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PIYPING 文档编号:11431273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土地资源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土地资源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土地资源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土地资源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复习资料.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1. 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2.土地资源的资源属性是什么?生产性 区域性 动态性 可更新性 多功能性 有限性 不可替代性第二章 土地资源构成要素1.土地资源气候构成要素(主要是太阳辐射和温度)指标都有哪些?怎样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气候资源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要素,影响土地资源特征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有光(太阳辐射)、温(热量)、水(降水)三个方面,它们是土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光、热、水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气候生产力的高低。

2、1)光照对于土地而言,主要是光照强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般情况下强光照有利于植物的生殖生长,如棉花、谷类需要强光照;而若光照有利于植物的营养生长,如茶叶、竹等)光照长度(日长)(日长随季节与纬度不同而变化,这与作物引种关系密切)和光照质量(光照质量好,作物质量高,颜色鲜,果实大) 2)热量: 温度:0的温度一般也为耐寒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10的温度一般也为喜温作物生理活性的起始温度。0与10积温的多少,表示耐寒、喜温两类作物在当地能否成熟。若大于作物需要的积温,则作物可以种植,反之不能种植。积温也决定熟制。无霜期:是每年的终霜期与初霜期之间的无霜天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植物生长天数。生长

3、期: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植物能生长的天数。 如冬小麦0以上即可生长。多年极端低温:是指多年中出现的极端最低温度,包括有杀伤性的低温、抑制性低温。其对作物的影响与其出现频率、持续时间有一定关系,同时也与一些地区特殊的小气候环境有关系。2.土壤性质是如何影响土地资源的?A.土壤性状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土壤矿物质 土壤矿物质其来自于岩石和母质土壤矿物按其成因类型,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不同矿物学类型其成分结构不同,含有养分数量,种类、以及释放速度也有很大差异。其对土壤的保肥供肥性、耕性影响极大。原生矿物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赤铁矿等。次生矿物包括各种简单盐类、次生氧化物和硅铝酸盐类矿物。

4、2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对土壤的耕性、孔隙性、保蓄性、供给性、通透性等性能有影响。 通常分为砂质土、壤质土、和黏土三大类,若干级砂质土。大孔隙多 毛管孔隙少,因此,砂质土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能力弱,热容量小,温度变化大,易受干旱威胁。优点是易耕作,适耕期长,供肥快。总的特点是”发小苗不发老苗”黏质土 。透水通气性差,蓄水保肥性好。但不易耕作,适耕期短,耕作质量差。总的特点是:发老苗而不发小苗 壤质土。 兼有砂质和壤质土的优点。3土壤有机质其作用为:1)植物养分的主要来源2)提高养分的有效性 3)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4)提高土壤保蓄性和供给性能5)刺激植物生长6)清除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污染7)改善土

5、壤热量状况4土壤结构(团粒状、柱状、块状、片状)土壤固相颗粒很少呈单粒存在,通常适是土壤矿物质和有机质结合形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有机无机复合体。各种团聚体的排列组合称为土壤结构。1)土壤结构是反映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2)土壤结构是描述和鉴定土壤肥力演变状况的重要依据3)其影响土壤的耕作管理5土壤化学性状营养元素构成、土壤石灰质、土壤可溶性盐分、土壤pHB.土壤体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土层厚度对于土壤向农作物提供给水、肥、气、热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是有效土层,尤其是耕作层的厚度。2土壤剖面结构 自然土壤剖面一般可分为三个最基本发生层次,即A、B、C层。C.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1土壤纬度地带性

6、气候带 植被类型 土壤类型热带 季雨林或雨林 砖红壤南亚热带 亚热带季雨林 赤红攘中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 红壤,黄壤北亚热带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黄棕壤北暖温带 落叶阔叶林 棕壤、褐土温带 针阔混交林 暗棕壤寒温带 针叶林 寒棕壤2经度地带性随经度由东向西更替,在温带的内陆地区,从东向西分布为草原,荒漠草原,土壤为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棕漠土 3.地表水资源的类型有哪些,地表水资源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 ?地表水类型:地表水主要有河流、湖泊、冰川、沼泽等。地表水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地表径流影响地貌类型的形成;地表水丰缺与农业灌溉用水以及干旱、洪涝关系密切;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往往

7、导致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4.什么是土地报酬递减律 .土地报酬递减律:由于受土地生产力限制因素律的作用,在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人们在同一地块上连续投入劳动和资本,而达到一定限度时,其产量增加就会递减的现象。或对土地的利用达到一定深度和广度时,人们就会发现土地报酬的变动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土地报酬递减。 第三章 土地类型及其分类1.土地类型:是由区域内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和土壤等要素,遵循各自的分异律,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共同组成的土地单元。 土地资源类型:是根据土地所具有的资源利用价值或功能的差异性而划分的。它是土地自然属性相对均一,而且利用价值或利用功能一致的土地单元集合。 2

8、. 土地类型划分的逻辑体系是什么?土地类型的划分依据-自然属性,划分的基本思想是从宏观到局部,由粗略到详细的多级分类系统,土地类型划分包括土地分级和土地分类两个方面,土地分级是对土地个体形态单元组织水平即自然环境结构层次的确定,土地分类是对各个土地个体形态单元土地属性或特征共性的归纳。(1) 土地分级:土地分级可分为三个基本单位 最低级的土地单位: 是自然特征最一致的,在其范围内的地貌部位、岩性、土质、土壤等都是一致的,并具有一种小气候、一个土壤变种和一个植被群丛。 中级的土地单位:由若干低级土地单位构成。 高级的土地单位:由若干中级土地单位构成。这三个单位在景观学中分别称为相、限区、地方,澳

9、、英称为立地、土地单元、土地系统。(2) 土地分类:土地分类是根据土地属性的均质性划分的,每一级土地单元都可以进行类型划分,也泛指由不同级的土地类型划分所构成的分类体系:土地分级、分类是揭示土地类型结构和功能的有效手段。3.土地类型划分方法(原则:发生学原则、地域分异原则、多级序原则)景观法、参数法和发生法。 1)景观法是以景观形态单元为基础划分土地类型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在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 依据对地貌因素和其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为基础,一般能得到内部一致性较强的土地单元。景观法的特点是注重形态指标,很少考虑数量指标。但是景观法应用比较方便,而且能准确地划分土地类型,所以现在已被广

10、大土地工作者所接受并加以应用。其界限比较清楚,所划分的土地单位在尺度上和精度上都适合于土地类型划分要求。缺点是不够精确,而且要求分类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强的野外工作能力。2)参数法是根据土地成分的特征值划分土地类型的一种方法。即在选取的相对重要参数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单位划分的方法。参数的选择与鉴定尚在探索过程之中,因而应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该方法有定量的持点,适宜于计算机处理。预计参数法的应用将有广阔的前景。3)发生法以形成土地的环境因素为依据把土地划分成各个单位并对之分类。发生法特别强调研究发生和形成过程并以此作为演绎推理的依据,得到一个自上而下分解的等级系统。发生法适合于自然区划研究,

11、但它对土地类型的具体划分在尺度上和精度上都嫌粗略。4.景观学派、英奥学派及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分级体系都是什么?(1)前苏联:(景观学派) 把景观作为在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具有最大一致性的自然区划单位。 景观内部在形成结构上有明显的差异。因此,按地方性分异规律对景观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析、比较,对形态单位作出划分,并研究不同形态单位的特点及彼此间的关系,即景观形态学研究,实际上是属于土地类型研究。 景观形态单位分为三级:地方、限区、相,相是最小的景观单元和最低级的土地单位。 相、限区和地方的比较土地级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相地貌面小气候土壤水性质相同变种群丛限区初

12、级地貌形态(简单、复杂)小气候组合排水和潜水条件相同变种组合群丛组合地方初级地貌形态组合地方气候水文复区复区复区(2 )英澳学派的土地分级系统澳大利亚土地系统土地单元土地点一个或几个地区的组合,它的地形、土壤出现重复的组合型(相当于地方),在这个土地系统中的地形、土壤、植被重复出现。一组相关的土地利用相似的土地点(即地形、土壤、植被一致)在内部性质和土地利用特点更为一致的区域(类似于限区和相)受到澳大利亚分类系统的影响,英国牛津军事工程实验处在1966年提出了一个比较复杂的土地分级系统。英国牛津军事工程实验处的土地分级系统表(林超,1986)单位定义适宜的制图比例尺土地带(land zone)

13、大气候区域1:1万前四级实际上是自然地理区域单位,即自然区划研究的对象,后三级才是土地分级单位。土地系统 英国 土地面 (等同于澳大利亚的土地单元) 土地素(等同于澳大利亚的土地点)(3)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是什么中国1:100万土地类型图编辑委员会提出的1:100万土地类型分类系统(土地纲、土地类和土地型); 中国1:100万广泛应用土地纲、类二级分类单元,将土地型作为承上启下的分类单元,在土地型之后设置土地相,然后续分出土地面基层单元,从而构成土地纲、土地类、土地型、土地组、土地单元五级分类系统。5. 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包括哪些? 纬向地带性、经向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纬向地带性

14、:土地类型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延伸,不同土地类型按纬线方向南北更替的现象,它在地形平坦或均匀的比较明显。 纬向地带性的表现决定于地球的形状和太阳辐射对地球表面不同纬度地带的热量差异。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使地表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均呈现出沿着纬线方向呈带状变化。 受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表形态等复杂多样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局部变形。经向地带性:土地类型大致沿经线方向南北带状延伸,不同土地类型按经线方向东西更替的现象,是由于大陆的大区域内各地区距离海洋的远近不同,从而使地表的气候、植被、土壤等均呈现沿着经线方向呈带状变化。垂直地带性:是指随着山体海拔的升高,水热条件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土地类型也呈现

15、有规律的更替。 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海拔升高,温度随之下降,湿度随着增高。 土地类型在一定山体的由下往上的垂直变化规律与山体所在位置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的纬向地带性分布相似,并且垂直带的基带为山地所在的纬向带。 由于海拔升高的水热变化极骤于纬度升高的水热变化,因此土地类型垂直地带的变化梯度比纬向地带性变化急剧得多。6.什么叫土地类型结构和土地类型的空间结构,常见的土地类型结构都有什么?土地类型结构(土地结构或土地资源结构),是指在某一个区域范围内,各种土地类型质与量的对比关系及其组合而成的空间格局或图式。1)空间结构 是在某个区域内,由各类土地空间位置及其彼此间组合而形成的一定格局。常见的有条带状、

16、重复式、环状、扇形、树枝状等。 2)数量结构 指某个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组成对比关系,或土地类型在量上的对比关系。 空间组合结构:条带状递变组合 重复式组合第四章 土地资源调查与制图1.土地资源调查的工作程序是什么?土地调查的一般程序 (一)准备工作阶段 组织专业队伍 制定工作计划 资料准备 用品准备 (二)外业调绘阶段 外业调绘前的准备工作 A 路线勘察 B 制定工作分类系统 外业调绘工作阶段 A 外业调绘工作的一般程序 B 样区调绘验证 (三)内业工作 转绘工作 量算面积 编图与图画整饰 成果整理(四)检查验收 主要内容:外业调绘和补测地物为重点检查对象;主要是各种地类的判断,地类界线的精度

17、、线状地物的量测、新增地物的补测以及外业调查手簿等;此外,内容工作着重检查转绘精度、面积量算精度以及成图质量等。2.土地资源调查的方法有哪些?土地资源调查方法主要包括以地形图、航片为底图的常规的野外测绘填图方法和遥感调查方法两大类,根据调查的内容、所要求的精度、比例尺及技术要求等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1)土地资源调查的常规方法-野外测绘填图方法,它的技术要点 A选择调绘路线 B地形图的定向 C确定调绘站点的图上位置 D调绘填图 土地利用现状的外业调绘外业调绘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的重要环节,调绘的主要内容有地类界线的调绘、线状地物调绘、权属界线和境界线调绘、新增地物的补测等。 (2)土地资

18、源遥感调查方法 1)以目视解释为主的遥感调查方法 a.准备阶段 b.野外踏查,建立解译标志 c.目视解译 d.野外验证 f.转绘成图 2)以计算机遥感图像处理为主的调查方法 a.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b.遥感影像的计算机分类与地物信息提取 c.专题要素的综合取舍 d.边界提取 f.多边形的生成 g.多边形类型编码注记 h.专题地图整饰 i.图形输出3.土地资源调查制图包括哪几个阶段?1)编绘草图阶段 基础底图的编制 作者原图的编制2)编绘原图阶段 图例设计 色彩设计 图面整饰3)清绘原图阶段 清绘 刻图 地图复制4)图幅接边 土地调查制图往往是分幅编制的,在编绘技术处理过程中,常产生一系列变形现象

19、。 4.土地资源动态监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主动发现土地资源利用的变化信息;2) 准确、快速地获取不同时期土地信息的数据和特性; 3)将不同时期的土地信息进行空间分析,获得土地变化信息数据;4)土地数据的计算机管理与可视化; 5)方便快捷地输出成果图件。第五章 土地资源评价 1.土地评价:概念:为了一定的目的,在一定的用途条件下对土地质量的高低或土地生产力的大小进行评定的过程。土地评价的特点(1)必须具有特定的目的(2)必须针对一定的土地用途(3)必须针对一定的时期(4)必须全面分析评价对象(多因素) (5)必须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2.土地适宜性评价是通过对土地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综合评定,

20、阐明土地属性所具有的生产能力,以及它对农、林、牧等各业生物生长及其他用途的适宜性、限制性及其程度的差异。土地评价的流程(工作程序)3.土地评价按照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目标如何分类?(1)按评价目的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潜力评价 和 土地经济评价。(2)按评价目标的综合性程度分为:单项评价 和 综合评价。(3)按评价方法分为3种: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和 半定量评价 (4)按评价对象分为2种:农用土地评价、非农用土地评价(城镇用地评价、旅游用地评价、交通用地评价等)。4.比配:将土地利用方式所必须具备的土地条件(土地利用要求)和评价对象的土地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

21、适宜性程度估算相结合的过程。5.土地评价单元划分的方法及其优缺点各是什么?1)以土壤图为基础确定土地评价单元优点:能充分反映土壤在土地综合性质中的主要矛盾,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土壤调查资料,具有较好的土壤和土地利用基础;不足:土地评价单元在地面上往往缺乏明显界线,常和地块界和行政界不一致。2)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确定土地评价单元优点:土地评价单元的界线在地面上与田块分布完全一致,便于与生产实际结合;不足:土地利用类型可能由多个土地类型构成,评价单元如何均一。3)以土地类型图为基础确定土地评价单元优点:由于土地类型反映了土地自然特征,也考虑了人类活动影响,因而其不仅能表现土壤和土地利用的差异性,而且

22、还表现出各种自然、人为影响的相对均一性。 不足:土地类型划分不够细。4)土地类型为基础,参考土壤图及土地利用类型图6.美国土地生产潜力评价、FAO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体系是什么?美国农业部的土地潜力评价:是根据土地对农作物生长的自然限制性因素的强弱程度,将土地分成若干个顺序的类别。 该潜力评价系统包括三个等级单位,即: 潜力级(capability class) 潜力亚级(capability subclass) 潜力单元(capability unit) FAO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体系目前,在国际和国内最有影响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 一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土地评价纲要的评价系统;二是:

23、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土地资源分类系统(试行草案)。纲要中的评价系统采用逐级递降的四级分类法: 土地适宜性纲指适宜性的种类; 适宜纲(S) 不适宜纲(N) 土地适宜性级反映纲以内的适宜程度;高度适宜级(S1) 中度适宜级(S2) 勉强适宜级(S3) 土地适宜性亚级反映级以内的限制性种类或所需改良的措施;S2m表示主要受水份限制的中等适宜性亚级的土地 S3e受侵蚀因素限制的强适宜亚级的土地 如果受两种同等程度的限制性因素作用,可同时列出如S3me。 土地适宜性单元反映亚级内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次要差别。 7.农用地分等定级,是根据农用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评定,并划分

24、等别、级别。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根据城镇土地的经济和自然两方面的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评定土地质量,划分城镇土地等级的过程。第六章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1.土地人口承载潜力: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自然生产潜力,用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可能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 以单位面积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为计算基础。影响因素:决定因素C=P*A/N(C:土地人口承载力;P:单位面积土地生产潜力;A:土地面积N:人均粮食需求量)2.什么叫土地的气候生产潜力,其计算方法是什么?气候生产潜力(光温水生产潜力)是指假设作物因素与其它环境因素均处于最佳状态,由光

25、能、温度和水分条件所制约的农业生产潜力。气候土壤生产潜力计算 它是在自然生产潜力的基础上,又考虑到土壤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生产潜力。应该是在光、温、水、肥、气综合作用下的土地生产潜力,是比较接近实际产量的一种生产潜力。计算模型为: Ys=KYt 或 Ys=KYp 式中:Ys是土地生产潜力(g/m2年) K是土壤修正系数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研究中农业生态区法的工作程序和步骤农业生态区(AEZ法) AEZ工作程序和步骤(1)调查农业资源,并制图(2)制作农业生态区图(3)计算光温土生产力与光温水土生产力(4)计算行政区内的土地生产力(5)考虑经济投入水平问题(6)计算能支持的人口数量第八章 土

26、地资源保护与整治1.土地生态系统:是指土地的组成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所构成的统一体。基本功能: 净化功能、能量转换功能、承载功能基本特征:(1)多层次结构的复合系统;水平结构、垂直结构、营养结构(2)开放的动态系统; 土地生态系统在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但又通过内部及外部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显示出动态演替过程(自然演替,人为控制演替)(3)自然过程最活跃的场所,人类活动的基地; (4)具有自我调节和补偿的功能。 2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人类不当的土地利用或某些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土地生产能力或其他功能的衰减,以至土地生态系统向简单无序的方向演替的过程。3.基本农田:

27、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的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德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4、土地整理:指在一定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内涵:1)对无序混乱或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2)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土地权属混乱或分配上的不合理,通过整理对土地权属进行调整任务:1)在农村,通过对农村土地的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及其生态环境。 2)在城镇,通过对城镇土地进行整理,解决

28、城市发展用地、改善、城镇居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减少城镇外延占地内容:(1)农地整理调整农地结构和归并零散地块农田整治及道路和沟渠等的基本建设农地改造复垦废弃土地和开发宜农荒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规划地界和确定权属改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2)城镇用地整理内部挖潜,集约用地,充分利用建城区内的闲散地。对被利用的土地,应结合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提高城市土地的功能。在用途、布局与产出率等方面重新进行优化配置。5、土地复垦:广义上,指对被破坏或退化土地的再生利用及其生态系统进行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狭义上,专指对工矿用地的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标准:1)接近破坏前的自然适宜性和土地生产力水平;2)通

29、过复垦改造为具有新适宜性的另一种土地资源;3)恢复植被,保持其环境功能第9章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1.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概念和内涵:为满足社会生产建设及生活不断发展的需要,而进行扩大土地有效利用范围、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的活动。2.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的类型:(1)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荒地的开发、海涂的开发、闲散土地的开发利用、废弃地的开发利用(2)已利用土地的再开发农业低产田改良:占总耕地面积的40以上农村宅基地的改造:村庄规划,控制用地标准,缩并自然村,有效利用村内土地。 城市土地开发:城市新区开发和城市土地的再开发3. 区域土地资源开发规划的内容(1)勘测与调查(2)确定区域土地资源开发目标

30、(3)确定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4)确定土地资源开发次序和开发速度(5)确定土地资源开发资金计划(6)选定土地资源开发模式第10章 中国土地资源状况及区域特征1. 土地资源利用分区的概念:是根据土地资源的地域分异规律,考虑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与自然环境条件,区位因素与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以最大限度发挥土地生产潜力,改善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协调国民经济各业用地,对土地资源利用在时空上进行分区。分区原则:1) 土地自然要素的相似性既应体现地理分异规律和区际差异,又应保持地域连片,相对完整的空间连续性。2) 土地利用特点的相似性 包括土地类型、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以及区域土地

31、利用的发展方向等。3) 多级分类原则 多级分类可以揭示土地利用的现状结构特点及地域分异,原则上以县级行政区划分全国分区的基本单元,采用土地资源利用区、土地资源利用亚区组成的划分系统。 2.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利用的特征及合理利用开发途径是什么(书上319页)答:特征:土地资源数量丰富,人均占有量高;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地区差异明显;耕地质量低,坡耕地所占比例大;未利用土地面积大,有开发利用潜力。开发途径:编制并严格实施西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优化西部土地资源法律法规配置;加强西部地区土地生态保护和建设;调整西部土地资源利用结构;提高西部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出产率;加强和完善土地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系统。第12章 :世界土地资源的现状分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对策:1.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2.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3.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方法的研究4.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力的研究5.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技术和方法的研究6.加强土地保护,防止生态恶化7.控制人口,实施计划生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