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课时教学设计[1] (2).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1442581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两首》课时教学设计[1]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诗两首》课时教学设计[1]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诗两首》课时教学设计[1]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诗两首》课时教学设计[1]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诗两首》课时教学设计[1]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两首》课时教学设计[1]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两首》课时教学设计[1] (2).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古诗两首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说说课后练习3中的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想象并说出游园不值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4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意境美。2从“一枝红杏出墙来”体会“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欣欣向荣之美。教学资源1【叶绍翁简介】: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四朝闻见录自署龙泉(今属浙江)。从叶适学,与真德秀、葛天

2、民交甚密。仕历不详,后弃官居西湖。有四朝闻见录五卷,诗多散佚,仅江湖小集中存靖逸小板一卷。叶绍翁诗,以汲古阁影宋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两宋名贤小集(筒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2这首古诗是描绘春天意境的,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相关题材的古诗。因此,学生对体味古诗的韵味,感悟古诗的意境,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预习设计1收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收集叶绍翁的相关资料。2正确、流利地朗读游园不值。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走近课文(3分钟)1 小组比赛备春天的古诗。2 齐读课题。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2分钟)1学

3、生读古诗。自读-交流读-小组读-齐读,(掌握节拍)2复习古诗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晓诗意。入诗境,悟诗情。3交流课前的搜集资料,汇报第一部分的内容。(知诗人,解诗题)【不值,没有遇到。“游园不值”的意思是去游园却没有遇到。】4【学习单1】进一步准确、流利地诵读古诗。结合课前的预习情况,小组合作按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并全班交流。诵读全诗,完整地说说诗意。学习时间:5分钟。5学生自主学习。6学生展示:“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读全诗。完整地说说诗意。诗人在春暖花开时去拜访友人,准备同他一起赏花品春,不

4、料天不作美,园门紧锁,友人不在,一扇柴门竟隔断了视线,这不免令诗人扫兴,心中升起一股惆怅之情,正当诗人彷徨无着之际,不经意间抬头四望,眼前豁然一亮,意外的情景出现眼前:高高的墙上,一枝红杏从园中伸了出来。第三板块:学生质疑、乐于探索。(14分钟)1淡泊名利的人。2扫兴喜悦3前两句应该读出扫兴、惆怅之感,后两句应读出欢快、喜悦之情。4.【学习单2】再读诗句,感受诗人的心情及园主人的品格。通过诗句及插图,想象满园春色的景象。背诵古诗,感受春景之美。学习时间:5分钟。5.学生自主学习。6.学生展示。指名读,齐读。园内有着一座精美的假山,假山后面有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几只鸭子正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地游泳呢

5、。池塘边的垂柳在微风中梳理着她那纤细的秀发。 园内百花争艳,万紫千红,蜜蜂、蝴蝶正在这万花丛中翩翩起舞呢!背诵全诗。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齐读,细细体味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春色!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走近课文1赛一赛: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2春天来了,报春花悄悄地绽放了,让我们跟随着叶绍翁踏上游园的路,一起欣赏他的游园不值。板书课题:游园不值。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1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2复习古诗学法我们以前学习古诗采用了什么方法呢?3同学们通过课前的搜集资料,现在大家交流后,进行简单的整合。然后进行汇报第一部分的内容。(知诗人

6、,解诗题)4利用你手中的各种资料,自学第二部分内容。 (抓字眼,晓诗意)【出示学习单1】导学: 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理解古诗中所表现的古今汉语不同特点。 师点拨“怜”在汉语中有“可怜”、“爱惜”两种解释,这里应该是“爱惜”的意思。“小”字本意与“大”相对,这里引申为“轻轻” 读全诗。 完整地说说诗意。第三板块:学生质疑、乐于探索。1你认为园主人是怎样一个人?点拨:小中见大,给读者想象的空间。“红杏”一词一语双关,喻园中主人闭门隐居,但他的美德、名声在外。说明具有生命力的美好事物是压抑不住的。2诗人本来要扫兴而归,一转身却看到墙头脉脉含情的一枝红杏,蒙着阴影的心情顿时一亮,这是什么样的心

7、情呢?3你认为这首诗应该怎样读更能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呢?4【出示学习单2】导学:指名读,齐读。诗人虽然没有看到满园的春色,仍然满腔的喜悦,请同学们看着课文插图给这个园子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再想象一下满园的春色是什么样的?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的美景之中,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觉来背诵全诗。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通过感情来朗读细细体味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春色吧!(播放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让我们用一句话来抒发对春天的感受吧!小结: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掌握学习古诗人的方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应因文而宜,与时俱进,

8、去雕琢、去彩饰,反璞归真。第五板块:布置作业补充习题四、五、六部分。作业设计课内作业:补充习题四、五、六部分。课外作业:1一课一练二、四部分。2阳春三月,草长莺飞,举行一次“春天的诗”的朗诵会。“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年 月 日教学内容古诗两首共几课时 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关键词以及诗句的意思,领悟并叙述古诗所描绘的情景。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教学重难点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田野春光的美好和农村儿童生活的情

9、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教学资源教材开发:课文插图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古诗情景及意境,可引导学生充分观察。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古诗,交流、吟诵,感受古诗呈现出的春天美景。相关资料:【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历任太常丞兼礼部右侍郎、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左司郎兼太子侍读,官至宝谟阁学士。他是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杨万里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者、清醒的政治家。他一生力主抗战,始终反对屈膝议和。在进奏皇帝的许多“书”、“策”、“札子”中,他一再痛陈国家利病,力排投

10、降之误。他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谪时弊,无所顾忌,因而始终不得大用。 是一条由广学博取、转益多师而至面向现实、师法自然的道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创造了他新、奇、活、快、风趣、幽默的“诚斋体”,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建立了自己的诗派。杨万里晚年忤宰相韩侘胄,家居吉水十五年,忧愤而死,享年80岁,赐谥文节,追赠光禄大夫。平生著作甚丰,相传有诗2万余首,现存诗4200余首。今存诚斋集有诗文133卷,有杨文节诗集、杨文节易传、杨文节文集等著作传世。学生经验:这首古诗是描绘春天意境的,之前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相关题材的古诗。因此,学生对体味古诗的韵味,感悟古诗的意境,已经有了初步的经验。预

11、习设计1收集杨万里的相关资料。2正确、流利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走进课文(1分钟)1齐读课题第二板块:知题,走近诗人(3分钟)1指名读课题。2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公”是对年长的人的尊称。3根据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介绍一下杨万里。第三板块:精读感悟(23分钟)(1指名读全诗。(正音)2写景的古诗,我们一般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来学。【学习单1】图文对照,想象、想诗中所表现的情与景,然后同桌相互交流交流。学习时间:3分钟。3学生自主学习。4学生展示。学习第一、二句。(1)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

12、的花已经掉落了,而新叶才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浓阴。(2)“篱落疏疏”就是疏疏落落的篱笆.(3)(径)(4)“一径深”:蜿蜒的小路静静地、幽幽地像远方延伸。(5)“未成阴”:“未”就是没有,树头的花儿落了,树叶还没长得很茂密,“未成阴”就是没有形成树阴。(点名时间:暮春)(6)交流:稀疏的篱笆,枝头的新绿,小路静静地、幽幽地伸向远方。(7)读诗学习第三、四句(1)儿童追蝶(2)小孩追着黄蝶急速奔跑,蝴蝶飞进菜花丛中找也找不到。(3)快乐 (追、嬉戏);着急(急走、快跑);失望、沮丧(无处寻)。(4)板书:童趣(喜爱、回忆)(5)指名读、齐读。5配乐朗读6指名背、齐背。第四板块:写话(12分钟)【

13、学习单2】展开想象,把你从诗中看到的、感悟到的、联想到的写下来。边想象画面边背诵。学习时间:5分钟。1学生自主学习。2学生展示。3评价。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走进课文1、“美丽”似乎成了春天的代名词,所以历代诗人都把对春天的喜爱化作了美丽的诗篇,今天,我们又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宿新市徐公店2齐读课题第二板块:解题,走近诗人1解题(1)谁来读一下课题?(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2介绍杨万里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杨万里呢?第三板块:精读感悟1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来到乡间感受春的气息。2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读全诗。(正音)3

14、回忆:我们平时学习写景的古诗经常用什么方法?4诗人漫步乡间,看到了什么情景?【出示学习单1】导学:学习第一、二句。(1)交流诗意。(2)“篱落疏疏”是指什么?(3)“小路”是诗中哪个字?如:“曲径通幽”就是诗中所描绘的意境。(4)“一径深”的意思。(5)“未成阴”的意思。(6)谁能为我们来描绘一下这幅图画,其余同学想想这幅画面让诗人感受到了什么?教师引导: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板书:幽静(深远)(7)谁能把作者的所见、所感读好,让我们也走进这幽深的春景中,与诗人一起陶醉。学习第三、四句(1)导入:正当诗人为眼前的春景陶醉时,什么又引起了诗人的兴趣?(2)交流诗意。(3)你能体会当时儿童的心情吗?从哪

15、里体会到?(4)当诗人看到眼前儿童追蝶的情景,他感受到了什么?(5)谁能把这充满童趣的画面以及诗人的喜爱之情读好?指名读、齐读。5配乐朗读。我们读诗,往往要透过文字的表面意思感悟诗人的情感,诗的意境,让我们再次用心领悟诗人对幽静的春景,充满童趣的追蝶画面的喜爱之情。6谁已经把此情此景记在心里了?第四板块:写话1诗的语言凝练、精当,同时也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出示学习单2】2交流。3评价。第五板块:布置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作业设计课内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课外作业:必做题:完成补充习题一、二部分。一课一练一、三部分。按这首诗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字数200字。选做题:上述写话练习不少于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