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34625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必修1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必修1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必修1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必修1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1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复习提纲.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知识点】1、八大行星最大的:木星。2、哈雷彗星公转周期:76年。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4、八大行星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5、太阳活动主要标志:黑子(11年);最激烈显示:耀斑。6、影响地面辐射的因素:纬度、下垫面。7、大气的根本热源:太阳辐射;直接热源:地面辐射。8、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9、三圈环流成因:热力(赤道低压、极地高压);动力(副高、副低)。10、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西北、东北、东南季风),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西南季风)。11、 人类活动影响水循环最大的环节:地表径流。12、 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13

2、、 整体性概念:5要素(大气、水、土壤、生物、岩石),相互联系、相互作用。14、 成土母质是形成土壤的基础,生物是土壤形成中最活跃因素。15、 生产量最大的陆地自然带:森林。16、 气候变化:地质时期(冷暖干湿交替,3次冰期);历史时期(先暖后冷);近现代(波动上升)。17、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洪涝和干旱。【分布问题】1、八大行星自内而外: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2、太阳外部结构自内而外: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3、地球内部结构自外而内:地壳、地幔、地核。 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顶部。4、地球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最活跃)。5、经度地带性:森林草原荒

3、漠。6、聚落形态:平原(团聚型、棋盘式),山区(分散、点带状); 交通线:平原(网状),山区(“之”字形),盆地岛屿(环状)。【分类问题】1、天体: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2、八大行星: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王、海王)。3、岩石类型:喷出岩(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侵入岩(花岗岩); 沉积岩(石灰岩、砾岩、砂岩、页岩、化石); 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石英岩)。板块边界:生长边界(山脉、岛弧、海沟); 消亡边界(海洋、裂谷)。5、太阳辐射:紫外线(波长小于0.4um),可见光(波长0.40.7um),红外线(波长大于0.76um)。6、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

4、流。7、天气系统:锋面,高低压(气旋、反气旋)。8、水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9、洋流:性质(暖流、寒流),成因(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10、成土母质:基性岩(含钙多),酸性岩(含硅多)。11、地带性:纬度地带性(热量),经度地带性(水分),垂直地带性(热量、水分)。12、聚落:城市和乡村。13、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寒潮、台风、干旱、洪涝);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生物灾害(森林火灾、虫害、物种入侵)、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判断问题】1、 用自转方向判断半球:北逆南顺。2、 线速度大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3、 晨昏线的判断:晨线(夜昼);昏线(昼

5、夜)。4、 地转偏向力:北右南左,赤道不偏。5、 时间计算:同减异加,东加西减。6、 地震波:纵波(固液气,快);横波(固,慢)。7、 地质构造:背斜(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向斜(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8、 背斜找油,向斜储水,工程建设避开向斜(渗水)和断层(不稳定)。9、 外力作用: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雅丹地貌);流水侵蚀(V形谷、喀斯特、水土流失); 风力沉积(沙丘、黄土高原);流水沉积(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10、 受热状况:白天气温(晴阴,反射弱);夜晚气温(晴阴,逆辐射弱)。11、 热力环流:垂直方向(受热上升、遇冷下沉);水平方向

6、(高压流向低压); 近地面气压(冷高压、热低压);等压面形状(热胀冷缩)。12、海陆风(白天海风,夜晚陆风);山谷风(白天谷风,夜晚山风);城市风(郊区市区)。13、风向的判定:判断水平气压梯度;考虑地转偏向;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 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与等压线:赤道垂直,高空平行,近地斜交。14、 锋面判断:冷锋( ,冷气团为 );暖锋( ,冷气团为 )。15、低压气旋(北逆南顺辐合上升,阴雨);高压反气旋(北顺南逆辐散下沉,晴朗)。15、 锋面气旋:气团性质(北半球北冷南暖,南半球南冷北暖); 锋面类型(左冷右暖);雨区位置(冷气团一侧,冷锋锋后、暖锋锋前)。16、 洋流方向:暖流(低纬高

7、纬),寒流(高纬低纬);密度流(盐度低盐度高); 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全球分布(北8南0)。17、 山地基带:与水平自然带一致;复杂程度:纬度和相对高度;自然带高度(林线):气温越高,林线越高;雪线高度: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降水越多,雪线越低。18、 自然资源:存在与自然界;产生经济价值。 可再生资源(气候、水、土地、生物资源),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描述问题】1、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宇宙环境条件稳定的光照;安全的运行轨道。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体积质量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存在液体水。2、地形倒置:背斜成谷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向斜成山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8、3、 冷锋:过境时(雨雪、大风、降温),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降低、天气转晴); 暖锋:过境时(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降低、气温升高、天气转晴)4、梅雨(6月,江淮地区):江淮准静止锋;伏旱(7、8月,江淮地区,副高控制)。5、气候的特点和成因: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副高和信风带控制;全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影响;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温带海洋气候(西风

9、带影响;夏季凉爽多雨,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季风影响;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夏季高温少雨,冬季寒冷干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寒长,夏暖短,降水少)。极地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控制;全年寒冷干燥);6、四大渔场成因:纽芬兰(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东格陵兰寒流),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秘鲁渔场(上升补偿流)。7、交通线选线考虑地形:降低工程造价;减少生态破坏。8、我国洪涝原因:受季风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季节问题】1、近日点(1月初,公转快);远日点(7月初,公转慢)。2、直

10、射点:春分(3月21日,赤道);夏至(6月22日,23.5N);秋分(9月23日,赤道);冬至(12月22日,23.5S)。3、 昼夜长短:二分日(昼夜平分);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4、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5、 北半球气压中心:夏季(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冬季(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6、季风风向:东亚(冬季西北、夏季东南);南亚(冬季东北、夏季西南)。7、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意义问题】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提供光、热;大气运动和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提供能源。2、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干

11、扰无线电短波通信;磁暴;极光。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划分。5、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高低不平;外力趋于平缓。6、水循环的意义:维护全球水量平衡;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水资源更新;塑造地表形态。6、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生物;航海;环境(利:加快净化速度,弊:扩大污染范围)。7、 全球变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海水膨胀);水热资源变化;影响农业生产;破坏生态系统;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重点图形】前半学期:天体系统示意图;太阳系示意图;黄赤交角示意图;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光照图;地震波传播速度示意图;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6大板块分布图;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后半学期:热力环流示意图;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图;气候类型分布图;锋面气旋示意图;水循环示意图;洋流分布图;自然带分布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