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5279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1,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2,一、道路事故多发位置(黑点)的定义与分类,1.事故多发位置的定义 在较长的一个时间段内,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或特征与其他正常位置相比明显突出(积聚)的某些位置(点、路段或区域)。 事故多发路段位置的含义: 位置可以是一个点、一个路段、整个一条道路或一个区域 事故多发位置对评价的时间段有要求,即较长一段时间。通常为3年。 定义中的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是一个广义的概念。 正常和突出是事故多发位置分析的关键点。,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3,2.事故多发位置的分类 点 事故多发点是指道路的某些特征点

2、(或很小一个区段)上集中了超常数量的事故,如交叉口、桥梁或道路平曲线的特征点。作为“点”一般长度不大于500m。 路段 是指有一定长度的一个路段集中了超常数量的事故。这一长度应超过作为“点”的路段长度,通常采用15km。 区域 事故多发区域多用于城市路网,也可用于公路网。这一区域应具有一定的功能特征,如居民区、商业区等。这个区域的大小一般在5km2或更大.,一、道路事故多发位置(黑点)的定义与分类,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4,二、道路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1.事故多发位置鉴别的目的及意义 是通过对事故多发段点的道路交通环境、人文、特征等与事故(类型、特征、原因)的关系的研究,发现影响道路安

3、全的因素和规律,用于指导今后的道路与交通设计。 对事故多发位置上发生的典型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找到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加以整治,从而改善现有道路的安全水平;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事故多发位置研究,可以获得事故与道路交通条件之间的联系,找出道路交通设计中的缺陷。,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5,二、道路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2.事故多发位置鉴别与治理的内容 资料收集 鉴别 原因分析 改善和治理对策 后评估,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6,3.道路事故多发位置鉴别必要的事故数据 (1)事故方面的数据 事故地点(里程桩号、道路上的一些特征位置) 事故时间(年、月、日、时刻) 事故对象(机动车、非

4、机动车、人、动物和路边或路中的物体) 事故对象的行为状态 事故形态 事故结果,二、道路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7,(1)事故方面的数据 事故的原因 人的原因(人的原因主要是指人的过失行为,包括:违反交通法规及其他有关的管理规定、疏忽大意和操作不当) 车的原因(主要是指使用过程中由于保养检查不够、失修或机件调整不当等造成的事故) 路的原因(道路结构方面的缺陷、交通条件方面的缺陷、线形方面的缺陷、路侧环境的缺陷),二、道路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8,(2)环境方面的数据 道路设施(道路设施数据包括道路几何设计要素、道路路面条件) 交通设施与管理(

5、控制与管理方式、以及与控制和管理方式相对应的交通标志、标线、分隔栏和信号灯等) 天气气候条件 照明条件 路侧环境 交通环境,二、道路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9,4.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指标 (1)道路安全的评价指标 绝对数 绝对数指标是反映交通事故状况的基本指标,常用的有: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习惯上称为4大指标。 绝对数指标简单、清晰,是其他评价指标的计量基础; 绝对数指标是静态的、孤立的,无法反映实际道路、交通条件的差异对事故的影响。,二、道路事故多发位置的鉴别,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10,(1)道路安全的评价指标 相对数 公里事故率

6、,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11,相对数 车辆事故率,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12, 相对数 人口事故率,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13, 相对数 综合事故率,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14, 相对数 车公里事故率,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15,当量事故数与当量事故率 当量事故次数,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16,当量事故数与当量事故率 当量事故次数,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17,当量事故数与当量事故率 当量事故率,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18,二、道路事故多发路段位置的鉴别,(2)交通事故多发位置鉴别的基本方法,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19,(2

7、)交通事故多发位置鉴别的基本方法 事故频率法,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20,事故率法,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21,质量控制法,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22,累计频率曲线法,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23,累计频率曲线法,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24,浙江某省道的交通事故累计频率图,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25,浙江某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累计频率图,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26,浙江某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累计频率图,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27,三、事故多发位置安全性评价内容,1.交通事故多发位置安全性评价的内容 交通事故的统计与分析 路段运行速度调查

8、与分析 事故多发位置的成因分析 事故多发位置的安全改善措施或治理措施,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28,2.常见的事故多发位置: (1)线形组合不良路段 长直线(大半径曲线)接小半径曲线路段、急弯陡坡路段、视距不良路段 (2)连续长大上、下坡路段 (3)隧道或隧道群路段 (4)互通式立交路段 (5)平面交叉口和路侧开口路段(包括过村镇路段) (6)路侧危险路段,三、事故多发位置安全性评价内容,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29,四、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调查与统计分析,1.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分类 (1) 交通事故的法定分类 轻微事故 轻伤12人;或财产损失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不足200元。 一

9、般事故 重伤12人或轻伤3人以上;或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 重大事故 死亡1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 特大事故 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30,(2) 交通事故的形态分类 交通事故参与者之间发生冲突或自身失控肇事所表现出来的具体事态。事故形态分为: 碰撞: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 刮擦: 同向刮擦、对向刮擦。 碾压 翻车 坠车 撞固体物 失火 其它,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31,2.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 (1) 交通事故的数据

10、来源 交通警察部门 公路管理部门路政 保险部门车辆与人员伤亡理赔 医院,四、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调查与统计分析,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32,(2) 交通事故调查资料内容 事故发生的地点及其特征:道路名称、道路类型、交通控制参数、路段等; 事故发生的时间:事故发生的年、月、日、时等; 事故各方的资料:人、车、路侧物体等 事故特征:事故的形态(侧面相撞、同向刮擦、追尾相撞等); 事故原因:车辆原因、驾驶方面的原因、违章原因、道路环境等; 事故后果:严重程度、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事故点环境:照明、天气、路面状况等; 事故发生的过程描述。,四、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调查与统计分析,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

11、治理措施,33,(3) 交通安全分析所需的调查资料内容 道路交通事故本身的资料,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形态、原因、当时的天气和路况、时间等; 道路条件与交通工程设施: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结构物、交通安全设施、标志标线、路侧、排水设施等; 交通资料,包括交通量及其组成情况; 自然与人文环境。,四、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调查与统计分析,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34,3.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 (1)事故综合资料,事故类型统计:事故的总体情况和事故的严重程度,四、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调查与统计分析,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35,分析肇事车辆驾驶员地区分布图的目的:分析驾驶员对黑点路段的熟悉程

12、度和道路信息提供的充分程度 。,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36,肇事车辆类型分布图(高速公路),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37,肇事车辆类型分布图(二级公路),分析肇事车辆类型,主要是为了确定交通管理的重点车型,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38,分析事故天气分布,主要是分析不良天气对事故的影响,是否需要加强不良天气情况下的安全措施,包括视线诱导和路面防滑等,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39,高速公路,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40,二级公路,分析事故形态分布,主要是为了分析事故的主要形态以及造成这些形态背后的道路条件和交通条件的原因。,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41,事故黑

13、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42,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43,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44,分析造成事故多发路段交通事故最主要的直接原因以及背后可能的道路与交通条件原因,为交通设施的设置提供直接依据。,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45,(2)事故时间分布(月变分布),事故高发月份与我国的“黄金周”密切相关。,交通量的大小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系。,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46,(2)事故时间分布(周变分布),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47,(2)事故时间分布(时变分布)高速公路,事故高发时段为9时至20时,其中两个高峰时段分别为912时和1418时。 事故高峰时段与

14、路段交通量高峰时段基本是对应.,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48,(2)事故时间分布(时变分布)二级公路,8:0021:00事故率较高,其中两个高峰时段分别为1015时和1820时。,分析事故时间分布,主要是针对性地在不同时间实施不同的交通管理与控制,减少事故的发生。,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49,(3)交通事故空间分布,事故空间分布图,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50,(3)交通事故空间分布,寻找事故发生多发或危险的路段或地点以及对应的道路条件。,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51,(3)交通事故空间分布,高速公路连续下坡事故空间分布图,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52,(3)交

15、通事故空间分布,二级公路事故空间分布图,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53,(4)典型立案事故分析,通过对事故多发路段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案例分析,寻找事故发生的共同特征或原因,为事故治理提供依据。 案例:某路段7起死亡和伤人事故均发生在夜间,事故发生地点位于出隧道后的连续下坡路段,肇事车辆一般为大型货车。事故形态基本上是碰撞前方停在车道或硬路肩的故障车辆。 措施:加强该路段的速度控制和夜间视线诱导,增加监控设施,及时发现停靠的事故或故障车辆,在隧道前实时发布预告信息,提醒驾驶员控制速度,保持车距,谨慎驾驶。同时,在出隧道路段设置港湾式停车带。,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54,1.速度与速度

16、差的相关概念 (1)有关速度的概念 设计速度 是指当气候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几何要素、路面、附属设施等)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设计速度是一个理论上的技术指标,是决定道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是公路线形设计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参数之一。,五、运行速度的 调查与统计分析,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55,(1)有关速度的概念 设计速度 设计速度控制公路线形技术指标最不利的地方,实际上公路绝大部分路段采用的线形指标都高于该路段设计速度所控制的极限技术指标值。 设计速度作为基础参数,用于规定一个路段的最低设计标准,但在实际的驾驶行

17、为中,没有一个驾驶员自始至终地去恪守这一固定车速。,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56,(1)有关速度的概念 运行速度 是车辆在道路上实际行驶速度。在干净、潮湿的道路条件和自由流状态下,驾驶员凭据自己的驾驶条件和心理预期而采取的安全行速度度,它表征了某一道路的实际交通运行情况。,公路与城市道路几何设计:运行速度是指观测到的驾驶员在自由流条件下的行车速度。此观测速度的85%位车速是特定位置或特定几何条件下的最常用速度。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运行速度是指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且天气良好时,在路段特征点上测定的第85个百分位上的车速。,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

18、57,(1)有关速度的概念 运行速度 由于不同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采用不同的速度,通常采用断面测定或预测的第85位车辆行驶速度作为运行速度。,占85的车辆的行驶速度在此速度值以下,只有占15的车辆的行驶速度高于此值。,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58,运行速度(V85)考虑了道路上绝大多数驾驶员的交通心理需求,接近实际的车辆运行状态,因而,国内外交通管理部门常以运行速度作为某些公路路段的限制速度。,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59,(1)有关速度的概念 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包括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 时间平均速度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区间平均速度

19、是指在某一特定瞬间行驶于道路某一特定长度内全部车辆的速度分布平均值。,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60,(1)有关速度的概念 限制速度 限制速度包括法律限制速度和标志限制速度。 法律限制速度:通过法律确定的限制速度,适用于所有道路。 标志速度:通过道路交通标志发布的限制速度,适用于特定道路。,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61,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62,一 限制速度,法律限制速度,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63,一 限制速度,法律限制速度,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64,法律限制速度,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65,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66,限制速度是指道路运

20、营后,在保障车辆安全运行条件下,道路交通管理部门为发挥道路的运输效率,对道路上行驶车辆规定的管理速度,其包含最高行速度度限制和最低行速度度限制。 限制速度具有法律效率,是交通警察执法的依据,也是分析交通事故原因常用的一个指标。,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67,限制速度标志,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68,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69,二 限速标志,最低限标志,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70,二 限速标志,区域限速标志,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71,(1)有关速度的概念 建议速度 设置建议速度的目的是为了引导驾驶员在潜在危险点如弯道、匝道、陡坡处根据建议限速标志上标明数值

21、自行选择安全速度,建议速度通常不具备法律效力,属非强制限速。,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72,(2)速度差概念 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差 各个路段运行速度(V85)与设计速度(Vd)的差值,表征的是整体道路线形指标的连续性和均衡性。 当设计速度与运行速度严重不符时,满足设计速度要求的道路设计值如超高、视距等将不能满足运行速度的要求,易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 如果不能按照运行速度对相关技术指标进行重新设计,应设置严格的交通控制设施如限速标志或自动雷达监测设备,保证两者的速度差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73,(2)速度差概念 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 相邻路段运行速度(V85)的差

22、值,表征的是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和线形设计要素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当相邻路段的线形设计要素间存在严重不协调时,相邻路段的运行速度存在突变,可能导致交通事故集聚。 如果不能修正相邻路段的线形设计要素使之一致,应在线形高指标路段进入低指标路段前设置严格的交通控制设施,保证行车安全。,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74,(2)速度差概念 不同车型间的速度差 不同车型间的速度差,包括某一断面不同车型预测或实测运行速度间的速度差和不同车型实测行驶速度(一般也采用第85位速度)间的速度差。 不同车型(通常分为小客车、大客车及大货车)因动力性能和制动性能等的差异性,不同车型间通常会形成速差,但如果车辆速度相差过

23、大,同向车流间的相互干扰就大,动力性能好的车辆就会频繁的超车,甚至强行超车,导致交通事故. 不同车型间速度差大的路段,应通过修改设计或采取措施提高低速车辆的行驶速度,控制高速车辆的行驶速度。,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75,(2)速度差概念 速度调查样本的均方差 速度调查样本的均方差,一般用来表征某一断面速度分布的均匀性。 速度均匀性(速度方差)必须是在某种特定的服务水平下(如交通量)才具有意义。速度方差越大,车流间的相互干扰就大,交通事故率高。 速度调查样本的速度可为地点速度、行驶速度。速度方差不具备表征整体道路线形连续性和相邻路段线形设计一致性的功能,但可以作为路段速度管理的依据。,事

24、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76,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77,a)温州方向,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78,(3)速度限制基础理论 速度伤害理论 速度对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判断特性、反应特性均有很大影响。 驾驶员在高速行驶时,视野变窄,动视力降低,感知和反应时间变慢,对各种信息的感受刺激变的相对迟钝,对速度估计过低,且容易对距离估计失误,对信息处理能力和对车辆的控制能力也较低速时差,操纵失误增加,而且高速行驶还会降低车辆的操纵性和横向稳定性。因而,速度越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79,一 限制速度,为什么要进行速度限制,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8

25、0,(3)速度限制基础理论 速度伤害理论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车辆碰撞时其释放出来的能量与减加速度、速度平方成正比。车辆的速度越大,在发生碰撞事故时,减加速度值越大,碰撞中消散的能量越大,对车辆和人的伤害也越严重。,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81,一 限制速度,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82,一 限制速度,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83,(3)速度限制基础理论 速度差伤害理论 在交通流中, 速度接近平均速度时,事故率最低;随着速度与平均速度的离差增大,无论是大于平均速度还是小于平均速度,事故数都呈增加趋势。,速度均值离差与亿英里事故率间的关系,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84,(3

26、)速度限制基础理论 速度差伤害理论 研究发现,以比平均速度低的速度行驶的车辆事故危险性不明显,当车辆以高于平均速度两倍标准差时,事故危险程度最大。在与平均速度相差25 km/h以内的速度行驶时,事故危险曲线几乎是平直线,没有变化。超过此速差范围运行的事故危险将会是平均事故率的6倍。,速差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85,(3)速度限制基础理论 速度差伤害理论 Joksch1993年发现小汽车驾驶员在事故冲突中死亡的危险程度与速度差呈4次函数关系。事故死亡的可能性在速差为30 mi/h (48 km/h)时明显增加,当速差为60 mi/h (96 km/h)时,事故死亡可

27、能性超过50。50 mi/h (80 km/h)的速差引起的死亡可能性是25 mi/h (40 km/h)的速差引起的死亡可能性的15倍。,速差对交通事故伤亡的影响,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86,(3)速度限制基础理论 速度差伤害理论 实践表明,速度离散程度越低,交通事故率就越低;速度离散程度越高,即速度偏离平均速度程度越大,会导致频繁超车,增加车辆变换车道的次数,跟驰车辆不得不频繁调整速度,同向车辆间的干扰增加,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速度标准差与亿车公里事故率关系曲线,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87,2.运行速度的调查 (1)测速路段的要求 在天气良好,路面干燥、平整基本无病

28、害的地点进行。测速地点处有利于隐蔽,避免在观测速度时对驾驶员造成干扰,影响驾驶员对车辆速度的控制。 测速路段一般选择在事故多发路段的适当位置,应根据道路的线形决定。,五、运行速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88,2.运行速度的调查 (1)观测样本数量 控制样本量的目的是控制观测速度值的精度,地点车速调查所需观测的最小车辆数为: 根据测速数据,计算出来的样本量约为小客车、大货车及大客车的样本数量最小值分别为110、90、60辆。,五、运行速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89,2.运行速度的统计分析 (1)运行速度的统计,五、运行速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90,2.运行速度的统计分析 (1)运行速度的统计,五、运行速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连续上下坡路段的运行速度,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91,2.运行速度的统计分析 (2)运行速度标准差的统计,五、运行速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92,2.运行速度的统计分析 (2)运行速度的统计,五、运行速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运行速度,事故黑点安全性评价与治理措施,93,2.运行速度的统计分析 (2)运行速度的统计,五、运行速度的调查与统计分析,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运行速度标准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