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反思:美术活动是否需要出示范画.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43256 上传时间:2021-07-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学反思:美术活动是否需要出示范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教学反思:美术活动是否需要出示范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园教学反思:美术活动是否需要出示范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学反思:美术活动是否需要出示范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学反思:美术活动是否需要出示范画.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学反思:美术活动是否需要出示范画我国的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幼儿园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础,担负着对36岁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使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也担负着为幼儿父母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便利条件的任务。为此,幼儿园必须向幼儿实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而美育的教育是指教给幼儿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等粗浅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幼儿对它们的兴趣,初步发展他们对周围生活、大自然、文学艺术中的美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实行审美活动,即感受和领会现实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美,但是每个人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标准都是不一样的,它受到人

2、的感知水平、想象力、生活经验、知识修养、社会地位的影响,也受到时代风尚、民族传统和区域的影响。要使年轻一代形成准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就需要对他们实行认真的培养和教育,也就是实行美育。就是利用美的事物,通过组织幼儿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和创造美的水平的一种教育活动。这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幼儿教育这几年来,对美术活动的展开一直是在持续探索,持续完善中。也发现了很多老师都容易,也能够说是统一的模式,都喜欢为孩子准备范画。而孩子们的作品都如出一辙,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都是一模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孩子的画画技术上,有的画的好些,有的画的乱些。上个月去了一次

3、重庆,看了两位老师的美术活动茅塞顿开。而听了在一线从事美术活动三十年的老师的点评和讲座,更是受益非浅。第一个老师上的活动是太阳宝贝,主要目的是培养孩子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难点(太阳光的表现方式,局部的装饰方法等)。尝试利用已有的技能去寻求解决方法,获得以自我的方式表达自身情感的体验和成就感。体会创作的愉悦和作品的美。在培养孩子发现难点,寻求解决方法等方面,老师课程的设计都达到了她要求的目标,而在体会创作方面,幼儿的创作水平没有得到体现。因为几乎全部孩子都和老师的太阳宝贝如出一辙,仅仅因为有了范画。针对这个老师的活动,实行讲评的老师说了,最好不要用范画,让幼儿以自己的思想画出不一样的作品。老师给了范

4、画,孩子的思维受到了限制,我们看到的十几幅作品都是太阳,没有其他的表现线条的作品。其实有很多事物都能够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现,并不一定要求幼儿只画太阳。孩子的作品都很不错,非常漂亮,可就是缺乏了创造力。我们说幼儿对美的表达要大胆直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这个老师的活动正好少了这个点。美术活动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幼儿从中得到感受,他们总是想表达出来,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发展着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老师在美术活动中给予恰当的支持、鼓励和引导,不但对幼儿艺术表现力、创造力的发展有促动作用,而且因为水平的迁移,习惯的养成,对幼儿创造性思维,自信心和独立精神,也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二位老师上的是

5、一个大班的世界名画欣赏活动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她的目标在于能大胆的用语言的描述、肢体动作的模仿等方式,充分表达对作品的感受。理解新印象派大师修拉这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感受独特的“点彩”绘画方法,体会大师作画的态度,并尝试用“点彩”的画法作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很自然地引导孩子们欣赏画面的近处、远处;动态和安静的;亮处和阴影的对比。在尝试“点彩”的画法时,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并且能坚持一定时间绘画。在活动结束时,还有很多的孩子不愿意放下手中的笔。老师使用欣赏名画的方式让孩子对“点彩”产生兴趣,一起欣赏了这幅画,同时向幼儿介绍了画家,并告诉孩子这幅画的名字,是以什么方式画成的。老师没有出示范画,

6、而是借助于其他几幅相对要简单一些,还是“点彩”的形式画成的作品,让孩子们从中观察出是用什么方法画出的。再示范怎样画点彩画,仅仅老师的示范是只简单的点,没有成品的作品。这就给了孩子更大更广的思维空间。然后是幼儿自由绘画的时间,孩子们能够放手的尝试,画面之丰富。有画花的,画公鸡的,画房子的,画山的,应有尽有,多姿多彩。让所有的老师大开眼界。而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点彩画”,天生的那种探索,尝试的潜在意识被激发了,沉浸在创造活动中,老师在最后花了很长时间才让孩子们离开。这个活动让所有的参观老师受益非浅。而我们那位一线的讲评老师只说了一点,就是在示范过程中,还要更详细些,点的堆积、疏密应该讲,要不然我们

7、的作品就只有简单的线条,而少了层次感。我们也看到了有范画和没有范画对孩子的影响。美术它是一种造型艺术,是以线条、色彩、结构塑造形象的视觉艺术。以它的直观性、可视性、形象生动,对幼儿有很大的感染力。它要求幼儿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结构等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理解和情感。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力。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整合课程,很多时候都有美术活动在里面,每周的至少有34个美术活动。仅仅这些活动并不是单一的美术活动,它和其它领域联系在一起,绝大部分时候,涉及到各个层次,各个不同的领域,而多数是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有目的的实行各种创造性

8、的美术创作活动。没有了范画,没有了局限,孩子们的创造性得到了全面的发挥。很多时候老师并不能看出孩子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但是我相信绝大部分的老师都是以积极、鼓励的态度来对待孩子的作品。孩子的思维水平得到了拓展,动手水平也得到了提升,而老师在组织活动上也少了很多环节,至少不是单一的美术活动,也不需要准备范画。不只对孩子有利,对老师的教学也是一种尝试。在我们这种比较偏僻的山区,幼儿人数较多,一个班至少有50个孩子,实行各种活动都很困难,照顾不了那么多的孩子,老师要准备的材料也很多。而有些孩子的家庭困难,连最基本的美术材料都没有,每次实行美术活动都会给老师带来很多难处。看到别人上展示课时只有二

9、十几个孩子,真羡慕啊。有老师也向我们的专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何上好大班化的美术活动。而专家们没有这样的经历,他们也不能给我们一个比较明确的指示,这还真是难为我们这些山区的老师们。如果只有二十、三十个孩子,我相信我们的活动也能展开的很好,至少比现在要好。老师不但要对孩子负责,同时要对家长有交待。我们这些地方的家长,他们要求看到孩子的成绩,也就是说,要有实质性的东西。要有成品的美术作品,就是我们上美术活动的一个任务。所以有时难免会出现有范画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因为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绩,一个简单却为难老师的任务。我想不单是我们山区的老师教美术活动会出示范画,就连大城市的老师也有这种情

10、况。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从小班美术活动开始,就不出示范画,一直让孩子自己画,那么孩子们没有参照物,小班时,思维空间有限,他们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这里的老师会以涂色,添画等方式,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使画面更丰富,美观。而在教学过程中,自不而然的就会给孩子做示范,这同样是一种出示范画的方式。而小班孩子你不给他一定的参照物,他只会乱涂鸦,一直没有成品的作品,我们对家长也不好交待。有些家长经过解释能够理解,而有的却认为老师无能,为自己找借口。如果小班时就一直主张不用示范画,那么到了中大班会是怎么样的情况。这是我们还没有尝试过的。孩子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不过家长的认知却是固定的,他们只有一种观点,一定

11、要有成品的作品。其他的是否对孩子的发展有利,他们是不会去思考的。所以在我们这些偏僻的山区,真是做老师难啊。真正想要按自己的意愿实行教学并不容易。在我们幼儿园,使用的是整合课程教学,但另外每个月还有其他的课程安排,比如每个月四个成品的美术作品,这样在放假的时候,能够把它们装订成册,分发给每个孩子的家长,他们看到自己孩子的作品,也就欣慰了,觉得自己的孩子学到东西了,至少有几幅成品的作品。而在其他大城市,家长的素质高,认知水平强,能够从其他地方发现孩子的成长,发现孩子学有所成,他们会感谢老师,会认同老师。所以那里的老师不用向我们这样变着花样来实行教学。其实这也是一种方法。在我们这些地方提倡这样的教学,不但让孩子从各个方面得到了提升,从各个领域得到了知识,同时也有让家长满意的实质性的东西。仅仅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做到尽量不用范画,让孩子自己发挥想象力,自己实行创作。相信一样能够培养孩子对美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孩子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水平。一样能够教给孩子粗浅的艺术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孩子对艺术的兴趣、发展初步的创造力。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自信心和独立精神,也会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