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汇总.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69983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汇总.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物理实验题1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直尺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直尺一端,听其响度;再用力拨直尺,这时直尺的振幅 ,其响度 ,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2如图是“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的原理是 。(2)要完成实验,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金属片和 。(3)斜面的坡度应该是 (缓还是陡)一点,目的是

2、金属片的目的 (4)若实验中测得tAB1.6 s,tAC2.5 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AB、BC、AC段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ab、vbc、vac,则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3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 min。(2)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凝固点为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

3、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填“高”或“低”)了。(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填“变多”“变小” 或“不变”)。4如图2-6所示,是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观察图像并回答:(1)合金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 ;(2)这种合金是 物质(填“晶体”或“非晶体”);(3)合金的熔点是 ;(4)图中BC段表示合金处于 状态5.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题18-1图所示。请根据表格的正确数据在题18-2图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

4、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 ,水沸腾时的特征是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8959898改正数据后可判定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 ,没有有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 ,有的小组的水加热时间过长,请分析原因 。请根据表格的正确数据在题18-2图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6.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1)如图(甲),硬纸板的目的是 (2)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便立即得出实验

5、结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你认为这样得出结论_ 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 _。(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3)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 _。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选用玻璃板是(较薄的,较厚的) 原因是, ;用两根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 ;刻度尺的作用是 ,观察的时候是从 (A蜡烛,B蜡烛)一侧来观察,实验时发现蜡烛B无法和蜡烛A完全重合,原因是 ,在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 出现

6、蜡烛A有像,原因是。8.(1)观察如图所示量筒,每小格代表的体积是_,量筒的测量范围是_。(2)用天平测小石子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子的质量为_克。(3)利用量筒测小石子的体积。先在量筒内装一定量的水,如图所示水面在量筒的A处,水的体积为_cm3。然后将小石子放入量筒里,水面上升到量筒的B处,则小石子的体积为_cm3。(4)算出小石子的密度为_g/ cm3,合_Kg/ cm3。(5)在观察量筒里的水面到达的刻度时,视线要跟_,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_为准。9. 小欣为了测量液体A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

7、零刻线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端移动。(2)将液体A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A的体积为cm3。(3)将量筒中的液体A全部倒入空烧杯中,把烧杯放在调节好的天平的左盘中,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丙所示时,天平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则烧杯和液体A的总质量为g。(4)实验中测得所用空烧杯的质量为80g,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液体A的密度为kg/m3。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物理密度比实际偏 (大还是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使蜡烛、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目的是 ,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

8、作规范在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 的 , 的 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些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如果把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互换,那么在光屏上会形成一个 的 , 的 像,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是相同的。4.当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2cm处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像,这时应该从 (光屏的“左”,“右”侧来观察像),这时看到像是 的 的, 像。5如果实验的时间过长,蜡烛燃烧后变短了,应该往 (“上”“下”)移动光屏。SP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空气水空气玻璃空气水空气玻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