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滴定实验专项提升.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08328 上传时间:2021-07-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和滴定实验专项提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和滴定实验专项提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和滴定实验专项提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和滴定实验专项提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和滴定实验专项提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和滴定实验专项提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和滴定实验专项提升.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和滴定实验专项提升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1.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的是()A.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液时,加入甲基橙或酚酗:12 mLB.用托盘天平称量 4.2gNaCl时,左盘放祛码,右盘放 NaClC.用pH试纸测定90c时纯水的pH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用蒸储水洗净后未干燥2 .用酚血:作指示剂,以 0.100 mol L -1的NaOH液测定装在锥形瓶中的一定体积的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下列操作将导致测定值高于实际值的是()A.标准液在“0 ”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就开始滴定B.碱式滴定管用蒸储水洗涤后未用标准NaOH液润

2、洗C.观察记录滴定管内液面刻度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D.滴定后导管尖嘴部分有气泡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烧杯、表面皿、蒸发皿、圆底烧瓶都能用酒精灯加热B.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D.用标准NaOHB液滴定盐酸,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无气泡, 则测定结果将偏小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食醋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通常变化缓慢,当接近完全反应时(即滴定终点),PH出现突变,称为滴定突跃B.Cu2+与足量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H2O-

3、Cu(OH)2 J +2NH4+C.抽滤装置由布氏漏斗、吸滤瓶、安全瓶、抽气泵等仪器组成,工作的主要原理是抽气泵给吸滤瓶减压,导致装置内部的压强降低,使过滤的速度加快D.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未出现结晶时,可以用玻棒充分磨擦器皿壁促使晶体析出5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时,应先将pH试纸润湿,然后进行检测B. 一滴定达终点时,如图滴定管的正确读数为23.65 mLC.向AgI悬浊液中滴加少量 NaCl溶液,沉淀转化为白色D.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B液时,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浓度的NaOH6 .下列叙述或数据正确的是()A.用广泛p

4、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B.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必须用待测液润洗C.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液时,若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前仰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D.用25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mLABCDX (mol/L )0.120.040.030.09Y (mol/L )0.040.120.090.03A.选项AB.选项BC.选项CD.选项D7 .如图所示为对1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 X用一定物质的 量浓度的NaOH容?夜Y滴定的图象,依据图象推出 X和Y的物质 的量浓度是下表内各组中的()8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5、)A.滴定实验时,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后,直接盛待测液B.用 100mL量筒配制 100mL 0.100 0mol?L-1 NaCO溶液C.用钳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若火焰呈黄色,则原溶液含有钠盐D.某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含SO2-9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如图表示同温度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n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rCNaOH) JmL20.00mL 0.1000 mol?L-1CHCOO解液所得至 U压强大 D.pH如图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 (g) +2B (g) ?3C

6、(g) +D (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如图若除去CuSO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 CuO至pH在4左右10 .用0.01mol?L -1 H2SO和0.01mol?L -1 NaOH容液,中和后加水至 100mL若在滴定时终点有误差:多滴了1滴HSO;少滴了 1滴HSO (1滴为0.05mL),则和两种情况下c (H+)之比的值是()A.10B.50C.5X103D.104二、双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11 .取20mL NaHCO于锥形瓶中,用 0.1mol/L盐酸滴定.滴定过程中,混合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可知,HC。电离程度比水解大B.

7、对应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如下关系:c (Na+) =c (Cl-)+c (HC。)+2Xc ( COA.NaOH溶放的浓度为0.1 mol?LB.P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测定曲线 D.本实验的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只能用酚配)C.溶液显酸性是因为过量盐酸引起的D.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为0.025mol/L1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zCO和NaOHO能抑制水的电离B.0.1 mol - L -NaCO溶液加水稀释,CO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 pH减小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需用待测液润洗23次后,再加入待测液D.常温下,pH=3的盐酸、醋酸分别用水稀

8、释m倍、n倍后pH相同,则n n13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zCO和NaOHO能抑制水的电离B.0.1mol?L-1NaCO溶液加水稀释,CO2-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 pH减小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需用待测液润洗23次后,再加入待测液D.常温下,pH=3的盐酸、醋酸分别用水稀释m倍、n倍后pH相同,则mMn(4+KCl+3H2Q 5; 2; 16; 10; 2; 8;无色;紫红色;21%【解析】1.解:A、因为酸碱指示剂是弱酸,所以过多的酸碱指示剂会中和一部分碱.使得结果偏小,故A错误;B、祛码和待称量物品放反了,称出的氯化钠会偏小,故 B错误;C、升高温度,水的电离程度增

9、大,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故C错误;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用蒸储水洗净后不必干燥,对结果没有影响,故D正确;故选D.A、指示剂的量过多,会影响滴定结果;B、应该是“左物右码”,祛码和氯化钠放反了;pH值当然也C、水是弱电解质,90c和室温下电解度不同,电力出的氢离子浓度不同, 不同;D、容量瓶用蒸储水洗净后不必干燥.本题考查中和滴定及天平使用,侧重基础知识,难度适中.2.考查中和滴定误差分析。A、标准液在“0 ”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就开始滴定,标准液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低;B、相当于稀释标准液,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C、滴定前仰视读数,读数偏大,俯视读数

10、则偏小,标准液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低;D、滴定后导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标准液读数偏小,测定结果偏低。 故选B。3.解:A.表面皿不能用酒精灯加热,故A错误;B.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 pH值,故B错误;C.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可以使蛋白质变性,故C正确;D.用标准NaOH液滴定盐酸,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时出现气泡,造成V (标准)偏小,可知,c (待测)偏小,故 D错误; 故选C.A、表面皿不能用酒精灯加热;B、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 pH值;C、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变

11、性;D、用标准NaOH液滴定盐酸,滴定管尖嘴部分在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点时出现气泡,造成V (标准)偏小,可知,c (待测)偏小.本题考查常用仪器的使用,难度不大,明确哪些仪器能直接加热,哪些仪器加热时需要 垫石棉网,哪些仪器不能加热.4.解:A醋酸溶液中存在醋酸的电离平衡CHCOOHCHCOOH+,滴定时氢离子被中和,氢离子浓度减小,电离平衡正移,所以溶液的PH变化缓慢,故 A正确;B、Ci2+与足量氨水反应,先生成 Cu(OH)2沉淀,Cu(OH)2沉淀能溶于过量的氨水中,形成 配离子,故B错误;C、减压过滤,利用大气压强原理,用减小压力的方法加快过滤的速率,抽滤装置由布氏漏斗、吸滤瓶、安

12、全瓶、抽气泵等仪器组成,故 C正确;D、玻棒充分磨擦器皿壁使玻璃内壁变粗糙产生结晶中心,有利于晶体析出,所以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未出现结晶时,可以用玻棒充分磨擦器皿壁促使晶体析出,故D正确;故选B.5.解:A.先将pH试纸润湿,降低了溶液的浓度,会造成误差,故 A错误;B.滴定管的正确读数为 22.32 mL ,故B错误;C.沉淀总是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氯化银溶解度较大,无法向氯化银转化,故C错误;D.锥形瓶用蒸储水洗净即可,无需润洗,故 D正确.故选D.6.解: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只能为整数,无法测定出读数为2.3的溶液的pH,故A错误;B.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待测液的物质的量

13、增多, 造成V (标准)偏大,根据c (待测)标准)乂旧标准)“待恻),可知c (标准)偏大,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小,故B错误;C.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读数偏小,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则 差偏小,即消耗酸的体积偏小,所以 c (碱)偏低,故 C正确;D.滴定管每个小刻度为 0.1mL,读数读到0.01mL,用25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 去标准液的体积为 21.7mL错误,故D错误; 故选C.A.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 pH只能为整数;标准标准)B.根据c (待测)= H侍侧)分析误差;股)1(酸)C.利用c (碱)=I湎来进行误差分析;D.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自下而上

14、刻度逐渐减小,每个小刻度为0.1mL,读数读到0.01mL; 本题考查中和滴定,明确滴定实验中的仪器、数据处理及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是解答本 题的关键,注意掌握常见计量仪器的构造及其正确使用方法,如滴定管0刻度在上方,下方的大刻度以下还有一段没有刻度的部分,读数读到0.01mL,题目难度不大.7.解:设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c (HCl)、c (NaOH, 当NaOHfM#积为20ml,结合图象可知,酸过量, c (H)=311=0.01mol/L 当NaOHfM#积为30ml,结合图象可知,溶液呈中性,恰好反应,即 10C (HCl) =30c (NaOH 由、求解得 c (HCl) =

15、0.09mol/L、c (NaOH =0.03mol/L , 故选D.设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C (HCl)、c (NaOH,当 脂。附液体积为20ml,利用 关系式HClNaOH1侧卬二岫(m结合图象可知,酸过量,c (由=3U=0.01mol/L ,当 。液体积为30ml,利用关系式HClNaOH结合图象可知,溶液呈中性,恰好反应,即10C (HCl) =30c (NaOH, 联立方程组,求解.本题主要考查了 pH值的计算,抓住酸过量时,相当于对过量的酸进行稀释,恰好反应 时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8.解;A.中和滴定实验中用蒸储水洗净的锥形瓶直接装待测液,待测液的物质

16、的量不变, 故A正确;B.量筒为计量容器,不能用来配制溶液,用100mL容量瓶配制100mL 0.100 0mol?L-1 NaCO 溶液,故B错误;C.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用钳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若火焰呈黄色,则 原溶液含有钠元素,不一定为钠盐,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故 C错误;D.应先加盐酸,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所以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 SQ2-或Ag+,故D错误; 故选A.A.锥形瓶用来盛装待测夜;B.量筒为计量容器,不能用来配制溶液;C.焰色反应的定义;D.要考虑干扰离子,据此解题.本题考查了仪器的使用、离子的检验等.要注意,量筒

17、只能用来量取液体,不能用来配 制溶液,配制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溶液,只能用容量瓶,检验离子时要考虑干扰离子, 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通过焰色反应可确定某元素的存在,但不能确定是哪种物质, 还要根据其他信息确定.9.解:A.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导致稀释过程中,醋酸中氢离子浓度大于盐酸,所以pH变化小的为醋酸,即II为醋酸,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a点导电能力大于b,故A错误;B.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醋酸浓度,所以未滴定时,醋酸的pH 1,故B错误;C.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

18、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物的含量减少,该图中改变条件后,反应物的含量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加入的是催化剂,故C错误;D.加入CuO#溶液中的c (H+)减小,c (OH)浓度增大,使溶液中c (Fe3+) ?c (OH) 3KspFe (OH 3,使Fe3+生成沉淀而除去,故 D正确; 故选D.A.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成正比;B.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存在电离平衡,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于醋酸浓度;C.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根据铁离

19、子的浓度和溶液的pH关系知,当pH=4左右时,铁离子几乎没有,如果使溶液中c (Fe3+) ?c (OH) 3KspFe (OH 3,就能除去铁离子.本题涉及知识点较多,这些知识点都是学习难点,也是考试热点,根据弱电解质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知识来分析解答,注意B中接近中性时pH变化特点,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10.x x 口川工-X 2解:多加1滴H2SQ,溶液中C (H+)=也I上=10-5mol?L-1 ;0.05 x xx 2少加 1 滴 HbSO,溶液中 c (OH) =uTT7=10-5mol?L-1 , c ( H+)LO-u10 y=HJ 4 =10-9

20、mol?L-1,=两种情况下c (H)之比是,11尸=104,故选:D.根据多滴了 1滴HSO,溶液呈酸性,抓住过量的H+求出C (H+),少滴了 1滴HSO,溶液呈碱性,抓住过量的OH求出C (OH),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常数求出c (H+).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难度不大,要抓住溶液的酸碱性.11.解:A点为加入盐酸时的 pH,此时溶液呈碱性,则说明HCQ电离程度比水解小,故A错误;B、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c (K) +c (Na+) =c (OH) +c (Cl-) +c (HCQ) +2Xc (CO2-),而此时溶液PH=7,说明c ()=c (OH),所以 c (Ns

21、+) =c (Cl-) +c (HCQ) +2Xc (CO2-),故 B正确;C、溶液显酸T因饱和 CO溶液的pH5.6,然而溶液中pH=4.0,所以4.0-5.6 这个 变化一定是由过量的盐酸导致的,故C正确;D、若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为0.025mol/L ,算出消耗盐酸5mL恰为所对应的点,而此时碳酸氢根并未全部与氢离子结合,故D错误.故选BC.A、点时溶液呈碱性,则说明HCO电离程度比水解小;B、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分析;C、溶液显酸性,可能是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溶解电离出氢离子导致;D、若碳酸氢钠溶液的浓度为0.025mol/L ,算出消耗盐酸5mL以此进行分析.本题考查滴定操作问题,题目难

22、度不大,本题易错点为CD12.A.NazCO会促进水的电离,选项错误;B.0.1 mol - L TnaCO溶液加水稀释,CO2-的水解程度增大,但 OHB度会减小,所以 溶液pH减小,选项正确;C.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用待测液润洗,选项错误;D.常温下,pH=3的盐酸、醋酸分别用水稀释m倍、n倍后pH相同时,醋酸用的水多,所以nm,选项正确; 故选BD 13.解:A.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则N&CO水解时促进水的电离,NaOHl归抑制水的电离,故A错误;B.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则0.1mol?L-1Ns2CO溶液加水稀释,CO2-的水解程度增大,但是由于溶液比较变化大于氢氧根离子

23、的变化,则溶液pH减小,故B正确;C.中和滴定时锥形瓶不能润洗,若润洗,则锥形瓶中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会偏大,滴定时消耗的标准溶液偏多,所以锥形瓶不能润洗,故 C错误;D.醋酸属于弱酸,pH相同时,醋酸溶液的浓度大,如稀释相同的倍数,则醋酸的 PH 小,若稀释后两溶液的 pH仍相同,则 mn,故D正确.故选BD.A.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B.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C.中和滴定时锥形瓶不能润洗;D.醋酸属于弱酸,pH相同时,醋酸溶液的浓度大,如稀释相同的倍数,则醋酸的 PH 小,若稀释后两溶液的 pH仍相同,则mn.本题考查了盐的水解、水的电离的影响因素、中和滴定、弱电解质的电离,题目涉及的 知识

24、点较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14.解:A、根据曲线b可知NaOHB液的pH=13,则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NaOH=0.1mol/L , 故A正确;B、P点时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溶液呈中性,故 B正确;C、曲线a的pH是由小到大,说明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溶液的曲线,故C错误;D、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 3.1-4.4 ,酚酬:的变色范围是 8-10,且变色现象较明显,所以该中和滴定可以用酚酗:或甲基橙作指示剂,故D错误;故选AB.A、根据曲线b可以看出氢氧化钠溶液的 pH=13,然后求出NaOH勺物质的量浓度;B、P点氢氧化钠与氯化氢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钠;C、根据曲线a的pH的变

25、化趋势来判断;D、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可用酚酗:或甲基橙做指示剂.本题考查中和滴定、滴定曲线的分析应用,题目难度中等,试题借助于滴定曲线考查了中和滴定过程中 PH的变化.,结合酸碱的性质分析解答,难点是酸碱指示剂的选取方法.15.A、碱式滴定管的下方是橡胶管,图中滴定管是酸式滴定管,只能盛放酸,故A错误;B、中和热的测定中,温度计应该测量溶液的温度,故B错误;C、根据烧瓶内气体的颜色深浅,判断可逆反应的方向,利用该装置可验证温度对化学 平衡的影响,故 C正确;D、通电后,阳极得到氯气,利用淀粉碘化钾检验氯气;阴极收集到氢气,根据氢气化学性质检验,故 D正确;故选CD.16.解:

26、(1)A.碱式滴定管用清水洗净后未经标准液润洗,导致标准液的浓度偏小,所需 体积偏大,故A正确;B.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终了俯视读数,导致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故 B错误;C.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不影响标准液的体积,故C错误;故选:A;19.95 + 20.05第1组实验的数据不合理,则消耗滴入NaOH液的体积为m mL根据0. lOmo/,r-1 X 20mLc(酸)X v(酸)=C(碱)x V(碱),则该盐酸的浓度为2.(0oL=1.00mol?L-1,故答案为:1.00 ;(2)A .由电源的正负极来判断 Cd为阳极,Pt为阴极,通电时,H Ccf+向Pt电极迁移, Cl 一向Cd电极迁移

27、,故 A正确;B.由电源的正负极来判断Cd为阳极,Pt为阴极,Cd为活泼金属,本身失去电子形成CcT,阴极氯离子得到电子形成氯气,总反应方程式为:Cd+2HClCdCL+Hj ,故B正确;C.如果电源正负极反接,Cd为阴极,Pt为阳极,则下端 CcT放电产生大量Cd,上端氯离子放电,界面清晰,故 C错误; 故选:C; 常温下如果要生成Cd(OH)2沉淀,应满足c(Cd2+) Xc2(OH) 5X10-15,/5 x IQ-c(Cd 2+)=0.005mol?L -1,则 c(OH-) V 0.005=10-6mol/L , C(H+) v1 X IO-11016 mol/L=10 8,调节溶液

28、 pH 大于 8,故答案为:8;若向Cd(OH)2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 NaOHK体,NaOHt离出的OH使Cd(OH)2(S) ?Cd2+(aq)+2OH(aq)的平衡向左移动,Cd(OH的质量将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NaOHt离出的 OH使Cd(OH)2(S)?CcT(aq)+2OH(aq)的平衡向左移动; 沉淀向更难溶的方向转化,K= c(S2-) = Ksp(CdS)=8 x 10-2卞=6.25X10 11,故答案为:6.25X10 11.17.解:(1)该滴定管的下端是玻璃活塞,所以仪器的名称为酸式滴定管, 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2)滴定前,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为0.80mL,滴定

29、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为22.80mL,故答案为:0.80 ; 22.80 ; 三次滴定消耗的体积为:22.02mL, 22.00mL, 21.98mL,数据均有效,则平均消耗V(NaOH)=22.00mL, c(待了(标准)X 匕整准)OJOOOmd/L x 22.00mL测尸 :=?八 “一=0.1100mol?L 一1,故答案为:0.1100mol?L;(4)中和滴定按照检漏、洗涤、润洗、装液、滴定等顺序操作,可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BDCEAF(5)滴定时,当溶液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可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故答案为:当溶液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6)如果

30、上述B步骤省略,即未用标准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23次,相当于标准液稀y(标准)x H标准)释,导致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根据c(待测尸犷6寺泗。 分析,C(待测)偏高;(4) Cant mkdir qgt-faui/tenipnvm/ work directory: check permissions See mMtbtDchtiiil好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待测液的物质的量偏小,导致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根据c(待测尸析,C(待测)偏低; 若滴定前锥形瓶未用待测液润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不变,标准液的体积也不变,根据c(待测)=分析,C(待测)不变;(4) Cant

31、mkdir 喀 work directory: check perniissians. See m昂thte&html*meam码ge4c(待标准液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导致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根据测尸分析,C(待测)偏低;(4) CanH mkdir gi-biii/teniptnAm/ work direclory: check pemussions. See matbteschtinl#nie99Age4故答案为:偏高;偏低;无影响;偏低;18.解:(1) 1mol高镒酸根离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得到5mol电子,1mol亚硫酸氢根离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失去 2mol电子,所以得失电

32、子的最小公倍数是10,则高镒酸根离子的计量数是2,亚硫酸氢根离子的计量数是5,其它原子根据原子守恒来配平,所以该方程式为:2MnO-+5HS+H+=2Mn+5SO2-+3H2Q 故答案为:2, 5, 1, 2, 5, 3;(2) KMnO溶液能够腐蚀橡胶,应该用酸式滴定管盛装;滴定完成时NaHSO没有剩余,溶液会呈高镒酸钾溶液的颜色, 且半分钟内颜色不褪去, 就说明NaHSO已完全 被氧化;故答案为:酸式滴定管;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3) A、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会导致酸性高镒酸钾浓度偏小,需要高镒酸钾体积偏大,测定值偏大,故 A正确;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储

33、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对实验无影响,故B错误;C、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导致测定高镒酸钾体积偏大,测定值偏大,故C正确;D、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导致测定高镒酸钾体积偏小,测定值偏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AC;(4)实验2中KMnO溶液的体积的偏离较大,舍去不用,由实验1和3取平均值,KMnO152凯北 + 1也。2一工溶液体积的平均值=2=16.00mL,设亚硫酸氢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mol/L .2MnO-+5HS(3+HI=2Mrn+5SO2-+3H2O.2mol5mol 0.0016mol 0.02CmolC=O.2故答案为:16.00 ; 0.2 .(1)

3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来配平方程式,1mol高镒酸根离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得到5mol电子,1mol亚硫酸氢根离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失去2mol电子;(2) KMnO溶液能够腐蚀橡胶,应该用酸式滴定管;滴定完成时NaHSO液没有剩余,溶液会呈高镒酸钾溶液的颜色, 且半分钟内颜色不褪去,就说明NaHSO溶液已完全被氧 化;H(3)根据c=厂判断不当操作对 n或V的影响判断测定结果,A、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会导致酸性高镒酸钾浓度偏小,需要高镒酸钾 体积偏大,测定值偏大;B、盛装未知液的锥形瓶用蒸储水洗过,未用待测液润洗,对实验无影响;C、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会导致测定高镒酸钾体积偏大,测定值偏大;D、观察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导致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