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应该这样教论文.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75109 上传时间:2021-07-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语应该这样教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词语应该这样教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词语应该这样教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词语应该这样教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词语应该这样教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语应该这样教论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词 语,应 该 这 样 教有感于校内一节研究课海南省海口市第二十小学 叶春霞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一课,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共有三句话,讲的是当林肯成为美国总统时,那些出身上流社会的参议员们觉得尴尬,想要羞辱他。其中“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这句话中的“尴尬”是二类生字词,也是重点词语。如何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理解这一词语呢?我校梁老师在一节研究课上采

2、取了这样的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出示词语:尴尬)师:一起来读读这个词。(生齐读)师:我们把词语送回句子中,再读一读句子。(课件出示句子:在林肯当选美国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们都感到尴尬,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指名读,齐读)师:“尴尬”这个词语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同学们仔细观察,再写在练习本上。(学生书写,老师巡视)(大约一分钟后,老师拿一名学生的书写进行评价)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位同学写的是否正确、规范?(学生认真观察)生1:我觉得这位同学写得非常正确。因为“尴”和“尬”都是半包围结构,它们的部首是“尤”字少一点,而不是“九”字,里面分别是“监”“介”字,

3、他都写对了。生2:他写这个词的时候注意把部首中的竖弯钩分别包住了“监”和“介”字。师:你们观察很仔细。那“尴尬”是什么意思呢?生1:“尴尬”应该就是有点难堪,不自然吧。生2:我觉得是左右为难,很没面子。生3:我查了字典,指的是处境困难,不好处理。师:课文中指谁的处境有什么困难,不好处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再找找相关的句子并用横线画下来。(大约三分钟后,教师组织汇报)生1:课文中指的是参议员的处境困难。因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从未料到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生2:课文中指的是参议员的处境困难。林肯的

4、父亲是个鞋匠,参议员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而他们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一个出身卑微的鞋匠的儿子却要领导他们,他们觉得很没面子。生3:因为当时美国的参议员大部分出身名门望族,自认为是上流社会的优越的人,林肯的父亲是个鞋匠,他们所要面对的总统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他们要听从这样一个总统的命令,心里很不服气,这样的处境非常困难,不好处理。师:这就叫生:尴尬。师:这些参议员们的心里是不平衡的,也是不服气的 ,于是,就有参议员想要在林肯首次演说之前 生:“羞辱”他。 师: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参议员们的尴尬。(生齐读;指名读,再评价)师:你们有过这种尴尬的经

5、历吗?是在什么情况下?(生思考片刻)生1:有一次,我到小卖部买冰淇淋,当店主给我冰淇淋时,我迫不及待地边往回走边吃,刚走一小段路,就被叫住:“小朋友,你还没给冰淇淋钱呢?”听到叫声,我立马回头,当时脸都红了,急忙回去给钱并道歉,我想这应该是比较令人“尴尬”的吧 。生2:有一天,我走在大街上,看见前面有一个人从背后看上去特别像我的爸爸,我当时很激动,因为爸爸出差一个月没有回来了,就飞快地跑过去从背后抱住他并且叫了一声“爸爸”,可是当那个人把脸转过来时,我吓了一跳,他根本不是我的爸爸,我当时脸都红到耳根了,这是比较令人“尴尬”的事。(生笑) 生3: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听一个关于“爱的教育”的讲座,当

6、时讲课的老师讲得非常投入,听讲座的家长和孩子们都很认真。正当老师喝水歇息的片刻,我一时憋不住,打了个响屁。由于场地不大,这响声几乎全场人都听到,顿时,许多人的目光都投向我,然后发出一阵哄堂大笑声。当时,我觉得非常尴尬,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全场大笑)师:这几位同学把经历过的尴尬的事情说得很精彩,今晚,同学们就把自己经历过的尴尬之事写下来。【案例评析】从教学设计看,梁老师除了重视词语的音、形、义,还重视指导学生书写和词语的运用,真正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的“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梁老师的教学设计

7、是以教材为基点,抓住文中“尴尬”一词的读音、结构,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它所表达的人的情感等,由词及句到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朗读感悟。整个过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给人以水到渠成之感。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词语的音形义,知道它所表达的人的情感,又学会了正确运用。词语就由文本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内心,学生对“尴尬”这个词语的理解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厚度。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教者正确处理好“认字”“理解”“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采取“寓识于读” “以识促读”“识用结合”的方法,培养了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

8、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从教学过程看,梁老师很有智慧。她善于抓住学生回答“尴尬”这个关键词语的意思,巧妙利用教学中非预设生成的问题:“谁的处境有什么困难,不好处理?”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读、想、找、画等方法,让学生既深入理解“尴尬”一词的意思,又解决了“林肯当选总统,首次在参议院进行演讲,参议员们为什么会感到尴尬?”这个问题,最后通过朗读感悟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真可谓一箭三雕。这样,语文课上出了浓浓的语文味,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语,就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要想让词语在学生心中扎根,在阅读课上,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就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厚度,这样它才会发芽,直至开花、结果。【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2年5月3、小学语文教学园地2013年4月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