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语文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396622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语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语文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假期练习语文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然后回答问题。_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仪。若无眉,成何面目?”(注释)毫端:细毛的末端。1说说加点词的意思。(1)近鉴毫端鉴:_(2)成何面目面:_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尔何能居我上?_3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之前的横线上。4这篇小古文主要讲了_,它们各自叙说了自己的_。2. 文言文阅读。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

2、坠于水,遽契其舟,日:“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注释)涉:跋涉,这里指渡过江河的意思。自:从。坠:掉、落。遽(j):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契(q):动词,用刀子雕刻。所:的地方,表处所。亦:也。惑(hu):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不理解的意思。乎:呢、嘛、吗,语气词。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于:_(2)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_(3)舟已行矣 行:_(4)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此:_2分别指出下面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1)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2)从其所契者人水求之(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

3、的句子(1)从其所契者人水求之。_(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4这个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_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古代贵族每年四季祭祀祖先,各有名称,春祀叫作“祠”。舍人:战国和秦汉时期,王公贵族的门客称舍人。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画地:在地上作画。1翻译文言句子。(1)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_(2)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_2请你用一

4、个成语来概括上文的大意。_3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发?_4. 读古文书戴嵩画牛,完成题目。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囊玉( ),常以自随。一日( )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词。2读懂上面的古文,说说文中下列字词的意思。戴嵩:_拊掌:_股:_ 谬:_3“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_4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这则文言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_5. 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

5、弈秋诲(hu hu)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wi wi)有鸿鹄(h go)将至,思援弓缴(jio zhu)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wi wi)是其智弗若与(y y)?曰:非然也。1用“”选出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并翻译句子。(1)使弈秋诲二人弈。_(2)为是其智弗若与?_3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棋,一人_;一人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商鞅立信商鞅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之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

6、。民信之,卒下令。选自史记(注释)商鞅(yng):战国时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令:指变法的命令。既具:已经具备。这里指制定完备。未布:尚未公布。恐:恐怕,担心。乃:于是。募(m):广泛征求。徙(x):搬,迁移。予:给予,授予。金;古代货币单位。怪;感到奇怪。辄(zh):立即,就。明:表明。卒:最终。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商鞅令既具(_)(2)乃立三丈之木(_)(3)辄予五十金(_)(4)卒下令(_)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民怪之,莫敢徙。_3从本文看,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_4你还知道哪些与诚信有关的故事?请写下来。_7. 阅读理解。狼子野心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

7、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将啮其喉(_) (2)信不诬哉(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_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这类人与文中的狼的相似之处是:_(用原文回笞)。4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_8.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题后问题。邻人卖犬艾子晨饭毕,逍遥于

8、门,见其邻肩两犬而西。艾子呼而问之曰:“子担犬安之?”邻人曰:“鬻诸屠。”艾子曰:“是吠犬也,乌屠?”邻人指犬而斥曰:“此畜生,昨夜盗贼横行,惧而噤不敢出一声。今日启门,不能择人而吠,妄啮而伤及佳客,是以欲杀之。”艾子曰:“善!”注释:安之:即“之安”,到哪去。之,到。诸:相当于“之于”。乌:为什么。1解释西_斥_启_啮_是以_善_2翻译下列句子。子担犬安之?_鬻诸屠。_3“鬻诸屠”与“乌屠”中的“屠”词性及含义均不同。前者的词性是:_,解释为_;后者的词性是_,解释为_。4主人要把犬卖掉,其原因是(用原句回答)_9. 阅读理解。宋濂嗜学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

9、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 注释:假借:同义复合词,假就是“借”。 以是:因此 )1解释带点字的意思。余幼时即嗜学:_弗之怠:_走送之:_2试着翻译词句。手自笔录:_以是人多以书假余:_3读了短文,你觉得可以向宋濂学习哪些品质?_10.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

10、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解释词语。故:_ 汝:_辩斗:_ 日中: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孔子不能决也。_(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3两个小孩为什么笑孔子(用原文回答)?_4请用论语十则中的话来回答孔子对于做学问所持有的态度。_5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_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1解释加点字。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是吾剑之所从坠(_)2翻译句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_3从

11、表达方式上看,选文中前两句的是(_),最后一句是(_)。4文中刻画楚人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突出了他什么特点?_5这寓言叫什么?他说明了什么道理?_12.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坐:因为。1“其人自护其短”中的“其人”指的是什么人?( )A.其他人B.北人C.问者D.北人和问者2文中的北人为什么要“并壳入口”?( )A.因为这样

12、吃味道更好。B.因为煮熟的菱角很烫,这样吃可以避免烫伤。C.因为他不知道吃菱角需要去壳。D.因为“并壳入口”的吃法是南方的风俗。3下面对短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菱角一般生长在南方。B.菱角属于土产品。C.菱角生长在前山和后山。D.南方人吃菱角不需要去掉壳。4你觉得文中的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_13. 文言文阅读。山鸡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皇也!”路人曰:“我闻有凤皇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曰:“然!”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其金,惟怅不得以献耳。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宜欲献之,遂闻于楚王。王感其欲献己也,

13、召而厚赐之,过买凤之值十倍矣。1请解释加点的词语。方将献楚王,经宿而鸟死_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而贵_召而厚赐之_过买凤之值十倍矣_2请翻译下面句子。乃酬千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_3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一种人?_14. 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这篇短文的作者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_。2请将短文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3请用“/”划分朗读节奏。思 援 弓 缴 而 射 之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1)使弈秋诲二人弈。(_)(2)思援弓缴而射之。(_

14、)(3)为是其智弗若与?(_)(4)非然也。(_)5翻译下列句子。(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6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_15. 课内阅读我最棒。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使弈秋诲二人弈(_)(2)思援弓缴而射之(_)(3)为是其智弗若与(_)(4)非然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惟弈秋之为听。_3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