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_授导型教学设计[1].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4204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守恒定律_授导型教学设计[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质量守恒定律_授导型教学设计[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质量守恒定律_授导型教学设计[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质量守恒定律_授导型教学设计[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质量守恒定律_授导型教学设计[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守恒定律_授导型教学设计[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守恒定律_授导型教学设计[1].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表学科 初三化学 授课年级 三年级 学校 三岔河九年制学校 教师姓名 汪全斌章节名称第五单元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计划学时1课时学习内容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贯穿于整个化学的一个定律,是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重要依据,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也是化学计算的理论依据。学习者分析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一部分化学反应,对原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也已清楚,在此基础上定量地去分析化学反应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所以学习不会有太大困难。教学目标课程标准: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知识与技能:

2、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用化学变化实质及原子、分子的知识解释质量守恒定律。3、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及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这是本节课的重点,首先通过实验来验证化学反应前和反应后的质量关系,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现象。接下来对定律进行分析,分析它存在的理论基础。最后联系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加深学生对定律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3、,学生可能对定律理解较好,但解决问题就有一定难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加深理解,通过具体实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件变抽象问题和直观问题,把困难简单化。教学设计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六部分:1、复习回顾,为新课做铺垫。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回忆来进行,回忆化学变化、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2、引入新课。以两种反应类型为依据:可分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猜想两者的质量关系,引起思考,导向课题。3、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合作研讨,将问题逐步深化,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4、总结规律,拓展应用。以实际生活的实例来引领理论应用于实践。5、出示动画,帮助理解。6、师生共同小结。布置作

4、业来促成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和更多探究。依据的理论依据现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理论,遵循媒体教学设计整体优化为教学服务的原则,围绕学习目标,努力促成知识向能力迁移。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识别PPT动画师生互动变微观为直观化学反应中原子无变化理解、应用FLASH动画师生互动变抽象为直观的现象,容易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理解、掌握FLASH动画师生互动激发兴趣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复习回顾,为新课做铺垫。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回忆来进行。提问:1、什么是化学变化?2、什么是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5分钟教师提出

5、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学生共同回忆思考以旧引新,为新知做好铺垫。2、引入新课。以两种反应类型为依据:可分为反应物和生成物,猜想两者的质量关系,引起思考,导向课题。4分钟引导学生猜想学生共同思考,猜想出三种可能情况。M1= M2M1 M2M1 M2学习实验探究的步骤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3、实验验证通过实验来验证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12分钟指导学生做好实验。学生动手做实验来验证猜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兴趣。4、分析实验结论得出质量守恒6分钟帮助学生分析,和学生一起讨论,得出结论分析,一起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展示动画分析质量守恒的理论根据6分钟展示PPT动画、讲解动画。观察、思考、理解、质疑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6、总结课文总结全课,以具体实例为依据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10分钟为学生举实例帮助理解,引导思考和探究。计论、思考、理解、应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课堂教学流程图 教学反思1、课堂有较大思维容量,需学生全力集中参与,因此,在师生互动的引导上需更多思考。2、动画的合理利用有效化解了难点和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兴趣。3、在现代技术和课程的整合上还应进一步做精细设计。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