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正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81361 上传时间:2021-07-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正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正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正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正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正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正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正稿).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化市 小学 一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五 单元第 1 课时 课型: 新授 课 备课人: 知识点6、7的认识评价要求1、能正确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6、7,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2、能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典型知识1、书本P39页的例题通过值日图,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数数,认识6和7的基数意义,并通过点子图和数、摆小棒,加深学生对6和7的认识。2、书本P40页的例题教学时,可让学生观察图片并发现5和6,6和7之间的联系和大小关系,注意引导学生区别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区分第6缸和6条、第7缸和7条)。知识起点5以内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及学生关

2、于6和7的认识的生活经验。知识生长点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区分6和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常考题型1、按顺序填数。参考书本P43页的第1题。2、数一数,圈一圈。参考书本P43页的第3题。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一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五 单元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 课 备课人: 知识点6、7的组成评价要求1、在摆学具的过程中去感受6和7的组成,并掌握6和7的组成。2、渗透类比的思想,通过联想,看到一组6或7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组成。典型知识书本P41页的例题可让在学生涂色再填空的学习活动中体会6的组成,然后再通过摆学具的活动让学生初步尝试类推的方法来发现和联想

3、7的另外3种的组成。知识起点5以内数的组成方法, 6和7的认识。知识生长点6和7的组成。常考题型1、填一填。 6 7 6 4 3 4 2 2、参考书本P43页的第4题。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一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五 单元第 3课时 课型: 新授 课 备课人: 知识点6、7的加减法评价要求1、通过操作和观察活动,发现一图四式的规律,并会列出相应的算式。2、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6和7的加减法。典型知识书本P42页的例题。可故事导入,也可利用情境图,帮助学生理解一图两式,然后再引导学生拼摆学具列式计算,让学生明确,根据一幅图能写出两道加法算

4、式和两道减法,即一图四式。知识起点5以内的加减法的含义以及6和7的组成。知识生长点用6和7的组成来计算6和7的加减法从5以内的加减法只要求一图一式,现过渡到一图两式、一图四式常考题型1、直接写得数。4+1 7-4 1+5 6-33+4 5-4 2+4 7-12、看图列式计算。 += 7-=+= 7-=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一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五 单元第 4 课时 课型: 练习 课 备课人: 知识点6、7的加减法的练习评价要求1、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熟练进行6、7的加减法计算。2、在说,数,算的活动中理解图意,进一步巩固一图四式的方法。典型知识书本P4

5、4、45页的习题。练习主要是进一步了巩固6、7的加减法,以及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这里老师可加设一些看图列式的题目,以巩固一图四式的方法。知识起点6和7的加减法,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知识生长点能熟练正确地口算6、7的加减法,能熟练地看图列出四道算式。常考题型1、 直接写得数。参考书本P45页的第10题。2、看图列式计算。 = 6 = = 6 =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一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六 单元第 5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知识点用加法解决问题评价要求会用7以内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6、 典型例题(包括练习课、新授课例题或者书本中习题中要作例题讲的题目都行)书本P46例题 小兔图 4只 2只 ?只用有层次的三句话,对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经历的步骤。具体三句话是 :(1)图里有什么?(2)怎样解答?(3)解答正确吗?知识起点加法的含义,7以内数的加法。知识生长点会用7以内的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常考题型1、我会算书本P46做一做2、我会看图列式书本P48页第4题图2。 2朵花 5朵花 ?朵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一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六 单元第 6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知识点用减法解决问

7、题评价要求会用7以内的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典型例题(包括练习课、新授课例题或者书本中习题中要作例题讲的题目都行)书本P47例题 青蛙图 ?只 2只 只用有层次的三句话,对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给予指导,引导学生体会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所经历的步骤。具体三句话是 :(1)图里有什么?(2)怎样解答?(3)解答正确吗?知识起点减法的含义,7以内数的减法。知识生长点会用7以内的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常考题型1、我会算书本P4做一做2、我会看图列式书本P48页第4题图。 如: ?个 个 个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一

8、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六 单元第课时 课型: 练习课 备课人: 知识点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练习评价要求巩固学生会用7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典型例题(包括练习课、新授课例题或者书本中习题中要作例题讲的题目都行) 只鸡2只鸡朵花?朵 ?只朵学生熟练用三句话讲清楚图意,从图里知道什么?要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解答?解答正确吗?知识起点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一般图式及基本的数量关系。知识生长点在对比中熟练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常考题型 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一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五 单元第

9、 八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知识点8、9的认识分 解知道8和9的基数意义,会排序和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和9的序数含义。评价要求能熟练数出数量是8、9的物体的个数,会正确读、写,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能用这些数表示物体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典型例题书本P50-51页的例题例题起点7以内数的含义以及7以内数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例题生长点8和9的含义, 8和9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常考题型1、数一数,比一比。参考书本P54页的第2题2、填一填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一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五 单元第 九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知识点8、9的分

10、与合分 解掌握8和9的组成,会写8和9的组成。评价要求掌握8和9组成的规律,会写8和9的组成。典型例题书本P52页的例题例题起点7以内数的组成和分成例题生长点8、9的组成和分成常考题型填一填4189352867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一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五 单元第 10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知识点8、9的加减法分 解会计算8和9的加减法, 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评价要求会计算8和9的加减法并能规范地写出算式,用8和9的组成较快地算出得数。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典型例题书本P53页的例题例题起点7以内的加法、8和9的组成例题生长点用8和9的

11、组成来计算8和9的加减法通过一图四式的学习,感受算式与图形的联系和交换加数位置得数相同的事实。常考题型我会解=7=7=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一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五 单元第 11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知识点图文呈现的问题解决分 解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评价要求会通过观察画面和文字理解题意,并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典型例题书本P57页的例题例题起点单纯图画形式呈现的问题解决例题生长点进行数学问题结构的渗透,体会:两个相关的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会看图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常考题型1、看图列式计算我们唱歌的有(

12、 )人。我们( )人来伴奏跳舞。参考书本P58页的第1题2、一共有多少人在表演?=(人)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五 单元第 12 课时 课型: 练习课 备课人: 知识点8、9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课分解1、8、9的认、读、写。2、8、9以内数的大小比较。3、8、9以内数的加减法。4、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评价要求1、熟练8、9的加减法计算,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2、进一步感受算式与图形的练习和交换加数位置得数相同的事实。3、初步掌握从情境图中收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 典型例题书本P58页的练习十二例题起点从情境图中收集有关的数学信息,

13、并发现数学问题例题生长点熟练正确地口算9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问题解决的结构,会用三句话叙述图意,并列式解答。常考题型1、口算。 参照书本第58页第2题。2、看图填空。 参照书本第58页第1题。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五 单元第 13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知识点10的认识分解1、10的认、读、写;2、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3、10的组成。评价要求1、能正确地认、读、写10,并能用10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2、能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3、掌握10的组成。典型例题书本P5960页的例题 例题起点学生对9以内数的认

14、识、大小比较和组成。例题生长点1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10的组成。常考题型1、填一填参考书本P62页的第1、3题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五 单元第 14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人: 知识点有关10的加减法分解1、10的分解;2、10的加法和减法一图四式;3、10的加法和减法一图三式评价要求1、能利用10的分解进行计算。2、能根据点子图,写出一图四式或一图三式。3、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典型例题书本P61页的例题例题起点9以内的加减法、10的组成例题生长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通过点子图列一图四式或一图三式。常考题型1、画一画,填一填。参考书本P63页的第7题2、看谁算得对。参考书本P63页的第9题3、 比较大小。参考书本P64页的第11题训练题组题组训练方式及反馈形式功能从化市 小学 年级 班数学科备课记录表第 五 单元第 15 课时 课型: 练习课 备课人: 知识点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分解1、收集图中信息;2、发现问题;3、解决问题。评价要求1、能根据加减法的意义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2、初步掌握从情境图中收集有关的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