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86532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综合练习班级:_ 姓名:_1. 古诗鉴赏。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滁州西涧作者_代诗人_这首诗从题材上看是一首_。2诗的第一句表明了作者对涧边草的_情感,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_(哪个字)。3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的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_4下列对诗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作者俯视水边,看到的是一幅百草丰茂、郁郁葱葱的绿色画面,暗示这是一个暮春时节。B.第二句作者从俯视转为仰视,通过对照、映衬的手法,写出了画面的幽美和谐,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C.第三、四句打破了前两句的均衡和谐,既有飞动的情景,又有

2、潮声、雨声的交响,渡船横卧又和春潮飞雨融会在一起,增强了画面的立体美感。D.全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极写滁州西涧的春景,静中有动,画中有声,而写动景和声响则是为了衬托画面之静。5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2. 课内阅读。“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回答道,“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_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

3、条规律”是什么?_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用“”画出。3. 惠崇春江晚景诗句接龙,并完成练习。丫丫:竹外桃花_,妞妞:_鸭先知。丫丫:蒌蒿满地_,妞妞:正是_。1完成诗句接龙。2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所作。这是一幅以_(时间)景物为背景的_图。3诗的前三句写了六样景物,即_、_、_、_、_和_。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之情。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清明_,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_。(1)把古诗补充完整。,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诗人描写的是节的情景,这个节日有、等习俗。(3)从“”这句诗可以看出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4)用自己的

4、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5)发挥想象,把行人和牧童的对话写出来。行人:。牧童:。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长恨春归无觅处,。1把诗句补充完整。2大林寺桃花的作者是_,全诗表达出作者由_到_的感情。3写出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觅:_。 芳菲:_。6. 阅读理解。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寒食:.柳:.宫:五侯:.3抓住“飞花”和“柳斜”这两个词语,和这两个词语中所隐含的“_”和“_”两种色彩,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寒食时节长安的明媚春光。4诗的前两句写的是_时候,后两句则是写_时

5、候。5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7. 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按要求答题。鹿柴_,但闻_。返景_,复照_。1这首诗的作者是_,课题中的“柴”字读作_,另一个读音是_。2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但闻()A但是听见B只听见(2)返景()A返照的夕阳B返回景点3下列对古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写了傍晚空寂优美的山林景色。B这首诗以动衬静,间接表现了林中喧闹。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芦芽:芦苇的嫩芽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C.欲上:想逆江而上D.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

6、毒(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描写的是时节的景物。(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情趣盎然。9.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诗题的意思是(2)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行诗的意思。(3)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立意相反的诗句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4)诗人在送别元二劝酒时,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说,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他们可能说些什么。10. 按要求完成练习。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_。遥望洞庭山水翠,_。1把诗句补充完整。2画“( )”的句子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把_比作_。把_比作_。3诗人遥望洞庭湖看到了什么景象?_4望洞庭这首诗是_被贬官后,途经洞庭湖所作,描写了_的景色。表达了诗人_思想感情。5你还知道刘禹锡的其它诗吗?_11. 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

8、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你从哪句诗里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呢?用横线画出来。2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画面呢?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到括号里。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放灿烂的笑容。在每一片叶子里(_)在每一朵小花上(_)在每一滴汗水里(_)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4小朋友,你留

9、意过秋的声音吗?仿照片段的第一小节,试着写一写。秋的声音,在_,在_。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2. 古诗鉴赏。早发白帝城(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李白,字太白,号_,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_。2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13.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对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10、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2)片段中哪一句歌颂了劳动人民的辛苦?用横线画出来。(3)片段中第一小节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无处不在、随处可寻的。14. 默写古诗,回答问题。村居(清)_,_。_,_。(1)选一选。A前两句 B后两句描写了春天的美丽景色。描写了人物的活动。(2)诗中的_字把孩子们的兴致勃勃和跑着、跳着、呼喊着的样子表现了出来。( )A.“放”B.“忙”C.“散”(3)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首诗中的景象。15. 读古诗,回答问题。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2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B.第三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