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17374 上传时间:2021-07-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力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力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力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力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力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力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力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四节)宝鸡市太白县太白中学 张建联一、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过程与方法:1 、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二、教学重、难点及分析重点:1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力的三要素,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难点:1 、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分析 :力的概念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2、,是本章的重点。由于力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可能一次就建立下来。因此,本课应用多媒体手段使学生领悟到力的存在,并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分析、归纳、抽象出力的概念。从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进而通过各种熟悉的事件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学习描述力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地认识力。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 “力 ” 具有不确定的含义,而物理学中对力的概念的界定是严格而狭窄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纠正对力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力的概念比较抽象,要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得到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仍然是学生的障碍。所以课堂上应尽可

3、能的通过实验、活动、课件演示让学生体会、感悟、归纳,得出结论。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力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可能一次建立下来。本节课通过展示图片看一看,使学生领悟到力的存在;通过学生手推手、拉弹簧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使学生亲身体会力的存在;通过同组交流想一想,分析、归纳、抽象出力的概念。通过课件演示看一看,领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学生手推手、拉弹簧等实践活动做一做,体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交流想一想,分析、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图片展示和动手探究,让学生归纳出力的作用效果及力的三要素。总之,这节课每个环节均通过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引导学生由感知表象概括,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实现 “三维教学目标” 。 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习题的选取上既注重教材这个“根” , 又不忽视生活和科技这个“枝叶” , 不脱离学生实际这个“空气”。 真正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在教学中实现“根深叶茂” , 让学生既“做面包” , 又“吃面包” , 成 为学习的主人翁。五、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 本节课应用了 office2003 中的Powerpoint 制作了用控件箱插有flash 动画和图片的课件。 在导课的过程中,创造声音环境,把学生带进学习的课堂里。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新授知识的过程中,应用图片展示,让学生领悟到力的存在

5、;应用 flash 动画完成在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践活动,配合实验突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利用插入滚动文本框展示习题减少了教师的板书,增大了训练力度,增大了课堂容量。六、教学准备从网络搜集物体间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图片和 Flash 动 画素材,多媒体设备,磁铁、大头针、汽球、弹簧等。七、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多媒体应用分析一、营造环境,创造气氛课件演示引入语:出示课题,并播放钢琴曲献给爱丽 丝,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 学习状态。二、力的概念建立课件演示看一看:火车拖着车皮运动、挖土机 挖土、人踩自行车来认识生活中的力。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课件演示看看,:播放flash。小朋

6、友船旱冰鞋推墙。做一做:同桌手推手议一议:小朋友为什么会后退?体会力的作用的发生和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然后:试一试,填一填力离不开()而存在,要发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力是()创造声音的环境,把学生带进 学习的课堂里。引起学生的注意。选准角度,做铺垫,引起注意, 创设悬念,造成知识冲突,激发学 生求知欲望。通过展示图片看看,使学生 领悟到力的存在。分析、归纳出力 的概念。通过课件演示看 看,领悟力 的作用是相互的,通过同组交流想 一想,分析、归纳出力的作用是相 互的。利用动画效果引起学生注意。 同时完成了课堂上无法完成的实 践活动。引导学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让精品资料与

7、()之间发生的相互()。我们观注哪个物体就把它叫作受 力物体,另外与它发生作用的物体叫 作施力物体。甲同学不小心把乙同学的脚踩了 一下,他急忙说“对不起!”对乙同学来 说()是施力物,对甲同学来说() 是施力物。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协作达到目的。让学生识记力的单位牛顿(N) 和力的表示的符号。四、力的作用效果:课件演示棒球运动员用力将球投出,由 静止变为运动。足球守门员接住射进球门的足球,足球由运动变为静止。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议一议:通过讨论得出力的作用效果是: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激发学生兴 趣。学生自主分类、互助交流,获 得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形成

8、了能 力。利用flash课件增强了实验的 可见度、可信度提高课堂效率。加 强了多向交流的机会。使课堂教学 更直观。通过动手操作,动口叙述,亲 自参与,积极协作,参与概念的形 成过程,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知 识,而且训练了如何获取知识探索 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学生感知两个鸡蛋用手托起 时的力约为1牛顿。物体的运动状态。做一做:1、风儿吹弯了路旁的树苗是力 改变了()。2、2007年2月28日2时5分, 5807次列车途经珍珠泉附近大风造 成10节车厢脱轨说明了()。用powerpoint图文并茂展现 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 教学气氛更加活跃。五、力的三要素: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

9、学生“从生 活走进物理”,联系生活学习物理,从 生活中感受物理。提出问题:我们打开门时,应向哪个方向用 力?拉哪个位置比较省力?力大了容 易开,还是力小了容易开?克服了传统的教师示范、讲 解,学生观察与聆听的单向交流的 教学方法。学生探究:3名学生用不同方式 打开教室门。1名学生记录现象。教师板书现象。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六、力的表不课件演示播放flash让学生观察力的三要 素的表示。力的示意图。(主要掌握力的示意 图)让学生充分体会力的大小、方向、 力的作用点的重要性。八、板书设计:1、 力1 、力的概念2 、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3 、力的单位2、 力的作用效果1 、使物体发生形变2 、改变物

10、体的运动状态3、 力的三要素及力的表示:1 、力的三要素的概念2 、力的图示及力的示意图九、练习设计:1 、人推车时,是( )和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体是(体是( ) 。2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3 、力的( ) 、 () 、4 、下列哪个物体最接近3N(A、一头小牛B、一块石专 C、币5、游泳的人,手脚用力向后划水,人就能向前进,这表明,人向后给水作用力的同时受到了( )的推力,这个现象表明:物体间力( )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 ,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 称为力的三要素。)D 、两枚1 元硬()。6、画出下列力的示意图:(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2) 用 50N 沿

11、水平方向推桌子的力7、小明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帮他把实验结果填在空格中。(1)小明首先将小钢球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磁体靠近小钢球时,看见小钢球向磁体运动;然后让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当在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一块磁铁时,小钢球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上面两个实验,你总结出的结论是力能 () 。(2)小明用双手拉一根橡皮筋, 看见橡皮筋在力的作用下变长了, 说明力能 () 。8、甲、乙两个同学穿着滑冰鞋面对面静止站在冰面上,如果甲对乙用力推一下,其结果是()A、甲仍然静止,乙被推开B、乙受到甲的力,甲不受推力作用C 、乙受到的推力大于甲受到的推力D 、甲、乙同时

12、相对离开9、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什么关系呢?请就此问题做出你的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10 、力的另外一作用效果是力能改物体的形状,如果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改变了,当这个力撤去的时候,物体的形状会怎么样?谈谈你的观点,并列举日常生活的事例支持你的观点。十、教学过程流程图:多媒体应用力的概念 的形成力的作用I知识形成展示四幅图片演示三个Flash 动画力的三要演示力的素及力的表 示|丁图示作图过 程a4展示训练训练题十一、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 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 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 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 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学生的 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成为了课堂的 主人,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