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名校“秘密”》.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44120 上传时间:2021-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论文《名校“秘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管理论文《名校“秘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管理论文《名校“秘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管理论文《名校“秘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管理论文《名校“秘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名校“秘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名校“秘密”》.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管理】名校“秘密” 长沙市高效课堂开放周观摩体会长沙市岳麓区望月湖一小:危维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好学校的品鉴,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觉得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的幸福感、家长的满意度应该成为重要的评判指标。那些家长和学生舍近求远、千方百计“择校”的知名学校定有其独特魅力。2011年10月举行的长沙市高效课堂开放周里,我参加了燕山二小和长沙市实验小学两所知名小学的观摩学习,感受颇深。在我眼里,这两所学校都称得上“好学校”。她们与我平时所了解到的“好学校”一样,有着一些共同的“秘密”。一、 有一支专业过硬的学习型教师团队曾在一本书里看到:世界上最好中学的诀窍是教

2、师爱学习。无论是实验小学60%的教师都参与的校“名师工作室”,还是燕山二小“以读促成长”等活动,都是在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的学习交流平台。学校不仅要给教师日常工作提要求,也要给教师学习和研究施压力。要想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将学科知识及背后的能力、方法、学科价值等给学生以有效渗透,教师的专业底蕴是必备的根基。其扎实程度应该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正比。只有专业底蕴深厚了,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实现从背课(背教案)到侃课甚至是创造性地玩课的跨跃。在燕山二小,我听了辛晓明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伯牙绝弦一课。辛老师是一位对小学语文教学很有研究的老师,30岁就出版过自己的教学专著。很多教师慕名而去,

3、整个礼堂座无虚席。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篇较难理解的文言文, 短短40分钟内,辛老师深入浅出,以协作者、引导者的身份为学生再现了历史、拉近了学生与时空的距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智慧不断被深挖,重难点突破一气呵成。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完全理解了文中的情感,连整篇课文都能流利地背诵。下课铃响时,学生还沉浸在放飞的思绪里久久不愿离开,真正实现了从“怕上学”到“怕下课”的转变。这样的老师,能不受欢迎吗?这样的课堂,能不高效吗?当然,我们不能奢望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名师。但正如实验小学刘芳兰校长所说:她要求每一位教师首先成为一名学习型教师,其次争做一名研究型教师,还鼓励一部分教师通过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学习型仅

4、仅只是学校要求的“底线”。二、 有一个利于教师、学生自主发展的民主平台人的潜能一旦被激活,其创造的效益可能是无穷的。燕山二小倡导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积极创设“主动学”、“自己学”的氛围;关注学生间的差异,鼓励所有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并利用课堂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体会学有所获的愉悦。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高涨,学习效率日渐提高。他们开展了“我的作业我做主零作业和自选作业申报”活动,在家长和老师每月审核的前提下,把作业的选择权留给学生。通过增加劳动、阅读、特长、实践等作业形式为学生开辟更多自主成长与发展的空间。这种科学、高效的做法自然深受学生及家长的欢迎,也赢得了媒体的热捧与社会的好评。

5、在燕山,不但学生的作业可以自主,连老师的教案也可以申请免检。我想,那些得到了“豁免权”的教师,大多也不会把节约下来的“写教案”的时间用来做与教学无关之事,反而会视这一种权利为荣耀与鞭策,进一步激发起其对工作尽职尽责的深层情感。我发现,在这些学校里,不论是学生的成长,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都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尊重,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断提升。我想:外部压力也许能使师生达到学校要求的最低标准,而想要促使更多人走向优秀或卓越,则更离不开这种自我管理、自主教育的民主平台。我以为:较好的办法是在学校的需求与教师的需求间、在课堂的需求与学生的需求间,找到能够相融合的双

6、赢点或多赢点来切入,在个体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团队的共赢。三、 有一种把教育教学常规抓好抓实的淡泊姿态有人说:成功就是把一件平凡的事情不厌其烦地重复去做,最终把它做成不平凡的事情。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也说:“我最怕参观者问我学校的特色是什么?在我看来,把常规抓好就是最大的特色!” 当下,在社会功利之风的影响下,我们也常犯急功近利的“浮躁病”。我们执迷于创特色、树品牌、提效应我们奢望通过一件或几件事的包装炒作一炮而红,类似近期网络热议的“绿领巾”事件等一些随意的、庸俗的举措随之产生,看似夺人眼球,实则经不起推敲。 我们不由得感叹:教育真是个一点一滴的慢工夫!学生才是我们服务的真正对象和我们该倾心打

7、造的产品。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平凡而琐碎的日常教育教学事务中,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不遗余力地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智力、品行、体质基础。 在这次开放的每一所中小学,都是将课堂与学校其他工作尽量以其本身的真实面貌来进行大面积的开放展示,常态管理的水平、常态课堂的质量已成为了校长、老师注重的焦点。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呼吁更多的学校和老师要关注常态的课堂教学,旗帜鲜明地反对“做课”、“做秀”。这对我们还热衷于浮在表面做文章摆成绩的人是一个重要而及时的提醒。我记得北京中关村四小的刘可钦校长曾介绍她们学校的学生观:学生是在一节一节的课里长大的。每

8、节课都是师生生命历程中不可重复的。教师要用研究的眼光看待日常的教学,要用心去创造常态课堂的灵动。而不是为了做出一节或几节公开课。我十分认同。 附:活动反思一、课堂教学“模式”不应成为老师和学生的束缚关于高效课堂,很多学校都提出了自己的模式。我觉得,模式对教师也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同教师有不同专长、不同学生也有不同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差异模式不应成为束缚老师和学生的枷锁。教育名家杜威曾说我们所需要的教育是单纯的教育,当我们致力于寻求教育是什么以及要满足什么条件而使教育成为实际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名词或一个口号时,我们将有更准确、更迅速的进步。二、好经验的移植不能生搬硬套在每次的交流学习中我们都能看

9、到很多好的做法,但经验的移植需要适宜的土壤,更需要对其背后的教育规律有深刻而清醒的认识。像让人啼笑皆非的西安“绿领巾”事件就是这方面的反面典型。据央视报道,“绿领巾”曾是上海首创的少先队工作中的较好做法,但在上海,绿领巾从来没有被当作过划分学生好坏的标志。老师会根据孩子入学时的不同起点,鼓励和帮助每一个孩子成长进步,过一段时间,这群孩子又能一齐戴上“光荣”的红领巾。而此时,正是他们向往已久的那个时刻。作为教育同行,我们在准备对别人的先进经验“拿来”使用时,我们应看到其先进性背后的客观规律,周密考虑是否适合移植本土化,千万不要师生及社会产生“东施效颦”的错觉。总之,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心中的“好学校”、“好老师”值得我们用汗水与智慧潜心、专心、静心去描绘和耕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