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选择题型(共25题)——2020届高三化学题型狂练.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49059 上传时间:2021-07-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9.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学实验选择题型(共25题)——2020届高三化学题型狂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有机化学实验选择题型(共25题)——2020届高三化学题型狂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有机化学实验选择题型(共25题)——2020届高三化学题型狂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有机化学实验选择题型(共25题)——2020届高三化学题型狂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有机化学实验选择题型(共25题)——2020届高三化学题型狂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实验选择题型(共25题)——2020届高三化学题型狂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实验选择题型(共25题)——2020届高三化学题型狂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有机化学实验选择题型(共25题)2020届高三化学题型狂练1. 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制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先在试管a中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缓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B. 浓硫酸的作用主要是催化和吸水C. b中的饱和Na2CO3溶液可用浓NaOH溶液代替D. 实验原理为【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难度不大,掌握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和实验操作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A.制备乙酸乙酯时,先在试管a中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缓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故A正确;B.浓硫酸在该反应中,用作催化剂和吸水剂,故B正确;C.饱和碳酸钠可以反应掉挥

2、发出来的乙酸,同时可以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还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而浓的氢氧化钠溶液会使酯水解掉而得不到酯,故C错误;D.实验原理为酸去羟基,醇去氢,故当18O在乙醇里时,在乙酸乙酯中也有18O,故D正确。故选C。2.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图甲:制备乙酸乙酯B. 图乙: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C. 图丙:在铁制品表面镀铜D. 图丁:制取少量CO2气体【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装置的判断,较为简单,熟知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图甲符合乙酸乙酯的制备,故A正确;B.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应该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移液至容

3、量瓶中然后定容摇匀,故B错误;C.阳极失去电子被氧化为离子,该金属的离子在阴极放电得到电子生成金属,附着在阴极上,故镀层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故C错误;D.制取少量的二氧化碳应该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纯碱与盐酸反应速率快不易收集,另外纯碱易溶于水,不能停留在有孔塑料板上,不能达到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A。3. 三颈烧瓶可用于苯的溴化实验,如图所示,苯和液溴加入装有铁粉的三颈烧瓶中,液体微沸,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或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此反应不需要加热,为放热反应B. 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再加入相应试剂制取溴苯C. NaOH的作用为除杂、提纯等D. 冷凝管只有冷凝、回

4、流的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溴苯的制备、物质分离除杂、实验操作顺序以及仪器的作用等,解答这类问题应明确实验的原理以及相关操作等,试题难度一般。【解答】A.加入药品后反应液微沸,说明温度升高,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B.实验的顺序:连接仪器检验气密性添加药品,故B正确;C.氢氧化钠可以吸收未反应的溴,并且反应后可以使溴苯和溴化铁分离,还可以吸收挥发出的HBr,起到了除杂、提纯、尾气处理的作用,故C正确;D.冷凝管有冷凝、回流的作用,还有导气(HBr)的作用,故D错误。故选D。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取1mL20%蔗糖溶液,加入少量稀

5、硫酸,水浴加热后取少量溶液,加入几滴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中的葡萄糖 B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在试管口放一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检验NH4+ C 硝酸银溶液中加Na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KI溶液后,沉淀变为黄色 验证Ksp(AgCl)Ksp(AgI) DH3PO3+2NaOH(足量)=Na2HPO3+2H2O 证明H3PO3属于三元酸 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物质的性质、沉淀转化、离子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

6、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检验葡萄糖应在碱性条件下,则水解后先加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再加入几滴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观察实验现象,故A错误;B.加入稀NaOH,可能生成一水合氨,应加热,选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故B错误;C.发生沉淀的转化,可知Ksp(AgCl)Ksp(AgI),故C正确;D.根据反应H3PO3+2NaOH(足量)=Na2HPO3+2H2O可知:氢氧化钠足量,反应产物为Na2HPO3,证明了H3PO3属于二元酸,故D错误。故选C。5. 1,2二溴乙烷(沸点为131),可溶于CCl4,某同学在实验室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在生成和纯化1

7、,2二溴乙烷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的综合应用,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一般。【解答】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在生成和纯化1,2二溴乙烷的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实验操作有发生装置A、洗气装置B(吸收为完全反应的Br2)、分离装置D(产物1,2二溴乙烷可溶于CCl4,应选择蒸馏的方法分离),未涉及萃取装置C,故C正确。故选C。6. 下列实验装置图正确的是()A. 实验室制备及收集乙烯B. 石油分馏C. 实验室制硝基苯D. 实验室制乙炔【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备物质的装置图分析判断、

8、原理应用,掌握基础和注意问题是关键。【解答】A.常温下,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接近于空气,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错误;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测蒸气的温度,为充分冷凝,冷凝水的水流方向应从下端进水,上端出水,故B错误;C.苯和硝酸沸点较低,易挥发,用长玻璃导管冷凝,制硝基苯的温度是5060,水浴加热可以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并且温度容易控制,图示装置正确,故C正确;D.电石成分为碳化钙,实验室利用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此反应大量放热,会损坏启普发生器,生成的氢氧化钙是糊状物,会堵塞反应容器,故不可利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故D错误。故选C。7.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

9、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对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和碎瓷片加热,将导气管伸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石蜡油分解的产物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B. 分别点燃蚕丝和人造纤维 蚕丝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纤维燃烧有刺鼻的气味 蚕丝属于蛋白质,可用燃烧的方法鉴别蚕丝和人造纤维 C. 对蔗糖和少量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冷却,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产生银镜 蔗糖在酸性条件下可以水解且水解产物含有醛基 D. 向甲苯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 KMnO4溶液颜色褪去 苯环中的双键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

10、】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操作、现象、结论的准确性,难度一般。熟悉教材中涉及的实验是解题关键;【分析】A.石蜡油分解产生烷烃与烯烃混合物,与溴发生的是加成反应,A项错误;B.蚕丝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可用燃烧法鉴别蚕丝和人造纤维,B项正确;C.蔗糖与稀硫酸反应后环境为酸性,银镜反应的反应环境为碱性,因此需要在蔗糖和少量稀硫酸的混合溶液加热,充分反应后将其变为碱性环境,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才能产生银镜,C项错误;D.甲苯支链的第1个C原子上有H,CH3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COOH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D项错误。故选B。8. 下列实验方案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褪色验证石蜡油分解

11、生成乙烯B. 验证草酸晶体中是否含有结晶水C. 研究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D. 验证甲烷和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价,掌握常见实验操作规范、物质的制备和检验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一般。【解答】A.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乙烯,可能是丙烯等,且装有溴的四氯化碳的试管只有进气管,无出气管,故A错误;B.草酸晶体受热易熔化,试管口不能向下倾斜,且草酸晶体分解也会产生水,故B错误;C.双氧水的浓度相同,滴入相同体积的硫酸铜和硫酸铁溶液作催化剂,可通过产生气体的快慢判断不同的催化剂对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影响,故C正确;D.未反应的氯气也能与硝酸银溶

12、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氯气与甲烷发生了取代反应,故D错误。9. 试管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以下试管实验操作及现象均正确的是()A. 直接向淀粉水解液中滴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B. 向苯中滴加少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分层,上层无色,下层橙红色C. 向FeSO4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振荡,溶液变血红色D. 用一束强光照射鸡蛋白溶液,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淀粉水解产物的检验、亚铁离子的检验、苯的物理性质、丁达尔效应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一般。【解答】A.淀粉水解液检验时要先加氢氧化钠调节溶液呈碱

13、性后再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故A错误;B.四氯化碳和苯会互溶,不分层,故B错误;C.向FeSO4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振荡,生成蓝色沉淀,故C错误;D.鸡蛋白溶液是胶体,用一束强光照射鸡蛋白溶液,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故D正确。故选D。1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关于高中课本中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为铁与水蒸气反应,湿棉花可以为反应提供原料B. 图2为实验室制氨气,干棉花可以吸收多余的氨气以免污染环境C. 图3为实验室制乙酸乙酯,试管中物质只有乙醇、浓硫酸和乙酸D. 图4为沉淀溶解转化实验,不能用来说明Ksp(AgCl)Ksp(AgI)Ksp(Ag2S

1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物质的制备、性质的比较、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因为是铁和水蒸气的反应,试管内有铁粉,所以湿棉花主要是提供水蒸气,故A正确;B.干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氨气与空气发生对流,使收集到的氨不纯,故B错误;C.试管中应加入沸石,防止暴沸,故C错误;D.足量的氯化钠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在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I固体,有AgI沉淀生成,在AgI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溶液,有Ag2S沉淀生成,能说明Ksp(AgCl)Ksp(AgI)Ksp

15、(Ag2S),故 D错误。故选A。11. 实验室在5060下制备硝基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冷凝回流、平衡压强B. 加入试剂的顺序: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冷却后加入苯C. 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烧杯中,加水D. 为了除去在硝基苯中的酸性物质,需要水洗、碱洗,然后再水洗【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苯的取代反应,有机合成的综合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等相关知识点,解题关键在于熟识相关知识点,并灵活运用,难度不大。【解答】A.反应物易挥发,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平衡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B.应将密度大的浓硫酸加入到密度小的浓硝酸中去,并不断

16、振荡,以防止溅出伤人,所以加入试剂的顺序是: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冷却后加入苯,故B不符合题意;C.反应后液体含有催化剂浓硫酸,浓硫酸加水稀释,释放出大量的热,液滴飞溅,故C符合题意;D.为了除去在硝基苯中的酸性物质,需要水洗去除大部分酸性物质,残留的酸性物质可以用碱中和洗,然后再水洗冲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 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关闭KB. 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C. 实验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D. 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是吸收溴蒸汽【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

17、实验方案的评价,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实验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解答】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才能平衡压强,以便加入混合液,故A错误;B. 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C. 挥发出的HBr中含有溴,溴溶于四氯化碳呈浅红色,故C正确;D. 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主要是吸收溴化氢,故D错误;故选C。13. 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

18、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乙烯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溶于四氯化碳而导致溶液互溶,最终变为无色透明,故A正确;B.乙醇与钠反应较平稳,而Na与水反应剧烈,则乙醇分子中的氢不如水分子中的氢活泼,故B

19、错误;C.乙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的酸性,故C错误;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HCl,HCl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一氯甲烷为中性,故D错误;故选A。14.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某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 溶液颜色不变 该食盐一定是非加碘盐 B. 将含HCl的Cl2通过饱和食盐水 气体体积减小 可得到纯净的Cl2 C. 将甲烷与氯气按体积比为14混合于试管中,光照 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代甲烷具有酸性 D. 将0.1molL1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

20、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转变为蓝色沉淀 KspCuOH2KspMgOH2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由实验及现象推出相应结论正误判断,涉及甲烷的取代反应、加碘盐等,比较基础,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A.加碘盐中碘元素以碘酸钾形式存在,其中不含碘单质,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A错误;B.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水,所以将含氯化氢的氯气通过饱和食盐水,氯化氢被吸收,得到含水蒸气的氯气,并非纯净的氯气,B错误;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氢,氯化氢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21、,而不是氯代甲烷,C错误;D.将0.1molL1硫酸镁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1硫酸铜溶液,白色沉淀变为蓝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镁沉淀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更难溶,故氢氧化铜的Ksp比氢氧化镁的小,D正确。15.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密度1.45gcm3,不溶于水)时,经过配制混酸、硝化反应(5060)、洗涤分离、干燥蒸馏等步骤。下列图示装置和原理能达到目的的是( )A. 配制混酸B. 硝化反应C. 分离硝基苯D. 蒸馏硝基苯【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硝基苯的制备实验,注意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基本操作,结合物质的性质特点和差异答题是关键。【解答】A.

22、浓硫酸密度较大,为防止酸液飞溅,配制混酸时应将浓硫酸滴加到浓硝酸中,故A错误;B.制备硝基苯时,反应温度为5060,为控制反应温度应用水浴加热,故B错误;C.硝基苯不溶于水,分离硝基苯应用分液方法分离,故C正确;D.蒸馏硝基苯时,冷凝管中加入水的方向错误,为充分冷凝,应从下端进水,故D错误;故选C。16. 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B. 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C. 加热试管a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D. 试

23、管b中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乙酸乙酯的制备以及对操作与反应装置的理解,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制取乙酸乙酯加入试剂时应考虑浓硫酸的稀释问题。【解答】A.配制混合液时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振荡边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冰醋酸,故A错误;B.a试管受热不均,试管b中的导管伸入液面下可能发生倒吸,导管要插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倒吸,故B正确;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可使反应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故C正确;D.制备乙酸乙酯时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

24、乙醇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故D正确。故选A。17. 实验室经常利用KMnO4来检验产物或验证性质,图示为部分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X为NaOH溶液时,则KMnO4可用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检验B. 若X为NaOH溶液时,则KMnO4可用于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产物检验C. 若X为CuSO4溶液时,则KMnO4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炔时验证其性质D. 若X为溴水,则KMnO4可用于乙醛发生还原反应的产物检验【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内容为实验方案的评价,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题目不太难。【解答】A.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不与NaOH溶液反

25、应,也不溶于水,从氢氧化钠溶液中逸出后进入高锰酸钾溶液,KMnO4与乙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褪色,故A正确;B.乙醇发生消去生成乙烯,乙烯和挥发出的乙醇经过氢氧化钠溶液,乙醇溶解,乙烯逸出后进入高锰酸钾溶液,KMnO4与乙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褪色,故B正确;C.实验室制取的乙炔中含有硫化氢和磷化氢杂质,生成的气体通入CuSO4溶液时,杂质与硫酸铜反应而除去,逸出的乙炔与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褪色,故C正确;D.乙醛还原为乙醇,生成的乙醇和挥发的乙醛都溶于溴水,KMnO4不可用于乙醛发生还原反应的产物检验,故D错误。故选D。18. 如图是用实验室制得的乙烯与溴水作用制取1,

26、2-二溴乙烷的部分装置图,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装置和装置中都盛有水,其作用相同B. 装置和装置中都盛有NaOH溶液,其吸收的杂质相同C. 产物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1,2-二溴乙烷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D. 制备乙烯和生成1,2-二溴乙烷的反应类型分别是消去反应和加成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分液操作、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等,掌握相关物质的基本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平时须注意积累相关反应知识,题目难度一般。【解答】A.装置中气体压力过大时,水就会从玻璃管上端溢出,起到缓冲作用;溴易挥发,装置水的作用是冷却液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

27、故A错误;B.装置吸收乙烯中混有的SO2、CO2;装置是吸收逸出的溴蒸气,防止污染空气,吸收的杂质不相同,故B错误;C.1,2二溴乙烷与水不溶,密度比水大,在水的下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下口倒出,故C错误;D.制备乙烯是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是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故D正确。故选D。19. 已知电石(CaC2)中常含有极易水解的CaS等杂质,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乙炔并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图。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 A. 可将气体发生装置换成启普发生器,更易于控制反应的速率B. b中有黑色沉淀、c中溶液紫红色变浅或消失C. 使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的主要目的是便于控制乙炔的生成速率D. 导

28、管d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分液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乙炔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试题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的实验的原理为解题的关键。【解答】A.电石与水剧烈反应,且放热,生成的浊液易堵塞导管,不能在启普发生器中进行,故A错误;B.产生的乙炔中混有硫化氢气体,硫化氢与硫酸铜反应产生硫化铜黑沉淀,乙炔及硫化氢均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得c中溶液紫红色变浅或消失,故B正确;C.电石与水反应剧烈,则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可控制生成乙炔的速率,故C正确;D.导管d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分液漏斗中液体顺利流下,故D正确。20. 实验室采用图a装置制备乙酸异戊脂CH3COOCH

29、2CH2CH(CH3)2(夹持及加热装置略),产物依次用少量水、饱和NaHCO3溶液、水、无水MgSO4固体处理后,再利用图b装置进行蒸馏,从而达到提纯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分别从1、3口向冷凝管中通入冷水B. 依次向a装置中小心加入浓硫酸、乙酸和异戊醇C.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洗掉NaHCO3等混合物中的盐D. 图a和图b装置中的冷凝管可以互换【答案】C【解析】解:A、冷凝管中冷凝水常采用下进上出,使气态物质充分冷却,所以从1、4口向冷凝管中通入冷水,故A错误; B、浓硫酸吸水放热,所以浓硫酸应该缓慢加入异戊醇中,再加入乙酸,加入物质的顺序为异戊醇、浓硫酸、乙酸,故B错误; C、

30、加入饱和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残留的硫酸,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产品中残留的碳酸氢钠等盐,使之加入水中与乙酸异戊脂分层,故C正确; D、图a和图b装置中的冷凝管分别为球形冷凝管和直管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常与发生装置连接,起冷凝回流作用,直管冷凝管常用于气态物质的冷凝,其下端接接收器,同时球形冷凝管倾斜角度大易造成堵塞,使冷凝效果变差,故D错误; 故选:C。A、为使冷凝效果最好,常常采用分别从1、4口向冷凝管中通入冷水; B、向a装置中加入物质的顺序为异戊醇、浓硫酸、乙酸; C、加入饱和NaH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残留的硫酸,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除去产品中残留的碳酸氢钠等盐;

31、D、图a和图b装置中的冷凝管分别为球形冷凝管和直管冷凝管,球形冷凝管倾斜角度大易造成堵塞。本题为考查了常见仪器的构造与使用、混合物的除杂与提纯、物质的制取、药品取用等知识,涉及知识点较多,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目难度不大。21. 图(1)是实验室合成溴苯并检验其部分生成物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苯和液溴在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 实验中C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是因为溴具有挥发性C. D、E、F均具有防倒吸的作用,其中F不可以用图(2)所示装置代替D. D中石蕊试液慢慢变红,E中产生浅黄色沉淀【答案】C【解析】解:A、苯和液溴在溴化铁的催化

32、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化学方程式为,故A正确;B、挥发出的HBr气体中混杂有溴蒸气溶解在苯溶液中,故C中的溶液变为浅红色,故B正确;C、当两端压力发生压力变化时,液体会产生倒吸现象,DE装置中导气管不插入溶液中可以防止倒吸,倒置的漏斗下口很大,液体上升很小的高度就有很大的体积,上升的液体的本身的压力即可低偿压力的不均衡。因此由于上部还有空气隔离,液体不会倒吸入上端的细管道,故DEF均有防倒吸的功能,而由于HBr难溶于四氯化碳,故图(2)也有防倒吸的作用,故C错误;D、HBr溶于水得氢溴酸溶液,显酸性,故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故D正确。故选:C。A

33、中在铁的催化作用下,溴单质与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同时溴与铁生成溴化铁,B中溴化铁与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挥发的溴单质、有机物蒸汽和HBr一起进入C中的苯,溴单质和有机物蒸汽易溶于苯,而HBr难溶于苯,进入D、E中,使D中石蕊变红色,E中产生淡黄色的AgBr沉淀,最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了苯的取代反应实验,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有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产物的判断、蒸汽的成分及性质,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注意苯能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和溴水不反应。22. 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不符合事实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A

34、向盛有Br2的CCl4溶液的试管中通入乙烯 溶液逐渐褪色,静置后观察到溶液有分层现象 B 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充分振荡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逐渐变为黄色,滴加KSCN后溶液变血红色 C 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NaHSO4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D 向盛有Na2S2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化学实验操作和现象,为高频考点,难度不大。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现象的描述是解答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和理

35、解能力。【解答】A.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但生成1,2二溴乙烷易溶于四氯化碳,所以不会出现分层现象,故A错误;B.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溶液中的Fe2+、H+、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溶液变为黄色,再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血红色,故B正确;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氢氧化铝沉淀,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NaHSO4溶液(相当于加入过量强酸),氢氧化铝溶解,故C正确;D.Na2S2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产物中有硫和二氧化硫,所以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故D正确。故选A。23. 下列对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实

36、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将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的气体, 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颜色紫红色褪去 乙烯能发生氧化反应 B 分别向盛有动物油、石蜡的两烧杯中 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加热,冷却 充分反应后溶液混溶 动物油、石蜡均能发生皂 化反应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 H2SO4 溶液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SO32 D 向 H2O2 溶液中加 MnO2 产生大量气泡 MnO2 催化 H2O2 的分解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涉及有机物性质、离子检验以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解答这类问题应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的应用,试

37、题难度一般。【解答】A.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可能会生成SO2气体,SO2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所以通入酸性KMnO4中的气体不一定是C2H4,A项错误;B.动物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会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能发生皂化反应,但石蜡不会与氢氧化钠发生皂化反应,B项错误;C.向某溶液中滴加稀H2SO4溶液,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溶液可能含有SO32,也可能含有HSO3或S2O32等离子,C项错误;D.H2O2溶液中没有加MnO2前溶液几乎无气泡产生,加入后产生大量气泡,说明MnO2对H2O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D项正确。故选D。24. 用图示装置及相应药品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

38、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药品装置abcA.比较C与Si非金属性强弱浓醋酸CaCO3水玻璃B.比较Cl2与Br2的氧化性强弱浓盐酸KMnO4溴化钠溶液C.制备并干燥氨气浓氨水CaO浓硫酸D.制备并收集乙酸乙酯醋酸乙醇饱和碳酸钠溶液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方案设计,难度一般,注意实验装置和原理的正确性是解题关键;【解答】A.醋酸具有挥发性,直接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故错误;B.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故正确;C.氨气能被浓硫酸吸收,故错误;D.醋酸和乙醇需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生成乙酸乙酯,故错误;故答案选B第21页,共2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