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内河航标技术标准化指南.docx

上传人:飞猪 文档编号:113624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8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内河航标技术标准化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江西省内河航标技术标准化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江西省内河航标技术标准化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江西省内河航标技术标准化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江西省内河航标技术标准化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西省内河航标技术标准化指南批准单位: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发布日期:2021年10月刖s11范围22航标制式33航标外形尺寸43. 1浮标43.2岸标54航标灯器75电源86灯质97航标配布101. 1一般规定107. 2航标配布类别及要求108. 3航标配布原则及技术要求119. 4航标配布管理及调整1410. 5航标命名及方法168航标管理2011. 1航标养护设施设备2012. 航标养护内容2013. 3航标养护质量2214. 4航标统计2315. 5航标库存管理2416. 6航标效能24附录A主要航道航标设置技术规定25附录B11V11级航道各航段代表号码表26附录C航标设置情况表27附录

2、D航标失常与损失情况报表28附录E航标备品统计月报表29附录F本文件用词说明30引用标准名录31本文件由江西省高等级航道事务中心提出并归口管理。各有关单位在使用本文件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函告江西省高等级航道事务中心(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谷中大道1358号,江西省高等级航道事务中心通航调度与船闸事务处,邮编330038),以便修订时参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力、冷杰、万长征、占军、林晨怡、涂强、田美琴。1.1 为适应水运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完善全省航标制式、统一航标技术要求,制定本文件。1.2 本文件适用于全省内河通航水域的航标建设、管理和维护。1.3 全省航标的建设、管理

3、和养护除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航标制式2.1 同一航段宜设置同一型号航标。11I级以上航道宜设置4米双船标,湖区等水域宽阔航道可适当增大标型,可设置10米单船标、HF2.0浮鼓等大型标志;IV-VI级航道宜设置HFI.4、HFl.0浮鼓;其他航道视航道条件和通航需要确定统一标型。2.2 浮标材质应根据维护能力合理选择,鼓励使用PE材质等新型材料。岸标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结构。2.3 船型标志浮具颜色宜统一为蓝色;浮鼓颜色宜通体一色,左白右红。3航标外形尺寸3.1浮标3.1.1浮具、浮鼓主要外形尺寸10米单船:10mX2.8ml.Om(船长X型宽X型深)4米双船:4mX

4、2.4m0.8m(船长X型宽X型深)HF2.0浮鼓:2.OmXLOm(直径X高度)HF1.4浮鼓:L4mX1.2m(直径X高度)HFLo浮鼓:1.OmXO.9m(直径X高度)3.1.2标体主要外形尺寸锥体外形尺寸:1.8m1.5m(底长X高)罐体外形尺寸:1.2m1.5m(直径X高)锥、罐体脚高:20cm图1锥体示意图(单位:CM)图2罐体示意图(单位:CM)3.1.3系留设施表1各类航标系留设施规格尺寸表类型10米单船标4米双船标HF2.0浮鼓HFl.4浮鼓HFl.0浮鼓锚链(mm)14141488锚(Kg)125Kg75-125Kg75Kg50Kg50Kg锚石(Kg)200-400Kg20

5、0-400Kg200-400Kg200Kg150Kg注:锚宜采用长杆四爪锚;锚链长度一般为设标水深的3-7倍;(3)桥区、坝区等重点航段,单船浮标可配备首尾锚;(4)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钢丝绳代替锚链,锚石代替锚。3.2岸标3.2.1外形尺寸按内河航标技术规范(JTS/T181-1-2020)规定确定,同一航段在满足视距的前提下标牌尺寸宜统一。标牌材质宜选用轻质、环保材料。3.2.2杆形岸标标杆高度IOnI或7.5m,受地形限制可根据实际确定。3.2.3塔形岸标高度10m,塔形示位标高度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3.2.4标体主要外形尺寸:过河标:HlO米的标体为1.5m1.5m;H7.5米的标体为1

6、2ml.2mo沿岸标:HlO米的标体DL5m;H7.5米的标体为DL2m。泛滥标:H7.5米的标体为hl.2mb0.8mb2l.8m0管线标:H7.5米的标体为B3.OXbO.6m0图3过河标K意图图4沿岸标K意图eR3.2.5标体颜色左岸为白色,右岸为红色;凡标杆需涂斜纹(或横纹)的,左岸为黑、白相间,右岸为红、白相间,每条纹宽为300500mm,斜纹角度为3060。塔形岸标纹宽按上述比例放大。柱形灯桩为侧面标时,采用左白右红;为示位标时(含塔形),根据背景采用白、黑、红色。当在河口处时以主航道为主,采用左白右红。3.2.6凡具有标杆的航标,其标杆顶端应高出标牌100300mm通行信号标、

7、水深信号标其标杆顶端应高出横桁300-500mmo需加装梯形牌时,梯形牌与标杆间的夹角不大于30oO4.1 航标灯应采用菲涅尔透镜航标灯;智能化遥测遥控航标灯还应符合航标遥测遥控系统技术规范(JT/T788-2010)技术规范要求。4.2 航标的灯器全部使用LED冷光源等节能灯具,灯器规格型号统一为:III级及以上航道侧面浮标的为HB155mm,大型浮标、示位标、塔形岸标可采用HB155mm以上灯器。桥涵标灯为DHB300mm,桥柱灯DHB200mmo其他航道视航道条件和通航需要确定统一灯型。4.3 灯器闪光周期误差不超过规定值的2%。4.4 灯器日光开关的照度阀值可调,出厂时设置为300lx

8、100Ixo4.5 普通航标灯静态电流小于5mA,带多功能的智能航标灯静态电流小于20mAo4.6 航标灯应可通过拨码开关、按键、红外遥控、RS232/485标准串口、USB接口等方式设置灯质、工作电流、灯光闪烁频率与周期、光敏开关阈值等参数。4.7 航标灯器应具有良好的抗碰撞机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在-35C55C环境温度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4.8 航标灯的安装尺寸宜满足:透镜直径小于或等于100nIm规格的航标灯,其安装尺寸为节径690mmX4-M60透镜直径大于100nlnI小于或等于30OmnI规格的航标灯,其安装尺寸为节径e200mmX4-M1604.9 航标灯灯质及周期应符合内河助航

9、标志(GB5863-93)等相关技术参数要求。5.1航标电源应本着经济、可靠、节能、环保和便于维护的原则进行配置。5.2 航标电源配置应根据具体航道自然条件、航标养护工作条件及航标灯器配置。5.3 航标电池宜采用空气电池、银氢电池、铁锂电池等环保电池;引入电网供电的应配备独立的备用电源。5.4 提倡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自然清洁能源。5.5 航标电源与航标灯器可集成为一体化航标灯器,也可采用独立电源,用导线与航标灯器连接。5.6 航标电源应满足航标灯器的灯质、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对电源供给的需求。5.7 航标电源与灯器之间的连接应确保稳定、可靠。5.8 航标电源配置容量应考虑航标遥测遥控终端、

10、雷达应答器等航标辅助设备的耗电需求。5.9 航标电源装置应有密封牢固的外壳,其防水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208)的有关规定,并具有防碰、抗震、防盗、防腐蚀等性能。5. 10同一河区航标电源的配置选型宜一致。5.11航标电源应定期进行电池电压和电流检测,检查导线连接情况,清除表面杂物特别是导线接线柱上的氧化物质。5.12电池容量需保证航标灯正常工作不少于50天,且不受天气影响。5.13报废的航标电池严禁投入水中或乱堆乱放,必须统一回收、集中保管,按环保要求处理。6灯质6.1 侧面标:右岸为红色单闪光,左岸为绿色单闪光;闪光周期4s,其中:明1s,暗3so6.2

11、 左右通航标:灯质为白色三闪光,闪光周期6s,其中:明0.6s,暗0.6s,明0.6s,暗0.6s,明0.6s,暗3s。6.3 过河标:左岸绿色双闪光,右岸红色双闪光,闪光周期6s,其中:明1s,暗1s,明1s,暗3so6.4 沿岸标:左岸绿色单闪光,右岸为红色单闪光,闪光周期4s,其中:明1s,暗3s。6.5 示位标:左岸绿色四闪光,右岸红色四闪光,闪光周期8s,其中:明0.6s,暗0.6s,明0.6s,暗0.6s,明0.6s,暗0.6s,明0.6s,暗3.8so6.6 桥涵标:通航桥孔(上下游)为红色单面定光,小轮通航桥孔为绿色单面定光。桥柱灯为绿色定光。6.7 泛滥标:左岸为绿色定光,右

12、岸为红色定光。6.8 管线标:左岸、右岸均为(三盏)红色定光。6.9 专用标:灯质为黄色单闪光,闪光周期4s,其中:明1s,暗3s07航标配布7.1 一般规定1. 1.1航标配布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航标配布类别、配布原则、设置技术要求和配布调整。2. 1.2航标配布应根据各河区航标配布类别,按照配布基本原则,在满足航标配布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航道资源,科学、合理、可靠、经济地配布航标。7. 2航标配布类别及要求8. 2.1航标配布类别应根据航道条件与实际运输需要,以河区为单位,通过技术经济论证确定,分为以下四类:一类航标配布,航标夜间应全部发光。白天船舶应能从一座标志看到次一座标志,夜间船舶

13、应能从一盏标灯看到次盏标灯;实施双侧连续配布航标的高等级航道,白天船舶应能从一座标志看到同侧配布的次一座标志,夜间船舶应能从一盏标灯看到同侧配布的次一盏标灯。二类航标配布,发光航标和不发光航标应分段配布。在昼夜通航的河段上配布发光航标,其标志配布与一类航标相同;在夜间不通航的河段上配布不发光航标,其标志配布与三类航标配布相同。三类航标配布,航标配布的密度可较稀,对优良河段的沿岸航道可沿岸航行不再配布沿岸标,但每一座标志所表示的功能与次一座标的功能应互相连贯,指引船舶在白天安全航行。重点航标配布,航行困难的河段和重要地点应配布航标,优良河段宜标示出碍航物,根据需要配布发光航标或不发光航标。9.

14、3航标配布原则及技术要求10. 3.1航标设置应充分利用自然水深,结合船舶航行特点,并应满足规定的航道水深、航道宽度和弯曲半径,注意岸标与浮标之间的有效结合,准确标示出安全、经济而又便于船舶航行的航道;在水位上升期,可适当将航道放宽;当航道维护水深和航宽不能兼顾时,应调整航标适当缩窄航宽,以保证维护水深。11. 3.2航标配布主要以上行船舶航线为主,另在礁石、突岸嘴等水域加设航标。12. 3.3航标配布应根据不同水位期的航道维护水深要求对航标进行统一调整。洪水期航标配布应标示出淹没的河岸、江心洲和其他碍航物,枯水期航标配布应标示航道方向,并标示出浅滩航道的轮廓。水位变幅较大时,应及时调整标位以

15、适当放宽或缩窄航道。13. 3.4岸标应设置在岸坡稳定、背景和通视条件良好、便于维护船舶靠泊及维护人员登陆的陆域,不得距水沫线过远、过高或被水淹没。当距岸标最小安全航行距离处水深不能达到维护水深时,应增设侧面浮标。在满足航标工作效能的前提下,浮标宜设置在便于维护船舶日常维护管理作业的水域,标示航道界限的浮标应保证回旋范围内所标示航道满足规定的维护水深。主要航道航标设置技术规定见附录A。14. 3.5根据河道特点、航道条件和船舶航行需求,规定航道双侧设置航标的宽度,简称设标宽度,设标宽度应不小于航道养护宽度。1.1.1.1 1在按一、二类航标配布的山区河流上,当航道宽度等于或小于设标宽度时,航道

16、两侧均应布设航标。当航道宽度大于设标宽度时,可只在一侧布设浮标。所设的岸标和浮标应规定其设置水位。其他航标配布类别的山区河流可只在航行困难的河段重点配布航标,白天通航的河段,主要配布一些指示狭窄航道边缘碍航物的侧面标,要求相邻两标连线上有足够水深,指示船舶遵循标志顺序航线;夜航河段,除上述标志发光外,在弯曲河段、河岸凸嘴处还应适当配布发光的侧面标标示航线。1.1.1.2 在按一、二类航标配布的平原河流上,航标配布应以标示水深较大的航路为主航道,专用航道所设的航标应与主航道的航标相衔接。在沿岸航道上,当近岸一侧的航道界线与另一侧航道界线的距离大于设标宽度时,另一侧可不设置浮标,反之则应设置浮标标

17、示航道界限。在河心航道上,当航道宽度小于或等于设标宽度时,航道两侧均应设置浮标标示航道界限,反之则可只在航道一侧设置浮标。在过河航道上,当与两岸过河标相连直线平行的两侧航道宽度均大于设标宽度的1/2时,可只设置过河标。当某一侧宽度小于或等于设标宽度的1/2时,此侧应增设浮标;另一侧航道界限与已设浮标一侧航道界线的垂直距离大于设标宽度,此侧可不设置浮标,反之则也应增设浮标。河面宽阔、边滩较宽的过河航道,不宜设置过河岸标,可设置水上过河浮标。其他航标配布类别的平原河流可只在航行困难的河段重点配布航标。1.1.1.3 湖泊、水库等宽阔水域,当航道宽度大于设标宽度时,可只在一侧布设浮标,所设的浮标应规

18、定其设置水位。7.3.6湖泊、水库等宽阔水域,可在岛屿、岸嘴、江心洲、通航河口等位置突出处配布示位标,在浅滩、礁石或其他碍航物处配布侧面浮标,供船舶定位或确定航向。7.3.7运河、水网地区,船舶基本上沿河心航行,根据需要在航道转向、交汇等重要部位,配布示位标、左右通航标或指路牌,标示航道走向;在岸滩、突嘴和曲折河岸上,配布浮标或岸标标示航道界限,标示河口、湖口、突嘴和弯曲的岸形,并在支河汉港处配布航道信息标指示航行方向。比较顺直的优良航道,可不配布航标。7.3.8双孔或多孔通航的桥梁,一般选择主流通过的桥孔,供下行船舶通航,选择流速较小的桥孔供上行船舶通航。通航桥梁应在通航孔迎船面桥桁中央设置

19、桥涵标牌,标示桥梁的通航孔位置,并按规范要求设置通航净高标牌,标示桥梁通航孔满足设计通航净高的范围。桥墩处应设置桥梁警示标志(其中IV级及以上航道上的桥梁警示标志应增设净空高度标尺附加标志)。当水流流向与桥梁轴线的法线之间的角度超过10时,宜适当调整桥涵标牌朝向。昼夜通航河段的桥梁,应在通航桥孔迎船一侧桥柱上加设桥柱灯。当桥梁位于顺直河段,在下行通航孔上游距桥梁100nI30OnI处设置一对侧面标,两标连线与桥梁轴线平行;当桥梁位于弯曲河段上或水流流向与桥梁轴线的法线之间的角度超过10时,在下行通航孔上游设置两对侧面标,第一对距桥梁100nI30Onb第二对距桥梁400800m,必要时还可再增

20、设侧面标,每对标的连线应与桥梁轴线平行,且几对标的中心线应与水流流向平行。上行通航孔下游航道,可根据需要配布侧面标,但不少于一对侧面标。靠近桥梁一对标的宽度应与桥梁内通航净宽一致,其余各对可逐渐放宽。航行条件优良或等外的桥区航道可不配布桥区水上航标。7.3.9船闸引航道上、下导堤首端应设置侧面标,标示引航道进出口,并根据引航道航道条件与航行需要,适当配布侧面标标示航道的方向和界限。船闸闸室有效长度两端界限处,应设置界限标标示闸室内允许船舶安全停靠的范围。在上、下引航道供船舶等候进闸的停靠界限处,宜设置界限标或标牌标示船舶停靠处。7.3.10通航控制河段的上、下游两端应设置通行信号标,利用信号控

21、制船舶单向顺序通航;上、下界限处,分别设置界限标标示。若上、下两座通行信号标分别设置在上、下游界限处,可以不再设界限标。在上界限标的上游和下界限标的下游适当距离处各设鸣笛标一座,使被禁航船舶在界限标前能根据信号的指示及时采取相应措施。7.3.11专设航标应根据航标所处的位置和作用进行设置,位于航道上的专设航标采用航行标志,位于航道外的专设航标采用专用航标,其规格型号和制式应与该河段的航标一致。7.3.12桥区航道等重要航段、航道转向点、潜堤、水中构筑物警戒区、水上水下作业施工区、港口口门等重点水域以及背景灯光复杂的水域,航标灯宜采取同步闪光、增强亮度等措施,尽量避免与其他灯光混淆。7.4航标配

22、布管理及调整7.4.1一、二类航标配布的航道应编制航标配布图,其他航标配布类别的航道可编制航标配布图或航标配布示意图。航标配布图由区域中心组织编制及技术审核,一、二类航标配布类别的航标配布图完成后报省高航中心备案。7.4.2编制航标配布图应采用最新长河段航道图,并应进行现场调研,征求驾引人员和有关单位的意见。航标配布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航道概况及维护尺度;(2)航标配布类别;(3)航标的位置或数量,标志的名称或编号,航标设置、撤销和调整位置的水位或时间;(4)经济航道的起讫点、维护里程及其开放与封闭时间或水位;(5)航标灯质;(6)涉航建筑物、航道整治建筑物、浅滩的名称及位置;(7)碍航

23、物的名称、性质、位置及高程;(8)航行水尺的位置;(9)航标结构、类型和规格;(Io)维护管理机构所在地及管辖范围。7.4.3编制航标配布示意图可采用辖区航道示意图,图示符号应符合内河航标技术规范(JTS/T181-1-2020)附录E的有关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航道的起讫点、维护里程及维护尺度;(2)航标配布类别;(3)航标概位及设置的水位和时间;(4)维护管理机构所在地及管辖范围。7.4.4航标配布图应进行论证或技术审查,每三年应进行一次核查更新,确定后的航标配布图原则上一个周期不再变动,如有重大变动应进行专项技术审查并及时更新(为了航行安全临时增设的航标除外)。7.4.5航标配布

24、调整包括航标配布图、航标制式、航标配布类别、航标配布的技术参数、选用的航标种类、标位确定、灯质确定、航标结构、灯器及电源选型、浮具与锚系设施选择、维护保养等内容。7.4.6航标配布调整要在实地考察、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考察和调研的内容包括地貌地质、河床演变、水流条件(流速流态)、航路规划、航行规则、通航环境等因素。7.5航标命名及方法7.5.1航标命名全称7.5.1.1过河标、沿岸标以河流名称加地点名称命名全称。“河流名称”为江西内河航道技术等级评定中航道技术等级一览表中的“河名”,如:赣江、赣江东河、章江、乐安河、昌江等;“地点名称”应易于辨识,可为地名、浅滩名称或其他建筑物名称(如枢纽)

25、同一地点设置多座航标时,以编号(自下而上:#1、#2、#3)加以区别,表述形式为:ftl过河标、ft2沿岸标。例如赣江瓜子洲#1过河标、赣江东河吉里万家沿岸标。7.5.1.2侧面标以河流名称加地点名称命名,同一地点设置多座航标时,以编号加以区别。例如赣江樵舍#1白浮、赣江樵舍#2红浮、赣江樵舍#3白浮等。在检查更新周期内,根据航道养护需要,短期内如需在同位置增设侧面标,可附加编号(自下而上:T、-2)加以区别,例如赣江樵舍#1-1白浮、赣江樵舍#2-1红浮。7.5.1.3左右通航标、示位标、泛滥标以河流名称加地点名称命名。同一地点设置多座航标时,以编号加以区别。表述形式为:XXX左右通航标、

26、XXX示位标、XX泛滥标。例如赣江熊家洲左右通航标、鄱阳湖寡妇矶示位标、金溪湖三里#1泛滥标。7.5.1.4桥区航标(桥涵标、桥前引标)桥涵标以河流名称加桥梁名称进行命名,名称中应涵盖有该标所标示的通航桥孔的基本信息(上下通航桥孔信息等),同一桥梁设置多个上行孔或下行孔时,以左、右加以区别,例如赣江京九北桥下水桥涵标、鄱阳湖铜九上水左桥涵标(电子航道图上标注有桥梁名称的,命名中可不含桥梁名称);桥前引标以河流名称加桥梁名称进行命名,同一座桥设置多座航标的,以编号加以区别,例如赣江京九北桥#1白浮、赣江京九北桥#2红浮、赣江京九北桥#3白浮等。7.5.1.5专用标以河流名称加临河设施或水上特定区

27、域名称进行命名,同一地点设置多座航标时,在名称之后自下而上顺序加编号。表述形式为:XXX码头#1黄浮、XXX锚地#1黄浮等。7.5.2航标命名简称以地点名称命名简称。同一地点设置多座航标时,以编号(自下而上:#1、#2、#3)加以区别,表述形式为:XXXI、XXX2o例如:全称“赣江瓜子洲#1过河标”的航标简称为“瓜子洲1”,全称“赣江东河吉里万家沿岸标”的航标简称为“吉里万家”;全称“赣江樵舍#1白浮”的航标简称为“樵舍1”,全称“赣江樵舍#2-1红浮”的航标简称为“樵舍2-1;全称赣江熊家洲左右通航标”的航标简称为“熊家洲I”,全称“金溪湖三里#1泛滥标”的航标简称为“三里1”;全称“鄱阳

28、湖铜九上水左桥涵标”的航标简称为“铜九上左”,全称“赣江京九北桥#2红浮”的航标简称为“京九北2”;全称“赛得利码头#1黄浮”的航标简称为“赛得利1O7.5.3航标编码方法为满足航标信息化管理需要,便于实现航标的录入、查询、统计等应用功能,所有航标均进行编码,原则上按照自下而上、从左到右连续顺序。航标编码由1个号码、3个代表不同含义的字母和1个3位数的数字组成。第一个号码代表河流(航道)或水域名称,第二个字母代表航标的基本属性,第三个字母代表航标所属片中心,第四个字母代表航标种类,数字代表航标序号。具体方法如下:(1)河流(航道)或水域名称用号码代表,分别用1个汉语拼音字母加1个2位数字表示,

29、号码表达方式详见附录B。(2)航标按基本属性分为主航道航标和专用航道航标2个基本类别,分别用汉语拼音字母Z、W表示。(3)第三个字母代表航标所属片中心,其中赣中、赣东、赣南、赣西、赣北片中心分别用字母C、E、S、W、N表示。(4)第四个字母代表航标种类,其中过河标、沿岸标、侧面标、示位标、泛滥标、左右通航标、桥涵标、专用标分别用字母G、Y、C、S、F、Z、Q、W表示。(5)各片中心主航道航标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确定其序号,专用航道航标、桥区航标(桥涵标、桥前引标)和专用标按照设置时间先后顺序确定其序号,顺序号为3位数,即OOl999。(6)航标编码保持相对固定,因航道变化,撤除航标时编码空缺,增

30、设航标时缀加T、-2等表示。(7)航标编码表示形式如下:河流t航道)基本属性片区中心种类序号图7航标编码表达形式图7.5.4航标命名与编码的表达7 .5.4.1命名与编码的表达凡航道上的航标,每座航标均应有命名全称、简称和编码。命名简称喷涂在航标显眼部位,并直接显示在电子航道图上;命名全称和编码刻录在航标产品钢制标牌上,并同步录入电子航道图航标信息表。8 .5.4.2命名与航标表达示例(1)示例1:位于赣江主航道赣中片区中心辖内的第14号(自三洲头而上的序号)过河标。命名全称:赣江小坊#2过河标;命名简称:小坊2;编码:G01ZCG014o(2)示例2:赣江昌邑大桥下水通航孔桥涵标,桥涵标顺序

31、号为OOl号。命名全称:赣江昌邑大桥下水桥涵标;命名简称:昌邑下;编码:goizcqooio8航标管理8.1 航标养护设施设备8.1.1 航标养护设施设备包括日常维护的航标船、艇、吊装设备和相关航标器材维修设备、场地、码头等。8.1.2 日常维护航标的船、艇应满足航标设置、拖移、起吊等作业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配备相应的绞锚设备、吊装设备等,还应具有一定的甲板作业空间。维护船艇的吃水水深和回旋半径应与所养护航道相匹配。8.1.3 航标管理应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必要的工作车、船、仓库、基地等设施设备,具备条件的可配备航标维修厂、保养厂。8.1.4 用于航标养护的相关仪器、配件、工具宜统一型号、尺寸;检

32、查维护需配备相应的充电设施、检测仪表、作业工具梯等必须设备。8.1.5 船型标志浮具、浮鼓备品数量应不低于在用数量的10%;专用航标浮具备品数量应不低于在用数量的50%;航标索具、锚具备品数量应不低于在用数量的30%;航标电源、灯器、遥测遥控终端等航标器材备品数量应不低于在用数量的30%o8.2 航标养护内容8.2.1浮动标志日常巡检维护内容(1)标位检查:利用测量仪器测定并检查灯浮标的位置是否在规定的允许值范围内。若浮标超出允许范围值,可视水位涨落收放锚链,或重新起吊投放,尽可能不实施拖带来恢复浮标的位置。(2)灯器检查:首先应检查灯器是否能正常工作,灯质是否准确,外观等有无受损。同时擦拭灯

33、器透镜和太阳能板,除去灯器表面污物,检查灯器、电池、接线等部位是否正常。(3)能源检查:若为太阳能一体化灯器,应测量太阳能开路和闭路电压是否符合规定值,并擦拭和清洁太阳板上的结晶物和污物;若为蓄电池供电,应检查蓄电池的容量是否充足,电源连接线、接线柱等部位有无腐蚀,要保证线路完好,无破损或爆裂情况。(4)涂色检查:首先检查标体涂色是否鲜明;检查标志编号是否清晰可辨;检查浮标水线以上部分是否出现油漆脱落或锈迹,必要时要进行补漆处理;同时,若水流条件允许的话,要除去浮体表面污垢、附着生物或鸟粪等,并用淡水冲刷浮体,待干燥后,清除浮标上的铁锈;在浮体水线以上部分按要求涂刷油漆两遍。(5)结构检查:首

34、先整体目视浮标有无被船舶撞击情况;检查灯浮标吃水是否正常;检查浮标浮体、灯架、望板有无受到外力撞击而变形或损坏;若有损坏情况应及时修复或更换。(6)其他检查:检查灯架、电池箱(箱内电池的固定)、灯器和太阳能板的固定螺栓是否牢固;检查电池箱盖的转轴是否灵活;检查接线电缆的各穿线部分固定是否牢固;检查锚链及卸扣磨损情况,并按照要求做相应的维护保养处理。(7)巡检记录:实事求是的记录巡检维护的内容。8.2.2固定标志日常巡检维护内容(1)基础检查:首先应检查标体基础(或固定物)是否稳定,有无沉陷,周围是否有破坏或冲蚀等影响地基稳固的隐患;若标体为钢结构并检查标体地脚固定螺栓是否有松动或被拧动的痕迹。

35、2)结构检查:检查标体结构是否良好,外形是否完整,金属结构有无明显变形、有无锈蚀,其厚度应在原有厚度的70%以上,紧固部位有无裂缝或松动。(3)电池检查:若固定标志由蓄电池组供电,外加太阳能装置充电,应检测蓄电池组的蓄电量,并测量电池组的开路和闭路电压,并严格按照蓄电池组的使用期限进行定期更换;检查充电太阳装置是否满足充电要求,定期进行充电性能检测和清洁保养。(4)灯器检查:首先检查灯器是否工作正常、灯质是否准确;检查灯器的透镜是否清洁并擦拭干净,若透镜老化有污渍,应更换透镜或整个灯器;检查灯器的固定螺栓是否松动,有无腐蚀,并及时保养;检查导标定向灯器是否处于水平位置,前后灯光方向是否在一个

36、平面上,是否与航道轴线平行;检查灯器安全使用期限,必要时进行灯光射程拉测,不能满足灯光射程要求的要及时更换灯器。(5)巡检记录:实事求是的记录巡检维护的内容。8.3航标养护质量8.3.1航标养护的工作内容和质量应按航道养护计划的要求完成。8.3.2一类养护航道的航标养护正常率不小于99%,二类养护航道不小于95%,三类养护航道不小于90%o8.3.3航标养护应做到位置正确,外形尺寸符合规定,颜色鲜明,灯光明亮,灯质和视距等符合要求。8.3.4航标配布和设置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同时应便于船舶安全、经济、便捷航行。8.3.5航标应根据水位和航道变化适时调整,满足航道养护尺度和船舶航行需求。8 .3

37、6航标应进行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检查内容和周期可根据航道养护类别、航道特性和养护工作量确定,但应符合航道养护技术规范(JTS/T320-2021)要求。9 .3.7航标保养与维修的内容、技术要求和周期,应根据河流特性、航道特点、航标类型及材质确定,且符合航道养护技术规范(JTS/T320-2021)要求。8.4航标统计8.4.1 各级航道机构应根据统一的航标技术和统计资料档案或台账,做好航标工作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及时填报,定期整理,归档保存,并应明确专人负责完成。8.4.2 航标统计资料在规定保存年限内,应妥善保管,不得损毁、遗失。8.4.3航标统计应包括标灯、标体、浮具、标牌(含备用)等

38、航标器材的数量、使用情况、器材状况、养护情况、电池充电情况等内容。详见附录C。8.4.4设标座天数统计方法:设标座天数=设标座数X实际设标天数,设标时间不足24小时按照一天计算。8.4.5航标调整座次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统计,每座航标调整一次视为一个座次。8.4.6各基层航道机构应定期清点、检查库存航标器材状况,失常航标应需说明失常类别、失常原因、失常性质,统计器材损失情况。详见附录D。8.4.7航标统计应全面、真实、科学反映辖区航标种类、类型、数量、维护座天、养护情况等。8.4.8航标统计表应定期、定时提交,月度统计表应在次月5日前进行报送,年度统计表应在当年12月20日前向省高航中心报送。8.

39、5航标库存管理8.5.1航标库房实行闭环式管理,应安排专人管理负责。库存航标应每季度进行清点,并填写航标备品统计表。详见附录E。8.5.2相关器材无法使用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经批准后方可报废。8.5.3航标器材应根据器材使用性能、条件以及安全管理等因素,合理分类存放,做到排列整齐,便于维护检查和出入库管理。8.5.4航标库房应确保消防器材齐全,性能良好,消防设备、器材不得挪用外借。8.6航标效能8.6.1航标效能是航标的助航服务和其他相关功能的总和。设置的航标应有利于船舶航行的便利,安全风险的降低,营运效率的提高。8.6.2航标只有在技术性能满足相关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时方可启用,航标工程

40、项目完工后应进行效能测试和验收。8.6.3测试和验收内容包括航标功能需求、配布要求、设备选用要求、航标技术指标等方面的符合性分析及综合效能评估。8.6.4航标效能测试与验收应符合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的相关规定。附录A主要航道航标设置技术要求单位:(m)河流名称起讫点里程航道等级岸标浮标设计通航尺度与水沫线最大距离最小安全航行距离最小安全航行距离水深航宽弯曲半径赣江湖口褚溪河口(湖区)61II(3)6040102.875550褚溪河口姚湾(天然)114II-(3)6030102.875550姚湾龙头山枢纽(天然)25.5III-(3)5(*)2010(*)2052.26

41、0480龙头山枢纽赣州水尺(库区)405.9III-(3)202052.260480信江褚溪河口龙口(湖区)63.6III-(3)6030102.260480龙口双港枢纽(天然)27.0III-(3)5(*)2010(*)2052.260480双港枢纽红卫坝(库区)140.4III-(3)2030102.260480*:表示小型侧面岸标附录BIIV11级航道各航段代表号码表水系河名起讫地名代表号码备注赣江赣江吴城一赣州水尺GOl赣江东河三江口一南昌G02赣江中河朱港一礁矶头G03贡江赣州水尺一会昌G04上犹江陡水库区G05章江龟角尾一南康大桥G06桃江信丰江口一信丰G07泸水河三江口一安福G0

42、8禾水河神岗山一永新G09龙泉河罗塘河口一遂川GlO恩江吉水河口一永丰Gll锦河瑞河口一上高G12袁河荷湖馆一两河口G13赣抚运渠市汉一焦石G14信江信江东支乐安村一流口XOl信江流口一上饶市X02信江西支三江口一新渡万家X03铅山河河口一永平X04白塔河上渡头一邓埠镇X05信江东河珠湖山一齐埠X06饶河乐安河龙口一铜埠ROl昌江姚公渡一旧城R02修河修河吴城一修水UOl柘林库区支线U02潦河山下渡一奉新U03北潦河台山熊一义丰口U04抚河抚河太平渡一广昌FOl东干渠温圳一柴埠口F02抚湖运渠望湖岭一柴埠F03黎滩河河口一黎川F04老抚河三江口一泾口F05鄱阳湖西航线湖口一吴城POl东航线褚溪河口一龙口P02瓢三线瓢山一三江口P03进贤四湖进贤四湖P04西河朱袍山一谢家滩P05东河车门一永滩P06尧独线尧山一独山P07博洋河河口一德安P08湘江深水河金鱼石一汪公潭LOl附录C航标设置情况表填报单位:设标等级:设标里程:年月期项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标天灯天合计过河标沿岸标岸示位标标桥涵标界限标林泛滥标双船浮浮标鼓其他形式浮标合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