边环境相协调。(10)土方的堆放应按照专用技术条款(CCTB)B2.11条之规定执行。2.4弃土场的综合防治工程和施工方案设计(1)支挡防护工程 支挡防护工程是为了拦挡弃土弃渣,在弃土场临空面的底部修筑拦挡工程。支挡工程多采用浆砌石挡土墙,挡土墙体采用重力式结构。(2)排水工程排水工程是为了保证弃土弃渣安全稳定,兴建的排除弃土场周边坡面及区域内洪水危害的工程措施。排水工程一般修建在弃土场边缘四周,其基础应尽量修筑在自然山坡上,以避免弃土的不均匀沉降带来的不利影响,

7、排水工程设计应根据集水面积、产渗流系数以及降雨强度等确定其结构形式、布置方式和过水能力。设计洪水标准一般按10a一遇24h最大降雨强度,采用有关文献介绍的方法进行计算。排水工程主要由挡水埂、排水沟、急流槽、墙前边沟和沉砂池等组成。(3)植被恢复工程植被恢复工程是指在弃土弃渣堆垫台面上,通过人为措施恢复原来的植物群落,或重建新的植物群落,以防止水土流失的水土保持工程。由于弃土弃渣是经过人为扰动的不成熟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缺乏,持水性能差和物理性质不良,所以施工初期应预留临时场地堆放路基清表土和弃土场原场地的耕植土,用于后期场地覆土,同时优先选用天然生长的乡土植物。设计时应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前提下发挥

8、弃土场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尽可能考虑还地设计,避免简单绿化造成的空洞和浪费。 弃土场的施工方案设计包括表土保护、土方调运、临时排水、防护工程、场地压实、后期场地平整等内容。设计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施工注意事项如表土保护等内容具体说明,提供表土保护的临时用地设计图表;土方调运的具体方案应作个别说明,并在土石方总体调用的设计表格中详细体现,临时排水和防护工程应进行总体方案设计,部分困难位置进行细部设计;场地压实、平整等问题应作详细说明,明确目标要求。3结语 弃土场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经常出现的具有破坏性的线外附属工程,它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多年的高速公路建设中已经的到了验证。同时,由弃土场引起的占用耕地、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问题,对环境、经济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弃土场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地区气候、地形、水文、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等自然、地理和地质条件,同时应详细调查地区由农业发展状况、基本经济作物、树木种类等的种植和生长条件,弃土场的设计将更多地重视地方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还地与民,使弃土场能为民所用,并在农林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不断创造价值,维持自身的生态能力。2建筑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