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总结.doc

上传人:啊飒飒 文档编号:11431452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物理勘探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地球物理勘探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物理勘探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物理勘探总结.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地球物理勘探总结一、 绪论及普通物探1、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方法、原理及地质效果;地球物理反问题2、布格重力异常、磁异常的概念;基底断裂的重力异常;3、解析延拓、导数法等重、磁勘探处理方法的目的;二、 地震勘探原理1、石油勘探的方法;地震勘探;地震勘探的三个环节;地震勘探过程中主要问题。2、地震波的性质,地震子波、纵横波的概念,及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其它地震波;波阻抗、反射系数、反射极性及折射波的产生。3、地震波运动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目的;时距曲线、自激自收、炮检距(偏移距);特殊波的地质意义。共炮点、共反射点叠加4、地震波动力学的概念、研究对象、目的;频谱的概念及频谱分析的主要参数;研究地震波频

2、谱的目的;影响地震波振幅的主要因素分析。有利的地震地质条件;纵、横向分辨率的概念及反射波的干涉。菲涅尔带:以激发点为圆心,以界面至激发点的垂直深度和在界面点的l/4之和为半径画圆,所画圆内包括的界面段,称为相对O 点的菲涅尔带,它是组成反射的最小界面单元。惠更斯原理:若已知 t 时刻的波前,则波前面上每一点(面元)都可以看作是新的子波源,并各自发出子波。各子波分别以介质中的波速 v 向各方传播,形成各自的波前,经t 时间,它们的包络面便是 t+t 时刻的波前。 5、野外试验工作、生产工作的主要内容;有效波和干扰波的差异;地震波激发的基本要求;地震仪的基本功能;观测系统、多次覆盖的概念;组合、多

3、次覆盖的原理、目的。6、数字处理的目的;常规处理的流程;处理的主要技术;动、静校正的概念;正常时差和倾角时差;偏移产生的原因及偏移归位的思路。7、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沉积岩中速度的分布规律;平均速度、叠加速度、层速度的概念及主要用途。8、地震地质解释的概念;地震信息的分类及各自的主要参数;地震波运动学、动力学信息内容及研究目的;地震剖面与地质剖面的差别;地震地质解释发展的三个阶段;标定及层位标定;地震资料构造解释的主要任务;地震剖面上波的对比及其原则;地震剖面上识别反射波的标志;了解地震反射标准层的地质规律;实际对比的方法;反射标准层、波组、波系的概念;断层的地质特征,断层在地震剖面上的标志,断层要素的确定;相干体技术;地震相干体的目的、地质意义及相干数据体的地质解释;特殊地质现象的种类及其剖面上的特点;构造图的分类、规格、要求;断点平面组合的原则;构造图的地质解释;构造图解释的主要内容;水平切片的概念及水平切片的特点;断层在水平切片上的基本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