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第三课时.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185124 上传时间:2021-07-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第三课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第三课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第三课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第三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四年级语文上册《长城》教学设计第三课时.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第三课时 一、联想,体会情感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 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 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 (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

2、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 (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 (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思考、交流:(PPT) “多少”表示(无数)。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 (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

3、句话。(齐读) 二、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板书: 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 四、课外拓展: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板书设计 17 长城 远景 : 一条长龙 蜿蜒盘旋 近景 : 高大坚固 联想 : 血汗 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