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北部新城、北部商城发展规划研究.ppt

上传人:土8路 文档编号:11385092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北部新城、北部商城发展规划研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成都市北部新城、北部商城发展规划研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成都市北部新城、北部商城发展规划研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成都市北部新城、北部商城发展规划研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成都市北部新城、北部商城发展规划研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北部新城、北部商城发展规划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北部新城、北部商城发展规划研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部新城、北部商城发展规划研究,成都市新都区规划管理局 2007年06月,一、研究背景,一、研究背景,一新都区外部发展机遇发生重大变化 县城 成都市卫星城 中心城外围组团 成都特大城市的北部新城区 二交通条件大幅改善,制约发展的瓶颈消除 伴随着蜀龙路、人民北路北延线、成青快速路等的建设,制约新都区过去发展的最大的障碍已得到极大的改善 三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强势推动 伴随义乌国际商贸城在成都的选址建设,将极大的推进北部区域的快速发展,基于上述外部条件的变化,有必要对北部新城发展做重新认识!,二、概念诠释,二、概念诠释,什么是北部新城,北部新城指承担“大成都”的工业、商贸、物流等职能的现代化活力新区

2、。位于成都市北部,南至三环路,北至六环路,西至人民北路北延线以西规划主干道,东至成达铁路,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 其中,宝成铁路以东部分为新都区和青白江区分区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区,四环路以内部分为中心城控规满覆盖区域,故宝成铁路以西,四环路以北部分应为下一步规划研究的重点范围。,成都外环路,北新干线,达成铁路,宝成铁路,什么是北部商城,北部商城是指北部新城内以商贸功能为核心的城市功能片区,位于整个北部新城的西南部,四环路外侧。 北部商城南至四环路、东至宝成铁路,北至规划新崇路,西至人民北路北延线以西规划主干道,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二、概念诠释,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 及对策分析,(一)发展

3、条件分析北部新城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分析,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北部新城是构筑“大成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南部新城共同撑起成都的“脊梁”,(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北部新城示意图,南部新城规划图,1、竞争环境分析 与南部新城对比分析,成都市空间结构图,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软件产业及“创意产业”集中区,商务和文化旅游、现代化宜居新城,承担“大成都”的工业、商贸、物流等职能的现代化活力新区。,主要职能,规 模,400平方公里、240万人,480平方公里、375万人,发展模式,产业催生型,城市蔓延型,北部新城示意图,南部新城规划图,(一)

4、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1、竞争环境分析 与南部新城对比分析,(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2、优势分析六大优势分析,优势一:北部新城是构筑成都平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成都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绵阳,德阳,成都,眉山,乐山,(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2、优势分析六大优势分析,优势二:北部新城是成都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未来主要发展方向,成都市总体规划,成都市全境规划,(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2、优势分析六

5、大优势分析,优势三:北部新城未来拓展空间巨大,成都市成青走廊发展控制规划,根据成都市成青走廊发展控制规划未来北部新城将形成400平方公里、240万人现代化新区。目前,新都、青白江建成区不足平方公里,北部新城未来拓展空间巨大,(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2、优势分析六大优势分析,优势四: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带动,加速北部新城区域发展,成青快速路,川陕公路,成彭公路,蜀龙大道,物流大道,北新干线,北新干线、成青快速路、蜀龙大道四期、物流大道的建设、成彭公路的改造,地铁1号线的延伸、新崇路跨宝成铁路高架桥的建设等将极大的改善北部新城区域交通条件,推动区域

6、快速发展 商贸城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联动发展。,(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2、优势分析六大优势分析,优势五:中心城批发贸易等功能外迁,为北部新城大力发展商贸产业提供了最好的机遇,根据成都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二环路以内不再新建批发市场,二环路至三环路之间严格控制新建批发市场,传统批发市场应结合城市发展布局,依托对外交通干线和交通枢纽,设置在在城市边缘区及各外围组团。 荷花池、五块石等批发市场逐步外迁的发展趋势,为北部新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

7、策分析,2、优势分析六大优势分析,优势六:北部新城在成都市确定的“三园区四中心”的物流设施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成都市物流体系规划,就新都区来说,在新都区南部,宝成铁路东侧建设新都物流中心,其功能定位如下: 面向成都市金牛区区内的专业市场服务;为新都区区内自身的大量的物流需求服务;面向成都北部的公路货运配送的物流服务。同时,由于新都区物流中心紧邻青白江物流园区和国际集装箱物流园区,需考虑整个北部地区协调发展。,(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3、劣势分析五大劣势分析,劣势一:分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不足以支撑北部新城发展,城镇发展空间受限

8、,物流园区1.6km2,工业东区7.86km2,医学院0.8km2,三河及420厂1.8km2,建成区19.8km2,多元篁城片区1.2 km2,新都分区规划城区规划面积仅为52.06km2,目前城区建成区面积19.8km2,除去工业东区7.86 km2、物流园1.6km2、三河城镇及420厂1.8km2以及多元篁城片区1.2 km2 、成都医学院片区0.8 km2等的土地均以供出,到2020年新都可发展空间不足20km2。,(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3、劣势分析五大劣势分析,劣势一:分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规划区不足以支撑北部新城,城镇发展规

9、模受限,新都区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为74.45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有量达250.40平方公里。 对新都城区来说:宝成铁路以东部分城区发展受到限制条件较多,分区规划确定的未来发展空间不足北部商城区域将是未来新都区主要空间拓展区域,(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3、劣势分析五大劣势分析,劣势二:工业承载能力不足以支撑北部新城发展;现有工业布局散乱,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家具产业园区,新都工业东区,石板滩工业后备发展园区,新都区已形成了电子信息、食品、机械、医药、家具、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目前,工业集中区分三处布局,分别是新都工业东区用地规模7.86

10、平方公里;成都市家具产业园区用地规模6.00平方公里;石板滩工业后备发展园区用地规模0.91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地仅有17.1%。这与一般工业为支撑城市25%-35%的工业用地比例差距较大。,(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3、劣势分析五大劣势分析,目前,新都每个镇都有一定的工业用地,产业布局分散问题比较突出,基础设施共享、产业集聚整合执行不够坚决,规划统筹城乡建设力度不够,没有利用城市规划的调控作用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劣势二:工业存载能力不足以支撑北部新城发展;现有工业布局散乱,工业发展水平不高,(一)发展条件分析

11、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3、劣势分析五大劣势分析,劣势三:物流中心承载力不足,新都物流中心,规划物流中心仅1.6平方公里(2400亩),其承载力不足以支撑北部新城发展产生的巨大的物流。,(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3、劣势分析五大劣势分析,劣势四:区域统筹较弱,北部新城规划示意,区域内各城镇发展统筹不足 小城镇发展与新都城区统筹 不足 区域协调(与金牛区、青白江区等)统筹发展不足,(一)发展条件分析竞争环境、优势与劣势,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3、劣势分析五大劣势分析,劣势五:区域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较弱,

12、北部新城现状,北部新城区域在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薄弱,标准不高: 在区域交通体系、区域供水、天然气设施、电力设施、信息设施等方面滞后于北部新城的发展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还是以县城和卫星城的标准设置,作为成都新城区的北部新城现有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差距较大,(二)发展对策分析北部新城发展愿景、发展原则、发展对策分析,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二)北部新城发展愿景、发展原则、发展对策分析,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1、理论推演,总体来看,新城建设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建设模式 自上而下 城市辐射型:这一模式的特征是中心城市由于人口、用地的扩张,既有的结构难以适应发展的要求,部

13、分功能向城市郊外地区疏解扩散,人口向外疏散,城市的经济活动或城市的职能向外延伸,逐渐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外围建设新城的空间布局结构。 自下而上 产业催生型:该模式的特征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新城接纳部分中心城疏散的产业,依靠自身产业优势,吸引中心城疏散的人口。人口的聚集又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交通等服务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新城的兴起和繁荣。 资源开发型:该模式的特征是新城凭借特色的资源优势,包括旅游、人文等,逐渐发育成为各种要素的聚集地,形成人口聚集。,(二)北部新城发展愿景、发展原则、发展对策分析,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2、北部新城发展动力,商贸物流业城市发展助推器 保持城市传统

14、优势和内在活力很重要,一个城市的兴衰决定于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的强弱。新的机遇和资源条件下,使得商贸物流业极其可能成为北部新区城市发展新动力。 工业发展城市经济的基础 产业发展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不言而喻,但单纯依靠工业发展带动城市发展对城市发展是不利的,只有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转变发展模式,实现三次产业联动,这样城市经济才是充满活力的。,(二)北部新城发展愿景、发展原则、发展对策分析,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3、北部新城发展愿景,成都市北部经济增长极,是成都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最为活跃、最有活力、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化城市新区,(二)北部新城发展愿景、发展原则、发展对策分析,三

15、、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4、北部新城发展原则,第一、城乡统筹、区域协调 第二、优势互补、错位竞争 第三、以商兴工 、产业联动,(二)北部新城发展愿景、发展原则、发展对策分析,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5、北部新城发展对策建议,对策一:构建北部新城区域协同机制 构建北部新城区域产业联动机制 构建北部新城区域信息连通机制 构建北部新城区域资源共享机制,(二)北部新城发展愿景、发展原则、发展对策分析,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5、北部新城发展对策建议,对策二:培育有特色的支柱产业,以产业发 展全面推动北部新城城市化进程 以北部商城为核心,推动现代商贸业发展 以两园区、一中心为核心,

16、壮大现代流通业产业 工贸联动 、以商兴工,在原有优势产业基础上构 筑支撑发展的现代制造业发展 大力发展为现代商贸业配套的金融、会展等现代 服务业 以历史文化生态旅游为特色的现代旅游业,(二)北部新城发展愿景、发展原则、发展对策分析,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5、北部新城发展对策建议,对策三:优化与重组城镇空间体系 区域协调、城乡统筹、项目带动、突出重点 培育城镇发展重点 制定城镇发展分区,引导区域协调发展 ,(二)北部新城发展愿景、发展原则、发展对策分析,三、北部新城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5、北部新城发展对策建议,对策四:加大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建设力度 构建网络化基础设施的支

17、撑体系 构建北部新城完善的运输通道和基础设施走廊 加大交通运输体系、区域供水、天然气设施、电力设施、信息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加大学校、医院、体育、会展、酒店、金融、商务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力度,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 及对策分析,(一)中国商贸业发展阶段分析,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中国商贸业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作为第三代商贸城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市场现金、现货、现场交易为主的特点,形成了以洽谈订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交易方式为主的小商品展示、交易、信息中心。传统上意义上为市场服务的仓储、物流等功能应在更大的区域上进行配套。,(一)中国商贸业发展阶段分析,四、北部商

18、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露天小商品市场,1984年第一代室内小商品市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第二代小商品市场,20世纪90年代初第三代小商品市场,21世纪初国际性的商贸城,综合性的专业市场集群,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以洽谈订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交易方式为主的国际化的小商品展示、交易、信息中心,(二)发展模式借鉴(义乌经验),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浙江省义乌市的“中国小商品城”是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城市。该商品城成立于1982年,经历四次搬迁八次扩建,完成了三个阶段提升:1990年以前区域专业市场2000年全国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2005年国际性商贸中心。 2005年9月义乌国

19、际商贸城一、二期全面建成,标志着义乌市场发展进入一个从量的扩张向量、质并重发展的阶段。该商品城绵延2.5公里,周长6.6公里,营业面积170万平方米,拥有2.5万个商位的国际商贸城是目前全世界单体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商品批发市场。,1、兴商建市中国小商品城的建设发展带动城 市的发展,(二)发展模式借鉴(义乌经验),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2、产业联动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联动发展,2005年,义乌三产结构为2.9:46.2:50.9。目前,义乌已经培育2.5万家工业企业,发展了20多个特色鲜明的小商品制造业,形成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态势。义乌正按照

20、“一体两翼”的构想整合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义乌东北、西南两大产业代,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义乌正由小商品集散中心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二)发展模式借鉴(义乌经验),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2、产业联动市场带动工业、工业支撑市场,市场与产业联动发展,2005年,义乌三产结构为2.9:46.2:50.9。目前,义乌已经培育2.5万家工业企业,发展了20多个特色鲜明的小商品制造业,形成了“小商品、大世界,小企业、大集群”的工业发展态势。义乌正按照“一体两翼”的构想整合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义乌东北、西南两大产业代,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21、义乌正由小商品集散中心向小商品流通中心、制造中心、研发中心的方向发展。,(二)发展模式借鉴(义乌经验),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3、配套完善促进会展、物流、金融、 旅游、商务中介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在全市范围内配套包括物流基地、会展中心、各级别酒店及产业用地等。,(二)发展模式借鉴(义乌经验),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4、功能复合考虑用地弹性,停车空间,商品城,在义乌小商品城内部配套有商务酒店、商务楼等设施,商务楼底层通常作为生产商家的展示空间,住宅底层部分具有仓储功能。用地呈现较大的功能复合。并且在商品城内部需要大量的停车空间。,商品城,停车空间,停车空间,停车空间,停车空

22、间,星级酒店,星级酒店,商务办公,(二)发展模式借鉴(义乌经验),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5、综合大交通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义乌是浙江省三大物流中心之一,市场拥有200多条联托运线路,直达国内200个大中城市;六条铁路行包专列;建有浙中地区唯一的民用机场;紧邻上海、宁波港,海运发达,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日货物吞吐量达5000余吨。 义乌小商品市场依托多种交通方式(海陆空联运),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区域物流通道。,物流通道,城乡统筹 小商品贸易以及以商贸为中心的第三产业发展,吸引大量农村和外地人口向义乌城区聚集,推动了义乌城市建设。1982年,义乌城

23、区面积仅2.8平方公里,1997年已经扩大到15.2平方公里。到2005年底义乌中心城区面积达到50多平方公里,并已经形成100平方公里的城市道路框架。城市日益完善。,一、义乌经验借鉴,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三)义乌经验的相关启示,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1、交易形式的转变带来配套功能的调整,目前作为第三代商贸城已经摆脱了传统的市场现金、现货、现场交易为主的特点,形成了以洽谈订单、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交易方式为主的小商品展示、交易、信息中心。传统上意义上为市场服务的仓储、物流等功能应在更大的区域上进行配套。,(三)义乌经验的相关启示,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2、

24、产业联动商贸城带动现代小商品制造业发展,从规划角度必须考虑北部商城产业的发展空间,市场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市场,实现市场与产业联动的可持续发展。商贸城作为一个巨大的发动机引发了资本、人力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连续裂变,必然带来相关的配套产业进驻,将带动现代小商品制造业发展,从规划角度必须考虑以上产业的发展空间。,(三)义乌经验的相关启示,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3、围绕商贸城,将会促进会展、物流、金融、旅游、商务中介等现代服务业迅速兴起。考虑北部商贸城定位为西部小商品城中心,必须考虑国际、国内物流,可以依托新都物流中心、青白江国际物流园区进行配套。但市场区域可考虑部分相关的物流。,4、商贸城

25、是一个集大量商品流通的集中地带,形成后将有大量的人流、车流和物流,规划应综合考虑居住、学校、医院等生活设施配套,形成一个综合功能区域,带动北部新区发展。,(三)北部商城发展愿景,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1、北部商城发展定位,成都国际商贸城定位于 “东有义乌、西有成都,立足西部,辐射东南亚”的国际商贸城,是西南地区现代化国际贸易中心、重要的国际边贸中转站、物流中心。,(三)北部商城发展愿景,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2、北部商城发展愿景,中国西部国际商贸中心、贸工联动的区域经济龙头,成都市北部经济发动机,(四)北部商城发展原则,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资源共享 设施共建 功

26、能复合 弹性规划 突出重点 分步实施,(五)北部商城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规划产业带,形成制造业的群体规模优势 发挥轻加工、小型化,以个体、私营为主的企业结构优势,推动 小企业在空间上集聚发展。以“小企业、大集聚”形成行业规模和 集团优势,以地域集聚实现经济规模发展的要求。 加强专业园区规划建设和分工协作 着眼于提高产业竞争力。以专业园区的模式做大做强优势行业和 企业。发展一定层次的高新技术企业、龙头品牌企业,培育经济 的特色行业、优势行业。,对策1:工贸联动 厂商结合北部商城发展内生动力,(五)北部商城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对策2:

27、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城市中心区更接近中央商务区(CBD)模式,规划信息公路建设,努力发展电子商务,以网上市场提升有形商 品市场; 发展总部经济,在培育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引导龙头名牌企业在北部商城创建总部; 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信息咨询业等相关产业; 大力培育现代会展业,以企业精品展示聚集国内外商流和客流; 发展旅游业;,(五)北部商城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对策3: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以商兴区,加强专业市场的集聚和专业细分。 在现有浙江义乌商贸城的基础上有规划、有目的地引入专业市场。 加强现代商贸业与现代流通业的结合,扩大现有物流园区。 发挥区域优势,将北部商城与区

28、域物流中心统筹发展;,(五)北部商城产业发展趋势及对策,四、北部商城发展模式及对策分析,对策4: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由地方政府作为投资和产业发展主体的行政关系向以企业作为投资和产业发展主体的市场型关系转变,加强与义乌等投资方的沟通,加速本区域的发展 构建以企业作为投资和产业发展主体的市场型关系,五、下一步工作建议,五、下一步工作建议,一、区委区政府应高度重视本区域未来的发展,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尽快对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城市容量发展进行科学论证和研究编制区域产业整合发展和空间布局规划 三、尽快对专业市场的引入和发展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和论证引导北部商城的理性发展 四、加强对北部商城用地的控制,科学安排开发进程 五、加快北部新城尤其是北部商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加速推动北部新城的发展创造条件 六、加强与周边区域协作,共同打造北部新城美好的未来,以上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