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42025八年级9月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14144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42025八年级9月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解析: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42025八年级9月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解析: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42025八年级9月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解析: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42025八年级9月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解析: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42025八年级9月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津市西青区当城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9月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注意事项:共两个大题,25小题,满分100分,作答时间为60分钟。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同学们前往百色起义纪念馆,致敬革命英雄;化身“小青芒”,参加学青会志愿服务,共建文明广西;华灯初上,探访南宁之夜的烟火美食,感受经济发展上述活动体现出()A.社会生活仅提供物质支持B.这是了解社会生活的唯一方式C.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D.积极融入社会,就能走向成熟2 .在父母眼里,我们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朋友眼里,我们是真心相待的倾听者;在老师眼里,我

2、们是充满活力的莘莘学子。这表明()A.每个人的身份都是一成不变的B.人的身份是由亲朋好友确定的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D.每个人都需要为社会作出贡献3 .某班计划晒出一组“我在社会中的成长”的微镜头。以下微镜头符合的有()参与献爱心活动收获了他人的点赞积极参加义务劳动锻炼了动手能力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养成了健康体魄通过宣讲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A.B.C.D.4.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航天员叶光富(籍贯四川省)、李聪(籍贯河北省)、李广苏(籍贯江苏省)乘神舟、赴太空。三位宇航员的社会关系属于()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合作关系5.梁启超说:“人者

3、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一个人无法单独生存,一个个“我”构成了若干个“我们”,“我”与“我们”休戚相关。这体现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人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的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A.B.C.D.6搭子”是2023年十大流行语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吃饭有“饭搭子”,运动有“运动搭子”,做好事有“公益搭子”。有人认为,“搭子”可以丰富社交,实现情绪价值。有人则认为,人不需要“搭子L可以独立于社会存在。以下关于“搭子”的说法,你赞同的是()A.在不同的“搭子”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和角色B.结成“公益搭子L有助于我们融入社会,获得更多人

4、的帮助C.人们通过“搭子”实现情绪价值,是因为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精神支持D.有些人不需要“搭子L说明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不一定要与他人产生联系7.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体现的社会关系与其建立的基础对应不正确的是()A.“儿行千里母担忧,夜半灯前念远游。”血缘关系B同乡同姓仍同榜,喜见烟中跨灶楼。”地缘关系C.“两心宜一体,同舍又邻居。”业缘关系D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业缘关系8. 下图是某中学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五一”假期作业,该校老师设计此项作业的目的是()作业清单作业一:为父母泡一杯茶,送一句温馨的祝福。作业二: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打扫卫生、

5、叠被等。作业三:成为社区禁止电动车上楼宣传和监督的志愿者。作业四:观看一部红色电影,分享印象深刻的片段。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A.B.C.D.9. 2024年3月5日是第61个学雷锋纪念日,山东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活动,弘扬雷锋精神,营造人人学雷锋,争做时代新人的良好氛围。在济南,多部门联合举办了学雷锋暨“文明实践我是行动者”主题活动,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与。参与这一主题教育活动()是追求更高道德境界、助力青春飞扬的表现能够帮助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汲取榜样力量,走向幸福、完美的人生会让我们感到自责,从

6、而知廉耻、懂荣辱,增强自控力A.B.C.D.10. 2024年3月12日,在第46个全民义务植树节,滨州市各中小学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这旨在()A.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B.杜绝学生懒惰,锻炼身体,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让学生亲近、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D.让学生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关注和认可11.学校定期组织劳动体验、研学旅行等实践活动。这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合作共享,增强劳动观念丰富社会关系,推动社会发展走进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培养良好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A.B.C.D.12.“汛期桥洞防淹没辅助系统”“景区公共厕所防遗落置物装置”“仰卧起坐测试仪”.今年临海市教育局组织第37届青

7、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科技创新作品。这一活动的开展()鼓励中小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增强科教兴国的使命感体现中小学生关注个性发展,自觉尊法守法用法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主动关心社会发展变化A.B.C.D.13.刘堤任,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他坚信科技强国,刻苦钻研Al、5G等技术,先后在2018年、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赛中夺得冠军、季军。他传承沂蒙精神,连续五年发起“西部温暖”募集活动,募集文具、衣物等近万件。这启示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刻苦研究科学技术,努力做一名科学家要关注社会发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践行社会主义核

8、心价值观,做诚信少年AB.C.D.14 .“社会就像一棵大树,我只是其中的一片树叶;社会是浩瀚的星空,我只是其中的一颗星星。”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在社会中成长B.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提供的滋养C.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D.个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15 .最高检印发意见,要求依法严惩“网络暴力”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相关犯罪,深挖背后的产业链利益链。关于“网络暴力L我们青少年应做到()A.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传播正能量B.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网暴C.严格执法,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处罚力度D.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网络信息都是虚假的16

9、国家网信办持续开展2023“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包括整治自媒体乱象,打击网络水军,整治短视频内容导向不良问题,整治网络戾气等。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警示青少年要()A.合理使用网络,利用网络结交更多网友B.加大执法力度,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C.自觉恪守道德,遵守法律D.增强法治意识,远离网络17.一些“自媒体”为博取流量、增加粉丝、攫取经济利益,不惜发布传播谣言、有害信息、虚假消息,不仅严重误导公众,还增加了谣言治理的难度和成本。有的短视频内容真假难辨、善恶不分、是非不明,有的平台重流量、轻管理,放任导向不良的信息传播,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此,青少年自身应该()A.加大执

10、法力度,自觉抵制不良的信息B.不用或少用网络,不在网上发表任何言论C.严厉打击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勾D.提高自控力,遵守网络规则,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18 .“网课爆破”是外来侵入者,通过进入网络直播间,刷屏霸屏,甚至辱骂师生等方式破坏线上教学秩序。为网课加筑“防爆墙”,师生必须()A.提高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B.提升道德修养反对小团体主义C.开辟网络绿色课堂专属的空间D.严肃地追究爆破手的法律责任19 .近期,某校八年级开展了以爱国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大通万人坑,上窑新四军纪念林等地,此次活动让大家受益匪浅。学校开展此类活动()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能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

11、品质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培养亲社会行为A.B.C.D.20.2022年夏天,重庆遭出现极端高温天气,导致森林火灾在短时内集中爆发。在灾难面前,下面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A.众多企业为前线人员捐赠防暑补给物资B“摩托骑士”志愿者们集结运送救援人员和物资上山C.小明在家学习,认为其他事情与他毫无关系D.山火过后很多重庆市民自发去清理植被、捡拾垃圾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21.山西某中学八年级100多名学生,在田地里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劳动实践课体验插秧。据相关责任人介绍,劳动实践课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拓宽孩子们的视野,锻炼孩子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学

12、插秧,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生活,也可以让他们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意义。参加劳动实践课有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22.仔细阅读下列图片,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1图2结合图1、图2,请从正反两方面谈谈你对网络的认识。(每个方面至少写出两点)23 .两名同学在网上聊天,其对话(节选)如下:我发现,网络真是一个好东西!今天一早上,我都在一看讯频、看小说。不亦乐乎!但是,我忘记写作业了。网络确实是一个好东西!针对促进我们家乡文化高小西质量发展。我在“县长信箱”中留下了三条建议。受到了县长的赞许。小美(1)请你对

13、小西的网络行为进行简要评析。(2)小美的网络行为对我们有何启示?24 .材料一“双减”之下,某校打造了“三色研学”实践活动新模式。红色研学,将地域特色课程的领域拓宽延伸;绿色研学,将课堂搬到大自然、社会生活和人际生活中,让教育回归生活实践源头;蓝色研学,突出寓教于游、寓学于游的理念,使学生感受科技变革和国家发展。这既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提高了生活技能,又能锤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强化健康心理。(1)结合材料,分析随着身体的成长,我们会如何感受社会生活。材料二疫情袭来,有这样一群白衣战士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接到医院的号令,她们吻别睡梦中的孩子,安慰不舍又担心的爱人,脱下霓裳换上战袍,和病毒赛跑。她们其实也是平凡人,脱下防护服,她们只是女儿、妻子、母亲.(2)这让你认识到个人与社会是怎样的关系?25.【走进社会生活】“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是社会。”“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进步一大步。”“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解读名言,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