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分一分”.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57828 上传时间:2021-07-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分析------“分一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案例分析------“分一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分一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分析------“分一分”.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案例分析-“分一分”潘老师执教的二年级分一分,教学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很好地体现了双主共学。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既有知识目标的良好达成,注重过程与方法,又有充分的活动体验,较好地渗透了基本数学思想,把简单的课上出了不简单的味道,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思维的提升和飞跃,对听课的老师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一、 学生主体,增强动手操作,在体验形成理解。老师非常重注学生在动手操作和体验中形成理解,本节课一共实行了两次分一分。两次分类,教师都提出具体的要求“按什么标准分?分成几类?每类几个?”这既是分类的要求,也是表述的要求,这样的要求提出非常符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有助于协助孩子们有序地、有逻辑性地思考、操

2、作和表述。第一次分旨在唤起回忆,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有过度一分的经验,知道按照一种标准将物品实行分类。老师在开课时用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将两种颜色的圆形和正方形实行分类,在这个环节孩子完成得非常轻松,展示时表述得也非常清楚,都知道两种不同分法是因为有两种不同标准而产生的。此时老师充分地让孩子说自己的分法和标准,只在小结时提问“为什么这么分类?”促动孩子理解将具有相同特点的分为一类,引导孩子进一步注重分类标准,为继续学习做好铺垫。紧接着老师提问“除了这两种分法,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提出挑战,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展开第二次分类。第二次分类仍旧采用二人小组合作完成,孩子面对两种

3、颜色的两种不同形状的图形,积极思考,通过动手摆一摆、互相说一说,较快地完成了分类。在展示时,孩子们清楚地表达了自己分类的思路,既按颜色分,又按形状分,按两种标准将图形分成了四类-红圆、黄圆、红正方形、黄正方形。 从一种标准的分类到两种标准的分类,孩子们的思维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种提升得自于孩子们的两次动手操作,是孩子们在操作中持续尝试、持续思考,在较为充分的体验中得到的。教师在低段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协助孩子们在体验中积累实践经验,同时教师还注意培养学生有逻辑地实行表述,认真倾听等良好习惯,为孩子们未来的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一、 教师主导,引导学生注重动手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体

4、会分类的方法和思想。第二次分类,学生非常顺利地把图形分成四类,这个时候认知目标已经非常好地达成了,但是老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老师持续地通过小结,用简洁、有效的提问和话语引导孩子进一步注重动手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说说是按什么分的?”“在刚刚按颜色分类的基础上,又按形状的不同实行细分。”“回忆分类的过程,说说在分类时要注意什么?”这些环节中老师引导学生注重分类的过程,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既实行了分类方法的总结,又培养学生思考的周密性和条理性。分类思想是根据数学本质属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数学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类结果并提问“上下两种分法,有什么不同?”“下面两种分法有什么相同?”两次对分类结果的对比,促动孩子们在比较中体会到分类的标准很重要,要对分类对象实行观察、分析,判断分类对象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每次分类时集中于对象的某个特征,即找到共性也就是标准实行分类。在教学中适时地渗透数学分类思想,在具体形象中发展学生抽象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