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高中生物必修二习题课-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84993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高中生物必修二习题课-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高中生物必修二习题课-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高中生物必修二习题课-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高中生物必修二习题课-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高中生物必修二习题课-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高中生物必修二习题课-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高中生物必修二习题课-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生物教研室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习题课课后习题(5月22日)1一只突变型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是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 )A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 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基因C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 D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2在果蝇的X染色体上可以发生隐性突变,而隐性突变会导致不同情况的出现:如突变不会引起个体死亡、突变会导致完全致死(突变体全部死亡)和不完全致死(突变体死亡一部分),下图表示经诱变处理的红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纯合红眼雌果蝇交配(B表示红眼基因),得F

2、1,使Fl单对交配,分别饲养,观察F2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经诱变后没有发生突变,则F2果蝇均为红眼B若只发生隐性突变而不引起致死现象,则F2中红眼与白眼的比值为3:1C若发生突变后,会导致完全致死现象的发生,则F2中雌:雄1:2D若发生突变后,会导致不完全致死现象的发生,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3一对灰毛鼠交配所产一窝鼠中出现1只栗色雄鼠。让该栗色鼠与同窝(多只)灰毛雌鼠交配,子代雌雄鼠中灰鼠和栗色鼠数量相等。不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对该栗色鼠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该栗色雄性鼠来自隐性基因携带者亲本的隐性基因组合,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母本的

3、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两个亲本都有一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4果蝇的生物钟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有节律(XB)对无节律(Xb)为显性;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在基因型为AaXBY的雄蝇减数分裂过程中,若出现一个AAXBXb类型的变异细胞,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 B形成该细胞过程中,A和a随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了分离C该细胞的核DNA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D形成该细胞过程中,有节律基因发生了突变5右图是某二倍体动物

4、体内某细胞进行分裂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基因。据图判断,正确的叙述是( )A此细胞既发生了基因突变又发生了基因重组B据图无法判断该动物的性别CA、a与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八个染色体组6右图是某二倍体(AABb)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甲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C丙细胞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D甲、乙、丙细胞中都不存在同源染色体7下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a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含有2个染色体组;图b含有3个染色体组B如果

5、图b表示体细胞,则图b代表的生物一定是三倍体C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D图d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代表的生物一定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是单倍体8右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细胞( )A只分裂形成一种卵细胞 B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C含有3个染色体组 D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9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叫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多倍体植株往往果实、种子较大,而且高度不育D由环境引起的变异一定是不可以遗传的10正常果蝇的第III号染色体上有3个基因,按猩红眼基因桃色眼基

6、因三角翅脉基因的顺序排列,某一果蝇(X)的其中一条第III号染色体上,其序列则是猩红眼基因三角翅脉基因桃色眼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果蝇X的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B果蝇X的改变对其性状没有影响C果蝇X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果蝇X的产生是染色体易位的结果11决定玉米籽粒有色(C)和无色(c)、淀粉质(Wx)和蜡质(wx)的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结构异常的9号染色体一端有染色体结节,另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下列有关玉米染色体特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异常9号染色体的产生称为基因重组B异常的9号染色体的产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C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

7、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不能发生联会D图2中的亲本杂交,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亲代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12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

8、程中13关于下图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基因突变,乙属于染色体畸变 B丙图出现的变异只能出现在有丝分裂中C丁图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D甲、乙、丙、丁均属于染色体变异14玉米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受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同时也受光照的影响。在正常光照下,当玉米植株体细胞中含2个A时,叶片呈深绿色;含一个A时叶片呈浅绿色;不含A时叶片呈黄色(不含A的植株被称为白化苗,会在幼苗期逐渐死亡)。在遮光条件下,任何基因型的玉米植株叶片均呈黄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题干信息表明:_调控着生物的性状。(2)在正常光照下,以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为亲本,连续随机交配两代得到F2,在F2

9、早期幼苗中白化苗占_,在开花期F2植株中A基因的频率为_。(3)在种植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的时候,发现一株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为确定该变异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还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已知含缺失A基因所在片段染色体的花粉不育),用该地块中的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和该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为亲本,完成如下杂交实验(实验条件均为正常光照下):实验步骤:_(只写出大致思路即可,不要求具体操作步骤)。预测结果及结论: 如果_,则该变异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_,则该变异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第五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习题课课后习题答案(5月22日)1D【解析】由于一只突变型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性果蝇交配

10、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说明雄性有一半死亡,与性别相关联,所以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为显性突变,突变雌性的基因型为XRXr,野生型雄性的基因型为XrY由于XRY个体死亡,后代中雌:雄=2:1,野生型:突变型=2:1。遗传图解如右图: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A错误;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基因,B错误;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C错误;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使后代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D正确。故选D。2C【解析】若经诱变后没有发生突变,则F2中X-Y的基因型为XBY,都为红眼,A正确;若只发生隐性突变而

11、不引起致死现象,则F2中表现型为红眼与白眼的比值为3:1,且雄性中有隐性突变体,B正确;若发生突变后,会导致完全致死现象的发生,F2中X-Y死亡,则F2中雌:雄=2:1,C错误;若突变不致死,则F2中雌:雄为1:1,若完全致死,则F2中雌:雄=2:1,所以若不完全致死,则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间,D正确。3D【解析】一对灰毛鼠交配所产一窝鼠中出现1只栗色雄鼠,该栗色雄鼠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也可能是亲本携带隐性基因所致。让该栗色鼠与同窝(多只)灰毛雌鼠交配,子代雌雄鼠中灰鼠和栗色鼠数量相等,说明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相关的基因用A、a表示

12、。若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是亲本携带隐性基因所致,则双亲灰毛鼠的基因型均为Aa,该栗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同窝(多只)灰毛雌鼠的基因型为AA或Aa,所以该栗色鼠与同窝(多只)灰毛雌鼠交配,子代雌雄鼠中灰鼠和栗色鼠数量不一定相等,与题意不符。若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则只有aa突变为Aa时才会出现性状的改变,即该栗色雄性鼠的形成与一个亲本的一个基因发生显性突变有关,但不能确定发生突变的是母本还是父本;此种情况下,双亲灰毛鼠和同窝中的灰毛雌鼠的基因型均为aa,该栗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所以杂交子代雌雄鼠中灰鼠和栗色鼠数量相等,与题意相符。综上分析,A、B、C均错误,D正确。4D【解析】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

13、为AaXBY,进行减数分裂时,由于染色体复制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复制,即初级精母细胞的基因型是AAaaXBXBYY,而基因型为AAXBXb的细胞基因数目是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说明其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即该细胞不是初级精母细胞,而属于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B、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A与a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B错误;C、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经过了间期的DNA复制(核DNA加倍)和减一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核DNA减半),该细胞内DNA的含量与体细胞相同, C错误;D、该细胞的亲本AaXBY没有无节律的基因,而该细胞却出现了无节律的基因,说明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节律的基因发生了突变,D正确。

14、故选D。5A【解析】在图示细胞中,两极对应的左侧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均出现了等位基因A和a,说明发生了交叉互换(是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一),右侧上方的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均出现了等位基因D和d,而下方对应的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上却是相同的基因d和d,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A项正确;图示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说明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进行均等分裂,据此可判断该动物为雄性,B项错误;A、a与B、b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项错误;此动物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当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15、时,最多含有4个染色体组,D项错误。6D【解析】A、甲图该动物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甲细胞基因型为AABb,含a基因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B、由于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而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且该细胞中含有a基因,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B正确;C、由于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而丙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且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后产生的染色体中分别含有B、b基因,表明该动物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C正确;D、甲细胞存在同源染色体,乙、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D。7C【解析】由题图可知,a含有4

16、个染色体组,A错误;b含有3个染色体组,如果b表示体细胞,则该生物可能是3倍体,也可能是单倍体,B错误;c含有2个染色体组,如果图c代表由受精卵发育成的生物的体细胞,则该生物一定是二倍体,C正确;d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代表的生物一定是单倍体,可能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成的,也可能是由精子发育而成的,D错误。故选C。8A【解析】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着丝点已分裂,所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分裂后只能形成一种卵细胞,A正确;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相同,属于复制关系,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由于图示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共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由姐妹染色单

17、体分裂形成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完全相同,而图示细胞出现了等位基因G和g,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的,D错误。9A【解析】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A项正确;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项错误;多倍体不一定都高度不育,例如普通小麦是六倍体,能够正常繁殖后代,C项错误;如果环境引起的变化没有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这种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如果环境引起了遗传物质的改变就是可遗传的变异,D项错误。10A

18、【解析】染色体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由题意可知,该变异个体的形成只是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发生了颠倒,故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显微镜观察,而基因突变不能用显微镜观察,染色体的倒位导致了基因排列顺序的改变,会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B【解析】1、一条染色体的一部分片段转移到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被称为染色体变异,并且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2、图2中的母本染色体上含有两对等位基因,只在两端稍微有所区别,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这两对等位基因会发生配对,所以这两对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能发生联会。3、正常情况下

19、,图2表示的杂交类型,由于母本有结构异常片段的存在,只能产生Wxc的配子,后代不会出现表现型为无色蜡质个体,但是如果出现的话,说明母本产生了wxc的配子,要产生这种配子,需要经过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产生wxc的配子。【详解】9号染色体一端有来自8号染色体的片段,属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异常的9号染色体的产生属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发生,B正确;图2中的母本的2条9号染色体有相同的片段可联会,故图2中的母本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这两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部分可发生联会,C错误;F1出现了无色蜡质个体,说明双亲都能产生Cwx的配子,说明母本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非

20、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D错误;故选B。12C【解析】A、甲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增添)或缺失,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A错误;B、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描述的是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数目,而甲染色体变异结构变异是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B错误;C、丙图属于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D、甲、乙两图都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丙图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的联会过程中,D错误。故选C。13C【解析】A、甲中基因没有改变,只是a和d的位置发生了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倒位,乙中基因gh重复出现,属于

21、染色体畸变,A错误;B、丙图是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出现的变异不只是出现在有丝分裂中,在四倍体水稻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能出现,B错误;C、丁图细胞中染色体大小相同,含有一对等位基因,所以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正确;D、甲、乙、丙、丁中,只有甲、乙、丙均属于染色体变异,D错误。故选C。14(1)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 (2)1/9 75% (3)让该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作父本,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统计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绿:浅绿=1:1 子代的表现型全为深绿 【解析】 (1)依题意可知:在正常光照下,基因型为AA、Aa、aa玉米植株的叶片依次呈现深

22、绿色、浅绿色、黄色,而在遮光条件下任何基因型的玉米植株叶片均呈黄色,这表明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着生物的性状。(2) 在正常光照下,以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Aa)为亲本,连续随机交配,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aa121;因基因型为aa的植株会在幼苗期逐渐死亡,所以在F1的开花期群体中,基因型为AA和Aa的植株各占1/3和2/3,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均为1/3a、2/3A;F1随机交配所得F2早期幼苗中,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2/32/3)Aa(22/31/3)aa(1/31/3)441,可见,白化苗占1/3a1/3a1/9。在开花期基因型为AA和Aa的F2植株各占1/2和1/2,依据

23、“1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它的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可知,A基因的频率为1/21/21/275%。 (3) 已知含缺失A基因所在片段染色体的花粉不育,因此欲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该浅绿色叶片玉米的变异植株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还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其实验步骤为:让该浅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作父本,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作母本进行杂交,统计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该变异是由基因突变造成的,则变异植株的基因型为Aa,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二者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绿(AA)浅绿(Aa)11。如果该变异是由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则变异植株的基因型为A,产生的可育花粉的基因型为A,与基因型为AA的深绿色叶片玉米植株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均为AA,表现型全为深绿色叶片。必修2遗传与进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