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课件.ppt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76938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1,公共交通安全教育,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2,6月5日8时许,成都市北三环川陕立交桥处发生9路公交车燃烧事故,事故中已有27人死亡、76人受伤。 目前初步判定为乘客携带了汽油进入车内导致火灾。 通勤车和公交巴士是我们每位同事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为了提高同事们在公交车或者通勤车上出现意外的逃生能力,特制作一期的宣传教育材料,给同事们学习参考。 善待自己,保护好自己!,背 景,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3,了解车位安全等级,红色及橙色位必须佩戴安全带!,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4,公交车/通勤车 遇到危险怎逃生?,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5,万一公交车门、公司通勤车门无法

2、打开,乘客可以用车上配备的救生锤等硬物敲碎车窗玻璃逃生 上海上路行驶的公交车及公司通勤车上安装的玻璃都是经过国家安全质量认证的,在紧急情况下,只要用比较尖锐的硬物,如小锤、高跟鞋的鞋跟乃至皮带扣等敲击玻璃的边缘和四角,玻璃就会全部碎裂成小块,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用救生锤敲碎玻璃!,小提示:通勤车上配备的救生锤仅供紧急情况下使用,同事们不能私自拿走哦!,公交车、通勤车,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6,用救生锤敲碎玻璃!,公交车、通勤车,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7, 目前上海大部分公交车车门控制系统都是选用气动控制模式。 车辆出现紧急事故,气路不能正常工作导致压力减低时,司机或乘客用手推就可以从

3、车厢里将车门打开就可以安全疏散 以下是公交车手动开门图解:,紧急时用手推开门,公交车,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8, 目前公司的通勤车的紧急开关(红色)都设置在驾驶员附近或大巴门口附近,请看图片: 手动开启车门步骤也很简单:1.旋转紧急开关(红色)卸压;2.用手拉开门,紧急时用手推门通勤车,进门楼梯处,驾驶员座位旁,进门楼梯旁隔板内部,驾驶员座位旁,通勤车紧急开关设置点分成以上4种情况,紧急情况下要求司机先行打开紧急开关!,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9,换气天窗也是逃生途径,部分上海公交车及公司通勤车具有换气扇式天窗,这也是逃生的一个途径,公交车、通勤车,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10,成都发生公交

4、车燃烧事件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病区谢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根据媒体报道的情况分析说,即使是全身100%皮肤烧伤,伤者也未必会在短时间内死亡,因此,窒息是导致乘客遇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遇到这种险情容易导致呼吸急促,从而加快吸入浓烟的速度。因此如果遇到类似险情,短时间内屏住呼吸,尽快找到通风口或者砸开玻璃探头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增加存活几率!,屏住呼吸找通风口,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11,车辆发生紧急情况或自燃情况: 首先:不要惊慌失措 然后:利用以上3种方法逃生 逃生过程中,切记不要慌乱乱挤,载满乘客的车辆,在紧急情况下,容易发生践踏事故!,有序疏散、防止践踏,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12

5、,违反规定,携带或夹带危险品乘坐交通工具时,公安机关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行为人警告、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如果造成危害后果严重的,还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大家可不要以身试法阿!,不携带危险品上车,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13, 成都公交车起火原因尚待调查,但不容忽视的是,根据消防部门统计,进入5月份以来,汽车自燃起火现象比较突出。汽车自燃前有何征兆,自燃又如何预防? 据消防专家介绍,汽车自燃前肯定有一些前兆,比如水温过高、有异味、冒烟等,遇到这些情况要马上找安全地方停车检查。 消防部门建议,司机要经常对汽车油路和老化部件进行检修。要避免烈日下长时间行驶。车厢内要配备35升的ABC干粉灭火器或清水泡沫灭火器,自燃有前兆冒烟冒异味,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14,请仔细反省一下: 如果你是案例中的当事者,你会怎么做? 也请将逃生方式告诉你的朋友、亲人: 也许就因为你的提醒, 他们就能意识到这方面的风险, 避免了财产损失,甚至生命的伤害。,公共交通安全教育逃生篇,15,我们再次提醒大家: 生活中的各种紧急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危险就潜伏在我们身边,我们只要学习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知识,自救互救,就能避免同样的不幸降临到我们身上。 所以,请保持这方面的警觉,并学习紧急情况对应措施和方法。,结束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