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25169 上传时间:2021-07-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户县草堂镇中心学校方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对学习材料的反应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最积极最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如果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对自己的数学学习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刻苦学习,充分发挥其优势,怀着强烈的希望学习数学知识,千方百计掌握数学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一、从小学生自身特点出发,培养小学生持久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小学生在刚接触数学时,有新颖感,出于好奇,兴趣盎然。但随着学习

2、时间的增加,年级的升高,内容难度的增大,学习的兴趣就会逐渐降低,有的甚至会产生畏惧感。此时,作为老师,就应从学生自身特点的不足之处着手,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出奇制胜,使学生在无情感焦虑、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学习。这样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加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依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制定活泼、生动、多样化、科学的游戏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老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枝铅笔,卖出9枝,还剩几枝?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

3、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因为,所以.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这样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创设“民主、快乐”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焕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

4、生学得愉快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我们必须满腔热情地去热爱学生,必须全力以赴地投入教学,必须要饶有兴趣地和学生度过每一分每一秒的教学时光。教师宽广的知识面、旺盛的热情、浓厚的求知欲,尤其是发自内心的积极的教学情感,唯有这样,数学教学才能成为充满情感活动富有吸引力的生机盎然的课堂学习活动。心理快乐能使人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对一切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创造力。课堂上,学生要尊重老师,老师要爱护学生,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首先,教师要保持一个好心情,面带微笑地进课堂,学会蹲下来和孩子们说话。教师要经常在每节课的课前问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可以开始了吗?在课将结束时问学

5、生:这节课,你快乐吗?然后根据学生是否快乐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儿歌、故事、谜语、幽默的语言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快乐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以及形象生动的比喻,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诱发了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场白”,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采用故事导入法,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导入新课,首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一个“兔子分萝卜”的故事:兔妈妈有两个孩子,一天,它到菜地里拔回

6、个萝卜,它想考考两个孩子,于是就说:“我想把个萝卜平均分给你们,我有三种方法:一是把个萝卜平均分成份,给你们每人一份;二是把个萝卜平均分成份,给你们每人份;三是把个萝卜平均分成份,给你们每人份,你们喜欢哪一种分法?”小兔刚听完,就争着要第三种分法。大家想想,小兔的想法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顿时兴趣高涨,经过讨论都认为三种分法是一样的。老师紧接着问:“为什么呢?”这一问,便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了学生渴望解开其中奥秘的心理状态,为学习新知创设了好的开端。四、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直观教具的使用,还要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参加实践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活

7、动,才可能使所有学生获得比较充分的感知,才便于储存和提取信息。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发展学习兴趣,获取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知识,亲身体验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这一内容是,我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拿教具在讲台上演示,然后一步步讲解计算方法,而是转变教学方式,改教师之“教”为“导”,变教师之“教具”为学生之“学具”,让每个学生准备直径分别为厘米、厘米、厘米的三个圆片,引导学生把圆片放在刻度尺上各滚动一周,

8、观察记录周长各是多少,启发学生思考:这三个圆片的周长分别是直径的多少倍?由于学生亲自操作,感受很深,都有“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倍多一些”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内容,概括出圆周率约是“、”这个对应值。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一直都在“导”,不是全盘授之,学生在一次次的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中,体现了“再发现”的过程,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掌握了可贵的“发现”的方法。五、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十分重要。特别是对缺点比较多的学生,在教学时,应多用“你真行”、“你真了不起”、“你不简单”、“你真棒”等等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的微小进步,从心

9、理学角度看,一个人的成绩如能得到及时承认和褒奖,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形成自我激励的心理机智。反之一味抓住错误或缺点批评责怪学生,学生的心理就会失衡,对学习就会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例如,我在教学“时、分、秒”这一节时,一个学生对“时”提出了“:”的写法,理由是“时”的时候,时针正好指向“”,分针正好指向“”。当时我并没有立刻否定,而且先表扬这位学生敢于发表这个不同的想法,并肯定这种写法正确的部分,然后以不正确的部分作为引导的切入点进行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思维中所谓的“误点”,正是其思维过程中得闪光之处。因此,教师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10、以激励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六、巧设习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是课堂教学中操作的主要形式,是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和深化新知识、提高智能的重要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措施。习题设计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又直接影响学习兴趣的发展。因此,在设计练习是,除了注意从实效出发,对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方式等做科学的安排外,还要利用小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心理,适时、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性的练习,是增强练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如在练习中适时、适当开展“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夺红旗”、“找朋友”、“邮递员送信”、“小动物找家”等各种游戏性的练习,都能够引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得到自我评价、自我表现的机会。从而达到增添兴趣、扩展思维、发展智能的目的。另外,还要设计一些有创造性,综合性,思考性的练习,激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寻求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大胆尝试,这样有利于激发求知欲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靠平时一点点积累和培养起来的。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努力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焰火,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而不厌,喜学乐学”,从而提高分钟的课堂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户县草堂镇中心学校方瑾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户县草堂镇中心学校李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体会户县草堂镇中心学校李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