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世纪初中日园林造景艺术初探 .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23339 上传时间:2021-07-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世纪初中日园林造景艺术初探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5世纪初中日园林造景艺术初探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5世纪初中日园林造景艺术初探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世纪初中日园林造景艺术初探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世纪初中日园林造景艺术初探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5世纪初中日园林造景艺术初探 15世纪初中日园林造景艺术初探 摘要:中日园林都属于东方园林体系,各自都有丰富的园林遗产,两国园林不仅数量多,而且风格多样,有许多园林自成体系。本文以15世纪初中日两国园林造景艺术为研究对象,对中日不同造景艺术的影响因素以及各自的造园特色进行研究,运用研究分析结果指导中国现代园林开展。 关键词:中日园林、造景艺术、造景元素 一、 十五世纪初中日园林造景艺术影响因素 时代背景 十五世纪初,即是中国的明朝中期,又正值日本贵族文化衰落,武士文化从形成到鼎盛的五台山文化时期。中日两国关系时有摩擦,然而两国文化交往十分频繁。明朝中期中国私家园林受到文人画的影响,更注重抒情

2、画意,意境创造,贵于含蓄蕴藉,自然神韵,园林以建筑、诗情和山水并重的诗情建筑山水园,造园的艺术水平发张到更高的境地。在此期间,日本园林也形成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枯山水石庭。 地理背景 中日两国的地理环境各有差异,因而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也不同,中日造园艺术也会不同。中日造园艺术都建立在尊重自然的根底上模仿和再现自然,创造自然园林,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园林式风格。由于两国地理环境和民族差距不同各国园林尤其不同之处,如日本是一个漂浮在海洋中的岛国,陆地面积较小,岛上山地多平原少,因此在造园艺术上充分考虑到日本的地理环境以及气候上的影响。 思想文化背景 十五世纪初中国处在明朝中后期,儒家思想占主导

3、地位,显现出入世治世的特点以及仁者的理想观。日本正值武士文化,比拟偏向佛,以智者的形象带有出世解脱的色彩。中国园林运用文学艺术的手法表达较多,而日本那么喜欢拟佛拟神的较为晦涩的语言表达。中国人以积极向上的态度面对,而日本那么是较多表现孤独禅意和对咱人生的寂寞感,在两国的园林中表达的淋漓尽致。 c1 & Y9 D9 . A, o, F7 v! N8 N9 X C 二、十五世纪初中日园林的造园艺术特点 在古代历史上,中国的文化一直在深刻的影响着日本文化,这使得中日文化开展沿着非常相似的道路在前进。虽然中日文化有很多相似性,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园林是中国园林的原型再现,日本园林是在继承的根底上创新自

4、己的特色。因此,中日造园艺术有好多相似之处,但又各具自身特点,表达自身民族的心理和审美意识。 一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明代中期造园艺术是以汉文化为主,经过几千年的孕育开展而得出的一种园林体系。造园艺术观念运用了“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在“天人合一思想的主导下,造园艺术开始将人的价值表达在自然山水上,从而致使自然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园林艺术特点以亲近、和谐的态度对待自然,到达“虽由人作,宛自天宫的效果,所谓的“巧夺天工即使如此。明中期,中国的私家园林继承开展了宋元写意山水园的造园艺术经验,园林风格更趋向小型化和象征化。园林景观以天然景观的趣味为主,往往以水池为在中心,四周点缀山石花木;或是以假山

5、为中心,旁边浚池种植花木,假山普遍采用土石相间,山体线型平缓,仿佛天然,重视就地取材,石材和花木具有地方特色。园中建筑精致美观,类型丰富,往往采用虚实相生,在有限的空间里有较大的变化,多楹联诗词题咏,利用文学手段来丰富园林的内涵。私家园林意境的主题表现文人士大夫怡情自然山水,超脱世俗功名的情结。追求的是一种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 0 Z# c3 N8 u5 5 ) c文人将园林作为“地上之文章。 一日本园林艺术特点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这个与众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独特的自然景观。再之文化的情结渲染,日本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同时也孕育了大和民族的文化。15世纪初期日本绘画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形成

6、泼墨山水的表现风格,这种表现风格和构图特征以及对空间层次感的表现等对庭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十五世纪初期,日本园林中以枯山水庭院最为突出、最具特色。 枯山水从造园手法来看,仅利用山石和白砂等材料来表现庭院的主题。即通过摆放一块立石或不同组合的山石来表达瀑布,用在白砂的上面画出沙纹的手法来表现江河流水,但是它并不是直接标示波浪和水流。归根结底都是抽象的表现形式,因此能够塑造出具有不同表情的庭院风格。特别是夜晚掌灯时分,砂纹肌理清晰,立体感非常强,表现出完全不同于白天的表情。因此庭院的表情能够根据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g( U# t+ Z+ f9 h8 g! ,其最终表现的实际上还是一种理想的自

7、然景观。 总结: 通过对十五世纪初期中日园林造景艺术的归纳和梳理,用唯物主辩证法的观点开掘园林造景艺术特色,不仅可以选出有利于中国园林事业的开展的造景艺术手法,也有利于推动中国园林事业良性开展。中国现在园林的开展要遵从中国古典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到达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追求诗画的情趣、意境的蕴含等造景方法;合理科学的艺术借鉴日本园林造景艺术对自然景观的单纯的凝练以及日本造园艺术中。纵观15世纪初期中日园林造景艺术的特色,为今后园林事业的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依据,只要景观设计师能够不断的汲取其中的精髓所在,相信我们身边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精品园林,更能使城市重新融入自然之中,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美观、可持续开展的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 曹林娣.中国园林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罗哲文.中国名园.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3. 曹林娣、徐金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 陈从周.中国园林.广东旅游出版社.2004 5. 宁晶.日本庭院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6. 刘庭风.日本小庭院.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8 7. 日大桥治三、斋藤忠一.日本庭院设计105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8. 顾凯.明代江南园林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