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正义感的人说课.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294384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有正义感的人说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做有正义感的人说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做有正义感的人说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做有正义感的人说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做有正义感的人说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有正义感的人说课.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做有正义感的人说课稿刘树兴我说课的内容是陕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第三单元承担社会责任第八课“维护正义 遵守规则”中的第二框题:“做有正义感的人”一、对教材分析(一)本节课的地位与作用:社会需要正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品德,中学生也应该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本课时是“做有正义感的人”,既是本篇课文的重点部分也是难点所在,学生在七年级、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中,了解了一些法律知识,懂得了要自觉守法。在本课的第一框的学习,了解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内涵,认识了正义和非正义的情感与行为,懂得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和谐需要有正义的制度作保障。那么,我们遇到非正义之事时,应该怎样做,是必须明确的问题。本

2、课是课标规定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我与集体社会”螺旋上升知识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学习本课,旨在教育学生培养自觉遵守规则和程序的意识,勇于同非正义行为做斗争,培养正义感,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本课的学习也为下一课将要学习的第九课“做个护法小使者”也打下一定基础。所以说本课内容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教学目标的确定: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依据课标的要求,并针对九年级学生实际,从学生身边的正义和非正义之事入手,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社会正义感,自觉遵守规则和秩序,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2、能力:懂得正义的基本要求是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维护正义,遵守规则的习惯。懂

3、得正义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3、知识:了解正义的基本要求;知道正义感要求人们遵守规则和秩序。(三)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我把“正义的基本要求”作为本课的重点,把“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做有正义感的人”作为本课的难点,之所以把正义的基本要求确定为教学重点之一,是因为第一,这是本课课程标准的要求。第二,绝大多数学生对“正义”的认识是肤浅的,仅仅有一些感性认识。第三,正确认识了正义,是培养正义感的前提。之所以把做有正义感的人确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为,许多学生在实践中也能明辨是非,明确正义和非正义,知道该怎么做,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由于诸多消极的、负面的甚至于是阴暗的因素无时不刻在影响着我们,要

4、真正成为一个敢于同非正义行为作斗争的公民确实不易,真正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所以我认为本课最难的就是教育学生真正落实到正义的“行动”上。二、我对教材作了如下处理鉴于以上将“做有正义感的人”确立为难点,“正义的基本要求”确立为重点,为有效突破重难点,我决定把 “谁来为我作证”的漫画,做为教学的第一环节,作为课堂导入,指导学生探究分析深入理解,突破教学重点。然后再通过情景体验使学生在能力测试中把知行统一起来,达到突破难点的目标。总体上去体现调查研究合作探究交流共享情景体验这样的教学思路。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本堂课遵循教育教学理论,本着三位一体(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与价值

5、) 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了学生的发展,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积极性,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活泼,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为了达到这一教学效果,我采用媒体教学手段。我将采用探究分析法、情境设置法、讨论归纳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手段拟采用投影展示、情境测试等方法。四、教学程序的安排(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播放八荣八耻正气歌,通过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引出课题:“做有正义感的人”。目的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氛围。(二)情境设置、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我拟定用漫画谁来为我作证,启发学生有正义感是做人应该具有的基本品质,培养学生观察、语言表达、阅读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课件

6、展示1:漫画谁来为我作证1、从这幅满画中,我们看到了什么?2、你怎样理解这个漫画标题?导入:做人最重要的是要有正义感,做一个正直的人,心中自有浩然之气,一个人的正义感要求我们正心诚意、维护正义、襟怀坦白、刚强勇敢;要求我们立身做人要堂堂正正,立得正行得稳,爱憎分明,正气凛然,正大光明。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是做人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那么,正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呢?这就是本堂课我们要探讨的问题。(三)合作探究、交流共享1、根据上一环节提出的问题,以及课本P83页材料从感性认识入手,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课件展示2:阅读思考(教材P83材料)(1)胡某的哪些行为违背了正义的要求?(2)(复习并讨论)查一

7、查,我国哪些法律有不伤害他人身体或生命的规定?2、顺势利导,自然过渡。探究正义的基本要求。课件展示3:观点:正义的首要要求是:不伤害他人。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甚至生命是最严重的不正义。3、情景分析课件展示4:情景一、情景二、情景三P838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景一:问题示导:请运用有关法律知识评析扒手、老人、乘客、司机、被扒的中年人的行为。你认为怎样才能制止上述情况的发生?(2)让学生自主学习P84页小字部分,合作自主分析情景二、三。思考:这些情景中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4、说一说你知道的或经历过的尊重和维护他人基本权利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5、归纳提炼正义的第二个基本要求。课件展示5:观

8、点:正义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不侵犯他人的财产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其他基本权力。6、师生合作,指点迷津“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力。每个人的自由都是在自己的权力范围之内的,他人的权力是我们自由的边界。”通过小组探究,最终让学生明白: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突破了重点。(四)情境体验,知行统一我在此时引导学生:对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我们是中学生,中学生应该遵守什么规则?学生的回答概括起来,一方面遵守学校规则和程序,另一方面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课件展示6:学

9、校规则和程序:到校应该;上课应该;作业应该;考试应该;仪表语言;餐厅就餐应该。宿舍就寝应该。等。社会规则和程序:在旅游景点应该;乘坐公共汽车应该;在商场购物应该;在车站购票,应该。课件展示7:情景测试:本环节拟定通过学生的活动来完成,教师给特定的情节:情境一:当你遇到以前纠缠过你的“小混混”时,你应该情境二:夜晚10点,小兰和小芳上晚自习下课回家,途中经过一片小树林,突然窜出两名歹徒,将坐在车后的小芳一把拉下,此时周围无人,假设你是骑车的小兰,你该如何去做?教师指导学生对以上情境作出正确的做法。达到知行统一,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培养非智力因素,从而使教学起到了水到渠

10、成的作用。从而突破了难点。(五)典型示导,升华情感教师以“牵手正义和公平感动我们的正直的人”为话题,在八荣八耻正气歌的旋律中,为学生展示时代正义人物,让学生积累关于正义的名言警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课件展示8:1、2012年度中国正义人物介绍:最美司机吴斌“正义是公正合理、是见义勇为、是驱除邪恶、是廉洁奉公、是仗义执法在有正义的生活中,我们被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受委屈了,有地方鸣冤申诉;被侵犯了,有法律制裁侵权者;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2、“正义是做人的根本,永远不过时”名言警句积累。P88感悟名言(六)总结评论,留有余味社会呼唤正义,社会需要正义,青少年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

11、和接班人,社会的进步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努力,希望大家能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在今后的生活中“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见义善为”,维护正义,成为一个高尚的、勇敢、堂堂正正的人。五、作业布置: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有正义感的人?社会为什么要讲正气?你打算如何从学习和生活的小事做起,成为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目的是为了为了让正义扎根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时刻装着它。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六、教学反思:将结合学生的学去反思老师的教,从学法和教法两方面进行再总结再完善。七、教案设计说明本节课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情境设置、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共享-情境体验,知行统一-典型示导,升华情感-总结评论,留有余味。出发点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思想品德不同的人,积累社会常识,着力体现新课标理念体现思想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设计中,注重了以下三方面:1、突出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2、培养一个意识(有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3、重视一个能力(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