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55761 上传时间:2021-07-1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得道多助》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得道多助》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得道多助》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得道多助》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得道多助》教学设计.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得道多助教学设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 、用认读、译读、思读、背读的方式教学;让学生掌握生动形象的语 言、把握文章的内容;(2) 、积累文言知识及重要文言词语,并把握其词义;如:郭、夫、委、 去、域、兵革、亲戚等;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 的含义;(3)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2、能力目标(1)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懂得战争中“人和”的重要作用;(2) 强调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创设问题情景;(3) 体会在叙述和议论中运用排比句式的作用。3、德育目标(1) 强调“人和”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

2、(2) 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 尊心和自豪感;(3) 通过思读、悟读,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二、教学重点: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三、教学难点:论证结构的把握。四、教学方法:以读为核心,讨论点拨,师生互动。五、教具准备:多媒体、示范朗读背景音乐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 教学过程:教学角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估计时间第一板块(导入)(一卜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语。结合“赤壁之战”,分析决定战争成败、国家兴亡的关1、学生调 动积累知 识分析, 作出解 答。3分钟2、释题。(尝试让学 生释题,初步理解2、初步理 解“人和” 的意义。

3、3、文学常 识介绍, 拓宽学生 的知识面。(二)、作者及作品1、资料助读 (多媒体展示)孟子(公元前372 公元前289),名轲, 字子舆,伟大思想 家、教育家、散文家, 是继孔子之后最有 权威的儒学大师,二人并称为“孔孟3被10分钟9、学生自 读课文, 完成老师 对自己的 要求。10、学生 参照课文 注释,查 阅工具(四)整体把握文意,理解重点词1、学生再读课文,能圈点勾画, 标示出疑难词句。2、引导学生分析重点语句,并 注意其修辞手法。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 之畔通“叛S背叛。古今异义词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第三板块(译读)城:古义,内城 今义,城墙 郭:古义,外城书,再加 上平时知 识的积

4、今义,姓氏委而去之累,翻译 全文,注去:古义,开意重点词 1=1今义,往、到语。亲戚畔之亲戚:古义,亲戚朋 友, 包11、学生 在老师的 引导下分 析重点语 句。15分钟括 父 母 兄 弟。 今义,指跟 自 己 家 庭 有 婚 姻 关 系 的 家 庭 或 它 的 成12、学生做小老池非不深也池:古义,护城 河。今义,指水 塘。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 利域:名词用作动 词,限制固: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威: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名词作状语,分析句子修辞手法时不如地利,地利 不如人和(顶针)师,翻译其他学生提出的疑难句子。13、学生 个别翻译

5、 课文,其 他学生注意查漏补 1=1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对偶)域民不以封疆之 界,固国不以山溪之 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排比)城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革非不 坚利也,米粟非不多 也。排比:增强文章气双重否定:增强肯 定,强调地理优势3、引导学生提出不懂的句子, 其他学生帮助翻译。4、整体翻译课文教师点拨(多媒体展示)第四板块(思读)五、梳理课文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 点(多媒体展示相关题目)(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作者得出什么结论?(3)、作者是如何证明中心论 的?2、抽样提问,由其他学生补充3、教师最后明确(多媒体展示)解答:(1)中心论点是14、学

6、生边读边 思考,共同合作 讨论、交流,并 作发言。15、引导学生分 析问题,并解决 问题。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10分v(2) 举例论证 选取攻战的例 子阐明“天时不如 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 者也不能胜,旨在说16、学生在理解 结构图的基础 上,试背诵。明“地利”重于天 时;道理论证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 况下城非不高” “池非不 深” “兵革非不坚 利”“米粟非不 多”,但有人却弃城 而逃,因为“地利” 亦难比“人和”。(3)文章得出的结 论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总结结构图,引导学生背诵课(多媒体展示)六、自主评价,扩展

7、思维(1)、结合现实、历史,举商纣王不体恤17、学生调动课 内及课外积累知 识,联系生活实 际举例。出一两个能证明孟子“人和”观点 的例子。(多媒体展示)民情,导致商朝灭亡; 秦王嬴政施行暴政,第五板块 (悟读拓 展)导致秦王朝被陈胜、 吴广两位农民推翻;2、开元盛世、康5分钟乾盛世,验证“得人 心者得天下”的结 论;战的胜利;邹忌讽18、引导学生加 深对孟子“人和” 思想现代意义的 体会。3、曹刿论战 中庄公取信于民,以 少胜多取得长勺之 齐王论战中齐威王 广开言路,君臣团结一心,使其他各国皆朝于齐;4、近代淮海战役,因为中国人民的 团结一心,以少胜 多;5、中国的“抗击非典” “抗洪” “

8、抗 雪灾” “抗震救灾”, 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6、中国自古以来倡导“人和”,使中国走向世界。(08奥运开幕式的“和” 字活字印刷术)。7、七、作业布置(多媒体展19.学生课下独立完成。第六板块 (作业布 置)示)(1) 背诵及默写全文;(2) 搜集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3) 推荐“孟子”书目。20.引导学生多 读课外书,拓宽 学生的知识面。2分钟教学反思:本文是一片文言文,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每一次的先学后教都注 重学生的合作。因为合作学习可以发挥学生的专长,学习优秀的学生常可以成 为小组的代言人,一部分在学习成绩上有失落感的同学,可以在合作学习中找 准自己的闪光点,对自己的能力自我肯定,增强学习信心,也可以在合作学习 中取长补短。真正感受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而争辩能让学生充分展示个 性,又能在思辩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 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吸取民族智慧;丰富 学生传统文化积題,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 时的终极追求。培养学生主动阅读文言经典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吸取民族智慧;丰富学生传统文化积累,积淀传统文化底蕴,应当成为所有教 师在教授经典文言文时的终极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