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迟到》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26414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迟到》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迟到》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迟到》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迟到》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迟到》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迟到》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迟到》教案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迟到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读写结合,重视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转换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父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3、通过学习,学生能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教学重点: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感受父亲这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父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教学难点:1、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对比“打”与“送”,升华父爱。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角度切换,建立父亲形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迟到,还

2、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不急,老师有个建议,看大屏幕(出示要求),任选一个角度来概括。“我”上学迟到了,父亲打了我,帮助我改正了错误。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直到70多岁时仍然记忆犹新。(出示课件)同学们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能影响作者一生的,究竟是怎样一位父亲。同学们,你们能说说吗?(严厉、关心女儿、疼爱女儿、慈祥)二、感情诵读,品析“严慈并济”的.父亲形象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哪些自然段分别写出了父亲的严和慈。感受“严”1、说话要有根有据,自由读课文613自然段,找找哪些语句具体写出了父亲的严厉,感受特别深刻的地方勾画下来,还可以简单批注。比如一个词语、短语或者简单的一句话。3

3、分钟以后交流行吗?2、全班交流A、“怎么不起来?快起!快起!” “晚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感叹号不仅可以表示赞叹还可以表示气愤,三个叹号足以说明父亲气极了。从语气上我们感受到父亲的严厉。(分角色朗读对话)B、“爸气极了,一下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我挨打了!”怎样才能读出严厉呢?自己试试。(指名)我仿佛看到了高举的鸡毛掸子,听到了令人胆寒的咻咻声。“拖、抄、抡”这些动作直接写出了父亲的严厉。能从其它句子中有所感受吗?C、“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尾,外面的雨声被宋妈抱上了洋车。”外面的雨声有多大,我的哭号就有多响,外面的雨水有多少,我挨的打就有多少。D、“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红肿的,而且发着

4、热。”父亲下手狠,鞭痕让人有钻心的疼痛,怎么不严厉呢!3、一次迟到,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呢?他是怎么想的?指名交流时,教师点拨学生注意联系前文。小结过渡:父亲恨铁不成钢,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这样狠狠地打我。就是这样一位父亲,同学们还读出了他的慈祥。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你的理由。品味“慈”出示18自然段:“爸没说什么,打开了手中的包袱,拿出来的是我的花夹袄。他递给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给我。”1、指名回答。2、送来的仅仅是夹袄和铜钱吗?送来的还是什么?同学们,这简单的两句话背后究竟蕴藏着什么?请你静下心来,细细品味。3、全班交流A、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点拨。(虽然打在我身上,却痛在父

5、亲心里,他懊悔不已。父爱是深沉的,不善言表的,只好通过行动来表现。此时无声胜有声!)B、每一动作后都承载着父亲沉甸甸的爱。同学们,用心用情去读去感受吧。指名示范再读指名(朗读中注意方法点拨,情感渲染)教师小结:我们看不见父亲的脸,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关爱的眼神,触摸到父亲那份厚重的爱!三、入情入境,体味“我”的内心世界父亲打了我,又送东西给我,作为女儿,“我”前后的心情和想法有什么变化?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挨打时的心情:指名回答,教师点拨。(伤心、不解、难过、委屈)送东西时的心情:小结过渡:(感动、感激、后悔)我挨打了,我委屈,我生气,我不解甚至怨恨,因为那时我不懂父亲的良苦用心,可是看到父亲追

6、到学校送东西给我,看着他关爱的眼神,“我”的内心涌上一股暖流。同学们看啊,“我”在接过父亲送夹袄和铜钱时,眼里分明闪着泪光。爱之深,责之切。听着我惨烈的哭喊,看着我狼狈的样子,想起我红肿的伤痕,父亲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他来了,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父亲的爱就是这样,有时是打的严厉,有时又是爱的深沉。四、对比中升华父爱的高度1、现在你觉得“打”和“送”,哪个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为什么?可以和伙伴小声讨论。2、指名回答。补充资料:其实迟到这篇课文选自她的代表作城南旧事。她在写这篇文章时,父亲早已经去世了。她是带着对父亲的怀念来完成这本书的。读书时,我们在乎的不是文字的多少

7、,而是它带给我们内心深处的震撼有多大。挨打时的皮肉之苦是短暂的,就像过眼烟云,一吹就散了;而送东西时的感动却是永久的,就如一块磐石,深嵌在我心中。多年以后,我记得的已不是挨打的疼痛,而是暖暖的、浓浓的父爱!3、严而有情的父爱有效果吗?读课文19自然段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后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是的,因为有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爱,也因为我读懂了,理解了父亲的爱,所以我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这样父亲足以影响我一生!可是父亲早已去世,要是时光能倒流,要是父亲此刻就站在我面前,“我”该有多少话想对父亲说呀!拿起你的笔代替女儿把心里最想对父亲说的2、3 句话写下来。3分钟够吗?5、指名交流。五、总结全文同学们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情感,那是因为你已经把自己当成了林海音。让我们再一次回味她70多岁时所说的话。生齐读。林海音的故事影响了我,要是这个故事也能影响同学们那该多好啊!【小学语文迟到教案设计】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