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五章类脂化合物.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31646 上传时间:2021-07-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五章类脂化合物.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五章类脂化合物.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五章类脂化合物.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五章类脂化合物.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五章类脂化合物.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五章类脂化合物.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理论课第十五章类脂化合物.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 类脂化合物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油脂的性质;掌握萜类的结构。2了解蜡及表面活性剂的概念及用途;3了解重要的甾体化合物。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萜类的结构。难点:甾体化合物构像的概念。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学时1、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必要的课堂讨论。教学手段以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配合适量的课外作业。2、教学学时:4学时四、教学内容:151油脂152肥皂及合成表面活性剂153蜡154磷脂 155萜156甾体化合物五、总结、布置作业 习题:3、6151 油脂一、结构与命名一般是偶数碳原子的高级脂肪甘油酯。甘油酯分子中所含三个高级脂肪酸是相同的,叫做简单甘油酸;反之三个高级脂肪酸不相

2、同则叫做混合甘油酯。命名注意两个问题:1高级烯烃的命名仍用系统命名:例:亚麻酸 CH3CH2CH=CHCH2CH=CHCH2CH=CH(CH2)7COOH 9,12,15-十八碳三烯酸(9,12,15-十八碳三烯酸)2.甘油脂的命名二、物理性质1 常温下呈液态为油,呈固态和半固态为脂。 2 比水轻,15时,比重在:0.90.98之间。 3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 无固定的沸点和熔点。三、化学性质 具有酯的一般性质。 1水解皂化值:指完全皂化1克油脂所需的KOH毫克数。 皂化值越大,脂肪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越小。过去肥皂都是天然油脂皂化制得,近年来由于石油工业及石油化工的发展,可以将高级

3、烷烃在催化剂作用下氧化为高级脂肪酸,用这种合成脂肪酸制取肥皂,则可以节约大量天然油脂。2氢化反应(油脂的硬化)3氢解反应4干性某些油涂成薄层,在空气中就逐渐变成了有韧性(弹性)的固态薄。干性油: 结膜快; 半干性油:结膜慢; 不干性油:不能结膜5加碘100克油脂所能吸收碘的克数。干性油: 碘值 130;半干性油:碘值 100130; 不干性油:碘值 1006酸败中和1克油脂所需要的KOH的毫克数。152肥皂及合成表面活性剂一、 肥皂的组成及乳化作用肥皂:70%高级脂肪酸钠,30%的水分。加入一些添加剂。2去污原理 主要是一种胶体现象。a. 降低水表面的张力b. 形成稳定的乳浊液注意:肥皂不宜在

4、硬水中使用,以免形成不溶于水的脂肪酸钙和镁盐。肥皂不宜在酸性水中使用,以免生成难溶于水的脂肪酸。制造肥皂要耗用大量的食用油脂。二、合成表面活性剂举例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2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溴化二甲基苄基十二烷基铵(是新洁尔灭的主要成分)3两性型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153 蜡一、存在许多海生浮游生物中,某些动物羽毛、毛皮或植物的叶及果实的保护层。二、化学组成是16个C原子以上的偶数C原子的羧酸和高级一元醇形成的酯。 三、化学性质较大稳定性,不易变质,难于皂化。 四、用途蜡纸、防水剂、光泽剂、香脂等。154磷脂一、存在动物的脑、肝、蛋黄、植物的种子及微生物中。二、结构是含磷的类脂化合物。例:卵磷脂

5、、脑磷脂、神经鞘磷脂等等。三、结构特点磷脂分子中磷酸部分有一个可以离解的氢,而R中又多带碱性基团(-NH2),所以磷脂以偶极离子的形式存在。磷脂类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油基与亲水基。由于结构特点,使得磷脂类化合物在细胞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155萜萜: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多为有香味的液体。共同点是,分子中的碳原子数都是5的整数倍。萜类化合物常根据组成分子的异二烯单位的数目分为:单 萜: 两个异戊二烯单位 C10 倍半萜: 三个异戊二烯单位 C15二萜(双萜): 四个异戊二烯单位 C20三 萜: 六个异戊二烯单位 C30四 萜: 八个异戊二烯单位 C40一、单萜是由两个异戊二烯单位组

6、成的化合物,是某些植物香精油的主要成分。单萜又根据它们的碳架分成开链萜、单环萜和双环萜三类。1开链萜:是由两个异戊二烯单位结合成的开链化合物。2单环萜:分子中含有一个六元碳环,具有对孟烷碳架的薄荷醇及宁烯。薄荷醇俗名薄荷脑,是由薄荷的茎和叶经水蒸馏所得的薄荷油的主要组份,薄荷醇含量随产地而异,最高可达90%。薄荷醇中有三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有四对外消旋体,分别叫做()-薄荷醇、()-新薄荷醇、()-异薄荷醇及()-新异薄荷醇,它们的气味各异。自然界存在的是左旋薄荷醇。合成产品是几种异构体的混合物。薄荷醇的构型及稳定构象为:即三个较大的取代都以e键与环相连,而在其它几对旋光异构体中,至少有一个较

7、大的基团以a键与环相连。开链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环化生成单环萜。3双环萜:其骨架是由一个六元环分别和三元环、四元环或五元环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构成的,属桥环化合物。桥头碳原子由黑点标出。这类化合物,由于桥的限制。使得某些分子中的一个六元环只能以船式存在。樟脑有两个不相同手性碳原子,理论上应有两对对映异构体,但由于碳桥只能在环的一侧,所以桥的存在限制了桥头两个碳原子的构型,因此樟脑只有一对对映体。二、倍半萜是三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聚合体三、二萜是四个异戊二烯单位的聚合体,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界。维生素A有A1及A2两种,它们是生理作用相同结构相似的物质,叫做同功物。A2的生理活性只有的A140%。通常

8、将A1就叫做维生素A。维生素A1及A2主要存在奶油、蛋黄、鱼肝油等中。维生素A是淡黄色结晶,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受紫外光照射后则失去活,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维生素A为哺乳动物正常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物质,体内缺乏维生素A则发育不健全,并能引起眼角膜硬化症,初期的症状就是夜盲。四、三萜角鲨烯的结构特点是中心对称的,在分子中心处的两个异戊二烯单位是以尾尾相连的,它相当于由两分子法泥醇去掉两个羟基连结而成的。五、四萜 四萜在自然界分布很广,这一类化合物的分子中都含有一个较长的碳碳双键的共轭体系,所以它们都是有颜色的物质,多带有由黄色至红的颜色,因此也常把它们叫做多烯色素。 胡萝卜色素类化合物的结构

9、特点是,在分子中间部分的的两个异戊二烯单位是以尾尾相联的。分子中含多个碳碳双键,应顺反异构体很多,但在自然界存在的大多数是全反式的构型,因全反式的构型最稳定。胡萝卜素在有、等异构体,以异构体含量最高,异构体含量次之,异构体含量极少。三种异构体在结构上的区别只在于分子的一端,与异构体的区别是一端中双键的位置不同,而异构体的一端没有环。在动物中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所以将胡萝卜素称做维生素A原,它的生理作用也与维生素A相同。作为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的活性只有胡萝卜素的一半。胡萝卜素易被氧化而失去活性,光能催化氧化。156甾体化合物 一、甾体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命名 1结构特点甾体化合物在C10及

10、C13处都有一个甲基,叫做角甲基,在上连有一些不同取代基。“甾”字中的“田”表示四个环,“巛”表示C10、C13及C17上的三个取代基。甾烷上有6个手性碳原子,应该有26=64个旋光异构体。由于环的限制,因此异构体的数目大大减少。2十氢化萘3系和系规定以C5上的氢表示构型:C5上氢在a键上的以表示,C5上氢在e将键上的以表示。将A、B两环以反式并联的叫做系,将A、B两环以顺式并联的叫做系。 二、胆固醇( 胆甾醇) 胆固醇是最早发现的一个甾体化合物,存在于动物的血液、脂肪、脑髓,以及神经组织等中。胆固醇是不饱和仲醇,为无色或略带黄色的结晶,熔点148.5。胆固醇几乎完全是由胆固醇组成的,胆固醇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的。胆固醇只含有27个碳原子,不能分成若干个异戊二烯单位,因此它不属于萜类化合物。胆固醇属于动物加醇,在某些情况下人体中胆固醇含量过高是有害的,例如,它可以引起胆结石或是沉积于血管壁上而引起动脉硬化。 三、7-脱氢胆固醇、麦角固醇和维生素D(P.274) 四、胆酸(P.275) 五、甾体激素(P.275) 六、强心苷、蟾毒与皂角苷(P.276)157萜类与甾体化合物的生物合成(P.277)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