萱草组培优化条件和培养基筛选.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79237 上传时间:2021-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萱草组培优化条件和培养基筛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萱草组培优化条件和培养基筛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萱草组培优化条件和培养基筛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萱草组培优化条件和培养基筛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萱草组培优化条件和培养基筛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萱草组培优化条件和培养基筛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萱草组培优化条件和培养基筛选.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专业: 班级: 编号: 学院 学院毕业论文萱草组织培养条件优化和培养基的筛选 学 院: 专 业: 姓 名: 班 级: 指导教师: 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三日1目录摘 要1前言2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述21.1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及工艺流程21.1.1定义21.1.2 植物组织培养工艺流程21.2组织培养的意义及特点21.2.1意义21.2.2特点31.3萱草国内外研究概况31.3.1萱草育种研究31.3.2萱草的繁殖31.3.3萱草属植物的应用研究41.4萱草的生态习性、产地与文化51.5研究目的及意义5二、材料与方法52.1材料52.2设计方法6三、分析63.1不同激素配比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73

2、.2激素浓度对诱导不定根和继代增殖的影响73.3不同激素配比对诱导不定根的影响83.4 切法不同对生根的影响83.5 移栽9四、结论9致谢10参考文献111 摘 要本篇论文的目的就是研究萱草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比较分析组培繁育较传统的分株繁育的优势,从而为萱草的工厂化育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即萱草母株的幼嫩茎尖为外植体,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的植物激素和切法进行试验。结论:1、愈伤组织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S+6-BA1.0mg.L+NAA0.1mg.L,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S+6-BA1.0mg.L+NAA0.1mg.L,不定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IBA0.1mg

3、.L+NAA0.1mg.L; 2、容易生根的最佳的切法是留有一定的愈伤可以保护其生根部位不被切伤还有利于生根也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生根。生根有单芽做法和从芽做法,不过单芽做法生根速度快,2 d便开始生根,7d便可完全生根,主要为主根即肉质根关键词 萱草 组织培养 分株繁殖 前言一、植物组织培养的概述1.1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及工艺流程1.1.1组织培养概念的界定 (1)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广义)又叫离体培养,指从植物体分离出符合需要的组织.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通过无菌操作,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再生的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2) 植物组织培养概念(狭义)指用植物

4、各部分组织,如形成层.薄壁组织.叶肉组织.胚乳等进行培养获得再生植株,也指在培养过程中从各器官上产生愈伤组织的培养,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再生植物。1.1.2 植物组织培养工艺流程1、培养基的配置 2、灭菌 3、接种 4、培养 5、训化移栽。1.2组织培养的意义及特点1.2.1意义1.增加遗传变异性,改良作物2.繁殖植物3.有用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4.培养物质温贮藏和种质库的建立1.2.2特点1.能够进行快速繁殖2.引进新品种能够节省资金投入1.3萱草国内外研究概况1.3.1萱草育种研究萱草属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1753年在植物种质中建立。亚洲约有15种,其中原产我国的约有11中。植物学家A.B

5、.Stout成功证明能够从萱草遗传因素的基因库中,索取改变萱草品质和红色素形成强度及花色分配模式的遗传因子,从而扩大萱草杂交和选育的范围。P.GCorliss从理论上推断人类可以育出2321亿之多不同性状的萱草。在欧美地区,群众性培育萱草新品种在19世纪末就已新起。其中美国约在1930年就开始收集我国和日本的萱草植物作为原始种质进行育种工作,目前已有数以万计的园艺品种上市,居百合花卉品种的首位。在1946年还成立了萱草协会定期出版刊物,报道有关萱草最新杂交。育种、繁殖、栽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公布每年获得优异品种名单,并对限有品种做区域性规划,以供不同区域初次栽培萱草的爱好者参考。从1947年美

6、国萱草协会承担官方栽培萱草注册工作后,已有4玩多个注册品种亮相,大大丰富了该届植物资源。1.3.2萱草的繁殖A常规繁殖 萱草属植物一般采用播种、扦插、分株的方法繁殖,常用方法为分株繁殖。萱草分株能力强,可从根茎处发生多数萌蘖,分株繁殖是萱草属植物常用且经济的繁殖方法。分株繁殖多选在春季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进行,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有开花能力的植株,并能保持品种特性,但繁殖系数低,一株萱草一般靠分株繁殖每年仅能繁殖45株,难以满足市场商品化生产的需要。而采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可以满足市场商品化需求,并保持不同品种的本身性状,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种苗,是工厂化育苗的重要途径。B 萱草的组织培养 在国外,

7、Meyer和Griesbach等先后对萱草立体培养进行过研究。目前国内研究仅可以总结为有如下几个方面:(1)不同品种的萱草的组织培养研究王汉海等一大花萱草Stelladaoro型的茎尖为材,在MS+01mg/L6-BA+0.5mg/LNAA上诱导出不定芽,但一株植物仅能取到一个茎尖,取材受限制且毁坏母本14;张伟丽等以大花花萱草型的花托为材进行再生体系的研究,但仍存在取材受限的不足15。(2)萱草不同外植体离体再生的比较研究姜凤英,孔刚等以研究表明同一基因型的不同外植体间诱导下情况也存在较大差异,外植体类型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培养都有显著影响 1213。(3)萱草组培苗生根诱导的研究柏文琴等

8、对”红运“、”奶油卷“两个品种的萱草进行生根诱导,效果较为理想。研究表明,在获得健壮试管苗的情况下,萱草的生根过程相对容易16。1.3.3萱草属植物的应用研究A观赏特性花色鲜艳,栽培容易,且春季萌发早,绿叶成丛极为美观 B药用价值萱草性味甘凉,具有利湿热、宽胸、消食的功效。治胸膈烦热、黄疸、小便赤涩。本草纲目载“消食,利湿热。” 根部性味甘凉,主要功能是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用于治疗腮腺炎,黄疸,膀胱炎,尿血,小便不利,乳汁缺乏,月经不调,衄血,便血。外用治乳腺炎。 萱草根,有些种具有毒性,服过量可致瞳孔扩大,呼吸抑制,甚至失眠和死亡,因此必须加以谨慎,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以免发生事故。C 园林

9、用途萱草品种繁多,花色丰富,花期长久,栽培容易,春季萌发早,绿叶成丛,很美观。除可成片栽在园林隙地和林下外,园林中多丛植或岩石园自然栽植。还可布置在花境或路帝作边缘及背景材料,也可剪取切花。D 食用价值黄花菜有较好的健脑,抗衰老功效,是因其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种物质是机体中许多细胞,特别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对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有重要作用,同时能清除动脉内的沉积物,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脑动脉阻塞等症状有特殊疗效,故人们称之为“健脑菜”。另据研究表明,黄花菜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的含量,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可作为高血压患者的保健蔬菜。黄花菜中还含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丰富的粗纤维

10、能促进大便的排泄,因此可作为防治肠道癌瘤的食品。1.4萱草的生态习性、产地与文化萱草原产于我国南部,性耐寒,喜湿润,耐干旱,畏积水,耐贫瘠,喜通风良好场地。喜阳光充足,不甚耐阴。同时又是我国的母亲花。又名忘忧草,代表“忘却一切不愉快的事”。1.5研究目的及意义萱草是理想的观花观叶的地被植物,且有较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但常规繁殖方法繁殖系数低,受季节限制。而采用组织培养繁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本篇论文主要研究萱草组织培养的较好的配方,从而满足工厂化的需求,得到较高的经济利益。二、材料与方法2.1材料本实验所需的材料都是上海大地种苗园艺有限公司所提供的无病害、生长健壮的带花的萱草植株。外植体

11、为幼嫩花梗。切法不同进行生根的实验是在生产过程中而做的,材料都是用于生根的瓶装幼体萱草。2.2设计方法(1)外植体的选择与处理方法萱草茎尖分生组织和其他植物分生组织一样,茎尖部分含病毒量少或是无毒的,且形态已基本形成,生长速度快,遗传稳定,正是以上特点,可以利用萱草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取外植体萱草的茎尖分生组织,除去幼叶和叶原基,使其露出生长点,并留有基盘以防其被剥散。 将修整好的萱草茎尖外植体用洗洁精液浸泡30min,然后在流水下冲洗15-20min。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外植体转移到无菌空瓶中,用75%过酒精消毒15-20s,无菌水冲洗一次。用0.1%的升汞消毒1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5

12、次,得到无菌茎尖外植体后进行接种(2)不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愈伤组织 将萱草幼嫩茎尖分别放置于不同激素的培养基即试1试2和试3试4试5试6中,接种完毕后放置培养室培养20天,结果见表1。(3)不同激素浓度诱导愈伤组织及继代增殖 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放置于不同配比激素的培养基中即试7试8试9中,接种完毕后放置培养室培养一周,结果见表2。(4)不同的激素诱导不定根 将萱草幼嫩花梗分别放置于不同激素的培养基即试10试11和试12试13,接种完毕后放置培养室培养15天,结果见表3(5)是否切净愈伤组织 将用于生根的的萱草分成两组进行接种,一组为愈伤组织完全切净,一组为不完全切净,接种完毕后放置培养室培养十

13、天,结果见4。(6) 培养条件 培养室温度 ( 251) ,相对湿度: 30-50%,光照强:18002500lx,光照每天 16h。(7)所用的培养基分别为:1 MS+6-BA0.1mg.L+NAA0.015mg 8 MS+6-BA0.025mg.L+NAA0.012 MS+6-BA0.1mg.L+NAA0.01mg 9 MS+6-BA0.05mg.L+NAA0.013 MS+6-BA0.05mg.L+NAA0.015mg 10 MS+NAA0.014 MS+6-BA0.025mg.L+NAA0.05mg 11 1/2MS+NAA0.015 MS+6-BA0.05mg.L+NAA0.1mg

14、12 1/2MS+IBA0.016 MS+6-BA0.025mg.L+NAA0.01mg 13 1/2MS+IBA0.01+NAA0.017 MS+6-BA0.1mg.L+NAA0.01三、分析(结果与分析)3.1不同激素配比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 不同激素配比对诱导愈伤组织的影响培养基编号培养基及激素浓度mg/l愈伤组织数量愈伤组织的生长情况1MS+6-BA0.1.mg.L+NAA0.015mg.2MS+6-BA0.1mg.L+NAA0.01mg.3MS+6-BA0.05mg.L+NAA0.015mg.4MS+6-BA0.025mg.L+NAA0.05mg.5MS+6-BA0.05mg.L+N

15、AA0.1mg.6MS+6-BA0.025mg.L+NAA0.01mg.40333020308愈伤淡黄色,玻璃化明显愈伤黄绿色,有突起的芽点愈伤黄绿色,有芽点愈伤黄绿色,愈伤黄绿色,有芽点愈伤小,绿色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激素浓度越高,越容易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当细胞分裂素过于高时,显然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故当培养基是MS+6-BA0.1mg.L+NAA0.01mg最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3.2激素浓度对诱导不定根和继代增殖的影响 激素对诱导不定根和继代增殖的影响培养基编号 培养基及激素浓度mg/l不定根生长状况苗高(cm)78910MS+6-BA0.1mg.L+NAA0.01MS+6-BA0.0

16、25mg.L+NAA0.01MS+6-BA0.05mg.L+NAA0.01MS+NAA0.01苗高12苗子细苗高12叶翠绿苗高23叶翠绿生长健壮但苗稀少,玻璃化苗高24叶深绿有不定根苗少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随其浓度的增加芽数增加,苗子细弱。结果表明:继代次数的增加,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增加,容易因其玻璃化,苗子不健壮,再生产过程中继代次数的增加会降低细胞分裂素的浓度。3.3不同激素配比对诱导不定根的影响 不同激素配比对诱导不定根的影响培养基编号培养基及激素浓度mg/l生根情况1112131/2MS+NAA0.011/2MS+IBA0.011/2MS+IBA0.01+NAA0.01生根率85%根粗壮

17、约有52条生根率86.7%少量侧根根数约24条生根率99%根粗壮约4条由表格得知,萱草生根容易。结果表明:诱导不定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1/2MS+IBA0.01+NAA0.01,经过十天的培养后开始长出根,至15天后,生根率到99%。3.4 切法不同对生根的影响 通过实习时发现,在生产过程中,每株幼苗基部留有一定的愈伤组织,若切得过于干净反而不不利于生根,因其茎段极短容易被切散且生根部位易被切伤,留有一定的愈伤可以保护其生根部位不被切伤还有利于生根也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生根。生根有单芽做法和从芽做法,不过单芽做法生根速度快,2 d便开始生根,7d便可完全生根,主要为主根即肉质根。从芽做法10d

18、左右方可完全生根,因其带有小芽在生根过程中小芽要吸收营养进行生长,营养供应不足生根就缓慢。见表格4就生根切发不同所做的跟踪调查表培养周期(天)愈伤切净的生根率()愈伤不切干净的生根率()3510110301060100由表格可以看出,愈伤切得不干净的生根率要大于愈伤切得干净的生根率。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切得过于干净反而不利于生根,在做生根时,应该留有一定的愈伤组织,不应切得过于干净。3.5 移栽移栽时对环境无严格要求,适应力强,仅珍珠岩与有机质混合好后,装入穴盘,将洗好的苗种于其中,盖上遮阳网,温度2027度即室温即可,无需其他要求,存活率高达95%四、结论1、愈伤组织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

19、MS+6-BA0.1mg.L+NAA0.01mg.L,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S+6-BA0.1mg.L+NAA0.01mg.L,不定根诱导的最佳培养基是1/2MS+IBA0.01mg.L+NAA0.01mg.L; 2、容易生根的最佳的切法是留有一定的愈伤可以保护其生根部位不被切伤还有利于生根也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生根。生根有单芽做法和从芽做法,不过单芽做法生根速度快,2 d便开始生根,7d便可完全生根,主要为主根即肉质根。3、将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转接于分化培养基后,可以很快形成致并分化出芽丛,经继代培养后,可以分化出大量健壮的小苗,然后将健壮的小苗转接与生根培养基中进行培养,10d后便可

20、得完整植株。结果表明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快速得到宣草苗(45d),大量供应与社会需求,满足工厂化发展的需求。致谢在这里也向指导老师致谢,您很正直,责任人心极强很像我高中时的班主任,熟悉而紧张,您的严格要求让我害怕又感激,因为这正是您责任心强的最好表现,而责任心也是现在很多人所缺乏的东西,却也是社会上所必备的东西,您为我上了离校前很宝贵的一课,再次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论文指导,给予我的帮助,让我可以更好的完成毕业论文,顺利毕业。参考文献1 周朴华,何立珍.黄花菜不同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再生苗观察J.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4, 11(3):253-256. 2 范银燕,崔根芳.黄花菜无性系快

21、速繁殖技术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1994, 22(4):22-24. 3 杨永花等,甘肃农业科技J ; 2003, 12:33-36. 4 周南, 钳崩,黄一青,范林浩.大花萱草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J.安徽农学通报, 2006, 12(6):157. 5 王晓娟,陈家宽.大花萱草不同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比较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 2005, 9(3):242-247. 6 李艳梅,王桂兰,陈超.大花萱草新品种红运快繁体系的建立 J.河南农业学,2006(8):120-123. 7 倪新,马毓.多倍体萱草的组织培养及其繁殖J.园艺学报, 1986, 11(3):202.8 王家福等.花卉组织培养

22、与快繁技术;中国农林业出版社, 2006,1. 9王家福等. 萱草养花专家解惑答疑;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8,1.10刘青林等. 花卉组织培养 ; 中国农业出版设, 2002 11.11王庆菊等. 园林苗木繁育技术;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7,8. 12姜凤英等.多倍体萱草“金娃娃”的离体培养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2007(1);51-52.13孔刚等.大花萱草的组织培养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1(1);79-8014王汉海等。大花萱草新品种“金娃娃”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38(5);458.15 张伟丽等.萱草新品种“奶油卷”型的组织培养和生产应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1);129-130.16柏文琴等.萱草组培的生根诱导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4);87-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