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的认识.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24600 上传时间:2021-07-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千克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千克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千克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千克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千克的认识.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千克和克教学设计设计者:油坊中心小学 贾玉梅 教学内容:千克的认识 第29页-第32页教学设想: 从实际情境中引出物体轻重的概念,再认识各式各样的秤,接着引出计量单位千克,让学生体会到千克的建立是日常生活中计量物体轻重的需要。然后通过观察秤面和相关的物品,认识1千克,再让学生试着称1千克的大米,鸡蛋,拎一拎、数一数,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教学目标:1、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估一估,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2、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1千克物体的轻重,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台秤,一袋红枣,一袋膨化食品,1千克多的大米,1千克多的鸡蛋,光盘,学生分成6人小组。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由多媒体出示一袋红枣和一袋膨化食品。谈话:同学们,这是超市里的两样食品,你能说一说哪个重一些呢?你们能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多。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掂一掂 称一称二、 操作体验,认识千克1、 认识形形色色的称。(多媒体显示)(1) 谈话:生活中用来称量物体重量的秤是各种各样的。看,你们见过这些秤吗?(2) 学生结

3、合生活经验认识常见的秤,说说各种秤在什么情况下使用。2、 认识秤面,认识千克。谈话:前面我们通过掂一掂和称一称,我们发现这袋红枣重,红枣究竟有多重呢?那就试着把红枣称一称吧。学生观察秤面,说说在秤面上看到了什么。(看到了kg和1、2、3、4等数字刻度)提问:你知道kg表示什么吗?讲述:kg是千克的符号板书:千克(kg),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又叫做公斤。如果用秤称某种物体的重量时,秤面上的指针指着1,就表示这个物体重1千克,那么如果秤面的指针指着2呢?你能看出这个台秤最多能称多重的物体吗?3、 称一称红枣,初步建立1千克的观念。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秤,也知道了表示物体有多重可以用

4、千克作单位,我们来称一称红枣的重量,交流称的结果。指名回答一袋红枣的重量,再让学生掂一掂,体会1千克有多重。再掂一掂一袋膨化食品有没有1千克重,用秤称一称膨化食品,看一看它的重量够不够1千克。提问:你能在秤面上找到2千克,3千克,4千克和5千克吗?4、 进一步感受和体验1千克。(1) 称一称、拎一拎1千克大米。 称出1千克大米。 1千克到底有多重呢?把称出的大米倒进袋中,然后轮流用手拎一拎,用心好好感受一下。 学生活动。(2) 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1千克鸡蛋。 教师出示鸡蛋。(称好的1千克鸡蛋) 学生轮流拎一拎鸡蛋并估计它的重量。 数一数1千克鸡蛋大约有多少个。 想一想:同样是1千克鸡蛋,为

5、什么各组数出的个数略有差别? 进一步认识和明确整千克数。 谈话:1千克鸡蛋大约有17个,照这样计算,2千克鸡蛋大约有几个?你能称出2千克大米或者鸡蛋吗?三、 应用拓展,完善体验1、 做“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通过称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红枣、大米、鸡蛋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也可以用千克作单位表示有多重。(多媒体出示盐水鸭和大米图片)(1) 学生观察或交流从图上获得的数学信息。(2) 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如果学生说不出,教师举例加以说明)2、 做“想想做做”第2题。(1) 多媒体出示电梯和卡车的载重标示。(2) 提问:你知道它们各可以载重多少千克吗?(3) 小结并进

6、行安全教育:电梯最多只能载重1000kg,一旦超过这个重量,他就会发出警报。为了安全,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只能乘下一班电梯。(4) 提问:你能看出这辆车允许载重多少千克马?如果实际载重量为6000kg,让你当警察,你能让这辆车通过吗?(5) 学生发表个人见解。(6) 小结:对呀,超载的汽车是不安全的,所以这辆车不能通过。为了确保人民的安全,我们国家早就对载重量专门作了规定,就连对乘坐火车,飞机的旅客所所能携带的物品重量也有严格规定。3、 多媒体播放“你知道吗?的内容。听了介绍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4、 做“想想做做”第3题。(1) 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2) 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3) 根据该才说出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口头解答。5、 做“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阅读。提问:这道题提出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加“大约”二字?你能说出两种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千克马?指名回答。6、 做“想想做做”第5题。各自列式计算,全班共同订正。四、 总结延伸1、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和体会?2、 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菜场去买菜,看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