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营养性腹泻的机理与预防措施.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425824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仔猪营养性腹泻的机理与预防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仔猪营养性腹泻的机理与预防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仔猪营养性腹泻的机理与预防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仔猪营养性腹泻的机理与预防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仔猪营养性腹泻的机理与预防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仔猪营养性腹泻的机理与预防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仔猪营养性腹泻的机理与预防措施.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仔猪营养性腹泻的机理与预防措施提要本文在总结仔猪生理特点基础上,分析了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重点强调由日粮抗原诱导的消化道损失在腹泻发生和预防中的作用,讨论了主要营养因素与腹泻的关系及其可能机制。一、 生理特点通常将出生到20千克的猪称为仔猪。仔猪阶段是猪的生长发育和养猪生产的重要阶段。仔猪具有不同其他阶段的猪在消化生理、养分代谢和体温调节的特点。这些特点成为仔猪营养需要和饲养技术独特性的重要机制,也是仔猪营养性紊乱的基本原因。1、消化生理:仔猪的消化器官在胚胎期虽已形成,但结构和机能却不完善,具体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胃肠重量轻、容积小 初生时胃的重量约48克,仅为成年猪胃重的1左右。初生

2、胃只能容纳2540克。到20日龄时,胃重增长到35克左右,容积扩大34倍,约50千克体重后,才接近成年胃的重量。肠道的变化规律类似,初生时小肠重仅20克左右,约为成年猪小肠重的1.5%。大肠在哺乳期容积只有3040ml/kg体重,断奶后迅速增加到90100ml。(2)酶系发育不完善 初生仔猪乳糖酶活性很高,分泌量在23周龄达到高峰,以后渐降,45周龄降到低限。初生时碳水化合物分解酶的活性很低。蔗糖酶、果糖酶和麦芽糖酶的活性到12周后开始增强,而淀粉酶活性在34周时达到高峰。因此,仔猪特别是早期断奶仔猪对非乳饲料的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很差。蛋白分解酶中,凝乳酶在初生时活性较高,12周龄达到高峰,以

3、后随日龄增加而下降,其他蛋白酶活性很低。如胃蛋白酶,初生时活性仅为成年猪的1/3-1/4,8周龄后数量和活性急剧增加。胰蛋白酶分泌量在34周龄时才迅速增加,到10周龄时总胰蛋白酶活性为初生时的33.8倍。蛋白分解酶的这一状况决定了早期断奶仔猪对植物饲料蛋白不能很好消化,日粮蛋白质只能以乳蛋白等动物蛋白为主。至于脂肪分解酶,其活性在出生时就比较高,同时胆汁分泌也较旺盛。在34周时,脂肪酶和胆汁分泌迅速增高,一直保持到67周龄。因此,仔猪对以乳化状态存在的母乳中的脂肪消化率高,而对日粮中添加的长链脂肪利用较差。(3)胃肠酸性低:出生仔猪胃酸分泌量低,且缺乏游离盐酸,一般从20天开始才有少量游离盐酸

4、出现,以后随年龄增加。整个哺乳期胃液酸度变动于0.05%-0.15%,且总酸度中近一半为结合酸,而成年猪结合酸的比例仅为1/10。仔猪至少在23月龄时盐酸分泌才接近成年水平。胃酸低,不但削弱了胃液的杀菌抑菌作用,而且限制了胃肠消化酶活性的活性和消化道的运动机能,继而限制了对养分的消化吸收。(4)胃肠运动机能微弱,胃排空速度快:初生仔猪胃运动微弱无静止期,随日龄增加,胃运动逐渐呈运动和静止的节律性变化,到23个月接近成年猪。仔猪胃排空的特点是速度快,随年龄的增长而减慢。食物进入胃后完全排空的时间在315日龄时为1.5小时,1月龄为35小时,2月龄为1619小时。饲料种类和形态影响食物在消化道的通

5、过速度。如30日龄喂人工乳的残渣时通过时间为12小时,而喂大豆蛋白为24小时,使用颗粒料时为25.3小时,而粉料为47.8小时。2、代谢特点:(1)生长发育快:仔猪初生体重一般约占成年的1,以后随年龄增加,生长速度和养分沉积迅速增加。仔猪生长速度和养分沉积量体重(kg)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预期日龄增重(g/d)初生(1.25kg)811.01145681213322240106615143393201564181535338020631815365500(2)养分代谢机制不完善:仔猪在养分代谢上存在明显的缺陷,表现为A、磷酸化酶活性低,降低了糖元分解为葡萄糖的速度,但

6、饥饿、注射儿茶酚胺可提高该酶活性。B、糖异生能力差,限制了应激仔猪所需葡萄糖的供应。C、肝脏线粒体数量少,限制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作为能源的利用。且由于ATP合成量少,很少生物合成过程收到抑制。D、仔猪体脂肪沉积少。初生时,只有12体脂,且大多数是细胞膜成分,作为能源的血液游离脂肪酸量很低,初生时才100微克当量/100ml。因此,尽管仔猪的脂肪利用机制存在,但底物供应非常有限,限制了仔猪的能量来源。E、氨基酸代谢也可能存在缺陷。新生仔猪主要靠贮存相对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及母乳的摄取来获得能量。3、免疫机能:初生仔猪没有先天免疫力,因在胚胎期,母体的抗体不能通过胎盘传给胎儿。生后仔猪只有靠食入母乳

7、,特别是初乳而获得被动免疫。初乳中总蛋白含量达到15g/100ml,其中7080为免疫球蛋白。常乳也是获取抗体的重要途径。初生仔猪肠道具有原样吸收这些免疫球蛋白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在48小时后消失。三种免疫球蛋白各有特点。LgA能抵抗酶的消化,并能在消化后黏附在小肠壁上12小时以上,起抑制大肠杆菌的作用;IgG 主要在血清中起杀菌的作用,可防止败血症;igM主要是抵抗革兰氏阴性细菌。在12周龄前,仔猪几乎全靠母乳获取抗体,随年龄增长,从乳中获得的抗体量下降。仔猪主动免疫在10日龄以后开始,并随年龄而迅速增长。仔猪自身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中,以IgM为主,并有少量的IgA。到6周龄以后主要靠自身合成抗

8、体。在26周龄期间为被动免疫的过渡期。4、体温调节:初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全,对寒冷的抵抗能力差,反映在两个方面。(1) 物理调节能力有限 仔猪对体温的物理调节主要靠皮毛,肌肉颤抖,竖立运动和挤堆等方式进行。(2) 化学调节效率很低 仔猪初生时大脑皮层发育不全,对各系统机能的协调能力差。因此,当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时,虽然体内也能通过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的分泌来提高物质代谢,主要时提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氧化来增加产热,但效率很低,6日龄前特别突出。720日龄期间逐渐得到改善,到20日龄才接近完善。因此,初生仔猪临界温度高达35度,如处在1324度,仔猪在初生第一小时可降低1.77度,尤其在

9、生后20分钟,降低更快,0.51小时后开始回升,而全面恢复需要大约48小时。生后绝食或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中,体温下降很快。二、腹泻及其危害腹泻是消化功能紊乱的一个综合症状。通常将粪中水分含量高于80的症状叫做临床性腹泻。为便于研究,可根据粪便含水量或外观对腹泻程度进行评分,从而将腹泻进行评分,从而将腹泻转化为数量性状。腹泻是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受阻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腹泻使2135日龄的仔猪生长明显下降,单位增重耗料比健康猪高6572。腹泻不但导致生长受阻,而且引起血液学参数变化。据英国报道,仔猪腹泻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可达1800万美元,而英国的养猪头数仅为中国的2。按此推算,仔猪腹泻对我国养猪生

10、产造成的损失是十分惊人的。三、腹泻的病因学研究1、病原微生物:关于腹泻的病因,早期的研究主要在病原微生物上。已知大肠杆菌的增殖和轮状病毒的活动均可导致仔猪腹泻。大肠杆菌附着于肠壁上,分泌毒素,活化肠细胞膜上的cAMP酶,改变细胞通透性,电解质和水从血液进入肠壁腔,从而导致腹泻。仔猪病原性腹泻及其特点病原腹泻种类特点 大肠杆菌黄痢白痢早发、急性、高死亡;传染源为母猪;预防措施:初乳抗生素清洁1020日龄高发;应激诱导或加剧感染预防措施:抗生素等管理梭菌红痢预防措施:抗生素管理密螺旋体痢疾712周龄多发;主要病变在大肠病毒TGE预防措施:用药管理各年龄发病,小猪死亡率高预防措施:疫苗、抗生素防继发

11、感染2、消化道粘膜损伤:病原微生物可能不是腹泻的原发性原因,因为:第一,健康动物胃肠道也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存在,如大肠杆菌、轮状病毒等;第二,将分离出的病原微生物或滤液(含病毒)引入健康动物体内并非总能诱发腹泻,第三,无病原微生物存在或用抗生素抑制微生物增殖时,动物仍可发生腹泻。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一方面,仔猪消化生理不健全使仔猪本身对非乳饲料的消化能力较低;另一方面,非乳饲料特别是植物饲料,因养分结构的复杂性或多种抗营养因子的存在,其可消化性低。早在3040年前,人们就认识到,在微生物性肠炎和腹泻发生之前,肠道发生了损伤。近10年来的研究表明,断奶仔猪消化道组织学和形态结构的损伤性变化是仔猪腹泻和生长受阻的最重要原因,且容易继发微生物的感染和增殖,腹泻更加严重。营养因素本身如营养不良、采食量低,可导致小肠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微生物代谢的产物或分泌的毒素可使肠道发生炎症。3、 胃肠道的局部免疫反应是消化道损伤和腹泻的重要原因:养分消化率降低是腹泻的直接原因,肠道对日粮抗原过敏是腹泻的最终原因。作用模式:肠道过敏 肠道损伤 养分消化率下降 腹泻以上资料说明,日粮抗原物质是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消除抗原性即可消除或减轻腹泻。作者:陈代文 摘要整理:CARA2004-12-10 成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