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385997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下科学教学计划.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学总目标: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4、以科学概念作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和思想,逐步形成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5、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三、学

2、生情况分析:新 课 标第 一 网1、整体学习状况:五年级学生比较喜欢科学课,对科学实验很感兴趣,动手能力较强,但是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部分同学对死记硬背的知识记的牢,运用能力较差。2、已有知识经验:科学观察能力和对比实验设计已经有较大的进步,但是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还不够。3、学习心理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材分析:1、整体概述: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足够

3、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习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

4、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习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

5、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3、材料清单:(1)第一单元沉和浮: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6、: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五、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3、面向全体学生,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5、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各类竞赛活动。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7、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及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七、主要导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等。八教学进度计划:周次 教学内容1 上学期回顾及新学期开始学习小组组成2 第1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第2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3 第3课“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第4课“造一艘小船”4 第5课“浮力”第6课“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5 第7课“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第8课“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新课标第一网6 第1课“热起来了”第2课“给冷水加热”7 第3课“液体的热胀冷缩” 8 第4课“空气的热胀冷缩”第5课“金属热胀冷缩吗”9 第6课“热是怎样传递的”第7课“传热比赛”10 第8课“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第1课“时间在流逝”11 第2“课太阳钟” 12 第3课“用水测量时间”第4课“我的水钟” 13 第5课“机械摆钟”第6课“摆的研究”14 第7课“做一个摆钟” 第8课“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15 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16 第2课“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第3课“证明地球在自转”17 第4课“谁先迎来黎明”第5课“北极星不动的秘密”18 第6课“地球在公转吗”第7课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19 第8课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复习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