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学·展教·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56962 上传时间:2021-07-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导学·展教·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导学·展教·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导学·展教·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导学·展教·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导学·展教·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浅谈 “导学展教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通海学校 季盛萍 “导学展教训练”是为了探究数学知识、检验数学结论 (或假设) 而进行的某种操作或思维活动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有效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更是恰当地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效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发现问题,探索猜想,结合实践,交流合作,很好的验证结果,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 “导学展教训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处处体现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很好的掌握数学教材中的概

2、念问题、数学规律问题等,了解数学的本质。观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存在的关系,促使学生不断的在 “学中用、用中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自觉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归纳和数学交流的能力。这与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让学生亲历 “数学发明创造的过程”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探索有效的“导学,展交,训练”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很丰富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导学展教训练”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些工具与材料的运用,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觉参与其中,在此老师应加强引导,学生们在实践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并对其概念结论进行了检验。“导学展教训练”不是把数

3、学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这个学习过程,亲身实践、共同交流中得出的,对于这个教学过程来说都是主动积极的,避免了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在参与中学习、学习中交流、交流中在深化学习,课堂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学生的思维也在不断地推进发展,同时,学生的合作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实施 “导学展教训练”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对传统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不失时机的,科学合理的、全面有效的加以实施。尤其对于数学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可以积极实施实验教学,加强训练,使学生便于掌握这些重点、难点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

4、生都有好动的天性,喜欢自己亲身实验操作,同时也便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如教学 “5 的加减”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首先展示两个盘子与 5 个苹果,同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对这 5 个苹果进行分配,该怎样分呢? 学生动手实践,并说说具体的分法,有几种分法,然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下,亲身体验,说出答案。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再启发: 经过几分钟后,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根据不同小组的具体情况,加以引导,每个小组选派一个学习代表,参与全班交流。这里,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借时机成熟后合作探究,这样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才能达到很好的效能,充分的发挥联想。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学时应让他

5、们尽量学习一些简单、容易就理解的内容,对小学老师来说一定要做喊这方面的工作,防止千篇一律的情况发生,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内容设置上要合理,同时处理好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再如: 我在教学认识分数时,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自己观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 份,每人分得多少? 拿一张长方形纸,先折一折,把它的1/2 涂上颜色,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多少? 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与同桌进行交流,非常轻松地就学得了新知。导学时,我还以不同的要求对待不同的学生。优等生要进行总结,其中有一些学生很快作出积极的抢答,老师我发现: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 份,每份是它的一半; 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 2

6、 份,每份是它的 1/2。是的,我给了肯定,这时后进生也搞清楚了。“当堂训练”即让学生在在每一节课堂上当堂练习与作业,然后老师在进行点拨,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使教学目标在本堂课上得以很好的实现。在当堂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作业,老师也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老师就可以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整个教学活动,都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老师是主导的教学原则,同时也达到了很好的教学目的。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我是采用小组抢答方式来进行的。通过小组组员提出问题,共同参与解决,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进行交流探讨,不但学会了知识,而且还学会了方法。然后,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制定了几道练习题,对

7、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检验,还是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完成,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板演,结果发现只有极个别的学生由于粗心大意没有做对,其他的学生都答对了。本次教学过程,都是以学生自学为主,真正的把学生当成了课堂的主体,所以,这完全体现出 “导学展教训练”的优势所在。 导学展教训练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历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然后给出验证及理论证明的数学构建过程,让学生 “看到了数学建造过程的脚手架,而不是简单的现成品” 这正是 “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开展教 “导学,展交,训练”这种教学模式,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全面了解数学知识的内在系体会 “导学,展交,训练”的内涵。就学生的智能发展而言,不需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总之,只要善于鼓励学生动起来,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开放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好 “导学展教训练”的教学模式,以饱满的热情和富有亲和力的教态感染激励学生,引领学生紧张、高效地学习,我相信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一定会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