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13127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14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最新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最新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最新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最新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XXX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25年4月XX日发布2025年5月8日实施XXXXX加油站XXXXX加油站成立于2009年1月,现有员工4人,其中主要负责人1人,安全管理人员1人,加油人员2人。根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n300号),我单位属于微型企业。按照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的规定,我单位编写了各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XXXXXXX发20251号关于发布XXXXX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加油站全体员工:XXXXX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经我站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成员严格起草、会签、审核、签发等编制程序现予

2、以正式发布。预案发布后,要求所有人员进行培训,对相关内容进行考试。此预案每三年修订一次,每半年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此预案自签发之日起正式实施。签发人:XXX签发日期2025年5月8日XXXXX加油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内部评审纪要2025年4月XX日上午,我站组织全体员工召开了应急预案内部评审会,经过认真审读、研讨、论证,评审成员一致认为本处置方案符合我站应急救援实际情况,救援程序及救援措施安排合理,能够起到指导我站有效救援的目的。评审成员同时提出应加强应急演练及应急器材配备、维护保养的建议,以保证各项预案的有效实施。评审成员名单序号姓名职务签字1XXX主要负责人2XXX安全管理人员(专

3、职)3XXX加油员4XX加油员目录卸油区、油罐车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一 .事故风险分析1二 .应急组织及职责1三 .应急处置1四 .注意事项2电气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6一 .事故风险分析6二 .应急组织及职责7三 .应急处置7四 .注意事项9加油机电气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1一 .事故风险分析11二 .应急组织及职责11三 .应急处置12四 .注意事项14加油车辆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5一 .事故风险分析15二 .应急组织及职责15三 .应急处置16四 .注意事项18摩托车加油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20一 .事故风险分析20二 .应急组织及职责20三 .应急处置21四 .注意事项23油气中毒事

4、故现场处置方案25一 .事故风险分析25二 .应急组织及职责25三 .应急处置26四 .注意事项27附件一:值班联系电话及应急救援有关人员联系电话29附件二:外部救援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30附件三:公司应急物资及装备一览表31附件四:平面布置及危险源分布图32附件五:应急疏散线路图33附件六:消防设施分布图34加油站卸油区、油罐车火灾爆炸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火灾、爆炸。1.2 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卸油区、油罐车。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油罐车卸油时。(2)事故的危害程度:汽油、柴油一旦着火,既有爆

5、炸的可能,并伴有较强的震荡和冲击波,同时放出大量的热。汽油火灾更具有强烈的突发性、高辐射性及燃烧和爆炸相互转换的特点,对建筑物和设备有较强的破坏力。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会导致人员轻度中毒、急性中毒、吸入中毒、轻度烧伤、严重烧伤,严重者会危及生命。(3)影响范围:以加油站为中心,5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物、设备、车辆和人有受到危害的可能。1.4 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1)防雷、防静电设施经自检发现不符合要求;(2)发现个别仪表不能准确显示;(3)偶尔有内部或外部火源飘入危险区域;(4)卸油区入孔内油气浓度高;.(5)油罐渗漏;(6)毗邻单位发生火灾、爆炸等安全生产事故。1.5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

6、生事故卸油区、油罐车一旦发生火灾,扑救不及时或不当可能造成毗邻单位及周围车辆发生火灾、爆炸等生产安全事故。2应急工作职责2. 1应急人员组成现场处置方案主要针对发生的小型火灾、爆炸事故,应急自救人员主要由加油站站长及当班岗位操作人员组成。总指挥:加油站站长小组成员:当班岗位操作人员2.2应急工作职责加油站站长:为事故应急处理总指挥,负责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指挥。当班岗位操作人员:听从指挥,并进行现场处置。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加油站站长,同时启动火灾爆炸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安监部门等报告,当事故超出加油站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消防部门

7、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毗邻单位请求支援。3. 2现场处置措施3. 2.1火灾爆炸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首先切断加油站电源总开关,并指挥油罐车司机迅速将着火罐车驶离危险区域,到安全地带进行扑救。(2)应急处置组(当班加油员等)使用灭火毯封住油罐口,使空气和火隔离将火扑灭,火势较猛时,则先用灭火器对准油罐口将大火扑灭,再用灭火毯覆盖油罐口。然后用水冷却油罐到常温,防止复燃。(3)现场卸油人员关闭油罐车卸油口阀门,使用灭火毯封住油罐计量口(卸油口)、油罐通气管。注意:不能用水直接扑救油品火,以免油火借水的冲击四溅扩大着火范围。(4)当班加油员立即停止加油,疏散现场车辆及加油站内闲散人员,引导司机将车辆

8、开到着火点上风头方向的百米以外。(5)警戒、疏散人员立即奔赴加油站进出口处视火情适当封堵道路,首先停止车辆进入加油站,并有效制止过往车辆通过,封闭加油站路段。(6)疏散周边群众,对附近住户或人群进行口头通告,要求立即远离着火点到100米以外的地方。(7)消防队赶赴现场后,我方应配合消防人员进行扑救,避免火灾扩大。(8)如人身沾上油火时,首先用灭火器进行灭火,或快速脱下衣服,将火扑灭。如实在来不及脱,应就地打滚,把火扑灭。现场人员应冷静的帮他脱下衣服,或用衣物棉被覆盖包裹救助。切记勿用衣物扫帚来回扑打,以免扩大着火范围,着火人也不要惊慌失措,乱跑乱跳、一则影响救助,二则火借风势易扩大着火面积。(

9、9)如火灾较大或发生爆炸,加油站自身无力处理时,加油站站长应果断撤出灭火人员,立即拨打119请求消防部队进行处置;3.2.2现场受伤人员的应急处置措施(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性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就治。(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4)送医院就治。3. 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及报警电话1、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见附件

10、2。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事故发生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者要指派专人立即向上级管理部门、消防部门等报告。报告内容如下:(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2)事故已经造成人员伤亡人数。(3)事故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效果。(5)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注意事项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1)必须佩戴经过认证的合格个人防护装备;(2)须确认穿戴的防护用品对将要工作的场所的有害因素起防护作用的程度,检查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等;(3)要严格按照护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不能超限使用,不能使用替代品;(4)穿戴防护用品要规范化、制度化;(5)使用完防护用品要进行清

11、洁,防护用品要定期保养;(6)防护用品要存放在指定地点,指定容器内。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1)根据燃烧物质的类别,合理选择灭火物质和灭火器材。(2)抢险救援器材要存放在指定地点,指定专人负责维修和保养。(3)建立抢险救援器材维修、保养和使用台账,对于老旧破损不能修复的器材及时更换。(4)定期组织救护队员加强对救援器材的使用演练,做到熟练运用。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1)火灾现场周围可燃的存留情况和周围坏境;(2)灭火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3)要时刻注意观察燃烧情况,在现场情况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明智实施战略“撤退”。4. 4现场自

12、救和互救注意事项(1)灭火:迅速扑灭身上的余火,小心去掉身上烧焦的衣物,因为烧伤的面积越少,烧伤的越浅,越容易治疗。(2)保持创面清洁:尽可能应用辅料、三角巾、消毒或清洁布单等将伤面包裹保护。不要给创面涂油脂、中草药膏、西药膏脂等。这会增加创面的感染的机会,给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延误治疗时间,给伤员带来多余的痛苦。4.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现场处置指挥组对事故现场的救援情况进行科学判断和分析后,如果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力量、数量、人员防护装备和消灭和控制事故发展的救援设备不能满足现场救援的需要时,就不能冒险救援,等待公司的其他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增援,救援方案确定后再实施救

13、援。4. 6应急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应急救援结束后进入恢复程序阶段,包括事故后果影响消除和生产秩序恢复行动。现场恢复是在事故被控制住后进行的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并进入另一个工作阶段,即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经验教训表明,在现场恢复的过程中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如余烬复燃、受损建筑倒塌等,所以,应充分考虑现场恢复过程中的危险,防止事故再次发生。4.7其他特别警示的事项(1)救援中要记录好抢险救的人数,作业中要轮流作业;(2)及时发布有关事故信息。加油站电器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火灾。1.2 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配电室、电气线路等使

14、用电器的地方。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当电气线路由于超负荷或电气导线断股、松脱、碰线而引起配电盘(箱或柜)、带电线路着火时。(2)事故的危害程度:电器火灾传播速度快,如果扑救不及时,极易引起周围的可燃、易燃物品着火;在氧气充足的大气环境下,还易引起更大的火灾;(3)影响范围:配电室、电气线路及其周边建筑物等1.4 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加油站内电气线路超负荷或经常发生短路;1.5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在加油站,不仅能烧毁物品和房屋,火势扩散还会引起储油罐内油品着火、爆炸,直接危及到站内人员及周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2应急工作职责

15、2. 1应急人员组成现场处置方案主要针对发生的电器火灾事故,应急自救人员主要由加油站站长及当班岗位操作人员组成。总指挥:加油站站长小组成员:当班岗位操作人员2.2应急工作职责加油站站长:为事故应急处理总指挥,负责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当班岗位操作人员:听从指挥,并进行现场处置。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加油站站长,同时启动电器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安监部门等报告,当事故超出加油站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消防部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毗邻单位请求支援。3. 2现场处置措施3. 2.1电器火灾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发生电器火灾时,应立即通知站长

16、并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对准火焰根部进行灭火,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电器火。(2)现场人员迅速跑至配电室,切断电源总开关,如果总开关发生火灾,应迅速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并拨打电话;必要时通知供电部门停止供电,防止火势蔓延。(3)警戒、疏散人员应尽快将重要物品及可能引发更大火灾的可燃、助燃物移至安全地带。加油站经理指挥其他当班人员进行有效扑救,若火情不易或无法控制时。应尽快拨打电话119,通知消防队前来救援。(4)加油站站长应组织员工迅速将储油罐的量油口进行密闭处理,疏散站内车辆和人员,封堵出入口,禁止任何车辆、人员进站。(5)火灾扑灭后,立即组织事故调查、原因分析、责任认定和责任者的处

17、理。(6)报请有关专业维修人员到站对电气线路进行维修,恢复其正常的生产、生活。3.2.2现场受伤人员的应急处置措施(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性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就治。(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4)送医院就治。3. 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及报警电话1、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见附件2。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事故

18、发生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者要指派专人立即向上级管理部门、消防部门等报告。报告内容如下:(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2)事故已经造成人员伤亡人数。(3)事故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效果。(5)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注意事项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1)必须佩戴经过认证的合格个人防护装备;(2)须确认穿戴的防护用品对将要工作的场所的有害因素起防护作用的程度,检查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等;(3)要严格按照护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不能超限使用,不能使用替代品;(4)穿戴防护用品要规范化、制度化;(5)使用完防护用品要进行清洁,防护用品要定期保养;(6)防护用

19、品要存放在指定地点,指定容器内。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1)根据燃烧物质的类别,合理选择灭火物质和灭火器材。(2)抢险救援器材要存放在指定地点,指定专人负责维修和保养。(3)建立抢险救援器材维修、保养和使用台账,对于老旧破损不能修复的器材及时更换。(4)定期组织救护队员加强对救援器材的使用演练,做到熟练运用。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1)火灾现场周围可燃的存留情况和周围坏境;(2)灭火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3)要时刻注意观察燃烧情况,在现场情况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明智实施战略“撤退”。4.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1)灭火:迅速扑灭

20、身上的余火,小心去掉身上烧焦的衣物,因为烧伤的面积越少,烧伤的越浅,越容易治疗。(2)保持创面清洁:尽可能应用辅料、三角巾、消毒或清洁布单等将伤面包裹保护。不要给创面涂油脂、中草药膏、西药膏脂等。这会增加创面的感染的机会,给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延误治疗时间,给伤员带来多余的痛苦。4.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现场处置指挥组对事故现场的救援情况进行科学判断和分析后,如果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力量、数量、人员防护装备和消灭和控制事故发展的救援设备不能满足现场救援的需要时,就不能冒险救援,等待公司的其他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增援,救援方案确定后再实施救援。4. 6应急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应急

21、救援结束后进入恢复程序阶段,包括事故后果影响消除和生产秩序恢复行动。现场恢复是在事故被控制住后进行的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并进入另一个工作阶段,即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经验教训表明,在现场恢复的过程中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如余烬复燃、受损建筑倒塌等,所以,应充分考虑现场恢复过程中的危险,防止事故再次发生。4. 7其他特别警示的事项(1)救援中要记录好抢险救的人数,作业中要轮流作业;(2)及时发布有关事故信息。加油机电器火灾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4.1 事故类型火灾。4.2 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加油机。L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

22、影响范围(1)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任何时间。(2)事故的危害程度:电器火灾传播速度快,如果扑救不及时,极易引起加油机内的油料燃烧;在氧气充足的大气环境下,还易引起更大的火灾;(3)影响范围:加油机及其周边建筑物等L4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电器漏电、加油机内油污较多时。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在加油站,不仅能烧毁物品和房屋,火势扩散还会引起储油罐内油品着火、爆炸,直接危及到站内人员及周边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2应急工作职责2. 1应急人员组成现场处置方案主要针对发生的电器火灾事故,应急自救人员主要由加油站站长及当班岗位操作人员组成。总指挥:加油站站长小组成员:当班岗位操作人员2.2应急工作

23、职责加油站站长:为事故应急处理总指挥,负责电器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当班岗位操作人员:听从指挥,并进行现场处置。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加油站站长,同时启动电器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安监部门等报告,当事故超出加油站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消防部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毗邻单位请求支援。3. 2现场处置措施3. 2.1电器火灾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加油站应急组长(站长)启动加油站灭火预案中加油机着火灭火程序。立即停止一切营业,现场加油员立即大声呼救。(2)当班加油员直接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或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对加油机进行灭火,同时对其它未着火的

24、加油机进行防护,防止火势扩大。(3)当发现火势不能控制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切断总电源,对火灾、爆炸现场进行警戒,同时疏散站内车辆及加油站周边居民。冬季应将站内取暖锅炉熄灭。(4)在公安消防部队到来之前,如火灾较大或发生爆炸,加油站自身无力处理时,现场总指挥(站长)应果断撤离灭火人员。如有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3.2.2现场受伤人员的应急处置措施(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性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就治。(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

25、心脏复苏。(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4)送医院就治。3. 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及报警电话1、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见附件2。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事故发生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者要指派专人立即向上级管理部门、消防部门等报告。报告内容如下:(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2)事故已经造成人员伤亡人数。(3)事故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效果。(5)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注意事项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1)必须佩戴经过认证的合格个人防护装备;

26、2)须确认穿戴的防护用品对将要工作的场所的有害因素起防护作用的程度,检查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等;(3)要严格按照护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不能超限使用,不能使用替代品;(4)穿戴防护用品要规范化、制度化;(5)使用完防护用品要进行清洁,防护用品要定期保养;(6)防护用品要存放在指定地点,指定容器内。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1)根据燃烧物质的类别,合理选择灭火物质和灭火器材。(2)抢险救援器材要存放在指定地点,指定专人负责维修和保养。(3)建立抢险救援器材维修、保养和使用台账,对于老旧破损不能修复的器材及时更换。(4)定期组织救护队员加强对救援器材的使用演练,做到熟练运用。4.3采取救

27、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1)火灾现场周围可燃的存留情况和周围坏境;(2)灭火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3)要时刻注意观察燃烧情况,在现场情况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明智实施战略“撤退”。4.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1)灭火:迅速扑灭身上的余火,小心去掉身上烧焦的衣物,因为烧伤的面积越少,烧伤的越浅,越容易治疗。(2)保持创面清洁:尽可能应用辅料、三角巾、消毒或清洁布单等将伤面包裹保护。不要给创面涂油脂、中草药膏、西药膏脂等。这会增加创面的感染的机会,给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延误治疗时间,给伤员带来多余的痛苦。4.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现场处置

28、指挥组对事故现场的救援情况进行科学判断和分析后,如果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力量、数量、人员防护装备和消灭和控制事故发展的救援设备不能满足现场救援的需要时,就不能冒险救援,等待公司的其他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增援,救援方案确定后再实施救援。4. 6应急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应急救援结束后进入恢复程序阶段,包括事故后果影响消除和生产秩序恢复行动。现场恢复是在事故被控制住后进行的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并进入另一个工作阶段,即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经验教训表明,在现场恢复的过程中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如余烬复燃、受损建筑倒塌等,所以,应充分考虑现场恢复过程中的危险,防止事故再次发

29、生。4. 7其他特别警示的事项(1)救援中要记录好抢险救的人数,作业中要轮流作业;(2)及时发布有关事故信息。加油站汽车加油起火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火灾。1.2 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加油机。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任何时间。(2)事故的危害程度:加油车辆在加油过程中着火,若火势得不到有效控制,在站内发生油箱发生爆炸,将给加油站造成设备、设施的严重毁坏以及人员的伤亡事故。(3)影响范围:加油机及其周边建筑物等1.4 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油箱、油管漏油或有人在危险区域拨打手机、吸烟、加油站上空有雷电等。1.5

30、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火势一旦蔓延,将引起储油罐或加油机内油品着火,引发更为严重的着火、爆炸,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危及到站内人员及周围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2应急工作职责2. 1应急人员组成现场处置方案主要针对发生的火灾事故,应急自救人员主要由加油站站长及当班岗位操作人员组成。总指挥:加油站站长小组成员:当班岗位操作人员2.2应急工作职责加油站站长:为事故应急处理总指挥,负责火灾事故应急指挥。当班岗位操作人员:听从指挥,并进行现场处置。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加油站站长,同时启动加油站汽车加油起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安监部门

31、等报告,当事故超出加油站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消防部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毗邻单位请求支援。3. 2现场处置措施3. 2.1加油站汽车加油起火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加油站应急组长启动加油站汽车加油起火灭火程序,立即停止一切作业,切断总电源,冬季应将站内取暖锅炉熄火,现场加油员大声呼救。(2)应急抢险组(当班加油员)用石棉被覆盖加油汽车油箱口,或直接用灭火器对着火点进行喷射灭火,同时对其它未着火部位用石棉被覆盖,防止火势扩大,抢险人员要互相配合。(3)如发现火灾无法控制,应启动加油站安全事故一级响应程序,对外联络、报警人员立即拨打“H9”报警电话,请求公安消防部队支援;如有人员伤亡,应立即拨打“1

32、20”急救电话。(4)后勤保障组在作好物资设施供应的同时,负责对火灾现场进行警戒,同时疏散站内车辆及加油站周围居民。(5)在可能的情况下,将着火车辆驶离或推出站区,再做处理。(6)如抢险人员在急救过程中发生事故时,由后面的人员自动补缺行使前一位人员的职责。(7)在消防部队到来之前,如火灾较大或发生爆炸,加油站自身无力处理时,现场人员应迅速撤离现场,确保自身安全。3.2.2现场受伤人员的应急处置措施(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性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就治。(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

33、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4)送医院就治。3. 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及报警电话1、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见附件2。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事故发生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者要指派专人立即向上级管理部门、消防部门等报告。报告内容如下:(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2)事故已经造成人员伤亡人数。(3)事故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效果。(5)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注意事项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1)必须佩戴经过认

34、证的合格个人防护装备;(2)须确认穿戴的防护用品对将要工作的场所的有害因素起防护作用的程度,检查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等;(3)要严格按照护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不能超限使用,不能使用替代品;(4)穿戴防护用品要规范化、制度化;(5)使用完防护用品要进行清洁,防护用品要定期保养;(6)防护用品要存放在指定地点,指定容器内。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1)根据燃烧物质的类别,合理选择灭火物质和灭火器材。(2)抢险救援器材要存放在指定地点,指定专人负责维修和保养。(3)建立抢险救援器材维修、保养和使用台账,对于老旧破损不能修复的器材及时更换。(4)定期组织救护队员加强对救援器材的使用演练,做到

35、熟练运用。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1)火灾现场周围可燃的存留情况和周围坏境;(2)灭火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3)要时刻注意观察燃烧情况,在现场情况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明智实施战略“撤退”。4.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1)灭火:迅速扑灭身上的余火,小心去掉身上烧焦的衣物,因为烧伤的面积越少,烧伤的越浅,越容易治疗。(2)保持创面清洁:尽可能应用辅料、三角巾、消毒或清洁布单等将伤面包裹保护。不要给创面涂油脂、中草药膏、西药膏脂等。这会增加创面的感染的机会,给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延误治疗时间,给伤员带来多余的痛苦。4.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

36、安全防护等事项现场处置指挥组对事故现场的救援情况进行科学判断和分析后,如果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力量、数量、人员防护装备和消灭和控制事故发展的救援设备不能满足现场救援的需要时,就不能冒险救援,等待公司的其他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增援,救援方案确定后再实施救援。4. 6应急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应急救援结束后进入恢复程序阶段,包括事故后果影响消除和生产秩序恢复行动。现场恢复是在事故被控制住后进行的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并进入另一个工作阶段,即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经验教训表明,在现场恢复的过程中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如余烬复燃、受损建筑倒塌等,所以,应充分考虑现场恢复过程中

37、的危险,防止事故再次发生。4.7其他特别警示的事项(1)救援中要记录好抢险救的人数,作业中要轮流作业;(2)及时发布有关事故信息。摩托车加油起火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火灾。1.2 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摩托车加油处。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任何时间。(2)事故的危害程度:摩托车在加油过程中着火,有可能造成摩托车毁坏以及人员的伤亡事故。(3)影响范围:摩托车加油处1.4 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油箱加满溢出汽油。1.5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火势一旦蔓延,将引起储油罐或加油机内油品着火,引发更为严重的着火、爆

38、炸,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危及到站内人员及周围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2应急工作职责2. 1应急人员组成现场处置方案主要针对发生的摩托车加油起火事故,应急自救人员主要由加油站站长及当班岗位操作人员组成。总指挥:加油站站长小组成员:当班岗位操作人员2.2应急工作职责加油站站长:为事故应急处理总指挥,负责摩托车加油起火事故应急指挥。当班岗位操作人员:听从指挥,并进行现场处置。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加油站站长,同时启动摩托车加油起火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安监部门等报告,当事故超出加油站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消防部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毗邻单位请

39、求支援。3. 2现场处置措施3. 2.1摩托车加油起火现场应急处置措施(1)加油站应急组长启动加油站摩托车加油起火灭火程序,立即停止一切作业,现场加油员立即大声呼救;(2)应急处置组(当班加油员)用石棉被覆盖加油摩托车油箱口,或直接用灭火器对着火点进行喷射灭火。同时对其它未着火部位用石棉被覆盖,防止火势扩大。(3)如发现火势无法控制,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请求公安消防部队出警处置,切断总电源,对火灾现场进行警戒,同时疏散站内车辆及加油站周围居民。冬季应将站内取暖锅炉熄灭。(4)在消防部队到来之前,如火灾较大或发生爆炸,加油站自身无力处理时,现场总指挥(站长)应果断撤离灭火人员。如有人员

40、伤亡,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5)应急抢救过程中若发生工作人员伤害事故时,后面的人员自动补缺行使前一位人员的职责。3. 2.2现场受伤人员的应急处置措施(1)被救人员衣服着火时,可就地翻滚,用水或毯子、被褥等物覆盖灭火,伤处的衣、裤、袜应剪开脱去,不可硬性撕拉,伤处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覆盖,并立即送往医院就治。(2)对烧伤面积较大的伤员,要注意呼吸、心跳的变化,必要时进行心脏复苏。(3)对有骨折出血的伤员,应做相应的包扎固定处理,搬运伤员时,以不压迫伤面和不引起呼吸困难为原则。(4)送医院就治。3. 3事故报告基本内容及报警电话1、报警电话及上级管理部门、相关应急救援单位联络方式和联系

41、人员见附件2。2、事故报告的基本要求和内容事故发生时,现场应急处置指挥者要指派专人立即向上级管理部门、消防部门等报告。报告内容如下:(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2)事故已经造成人员伤亡人数。(3)事故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已经采取的措施和效果。(5)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注意事项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1)必须佩戴经过认证的合格个人防护装备;(2)须确认穿戴的防护用品对将要工作的场所的有害因素起防护作用的程度,检查外观有无缺陷或损坏等;(3)要严格按照护品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不能超限使用,不能使用替代品;(4)穿戴防护用品要规范化、制度化;(5)使用完防护用

42、品要进行清洁,防护用品要定期保养;(6)防护用品要存放在指定地点,指定容器内。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1)根据燃烧物质的类别,合理选择灭火物质和灭火器材。(2)抢险救援器材要存放在指定地点,指定专人负责维修和保养。(3)建立抢险救援器材维修、保养和使用台账,对于老旧破损不能修复的器材及时更换。(4)定期组织救护队员加强对救援器材的使用演练,做到熟练运用。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1)火灾现场周围可燃的存留情况和周围坏境;(2)灭火人员应积极采取自我保护措施;(3)要时刻注意观察燃烧情况,在现场情况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明智实施战略“撤退”。4.

43、 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1)灭火:迅速扑灭身上的余火,小心去掉身上烧焦的衣物,因为烧伤的面积越少,烧伤的越浅,越容易治疗。(2)保持创面清洁:尽可能应用辅料、三角巾、消毒或清洁布单等将伤面包裹保护。不要给创面涂油脂、中草药膏、西药膏脂等。这会增加创面的感染的机会,给进一步治疗带来困难,延误治疗时间,给伤员带来多余的痛苦。4. 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现场处置指挥组对事故现场的救援情况进行科学判断和分析后,如果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的力量、数量、人员防护装备和消灭和控制事故发展的救援设备不能满足现场救援的需要时,就不能冒险救援,等待公司的其他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增援,救援方案确定

44、后再实施救援。4. 6应急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应急救援结束后进入恢复程序阶段,包括事故后果影响消除和生产秩序恢复行动。现场恢复是在事故被控制住后进行的短期恢复,从应急过程来说意味着应急救援工作的结束,并进入另一个工作阶段,即将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经验教训表明,在现场恢复的过程中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如余烬复燃、受损建筑倒塌等,所以,应充分考虑现场恢复过程中的危险,防止事故再次发生。4. 7其他特别警示的事项(1)救援中要记录好抢险救的人数,作业中要轮流作业;(2)及时发布有关事故信息。加油站车辆事故伤害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车辆伤害事故1.2 事故发生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

45、称加油站内。1.3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范围(1)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任何时间。(2)事故的危害程度:加油车辆进站发生碰撞、油品泄露以及撞伤人员、撞坏设备设施,可造成罩棚坍塌、人员伤亡、加油站停业等事故。(3)影响范围:加油站内。1.4 事故可能出现的征兆无明显征兆1.5 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严重时可引起火灾和爆炸,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危及到站内人员及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2应急工作职责2. 1应急人员组成现场处置方案主要针对发生的车辆伤害事故,应急自救人员主要由加油站站长及当班岗位操作人员组成。总指挥:加油站站长小组成员:当班岗位操作人员2.2应急工作职责加油

46、站站长:为事故应急处理总指挥,负责车辆伤害事故应急指挥。当班岗位操作人员:听从指挥,并进行现场处置。3应急处置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加油站站长,同时启动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在1小时内向安监部门等报告,当事故超出加油站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向消防部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毗邻单位请求支援。3. 2现场处置措施(1)进站加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撞伤人员情况后应立即抢救伤员。(2)发生撞坏设备、设施,应首先留住车辆,记住车号。(3)事故发生后,对外联络、报警组(出纳员等)拨打122电话,向交通事故处理部门报告,做好现场保护等待调查处理。(4)若破坏设备发生油品泄漏,按照相关设备油品泄漏事故处理。(5)受伤人员肢体骨折,采取伤肢固定措施,有出血采取止血措施等。(6)受伤人员被压在运载物资下面,立即搬开货物,抢救受伤人员。(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公共安全/安全评价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