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仪表-简单控制系统.ppt

上传人:rrsccc 文档编号:11239402 上传时间:2021-07-1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仪表-简单控制系统.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化工仪表-简单控制系统.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化工仪表-简单控制系统.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化工仪表-简单控制系统.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化工仪表-简单控制系统.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仪表-简单控制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仪表-简单控制系统.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化工仪表,简单控制系统,内容提要,概述 被控变量的选择 操纵变量的选择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 控制规律的选择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1,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操作中的常见问题 控制系统的投运 控制系统操作中的常见问题,第一个问题:控制什么?,答:控制工艺要求的指标,具体分为两种情况: 1.工艺要求的指标可以直接在线测量 直接控制这个指标就可以了(直接指标控制),控制系统的相关问题,2,控制系统的相关问题,2.工艺要求的指标不可以直接在线测量 寻找一个于工艺指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且可以测量的另一个间接指标,通过控制间接指标来达到控制工艺指标的目的(间接指标控制),例如:精馏塔的组分是不能直

2、接在线测量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当压力恒定的时候,组分与温度存在单值对应关系;或者温度恒定的时候,组分与压力存在单值对应关系,根据分析,最终可以确定: 固定压力,通过控制温度来间接控制组分是合理的,3,第二个问题:拿什么控制?,答:拿一个对被控变量影响较显著的变量来控。 K大一些,T小一些,最好为0,测量仪表的选用和安装: 量程、材质、精度等满足工艺要求 测量仪表本身要反应快 应选择有代表性位置进行安装 仪表安装时所用的辅助装置不应带来较大的测量滞后(至少要满足要求),控制系统的相关问题,4,执行器的选用和安装: 口径(流通能力)、材质、结构形式、正反作用、流量特性等满足要求 本身反应快(气信

3、号不要进行远距离传输、必要时可以采用电气转换器、阀门定位器) 阀门安装位置应尽可能靠近被控设备(二者中间不能有很长的工艺管路,否则会人为增大广义对象的纯滞后),控制系统的相关问题,5,第三个问题:以什么方式控制?,答:没有标准答案 (选择合适的调节规律),最常用的调节规律: 位式控制、P、PI、PD、PID (需要充分理解各种调节规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后续问题:如何整定PID参数?,答:临界比例度法 衰减曲线法 经验凑试法,控制系统的相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经验”,6,第一节 概述,7,简单控制系统通常是指由一个测量元件、变送器、一个控制器、一个控制阀和一个对象所构成的单闭环控制系统。,图

4、9-1 液位控制系统,图9-2 温度控制系统,第一节 概述,8,图9-3简单控制系统的方块图,从图中可知,简单控制系统由四个基本环节组成,即被控对象、测量变送装置、控制器和执行器。 在该系统中有着一条从系统的输出端引向输入端的反馈路线,也就是说该系统中的控制器是根据被控变量的测量值与给定值的偏差来进行控制的。,第二节 被控变量的选择,9,生产过程中希望借助自动控制保持恒定值(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变量称为被控变量。,被控变量的界定,它们对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安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人工操作又难以满足要求的; 人工操作虽然可以满足要求,但是,这种操作是既紧张而又频繁的。,第二节 被控变量的选择,1

5、0,明确 控制目的,使生产过程自动按照预定的目标进行,并使工艺参数保持在预先规定的数值上(或按预定规律变化),分析 生产工艺,“关键”变量:对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生产过程的安全具有决定作用的变量,确定 被控变量,两种控制类型:直接指标控制和间接指标控制 当质量指标信号缺少检测手段、信号微弱、滞后很大时,可选取与直接质量指标有单值对应关系而反应又快的变量做为间接控制指标。,第二节 被控变量的选择,11,实例,图9-4 液位控制系统,第二节 被控变量的选择,13,选择被控变量的原则,(1)被控变量应能代表一定的工艺操作指标或能反映工艺操作状态,一般是工艺过程中较重要的变量。,(2)被控变量在工艺操

6、作过程中经常要受到一些干扰影响而变化。为维持其恒定,需要较频繁的调节。,(3)尽量采用直接指标作为被控变量。当无法获得直接指标信号,或其测量和变送信号滞后很大时,可选择与直接指标有单值对应关系的间接指标作为被控变量。,第二节 被控变量的选择,(4)被控变量应能被测量出来,并具有足够大的灵敏度。,(5)选择被控变量时,必须考虑工艺合理性和国内仪表产品现状。,(6)被控变量应是独立可控的。,14,第三节 操纵变量的选择,15,1.操纵变量,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把用来克服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实现控制作用的变量称为操纵变量。,最常见的操纵变量是介质的流量。,第三节 操纵变量的选择,16,实例,图9-4

7、 液位控制系统,第三节 操纵变量的选择,18,2.对象特性对选择操纵变量的影响,图9-5 干扰通道与控制通道的关系,干扰变量由干扰通道施加在对象上,起着破坏作用,使被控变量偏离给定值;,操纵变量由控制通道施加到对象上,使被控变量回复到给定值,起着校正作用。,第三节 操纵变量的选择,(1)对象静态特性的影响,一般希望控制通道的放大系数KO要大些,对象干扰通道的放大系数Kf小些。,(2)对象动态特性的影响, 控制通道时间常数的影响,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不能过大,否则会使操纵变量的校正作用迟缓、超调量大、过渡时间长。要求对象控制通道的时间常数T小一些,从而获得良好的控制质量。,19,第三节 操纵变量的

8、选择,20, 控制通道纯滞后0的影响,控制通道的物料输送或能量传递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造成的纯滞后O对控制质量是有影响的。图9-6所示为纯滞后对控制质量影响的示意图。,图9-6 纯滞后0对控制质量的影响,在选择操纵变量构成控制系统时,应使对象控制通道的纯滞后时间0尽量小。,第三节 操纵变量的选择,21, 干扰通道时间常数的影响,干扰通道的时间常数Tf越大,表示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越缓慢,越有利于控制。, 干扰通道纯滞后f的影响,如果干扰通道存在纯滞后f,控制作用也推迟了时间f,使整个过渡过程曲线推迟了时间f,要控制通道不存在纯滞后,通常是不会影响控制质量的,如图9-7所示。,图9-7干扰通道

9、纯滞后f的影响,第三节 操纵变量的选择,22,3.操纵变量的选择原则, 操纵变量应是可控的,即工艺上允许调节的变量。, 操纵变量一般应比其他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更加灵敏。, 在选择操纵变量时,除了从自动化角度考虑外,还要考虑工艺的合理性与生产的经济性。,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23,1. 控制规律的选择,图9-8简单控制系统简化方块图,(1)比例控制器,比例控制器是具有比例控制规律的控制器。,对于单元组合仪表,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工艺上没有提出无差要求的系统。,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控制器的输出与偏差成比例。 当负荷变化时,比例控制器克服干

10、扰能力强、控制及时、过渡时间短。 在常用控制规律中,比例作用是最基本的控制规律,不加比例作用的控制规律是很少采用的。 纯比例控制系统在过渡过程终了时存在余差。负荷变化越大,余差就越大。,特点,24,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25,(2)比例积分控制器,比例积分控制器是具有比例积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可调整参数,比例放大系数KP(或比例度)和积分时间TI。,适用于,控制通道滞后较小、负荷变化不大、工艺参数不允许有余差的系统。,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特点,由于在比例作用的基础上加上积分作用,而积分作用的输出是与偏差的积分成比例,只要偏差存在,控制器的输出就会不断变化

11、,直至消除偏差为止。 积分作用会使稳定性降低,虽然在加积分作用的同时,可以通过加大比例度,使稳定性基本保持不变,但超调量和振荡周期都相应增大,过渡过程的时间也加长。,26,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27,(3)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是具有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的控制器,常称为三作用(PID)控制器。,理想的三作用控制器, 存在,可调整参数,比例放大系数KP(或比例度)、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特点,微分作用使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偏差的变化速度成比例,它对克服对象的滞后有显著的效果。在比例的基础上加上微分作用能提高稳定性,再

12、加上积分作用可以消除余差。所以,适当调整、TI、TD参数,可以使控制系统获得较高的控制质量。,适用于,容量滞后较大、负荷变化大、控制质量要求较高的系统,应用最普遍的是温度、成分控制系统。,28,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29,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一、临界比例度法,30,按照已定的控制方案,求取使控制质量最好的控制器参数值。即确定最合适的控制器比例度、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方法,理论计算的方法和工程整定法。,先通过试验得到临界比例度k和临界周期Tk,然后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关系求出控制器各参数值。,几种常用的工程整定法,2. 控制器参数的工程整定,第四节

13、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31,图9-9 临界振荡过程,表 9-1临界比例度法参数计算公式表,特点,比较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和判断,适用于一般的控制系统。 对于临界比例度很小的系统不适用。 对于工艺上不允许产生等幅振荡的系统本方法亦不适用。,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二、衰减曲线法,32,通过使系统产生衰减振荡来整定控制器的参数值。,图9-1041和101衰减振荡过程,表9-241衰减曲线法控制器参数计算表,表9-3101衰减曲线法控制器参数计算表,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在闭环的控制系统中,先将控制器变为纯比例作用,并将比例度预置在较大的数值上。在达到稳定后

14、,用改变给定值的办法加入阶跃干扰,观察被控变量记录曲线的衰减比,然后从大到小改变比例度,直至出现41或10 1衰减比为止。通过比例度s 和衰减周期TS,得到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值。,33,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34,(1)加的干扰幅值不能太大,要根据生产操作要求来定,一般为额定值的5左右,也有例外的情况。 (2)必须在工艺参数稳定情况下才能施加干扰,否则得不到正确的S 、TS或S和T升值。 (3)对于反应快的系统,如流量、管道压力和小容量的液位控制等,要在记录曲线上严格得到41衰减曲线比较困难。一般以被控变量来回波动两次达到稳定,就可以近似地认为达到41衰减过程了。,注意!,第四

15、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三、经验凑试法,根据经验先将控制器参数放在一个数值上,直接在闭环的控制系统中,通过改变给定值施加干扰,在记录仪上观察过渡过程曲线,运用、TI、TD对过渡过程的影响为指导,按照规定顺序,对比例度、积分时间TI和微分时间TD逐个整定,直到获得满意的过渡过程为止。,35,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36,表9-4 控制器参数的经验数据表,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整定的步骤,(1)先用纯比例作用进行凑试,待过渡过程已基本稳定并符合要求后,再加积分作用消除余差,最后加入微分作用是为了提高控制质量。,关键,看曲线,调参数。,37,第四节 控制

16、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38,图9-11三种振荡曲线比较图,图9-12比例度过大、积分时间过大时两种曲线比较图,比例度过小、积分时间过小或微分时间过大,产生的周期性激烈振荡。,如果比例度过大或积分时间过大,过渡过程变化缓慢的情形。,第四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39,(2)先按表9-4中给出的范围把TI定下来,如要引入微分作用,可取TD(1/31/4)TI,然后对进行凑试,凑试步骤与前一种方法相同。,特点,方法简单,适用于各种控制系统。 特别是外界干扰作用频繁,记录曲线不规则的控制系统,采用此法最为合适。 此法主要是靠经验,在缺乏实际经验或过渡过程本身较慢时,往往较为费时。,第四

17、节 控制器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对于同一个系统,不同的人采用经验凑试法整定,可能得出不同的参数值。 在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投运时,控制器的参数必须整定,才能获得满意的控制质量。同时,在生产进行的过程中,如果工艺操作条件改变,或负荷有很大变化,被控对象的特性就要改变,因此,控制器的参数必须重新整定。,注意!,40,第五节 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操作中的常见问题,43,3.控制器正、反作用的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是关系到控制系统能否正常运行与安全操作的重要问题。要通过改变控制器的正、反作用,以保证整个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负反馈的闭环系统。,作用的方向,输入变化后,输出的变化方向。,正作用方向,反作用方向,

18、当某个环节的输入增加时,其输出也增加,则称该环节为“正作用”方向。,当环节的输入增加时,输出减少的称“反作用”方向。,第五节 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操作中的常见问题,测量元件及变送器,作用方向一般是“正”的。,执行器,作用方向取决于是气开阀还是气关阀。,被控对象,作用方向随具体对象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控制器,当给定值不变,被控变量测量值增加时,控制器的输出也增加,称为“正作用”方向,或者当测量值不变,给定值减小时,控制器的输出增加的称为“正作用”方向。反之,如果测量值增加时,控制器的输出减小的称为“反作用”方向。,44,第五节 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操作中的常见问题,45,控制器正、反作用的选择,保证整个

19、控制系统形成负反馈。 在控制系统中,控制器、被控对象、测量元件及执行器都有各自的作用方向,一般被控对象、测量元件及执行器的作用方向是固定的,因此为了使系统构成负反馈,应对控制器的正反作用进行调整。,所谓作用方向,就是指输入变化后,输出的变化方向。当输入增加时,输出也增加,则称该环节为“正作用”方向;反之,当环节的输人增加时,输出减小,则称该环节为“反作用”方向。,何谓“正”、“反”作用?,控制器正 反作用选择的基本原则,第五节 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操作中的常见问题,46,控制器正反作用选择的步骤,1、判断被控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由工艺机理确定 ; 2、判断执行器的正反作用方向,由工艺安全条件选定,

20、其选择原则是:控制信号中断时,应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3、确定广义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一般测量变送环节为正作用方向,根据被控对象和执行器的作用方向,确定广义对象的正反作用方向; 4、确定控制器的正反作用方向,广义对象正作用方向,则控制器应选择为反作用,反之亦然。,第五节 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操作中的常见问题,47,第五节 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操作中的常见问题,48,图9-13简单控制系统方块图,第五节 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操作中的常见问题,49,举例,一个简单的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系统。,对象,加热炉,操作变量,燃料气流量,被控变量,被加热的原料油出口温度,图9-14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第五节 控制系

21、统的投运及操作中的常见问题,当操纵变量燃料气流量增加时,被控变量是增加的,故对象是“正”作用方向。如果从工艺安全条件出发选定执行器是气开阀(停气时关闭),以免当气源突然断气时,控制阀大开而烧坏炉子。那么这时执行器便是“正”作用方向。为了保证由对象、执行器与控制器所组成的系统是负反馈的,控制器就应该选为“反”作用。,50,第五节 控制系统的投运及操作中的常见问题,51,图11-19液位控制,一个简单的液位控制系统,执行器是“正”方向。 对象是“反”方向。 控制器为“正”方向。,图9-15控制器正、反作用开关示意图,控制器的正、反作用可以通过改变控制器上的正、反作用开关自行选择。 一台正作用的控制器,只要将其测量值与给定值的输入线互换一下,就成了反作用的控制器。,57,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