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语文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95681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语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语文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语文版班级:_ 姓名:_1. 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完成以下练习题。山村孩子的画云是画面的主角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暖一抹,冷一抹在小溪的天空漂浮树是画面的主角让风涂抹它的年轮浓一笔,淡一笔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泥土是画面的主角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深一脚,浅一脚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3)诗中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4)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_2.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_(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_3. 古诗阅读。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2、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从首句我们可知,诗人的家乡在_,从_到诗人的家乡只隔着几座山。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_3传说王安石为用好“绿”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从“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字。请你赏析“绿”字好在哪里。_4运用合理的想象将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改写成一个小故事,要求至少用上环境描写、细节描写、衬托手法中的两种,120字左右。_4. 课外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注

3、释)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剑外:剑门关以南的地方,也称剑南。当时杜甫在梓州,正处剑门关西南,故云剑外。蓟北:泛指河北北部,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最后巢穴。却看:回过头来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漫卷:随意地卷起来,指兴奋得不能读书了。放歌:尽情歌唱。纵酒:纵情喝酒。青春:明丽的春天。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1“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泪”是()。A.悲伤的泪B.悔恨的泪C.悲喜交集的泪2“漫卷诗书喜欲狂”运用了_描写,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3你从诗中的哪些词语体会到诗人“喜欲狂”?_4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消息时,是那样激动、欢喜,更主要的原因是()A.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B.从此国家

4、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5这首诗尾联中用了四个连接词“_”“_”“_”“_”,将“_”“_” “_”“_”这四个地名串连起来,写出一种瞬间即至,瞬间即过的动感,表达了诗人_(用一个成语来概括)的心情。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xng xng)(其三十一)(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_,_。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把诗句补充完整。2联系诗句解释下面词语。绩麻:_ 当家:_3诗中描写了儿童学种瓜的场景,下面对这一描写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表明农家孩子从小便热爱劳动。B.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表达诗人对劳动

5、者的赞美。C.表现农村生活太过辛苦,连孩子们也在帮大人们劳动。6. 阅读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回答问题。1理解“迎凉”,判断正误。(1)“迎凉”符合秋叶的季节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心中感到凉爽。 (_)(2)“迎凉”既符合秋叶的特点,也与诗人心中的伤感相融合。(_)2诗中的“河”指_,“岳”指_。“三万里”言河之_,“五千仞”言岳之_。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3本诗与陆游的_一诗主题基本相同,表达了作者对_的同情,对_的期盼,同时暗含着对_的不满。7. 课内阅读。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_,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_,故园无此声。1把这首词补充完整。2词中“_”写出了路途

6、的艰辛遥远,“_”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含蓄地表达了将士在外对_的思念之情。3用“_”画出词的上阕中动态描写的句子,再用“”画出其中静态描写的句子。4这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佳作,请写出下阕的意思。_8. 阅读理解。舟过安仁宋杨万里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稚子弄冰一诗中,与舟过安仁中的“小童”意思相近的词是_。稚子弄冰的过程是取冰、穿冰、_。两首诗都让我们看到了的_儿童。2舟过安仁中“无雨都

7、张伞”的原因是“_”。3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写出了两个孩子巧用计策,借风行船的奇思妙想。B.稚子弄冰围绕“弄”字,突出“稚”字。炽热的童心让孩子们忘记严寒,保持了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C.“怪生”和“忽作”两词,暗藏着杨万里对天性顽劣的孩子制造恶作剧的不满与责怪。4用自己的话说说“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的意思。_9. 读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并完成后面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_,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_。1把古诗补充完整。2请标注出下列读音。昼(_)耘(_) 供(_)3选择下列加点词语的正确意思。耘田(_

8、)A在田里锄草B犁地傍(_)A靠近B并排4本课的两首古诗都选自_(朝代)诗人_的_组诗,他的诗作大部分反映_。5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本课选的两首诗都是描写农村_的景象。6用自己的话写出这首诗后两行的意思。_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解释下面两个字在文中的意思。羞:_直:_2诗中有四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李白面对着一桌的山珍海味吃不下去,心绪茫然的情

9、景,把它们找出来,写在下面。_3诗歌的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怀?_1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_宋京口瓜(洲州)水间(jinjin),钟山只(隔融)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ihun)。1在“”上补写诗题和作者姓名。2用“”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一水间”的“间”的意思_; “又绿江南岸”的“绿”的意思是_。4全诗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12. 课内语段精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却看妻子愁何在,。,青春作伴好还乡。,便下襄阳向洛阳。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题目中的“闻”字的意思是( )A.听

10、说B.用鼻子嗅C.名声D.出名3诗的第二句的意思是:_。4这首诗是_朝_的“生平第一首快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收复河南河北后的_,表达了诗人强烈的_之情。13.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练习。劝学诗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注释)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当天夜晚11点到第二天凌展1点为三更。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_2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3同是谈读书,这首诗与课文中的语段在论述的角度上有何不同?试概括说明。_14. 补充诗句完成练习

11、。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_,_。1补充完整诗句。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的意志和豪情。15. 课内选文考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不包含下列哪项?( )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2“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 )A.春天。B.年轻的时光。C.年轻的朋友。D.春天的歌。3“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远的距离,而诗人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让我们体会到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