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85341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简析:坐井观天讲的是青蛙和小鸟论天的大小的一则寓言故事。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说明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二、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沿”、“际”两个生字。理解“坐井观天”、“井口”、“井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的意思。2、学习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3、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学本领都要开扩眼界,不能自以为是。4、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看、说、读、思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5、分角色朗读课文。三、重点、难点:读议关键词句,提出问题,在图文帮助和老师引导下,通过讨论解决问

2、题,懂得青蛙之所以错的原因。四、教具:多媒体课件。五、教时:2教时教学要点: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寓意。2、创设情境,设置思维训练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教学过程:课前谈话:1、 击出动画:井底的小青蛙歌曲。2、 小青蛙坐在井底,整天把它的井来夸,它是怎么说的?(我的井儿比天大)3、 那么,你看到的天有多大呀?4、 小青蛙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一、看图引疑,揭示学法要求。1、 揭题引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只井底小青蛙的故事坐井观天。击出课题,并释题意。2、看图引疑:(出示插图)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随机引导,抓住“落”字和“停”字比较,

3、理解“井沿”)仔细观察青蛙和小鸟的神态,你想知道什么?(学生看图质疑)(设想学生可能会提: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3、欣赏课文释疑:边欣赏课文边想想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事?4、引出学法要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动动小脑筋,读读书,自己提提问题,讨论问题,比比谁最聪明。二、研读课文,初步体会寓意。尝试学习,研读24自然段。1、 尝试学文。自由读文,边读边想,在不懂的地方打上“?”。2、质疑问难:(估计学生提出的疑难词句有:“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说大话”;当学生提到“说大话”不理解时,随机引导学生围绕“说大话”再来提问题。)3、思考难点,发现问题。思维训练点:围绕“说大话”讨论。估计有以

4、下问题: 什么叫说大话? 青蛙认为谁说大话?(找找,读读第四自然段)。 青蛙认为小鸟说了什么大话?为什么青蛙认为小鸟说大话呢?(读议“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朋友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吗?4、比较体会,解决问题。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它飞过田野,飞过大海让学生体会到小鸟见多识广,说的不是大话,而是实话。5、引读24自然段。6、小结学法:抓住重点词语,自己提出问题,看看读读想想,自己解决问题。迁移学法,研读5-7自然段。1、读后思疑,学句质疑。快速轻声读5-7自然段,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提问。2、引导讨论,解决问题:思维训练点:是谁弄错了。(估计有以下问题): 为什么小鸟说青蛙

5、弄错了?(读议:无边边际)青蛙笑什么?为什么青蛙认为自己不会弄错的?体验:用纸圈成筒当作井让学生看天花板,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因纸筒壁挡住了视线,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很小,只有井口那么大,从而让学生明白不管是青蛙还是小鸟,坐在井里看天,都只能看见井口那么大。你们认为到底是谁错了?错在哪儿?假如你是小鸟,你怎么劝青蛙?(想象说话)读第七自然段,思考小鸟笑什么?(抓住重音“也”字)为什么小鸟说“你是弄错了。”和前面小鸟说“你弄错了。”有什么不一样?3、学句质疑。思维训练点:为什么要跳出井口看一看? 齐读“你跳出井口看一看吧”。读了这一句话,你们有什么问题要提?为什么小鸟要青蛙跳出井口看一看呢? 讨论解疑。

6、5、学法小结:抓住重点句子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三、激发想象,拓展深化寓意。1、青蛙后来会不会跳出井口来看天呢?2、谁愿意来表演跳出井口的小青蛙,看看它会说些什么?(指名上台表演)3、你想对青蛙说些什么吗?4、小结:我们可不能像做青蛙那样5、分角色朗读课文。四、巩固练习,加深字词记忆。1、 认读生字词。2、生字抄字(评议、修改)五、附板书设计 ) 反思:坐井观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

7、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我对自己设计的坐井观天教学片段进行课后评析,从而反思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进行实施与落实。教学片断一:出示青蛙和小鸟图,我激疑引趣,导入新课:“你听,他们在争谁看到的天大。要帮助青蛙和小鸟解决问题,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吧!请大家先自学课文。”学生马上有序的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并画出生字,进行拼读;然后同位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接着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齐读生字词,小组交流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这期间,我参与到具体的小组学习中,重点对个别后进

8、生进行指导。我说:“哪个组汇报自学情况?” 小组长带领齐读生字词后,小组汇报提示容易读错的字音。我觉得在指导学生自学的教学环节上比较成功的。我提示“自学课文”,孩子就能按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二年级的孩子能从个体自学预习课文,读准字音,到同桌互检生字读音,再到小组的学习,一步步的主动自学课文,这正体现新课标自主、合作学习的理念要求。低年级学生是有能力自动化地自学课文,扫除阅读的障碍的。让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识,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去认读课文,并且通过孩子之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去读准课文,而不是按传统的教学“一步步”领着学生向前走,能让孩子在主观意志上建立“我能学”的自信,并通过主体的实践努力达到掌握

9、一定学习策略的“我会学”。把学习的主动权更好的教给孩子,让孩子掌握学习的策略,更利于孩子明天自己去学习。教学片段二:进行角色朗读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同学们,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它们争论的很激烈吧?我们怎样才能读好?请三、四人为一组,分角色朗读,想想怎样读才读得好?”孩子们纷纷三、四人为一组进行朗读练习,态度积极认真,有的为了读好角色,练读了好几次。三个孩子挑选角色读,还有一个不读课文的同学就认真听,然后对他们读的课文进行评论,再读。孩子们练读后进行汇报,听读的同学要认真听,然后说说哪儿读得好,具体说说哪个词语读得好,进行生生之间的赏析性评价。在本教学环节上,我觉

10、得以下几点值得思考: 1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三十个孩子就有三十只青蛙,三十只小鸟。他们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我们要拼弃以前那种刻意去追求“标准答案”,哪必须得读重音,哪必须读拖长音或读轻声,现在应充分的给时间让孩子自己去探究,想想该怎样读才会读好,让孩子“我口表我意”,在实践中自己发现建构,在互助中研究,合作中探索,充分地肯定孩子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 2评价应注意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是一个认识、教育、提高的过程,把评价交给学生,让他们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进行聆听观察、分析反思、组织表达

11、,从而加深学生的体验,促进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我们要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尤其是让生生之间进行赏析性的评价,这使被评价的孩子得到激励,感受成功的喜悦;孩子在赞赏别人的优点时,也是在主动学习,积极接受。当然,赏析性评价还可以是学生自我进行评价,例如,孩子这样自我评价:“我觉得我读我天天坐在井里,不会弄错的。读得好,我特别注意读出天天,可以看出青蛙是多么自信。”这同样可以激起孩子们的自我反思。 3要注意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自主有机结合我们应注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但同时得注意如何体现老师的“导”。分角色朗读的训练,我们要完全放手让孩子自主学习,但从学习的效果看,优秀的学生,有较强自学能力的孩子,自

12、主学习的效果明显,能读出不同角色的特点。但对于一些后进的学生,效果就有待提高。我们是否可以在孩子们自学练读前,老师先和个别学生分角色朗读,全班评价后再让孩子深入研读。我觉得现在可以再设计这样的导语:你们能读得比他们更好吗?想想怎样读才读得更好?这样,既可以给面上孩子们模范的作用,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4让孩子有平等的训练机会我们往往组织孩子们三、四人一组进行练习,但我们发现,孩子们练习时,往往就练喜欢的角色,所接受的训练是单一的;还有的孩子,因为怕读不好角色,就单挑旁白来读。积极的孩子,朗读水平较好的孩子就“走进”角色,朗读水平较弱的就“永远”旁白,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环境应多创设情景,让孩子有平等的训练机会。我们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大家研究课文时要进行多次的练习,但每次的角色不要重复,要轮换角色。这样才利于孩子们整体综合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