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中的“三美”.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91396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诗歌中的“三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现代诗歌中的“三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诗歌中的“三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诗歌中的“三美”.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现代诗歌中的“三美”诗歌圣地是人类的精神花园,聚集美景,凝结美情,现代诗歌更具情理义,更富新美力。它想象丰富,构思巧妙,极富音乐节奏,能凝练地反映时代生活,具有强烈的感彩。结合诗歌教学,我觉得,“三美”是现代诗歌鉴赏的重点,下面结合再别康桥,讲讲现代诗歌中“三美”特点的体现。三美,就是韵律美、绘画美和建筑美。韵律美”强调“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艳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一诗很好的实践了这“三美”的主张。首先,在音韵上,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2、如诗歌的第一节,三次使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切合了诗人与康桥离别的欢愉中又带有忧郁的哀伤之情;在音韵上,二至六节中,又严守着二、四句押韵的规格,琅琅上口,抑扬顿挫,既是诗人寻梦的足音,又契合了诗人感情上的起落。第二,在画面上,夕阳、金柳、波光、新娘、青荇、水草、潭水、清泉、彩虹、星辉,这些字眼,组成了一幅一幅的画面,它们在读者眼前不停的闪现,给人视觉上的美感,也给人色彩上的无穷想象。此外,这些画面在给人美感的同时,更让读者很容易就体会到诗人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感,理解到了诗人对康桥的如情人般的感情了。读者一路读来,一路在获取感官上的心灵上的美感,自己也不知不觉地融进画面中,与诗人融为一体,与诗人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最后是建筑美,全诗七节,四行一节,每节字数相近,错落排列,回环呼应,给人以美感。开头结尾两节又分别用”轻轻的“和”悄悄的“构成首尾呼应,使全诗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而在内容上,首尾两节又形成了感情上的照应:来得潇洒,走得也潇脱,这正是诗人在离别多年后重访康桥,对过去的时光的永久眷恋的体现。再别康桥就是以“三美”为切入口,借助如诗如画的意象的描绘,把自己惜别心爱康桥,热爱美丽自然,折射苦闷心灵的主题呈现在读者面前。 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