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运专线CRTSII型板式无昨轨道施工作业指导书底座板施工1编制目的462编制依据463 .施工准备464 .技术要求475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85.1施工程序485.2施工工艺流程496.施工要求496.1钢筋加工与安装496.2底座板模板制作及安装536.3底座板浇筑段混凝土施工556.4底座板连接施工587 .劳动组织678 .材料要求689 .设备机具酉己置6810 .质量控制及检验6910. 1质量控制6911.安全及环保要求7411. 1安全要求7412. 2环保要求75CRTSII型板式无祚轨道底座板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目的规范石武客专河南段桥上CRTSn型板式无昨轨道底座板
2、施工作业,明确作业流程、操作要点、检验标准等,确保工程质量。2编制依据2.1 高速铁路CRTSn型板式无祚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2.2 客运专线无祚轨道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1-2005);2.3 客运专线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碓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号);2.4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和补充条文(铁建设2009152号);2.5 石武客专河南段CRTSII型板式无碓轨道底座板有关设计文件;2.6 石武客专河南段无昨轨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3.施工准备3.1 完成施工图现场核对,熟悉设计文件
3、对所有进场人员进行交底、培训,要求各工序操作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熟练掌握底座板施工相关工序的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并经过考核合格后上岗。3.2 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符合设计要求的设计和施工配合比,并进行原材料进场检验,确保底座板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质量均能得到保证。3.3 梁面验收、防水层施工、高强度挤塑板施工、滑动层两布一膜施工及验收合格。3.4 线下工程沉降变形通过评估;CPIn网测设完成且通过评估。3.5 整理出完整一套底座施工所需的各种表格,包括施工原始记录表格和检验批表格,要求技术人员熟悉表格并理解填写内容及要求。1.1 6根据工程量大小和进度要求建立相应规模的混凝土搅拌站和底座钢筋加工
4、场。1.7 根据汽车起重机、混凝土灌车等施工机械的行走和停放要求,进行桥下施工便道拓宽;桥上施工电缆、电线拉设到位。1.8 沿线路方向每隔Ikm2km跨搭建一处上桥通道,便于作业人员上桥施工。1.9 根据各临时端刺及常规区划分表,用墨斗线分别弹出所有后浇带(BL1、BL2)的位置线及连接器中线,再用醒目油漆在防撞栏上标出每个桥墩的里程、编号及KO、JKJ2、J3、J4、KI的具体位置。1.10 按照工程量和进度要求配置相应数量的机械设备和人员。4 .技术要求4. 1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5,雨天不宜施工。5. 2新拌混凝土从出仓到用完一般不超过90分钟,混凝土的自由落度不能大于1m。6. 3当工地
5、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3C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当工地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采取夏季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能超过30。7. 4底座板上轨道板覆盖区域2.55m宽的范围应刷子沿线路横向刷毛处理,深度l-2mm08. 5侧向挡块位置处底座板模板采用整体模板,不得有模板接缝。9. 6曲线地段的底座板应及时进行横向临时固定,避免底座板产生横向位移。临时侧挡装置要在底座碎两侧对称布置。临时侧向挡块设置的原则为:曲线半径0250Om时,每个侧向挡块处设置1个;曲线半径在2500m450Om时,每跨简支梁设置2处;曲线半径4500m时,每跨简支梁设置1处。
6、10. 后浇带与轨道板缝不得重叠,底座板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后浇带的处理,清除浮浆,断面垂直。11.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用土工布或薄膜进行覆盖湿润养护,湿润养护时间不低于7天。12. 9混凝土的张拉连接必须严格按照临时端刺及常规区平面布置图进行。当一个施工单元的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测量常规区及临时端刺浇筑段的长度和温度,并加以记录(与下一施工单元连接时用)。5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5.1 施工程序底座板分为多个单元,可由一个单元开始向相邻单元依次施工,也可分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同一单元内底座板施工顺序为:底座板钢筋笼场内加工一钢筋笼整体吊装就位一钢板连接器及剪力齿槽锚固筋安装一模板制作安
7、装一测温电偶安装一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后浇带除外)一顶面边缘收坡一顶面拉毛一顶面边缘横坡收光一模板拆除一混凝土养护一钢筋连接器施工一后浇带混凝土浇筑一后浇带混凝土顶面收坡、拉毛一后浇带混凝土模板拆除养护。5.2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5-1:CRTSn型板式无碓轨道底座板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钢筋笼场内分段加工相邻下一施工单元底座板施工底座顶面拉毛高度可调式模板加工底座顶面边缘横坡收光拆除模板混凝土养护曲线地段临时侧向挡块安装同一施工单元内钢筋连接器张拉测温电偶测温同一单元内部分后浇带碎浇筑、收坡、拉毛、收光及养护图5-1无祚轨道底座板施工工艺流程图6 .施工要求6.1 钢筋加工与安装底座钢筋在钢筋
8、加工场内集中加工,根据分节绑扎成型后吊装上桥。两节钢筋笼间纵向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且相邻钢筋搭接接头中心距离不小于L3倍的设计搭接长度,搭接长度按照纵向钢筋的直径确定,16为1.05m,20为1.32m,25为1.64m钢筋下料采用定长切断机保证下料长度准确统一,钢筋在自制的绑扎胎具上进行绑扎,扎丝端头应向内,防止对滑动层造成破坏及突出碎表面产生侵蚀,钢筋笼的绑扎应稳固,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应绑扎数量的5%。钢筋笼绑扎验收后编号存放,采用平板运输车运至工地,龙门吊多点吊装上桥安装,搭接区域人工桥上绑扎,纵向搭接钢筋不能出现在剪力齿槽区域,每施工段的钢筋绑扎好后,应检查不小于1
9、0处的钢筋间距及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钢筋间距偏差控制在-2Omm+20mm内,保护层偏差控制在0+5mm内。钢筋保护层采用长条型同等级混凝土垫块,底层垫块的尺寸为3553.5cm,采用梅花形布置,纵向间距0.8m。(2)桥梁剪力齿槽内锚固筋,分为梁内和底座板内两部分。桥内部分(含套筒)在梁场制作时预埋在箱梁顶板的齿槽内;底座板内部分在底座板施工时旋入梁顶预埋套筒内(见图6-l)o先对剪力齿槽的顶面、两侧面和底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干净。凿毛采用小型电动凿子进行,凿毛时要注意要避开预埋套筒,凿毛深度为510mm,以露出新鲜混凝土面为宜。随后进行预埋套筒清理,采取人工逐一清理的方式,用细铁丝逐个把杂
10、物从套筒中清理出来,然后填塞黄油。为防止对滑动层造成那个破坏,锚固筋与锚固钢板的焊接不得在桥面上进行。锚固筋制做长度应根据底座板超高设置及现场预埋套筒高低情况“量身定做”,以避免安装后过高或过低,影响剪力筋受力,安装后保证锚固钢板伸入底座板大于1/2底座板厚度。安装时采用扭力板手配合加工的夹具(见图6-2),确保拧紧力矩不小于300Nm,预制锚钉时,制作螺纹长度为55mm,同时保证锚固筋拧入套筒内长度大于L5倍的锚固筋直径,即42mm,现场验收时两侧外露螺纹长度13mm即可满足要求。每片梁按照剪力钉的编号,逐一对扭矩、拧入套筒长度和锚固钢板伸入底座板长度进行验收和记录。图6-1剪力齿槽锚固筋示
11、意图扭矩扳手图6-2剪力钉拧紧工具钢板连接器在桥下制作,安装时分两部分吊装上桥,与连接钢板焊接的钢筋在桥下与钢板提前焊接好,整体吊装上桥,安放到位后,再安装用螺母锁定的精轧螺纹钢筋。连接器钢板焊接时易产生较大扰度,造成精轧螺纹钢筋螺母安装后与钢板不密贴,满足不了准确控制张拉力的要求。因此,连接器钢板挠度不得大于IOmn1,焊接采取以下工艺:焊接顺序控制自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梅花型跳槽法焊接,保证温度应力均匀,减少焊接热量聚集。单块连接器钢板焊接顺序如图6-3。由于焊缝高度为15mm,为防止温度聚集,禁止一次焊接至设计焊缝高度,需要按照此顺序反复进行几遍方能够达到设计焊缝高度。CDCZ)(5)图
12、6-3单块连接器钢板焊接顺序图焊接间隔时间控制一般在56块连接器钢板之间进行流水焊接作业,且必须连续进行。在常温15情况下,同一焊点两次间隔焊接时间一般控制在15min,且不超过30min环境温度较高时可以适当延长1020分钟,环境温度较低时则相反。预留反向挠度消除温度变形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不能完全消除焊接温度变形,必须采用固定支架和夹具,在外力作用下形成60mm反向挠度,以抵消残余的温度变形。如图6-4O当焊接曲线上钢板连接器时,必须采用双排夹具分别进行固定。6.2 底座板模板制作及安装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制作相应数量的底座板模板。一般情况下一个工作面底座模板配置数量以满足一个施工段落左右线的底座
13、板同时浇筑为宜。为适应振动梁行走需要及曲线超高段底座板加厚需要,底座板模板采用高度可调式钢模。模板上部采用4mm厚钢板作为面板,背肋为上下两道10槽钢,下道槽钢大面可紧贴面板背面上下滑动,兼做可调部分的面板。对准备使用的模板进行除锈打磨和涂刷脱模剂。顺底座两侧边线在底座板边线外侧IOCm处每隔5m在防水层上用记号笔划出标高点,测出该点处梁面标高,并计算出对应该点处底座板边缘变坡点至该点的高差,以此作为调整模板高度的依据。(4)按照计算出的模板安装高度安装底座侧模板,使模板顶面与底座顶面边缘的变坡点平齐,并用48mm钢管支撑。外侧模板支撑在竖墙上,应利用竖墙伸缩缝固定水平槽钢来固定外侧模,防止对
14、竖墙造成破坏;防止防撞墙表面二次损坏,内侧模板左右线分别设支撑点,不得对撑,防止硅浇筑时互相扰动。见图6-5。图6-5模板加固体系图侧模安装时应注意,在侧向挡块处,底座模板采用整块模板,不应存在模板接缝。后浇带处端模采用钢板加工成梳形,模板高度与底座板厚度相同,底座板纵向钢筋卡在梳齿中间。上、下层纵向钢筋之间及下层钢筋与滑动层之间、采用土工布、棉纱等物品进行封堵,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梳形端模加工时应注意,梳齿间的净距应根据其所卡纵向钢筋的直径及根据来确定。中间对撑的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完成拆除内撑杆后极易产生向底座板中心方向的变形和位移,模板安装时应该先进行5mm的预留量,防止底座板宽度产生负误
15、差。为便于底座板与侧向挡块处的限位板有效进行滑动,模板安装时将模板接头与侧向挡块范围错开,防止此处产生混凝土接缝或错台。后浇带模板之间的距离宜小不宜大,与设计值控制在5cm,防止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温度变化导致钢筋发生屈曲失稳现象。模板安装完毕后对其位置、高程及模内宽度进行检查,使模板中线偏差控制在5mm内,顶面高程偏差控制在3mm内,模内宽度偏差控制在0+10mm当支撑及模板有变形时,应该及时维修或更换。底座板混凝土浇筑前,每两个钢板连接器后浇带之间埋设1根温差电偶,用于测量浇注段混凝土的芯部温度,埋设位置在浇注段的中部。6.3 底座板浇筑段混凝土施工(1)底座板混凝土由拌合站集中搅拌,混凝土
16、罐车运到工地,再由泵车泵送入模。混凝土的坍落度控制在1620cm之间,自由落差不能大于Imo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连续3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一3C时,应采取冬季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低于5、气温低于-3。C时,入模温度不低于+10。当工地最高气温高于30时,应采取夏季施工措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超过3Oo混凝土浇筑由一道后浇带(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或剪力齿槽后浇带)向另一相邻后浇带(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或剪力齿槽后浇带)推进,一次成型,中间不留施工缝。除每个常规区浇筑段中间的剪力齿槽后浇带BL2可同时浇筑外,其余剪力齿槽后浇带BL2和钢板连接器后浇带BLl均不能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先用人工大致摊
17、平,再用5cm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时要快插慢拔,由于结构较薄,每一棒的捣固时间控制在1520s,防止过振。捣固密实的标准为混凝土面停止下沉,无较大气泡冒出,表面平坦泛浆为止。插棒间距为振捣棒直径的IO倍,切忌振捣棒触碰模板和振捣钢筋,最后采用振动梁进行混凝土面振捣并提浆整平。混凝土浇筑期间,设专人检查支撑、模板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模板标高变化、松动变形,应该及时处理。混凝土浇筑段施工完成后,钢板连接器张拉螺母必须取下,锚固螺母也应拧向临近一侧的混凝土。(2)用木抹子在底座板顶面两侧边缘25Cm宽范围内,抹出不小于2%的反向排水坡。中部2.45m范围内5%。的流水坡靠底座两侧模板的高差形成,不需
18、特别收抹。在曲线超高地段底座板施工时,混凝土摊铺过程中须用人工不断补充超高范围混凝土,最后用振动梁来回两遍整平振实。(3)对轨道板铺设范围内的底座板顶面进行拉毛,拉毛深度12mm。拉毛时间以手指按压混凝土表面,刚好不沾手时为佳。拉毛采用尼龙刷,保证拉毛细密、均匀,且深度基本一致,如图6-6、6-7所示。图6-6尼龙毛刷图6-7刷毛效果及标准(4)人工用铁抹子对底座板顶面两侧边缘25Cm宽范围内的排水坡进行最后的抹平,对两侧20Cm的范围进行收光。(5)混凝土的养护须紧跟底座板施工,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昼夜。环境温度高于5时应洒水养护,以能一直保持底座混凝土面湿润为宜。为保持水分,也可覆盖土工布
19、后再洒水,再在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防止水分散失,见图6-8。当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或最低气温低于一3。C时,应按冬期施工处理。浇筑完的混凝土连续3天不低于+10,或抗压强度已经达到5MPa时方可受冻。图6-8底座板养护图(6)侧模应在碎强度达到2.5MPa以上,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破坏时才可进行模板拆除。(7)碎拆模后,在曲线地段的底座板,要加设临时侧挡,防止底座板在张拉时横向位移。临时侧向挡块设置的原则为:曲线半径S2500m时,每个侧向挡块处设置1个;曲线半径在2500m4500m时,每跨简支梁设置2处;曲线半径4500m时,每跨简支梁设置1处,见图6-9所示。图6-9临时侧向挡块安装图(8
20、底座板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检查及中线、宽度和高程测量检查,其中中线位置允许偏差IOmm,宽度。+15mm,顶面高程-5+5mm,平整度7mm4m,厚度允许偏差为底座板设计厚度的10%。6.4 底座板连接施工底座板连接施工是围绕并确保底座板零应力状态而进行的连接筋张拉施工。连接方法是遵照一定程序将钢板连接器(BLI)螺母紧固,实现底座板张拉连接。南线底座板设计锁定温度Ts=22C;北线底座板设计锁定温度Ts=20C按照环境温度和底座板的温度,可分为三种情况:当(TS-15C)T(底座板温度)Ts时,底座板应进行张拉连接;当TsST(底座板温度)S30C时,不张拉,直接用手拧紧螺母连接
21、施工;当T(底座板温度)30或T(底座板温度)V(TS-15)时,禁止张拉连接施工。底座板张拉前应满足下列条件:基本张拉连接段落中的所有碎浇筑段完成后;轨道基准点放样结束(注意此时不进行测量);张拉连接前临时端刺区域内浇筑段落长度和温度的测量完成并记录备用。长度测量采用大地测量法测量临时端刺碎的长度,利用全站仪测量在后浇带旁的轨道基准点可以快速测量长度;临时侧向挡块安装完成;底座板施工单元内所有碎浇筑段完成且末次浇筑段混凝土达到20Mpa;清洁精轧螺纹钢筋,锚固螺母涂上油脂;清洁后浇带浮渣,准备足够的张拉工具(包括长套筒扳手,开口扳手)。6.4.1 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新设临
22、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结构见图6-10.就建it埔束!IZSCOnJJ2J3JA(E15CKL)J4J3J2Jl图6-10临时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1)临时端刺的基准测量基准测量时间尽可能安排在与底座板连接时间靠近时(即连接温度尽可能与测量时的温度接近)进行。首先进行长度测量:测量临时端刺内各浇筑段的长度,要注意需同时测量J2前方(向Jl方向)第一个剪力齿槽后浇带(BL2)J2间的距离,准确记录各分段长度值;其次进行温度测量,使用预埋在混凝土底座板中的测温电偶测量,相邻板温不一致时,按两板长度及温度加权平均计算。各段长度与对应温度测量于底座板连接前进行一次,测量结果应准确记录并
23、保存(以备邻段底座板连接时使用)。此项测量直接关系到后续底座板连接筋张拉距离的确定,非常重要。各测量值如下表所示:临时端刺混凝土浇筑段第一次测量长度mm第一次测量温度/LPiLlXPlTiXPiLP2LlP2TlLP2LP3Lp3TtLP3LP4LLLP4T1.LP4LP5L,LP5T1.LP5(2)常规区板温测量与临时端刺区板温测量同时进行,并据此计算连接筋张拉值。(3)底座板张拉连接和后浇带混凝土施工顺序:当(Ts-15C)VTs时:从临时端刺自由端开始,向常规去方向依次拧紧(但不张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J4J3J2J1;张拉常规区内最靠近KO的两个钢板连接器BL1;张拉K0;张拉JI、J2
24、及其它常规区的钢板连接器BL1;少量张拉J3,其张拉量为J2的1/3;浇筑常规区所有钢板连接器后浇带及KO、J1;浇筑常规区剪力齿槽后浇带BL2;纵连35天后浇筑临时端刺中部(J2和Jl中间,紧靠近J2)的两个剪力齿槽后浇带。当TsT30C时:此时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无需张拉,只需要将螺母拧紧(扭矩不小于450Nm)到钢板上即可。从两边临时端刺自由端开始,依次按J4、J3、J2、JI的顺序,先用手拧紧锁紧螺母,并用开口扳手对其加强,使锁紧螺母紧贴钢板,再采用扭矩套筒扳手紧固锚固螺母,扭矩为450Nmo采用同样方法,用扳手拧紧KO并从KO开始拧紧常规区所有的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浇筑常规区所有后浇带(B
25、L1、BL2)以及KO和JI的混凝土。连接器拧紧3天后,浇筑其临时端刺中部LP2段中紧邻J2的两个剪力齿槽后浇带的混凝土。(4)张拉量的计算张拉量AL按下式计算:ALi=(TS-Ti)CQLi其中:ALl-第i个连接器的张拉量;Ts底座板设计锁定温度,南线为22,北线为20;I-张拉时混凝土温度;混凝土线膨胀系数IO;L第i个张拉连接器的作用长度;(5)张拉组数的确定当底座板温度在(TS-15)(Ts-IO0C)之间时,分三组张拉,每组间隔24h,每组张拉量按照计算所得的30%,30%,40%控制;当混凝土温度(TS-I(TC)(Ts-50C)时,每组间隔24h,每组张拉量按照50%,50%控
26、制;当混凝土温度在(Ts-5C)TS时,只进行一组张拉。每组张拉均应分次进行,每次张拉量宜为23mm。分组张拉参数表温度范围()最少张拉组数间隔天数张拉比例(Ts-15C)T(Ts-100C)3230%、30%、40%(Ts-100C)T(Ts-5C)2150%、50%(Ts-5C)TTs1100%(6)常规区剪力齿槽后浇带的浇筑时间间隔在底座板纵连后,常规区齿槽后浇带BL2应尽快浇筑,但当纵连时底座板温度小于设计锁定温度Ts,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等待一定时间:不同温度情况下张拉与浇筑时间间隔表温度范围浇筑常规区剪力齿槽后浇带BL2等待时间(Ts-15C)T(Ts-100C)+5(Ts-100C
27、)T(Ts-5C)+3(Ts-5C)TTs+1TsT30C无需等待6.4.2 固定端刺+常规区+新临时端刺连接23.77募也个别设计崩定)常规区固定端刺+常规区+临时端刺连接结构见图6-11。新建I临时够划区缸LflLTLF3,U4LT5KJJIJZJJJl(Kl)图6-11固定端刺+常规区+临时端刺连接工序、工艺与“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模式类同,区别是不再存在两端刺范围对称连接施工问题。6.4.3 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连接的结构见图6-12。已就底磁连斗氏就赧躯幽I常岖即靴时糊瓯OmIMII-,IP,LP2U3LMLre/L
28、P2U3InU5,IlIllLIdIIIKDnJ2JlRIl卜粕JlJ2jq(Kl)图6-12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新建临时端刺该结构中的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与“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的相关要求类同。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有其独特要求,两类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要对应施工,同步完成。连接张拉应该选择底座板温度尽可能接近锁定温度下进行。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a.既有临时端刺后浇带(J4、J3、J2)张拉值的确定此工作在既有临时端刺LP3LP5段首次“基准测量”的基础上进行。需要再次测量既有临时端刺LP3LP5基段长度及板体温度,并于底座连接之前进行(尽量与连接
29、时间靠近)。根据LP3LP5段第二次测量结果(温度及长度),对比该临时端刺的首次“基准测量”数据,计算LP3LP5各段温度荷载下的变形值,以此确定J4后浇带连接钢筋张拉值并修正J3、J2后浇带钢筋张拉值。各测量值如下表所示:临时端刺混凝土浇筑段第一次测量长度mm第一次测量温度/第二次测量长度mm第二次测量温度/LPlli,lpiT1,LP1Lp2L1,LP2T1,LP2lp3L,LP3T1,LP3,LP3T2,LP3LP4L1,LP4T1,LP4,LP4T2,LP4Lp5L1,LP5T1,LP5,LP5T2,LP5后浇带Kl张拉量计算公式为:WKI=(TS-T2,LP5*aX(L+L2,LP5
30、UKlul=(L2,LP5-Ll,LP5)-(2,LP5-l.LP5)aLl,LP52式中L为KI到常规区第一个已经浇注的剪力齿槽(BL2)的距离。后浇带J4张拉量计算公式为:Wj4=(Ts-T2,Lp4)a(L2,Lp4+L2,Lp5)2-Uj4Uj4-(L2,Lp5-L1,Lp5)-(T2,Lp5-T1,Lp5)aL1,Lp52+(L2,Lp4-L1p4)-(T2,Lp4-T,Lp4)aL1,Lp42后浇带J3张拉量计算公式为:WJ3=(TS-T2,Lp3)Xa(L2,Lp4+L2,Lp3)2-Uj3UJ4=(L2,LP4-Ll,LP4)-(2,LP4-l,LP4)aLl,LP42+(L
31、2,LP3-Ll,LP3)-(2,LP3-l,LP3)aLl,LP32后浇带J2张拉量计算公式为:Wj2=(Ts-T2,LP2)ltX(L2.2+L2,LP32)-Uj2UJ2=(L2,LP3-L1,LP3)-(T2,LP3-T1,LP3)XatXLI,LP32+(L2,2-L1,2)-(L2,Lp2-L1,Lp2)XatXLI,2式中Li,2与L2,2为J2到Jl方向的第一个已固定的剪力齿槽(BL2)距离。b.常规区底座板温度测量常规区与临时端刺温度测量同时进行,并据此计算连接筋张拉值。测量原则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CBLl预连接施工。用手拧紧钢Kl及所有常规区BLl后浇
32、带螺母,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对称施工。d.首批连接施工。用扳手拧紧邻靠KI的10孔梁的(至少)常规区BLI后浇带螺母。张拉连接方式及张拉距离根据底座板温度确定,即按TTs、TsTT30C三种情况区分。各类情况下的连接工艺、程序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相关要求。e.补充连接施工。用扳手连接Kl及常规区所有剩余BLl后浇带。既有临时端刺J4、J3、J2的调整张拉。按计算确定的调整张拉值以J4一J3一J2顺序进行张拉连接。张拉施工应在连接器螺母原有紧固基础上单端调整螺母(即不破坏板内已产生的应力状态,以防造成临时端刺失效并破坏下部结构)并张拉,不可解开重张。常规区与新设临
33、时端刺的连接施工a.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进行“预连接施工”时,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则应顺序完成J4、J3、J2、JI的钢筋预连接,其连接器螺母用手拧紧。b.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进行“首批连接施工”时,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则应完成邻靠KO的前10孔梁常规区BLl后浇带连接。张拉连接原则及方式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相关要求。c.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进行“补充连接施工”时,另一端常规区与新设临时端刺的连接则应顺序完成KO、JI、J2、J3的张拉连接。张拉连接原则及方式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相关要求。BLl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既有临时端刺+常规
34、区+新设临时端刺”模式完成张拉连接施工后,立即进行既有临时端刺中的J2、J3、J4及常规区所有BLl后浇带(包括K1)、新临时端刺中的KO、JI混凝土灌注施工。连接与混凝土灌注工序不出现间隔时间。所有混凝土灌注施工24小时间内完成。新设临时端刺中的J2、J3、J4待与后续施工单元段连接(包括调整张拉)施工后再灌注混凝土。BL2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新设临时端刺中部的两个固定连接后浇带(BL2)施工类同“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有关要求;既有临时端刺中的剩余固定连接后浇带(BL2)混凝土应于单元段钢筋连接完成10天后进行。常规区BL2后浇带混凝土与常规区BLl同步浇筑施工。6.4.4既有临
35、时端刺+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连接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连接结构见图6-13。一翼雷劈意叠既有临时船剌区新常规区I既用左时胱利区I蠹罂譬是/ITl,LF2LP3U4LF:/1LSILPLQIrZ产,IOJlJ2J3J4El/ElJ4J3JZJlEO图6-13既有临时端刺+常规区+既有临时端刺既有临时端刺后浇带(J4、J3、J2)张拉值的确定同前述“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有关要求。常规区底座板温度测量同前述“新设临时端刺+常规区+新设临时端刺”部分有关要求。底座板钢筋张拉连接施工此类布局条件下的底座板连接施工类同“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有关要求,需要强调的是两端开展
36、的“既有临时端刺与常规区的连接施工”应相对于单元段中心对称、同步进行。BLl后浇带混凝土施工按上述工序要求完成张拉连接后,立即对两个既有临时端刺中的J2、J3、J4、Kl及常规区所有BLl后浇带进行混凝土灌注,施工从两端向单元段中心部位相向对称进行。钢筋连接与混凝土灌注工序不出现间隔时间。所有混凝土灌注施工24小时间内完成。后浇带端头模板推荐采用钢模,专门加工制做,模板固定采用特制钢夹(可调节长度的),钢夹横跨底座板(宽度),通过调节装置拧紧并固定端模。BL2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常规区中的BL2与BLI混凝土同步浇筑施工。既有临时端刺中的剩余BL2混凝土于单元段钢筋连接完成10天后进行。两既有临时
37、端刺BL2混凝土宜对称灌注施工,当天完成。6.4.5固定端刺+常规区+固定端刺固定端刺+常规区+固定端刺的连接结构,因没有临时端刺问题,其连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与前述各种情况下常规区的连接方式、施工方法相同,连接顺序是从两端固定端刺开始向中间对称进行施工,张拉完一个,浇筑一个,直到连接完成,但应注意所有BLl应在24小时内连接完成。7 .劳动组织见表7-1。表7-1一个工作面(双线)每工作班人员配置表序号工种人数工作内容1测量工2负责底座放样2技术人员2负责现场指导、交底、检查3试验员1负责底座混凝土现场试验4安全员1负责沿线安全防护5钢筋工10负责底座钢筋加工、绑扎、安装6模板工8负责底座模板
38、安装7混凝土工10负责底座混凝土整平、振捣、抹平、拉毛8养护工2底座混凝土养护(浇水或覆盖)9后浇带张拉工6后浇带钢筋张拉连接10普工10配合各工种进行材料、机具搬运、清扫等合计528 .材料要求原材料应该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后的施工材料按照相关的技术条件及时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保护层垫块抗压强度不低于底座混凝士的设计强度。9 .设备机具配置见表9-1。表9-1一个工作面(双线)机具配备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用途备注1混凝土汽车泵台1将底座混凝土由桥下泵至桥上2混凝土运输车台3底座混凝土桥下运输325t吊车台1辅助吊装底座钢筋4插入式振动棒台4底座混凝土振捣5提浆整平机台2底座混凝土表面振捣、
39、整平6悬臂龙门吊台1底座钢筋整体安装就位底座钢筋桥下整体绑扎时使用7钢筋绑扎台座套2底座钢筋场内整体绑扎8钢筋笼吊装架副2底座钢筋整体吊装9扭矩扳手把12底座钢筋连接10开口扳手把12底座钢筋连接11可调式模板孔10底座混凝土模板双线12铁抹子把4底座混凝土表面收光、抹平13木抹子把4底座混凝土表面收浆、抹平14灰铲把4局部补灰15铁锹把4局部补灰16铁耙把2混凝土刨平17毛刷把2底座混凝土表面拉毛10 .质量控制及检验10.1 质量控制底座内钢筋、连接器钢板、混凝土用砂、石、水泥、外加剂供应应选择合格的供货方,并对所有进行原材料进行进场检验,不合格材料必须清除出场。无祚轨道施工工艺在国内尚属
40、新工艺,施工前应对各工序施工方法、工艺进行研究,编制切实可行的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并结合先导段施工实践逐步改进。先导段完成后,形成一整套适用本工程施工的方法和工艺流程,以指导此后的大面积底座板施工。施工前对各工序操作工人进行技术培训,要求操作工人熟悉底座各施工段落钢筋的布置,掌握底座模板安装、钢筋加工绑扎安装及底座混凝土顶面的整平拉毛要求及标准。(4)底座板施工中是以模板顶标高进行底座板顶面标高控制的。因此应做好模板标高控制,立模前在立模线外侧每5m打出一立模标高控制点,模板安装完毕后再次复核模板顶标高。应选择合适模板、振捣设备和提浆整平机,确保底座混凝土外形尺寸、密实度、表面平整度。提浆整
41、平机与模板应相配套。模板的强度及刚度应足以作为提浆整平机的行走轨道,顶面高度及平顺度及满足提浆整平机行走要求。(6)剪力齿槽锚固筋的下料长度应根据剪力齿槽内套筒的实际预埋深度确定,要求锚固板伸入底座板的长度不得小于底座板厚度的1/2,避免制梁时套筒预埋不标准而造成锚固筋安装过高或过低。锚固筋与套筒的连接应按规定的300Nm扭力拧入,并保证其拧入长度满足设计1.5倍锚固筋直径(即42mm),见外露部分13mm的要求。底座板顶面拉毛应根据不同的浇筑季节及浇筑时间段,确定拉毛的时间,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拉毛工具的毛齿密度应根据现场实验确定,使其拉出的齿痕既不能连成一片又不能太稀疏,且深度能满足设计要
42、求。现场应设专人进行拉毛作业。10.2 质量检验10.2.1 钢筋主控项目钢筋的原材料、加工、连接、安装应该符合现行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第5.2节的规定。HRB500钢筋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齿槽剪力钉与螺纹套筒的连接质量符合钢筋滚扎直螺纹接头技术规程的规定:28剪力钉拧入长度不得小于42mm,扭矩不得小于300N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查方法:施工单位观察、尺量、测量扭矩;监理单位旁站、统计。一般项目钢筋骨架的绑扎施工,其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应绑扎数量的5%o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查方法:施工单位观察并计数。钢筋的绑扎、安装允许偏差符合表9-1要
43、求。表10-1钢筋绑扎安装允许偏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1钢筋间距+202钢筋保护层厚度+5,0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检验批至少抽查10处。检查方法:观察、尺量。混凝土垫块的规格、间距和设置应该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全部检查。检查方法:取样试验、观察、尺量。10.2.2 后浇带连接器(1)主控项目后浇带连接器原材料的质量、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抽检20%。检查方法:查验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后浇带连接器的加工、连接与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查方法:施工单位尺量、观察;监理单位旁站。后浇带钢筋的连接与松开的条件、连
44、接方式、张拉顺序、张拉距离应该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查方法:施工单位测温、尺量、测扭矩;监理单位旁站、统计。10.2.3 模板主控项目模板及支架材料的质量、结构应该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测量。模板安装应稳固牢靠,接缝严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查方法:观察。一般项目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2的规定。表10-2底座板模板安装检验标准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及频率1顶面高程3水准仪:每5m检查1处2内侧宽度+10,0尺量:每5m检查1处3中线位置5全站仪:每5m检查1处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检查。拆模时混凝土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应大于20。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测温。预留剪力齿槽后浇带及钢板连接器后浇带沿线路方向的形式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cm。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尺量。10.2.4 底座板混凝土主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