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认识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04644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认识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分数的认识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数的认识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认识 (2).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分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几分之一”。 内容简析: 分数在生活化数学和形式化数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是在学生对分数的生活化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最初步的数学化的整理和概括。本课主要学习“几分之一”的分数,了解它的产生和应用,会读会写,知道各部分名称,会进行简单比较。本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认识的突破(从整数向非整数的突破),是认知结构上的新建,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本课的学习将对认识“几分之几”的分数产生直接影响,对日后建立完整的“分数意义”有着特别重要的启始作用。 设计理念: 我以“动态生成”和“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设计本课教学的。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出发,让学生运用平日

2、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动手“创造”分数,在讨论交流活动中学习新知,目的在于想充分展示新知的趣味性和奥妙无穷,让学生一接触到就能喜欢上,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这才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育教学观;更想寻求“生本”、“互动”、“生成”、“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新突破和新建构。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产生,了解它的含义;会读、会写“几分之一”的分数,知道分数个部分的名称。 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对分数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探究、交流的成功体验。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

3、明确学习起点 首先,直接告知学生本课要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接着,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分数的了解程度。然后抓住其中一些有关分数学习的 有效信息,引入新课。 二、实践活动,建构新知 (一)认识分数 1、在教师的引导下,讨论一个分数(如:1/2、1/4等)的产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和分数表示的具体含义。 2、动手平均分物体,把你心中的分数做出来,画出来。(折纸活动) 3、展示创作成果 做好了的且愿意把成果展示给大家看的,把作品贴在黑板上。 4、讨论、建模 师:看,这些图形漂亮吧!其中蕴藏着许多分数的知识呢? 先判断这些图形的阴影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吗?在辨析中进一步强调“平均分”。 再以这些学生自

4、行“创作”的图形为材料,组织讨论交流,在交流中明确其中的两层含义 第一层:形状、大小都不相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其中的一份相同,就能用同一个分数表示。 第二层:形状、大小相同的两个图形,同样都表示其中的一份,只要平均分的份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会不同。 5、小结:像这些数就叫分数。 6、了解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7、规范读、写分数的方法。 (二)比较大小,深化认识 1、第一层:以学生“作品”为材料,比较“数形结合”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第二层:直接给出两个分数,比较大小。 由此,让学生得到体验: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越大,表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其中的一份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一、练一练 1、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2、用合适的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 3、在里填上“”或“”。 二、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延伸 请你在自己创作的图形中,再涂上几份。想一想,这时候该用什么分数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