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与环境5年级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13448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与环境5年级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物与环境5年级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物与环境5年级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物与环境5年级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物与环境5年级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物与环境5年级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与环境5年级教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博乐市青得里中心学校数学组五年级美术教案备课人:热依汗古丽 第1课时 授课时间:2014年 月 日 课 题 人物与环境教学内容教材第26-2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了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通过欣赏课本中两组范画,领略绘画想象力的丰富多姿。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怎样根据课本上提供的人物造型合理地添加与形象相配的环境。教学重点 根据人物的姿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可以添加什么服装和环境。训练学生想象能力。教学难点人物造型的多角度开发和想象。作品要画出新意。 难点:使内容与环境尽可能统一。 解决难点办法 。 )学生们欣赏陈列在教室里的和电脑里已储存好的有关信息,以及自己带来的年画图片。教

2、学 过 程 二次备课记录教学过程一、导入1、人类由于劳动创造了自己和自己生存的环境,人类能离开环境单独存在吗?生:不可能!小结:我们在家、在大自然、在学校、在任何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身边的环境。人物与环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2、揭题:人物与环境二、新授1、出示人物形象提问:老师这里有几个人物,你能根据他们的姿态,想象他们都在做什么吗?你能想象当他们的身体方向发生变化时,是什么样子吗?学生讨论、回答2、在原有人物的基础上,想一想,添加什么样的背景好呢?3、打开课本,学生欣赏课本中的人物添加。学生说说课本中的人物添加给你什么启发?生:可以将人物位置调换、颠倒、横放、旋转不同的角度来想象人物在做

3、什么,在什么环境中。人物的衣着也可以根据环境的不同、活动的不同来进行添加。4、你还能根据课本中提供的人物形象想象出其它的活动和环境吗?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及创造力。为学生作业打好基础。三、学生作业作业要求:可自愿选择课本提供的人物造型或自己找一组或一个人物原型。自由发挥想象添加人物活动情况和服装及周围环境。尽量避免与周围同学雷同。画好后在小组中互相欣赏,讲述画中的情形。四、作品展示、评价对画得出人意料的作品给予“特别想象力”奖。鼓励创新意识强的学生。五、总结、延伸。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与环境的想象和添加,发现了自己有着惊人的想象力,我们能够把一个或一组简单的人物原型想象成参与各种活动,穿着不同服饰

4、,身处各种多变的环境之中,真是有趣极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使大家的记忆力、观察力得到的提高,以后还可以多进行这样的训练和游戏。组织学生交流作业。板书设计: 人物与环境 教学反思: 博乐市青得里中心学校数学组六年级科学教案备课人:白丽格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授课时间:2012年8月31日 课 题 杠杆的研究教学内容教材第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

5、的重要性。教学重点 对杠杆尺进行研究教学难点 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解决难点办法 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二、探究新知(一)认识杠杆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而

6、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 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6、分辨杠杆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二)、研究杠杆的秘密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学生一般认为都

7、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 ?(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还有其他方法吗 ?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 )种,费力情况有( )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 )种。6、 对所有的数

8、据进行观察和分析。1) 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7、 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三)、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三、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探究活动大家有什么收获?四、布置作业:查阅有关杠的杆研究资料。板书设计: 杠杆的研究阻力点 用力点 支点教学反思: 博乐市青得里中心学校数学组六年级科学教案备课人:白丽格 第二单元 第3课时 授课时间:2012年9月6日 课 题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内容教材第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

9、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教学重点 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 教学难点 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解决难点办法 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记录一、趣味引入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

10、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二、探究新知(一)杠杆类工具的比较 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 ?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重点分析镊子

11、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二)、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教师小结。(三)、小杆秤的研究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

12、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参考教材P1718)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四、布置作业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板书设计: 杠杆类工具的研究一、杠杆类工具的比较二、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三、小杆秤的研究教学反思: 博乐市青得里中心学校数学组六年级科学

13、教案备课人:白丽格 第一单元 第4课时 授课时间:2012年9月7日 课 题 轮轴的秘密教学内容教材第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难点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解决难点办法 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记录一、导入新课

14、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 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二、探究新知(一)轮轴作用的研究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尝试回答)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实验操作:(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

15、10),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4、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5、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戏。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1、 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请学生进行大胆推测)2、 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3、 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

16、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4、 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三)、巩固与应用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又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继续研究轮轴的作用。板书设计: 轮轴的秘密

17、 一、 轮轴作用的研究 二、 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教学反思: 博乐市青得里中心学校数学组六年级科学教案备课人:白丽格 第一单元 第5课时 授课时间:2012年9月13日 课 题 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学内容教材第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18、解决难点办法 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记录一、激趣导入新课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二、探究新知(一)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1、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

19、作用)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要研究的问题定滑轮是否能省力预测是( )否( )要改变的条件不要改变的条件实验设计(可附图)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二)、会移动的轮子1、 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2、 认识动滑轮的定义。3、 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4、 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5、 用测力计研究动

20、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三)、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四、布置作业思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

21、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板书设计: 定滑轮和动滑轮 一、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二、会移动的轮子三、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教学反思: 博乐市青得里中心学校数学组六级科学教案备课人:白丽格 第一单元 第6课时 授课时间:2012年9月14日 课 题滑轮组教学内容教材第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教学重点 用实验研究探究定、动滑轮的作用。教学难点认识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解决难点办法 铁架

22、台、线、滑轮、钩码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提问导入: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什么问题)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二、 探究新知(一)研究滑轮组的作用1、滑轮组的定义引入原来,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观察结构图P14,理解滑轮组的构造。2、实验探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1)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2)试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请学生猜想,(3

23、)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发现什么?(实验要求:1、明确分工。2、拟定实验计划草案后实行。)(4)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5)汇报交流,说说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 (1)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 (2)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二)、游戏体验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51、出示游戏器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3、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三、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活动大家有什么收获?四、布置作业 继续游戏体验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板书设计: 滑轮组 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